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微专题7(通用版)(22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微专题7(通用版)(22张PPT)

第一部分 微专题七 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专题整合突破 知能整合 考题调研 归纳拓展 新题再练 知 能 整 合 考 题 调 研 ( 2018 · 海南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对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 ( 草 ) 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 400 毫米的地区 ( 地表 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 “ 小老头树 ” 。 (1) 分析当地出现 “ 小老头树 ” 的环境条件。 (2) 分析在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 说明 “ 小老头树 ” 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 答案 】   (1) 降水量少 ( 低于 400 毫米 ) ,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 1 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 树木生长不良 ( 形成 “ 小老头树 ” ) 。树木 ( “ 小老头树 ” ) 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 ( 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 。树木 ( “ 小老头树 ” ) 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 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 解析 】   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生完成本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 第 (1) 小题,容易题。考生需关注文字信息中已表明, “ 小老头树 ” 分布于降水量低于 400 毫米的地区,且地表 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区域风大 ( 主要是冬春季节 ) 的特征即可。 第 (2) 小题,中等难度。考生需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从植被生长不良作为突破口切入。 第 (3) 小题,容易题。考生可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归 纳 拓 展 1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素 影响 气 候 气候对 植被 ① 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 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 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 对气候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 要素 影响 地 貌 地貌对 植被 ① 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② 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③ 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植被对 地貌 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要素 影响 水 文 水文 对植被 水文条件影响生物 ( 动物和植物 ) 的数量、种类 ( 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 ) 植被对 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土 壤 土壤对 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植被对 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2 .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 生存空间: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的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2) 气候:①纬度 ( 海拔 ) 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 ( 海拔 ) 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 ( 终年 ) 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 环境: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4) 天敌:①缺少 ×××× ,天敌少;②受到 ×××× 天敌威胁。 (5) 人类活动: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3 .水生动物 ( 鱼类 )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 生存空间:①湖面 ( 海域 ) 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 ( 流程长 ) ,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 ( 海 ) 相连,有利于 ××× 洄游产卵。 (2) 气候: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纬度高,水温低,生长速度慢;③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④水域浅 ( 纬度低 ) ,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3) 水文:①盐度高 ( 低 ) ,适宜咸水 ( 淡水 ) 鱼类生存;②纬度 ( 海拔 ) 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4) 食物:①多条河流入海 ( 湖 ) / 寒暖流交汇 ( 上升流 / 水温变化明显 ) 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 / 其他鱼类为 ××× 提供充足饵料。 (5) 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6) 人类活动: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新 题 再 练 (2018 · 福建龙岩检测 ) 植被对降雨的截留是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的拦截使降雨无法参与径流形成和地面以下各种水分的运动过程。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 读下图,完成 (1) ~ (2) 题。 (1) 图示范围内降水量大致 (    ) A .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   B .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 C .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  D .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2) 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势和生物量  B .生物量和降雨量 C .太阳辐射和地势  D .流域面积和降雨量 A   B   【 解析 】   (1) 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图示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 A 对, B 错。从曲线形态分析,反映的是截留量与生物量的关系,不表示降水量与生物量的关系, C 、 D 错。 (2) 在低海拔区,生物量与截留量基本一致,说明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量。在高海拔区,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增大,说明是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受降水量影响大, B 对。地势高低、太阳辐射、流域面积对灌丛带的截留量影响小, A 、 C 、 D 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