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易错点1 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理解不到位 据史书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以天子为至尊的中央集权制 D.使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错解】A或D 【正解】B 【解题思路】材料反映了天子、诸侯和大夫对土地的再分封,体现了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故B符合题意。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A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故C说法有误。分封制有利于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也有利于扩大国家的疆域, 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易错点击 一、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天子“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的奴隶社会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1.特点: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先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其积极方面是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消极方面则是,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说明了此时的分封制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西周的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采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1.主要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宗、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2.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这样,通过层层的分封,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3.对西周的影响:西周王朝实行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王权,从而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对后世的影响: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即时巩固 下图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示意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C.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集权格局 D.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本题讨论的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关内容,A选项说法正确,两者互为表里;B选项说法正确,分封制是外在表现形式,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C选项说法错误,错在“集权”二字,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是相对松散的,并不能说“集权”;D选项说法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C 易错点2 对封建的概念认识不清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错解】C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的原因是对封建的概念认识不清。材料所讲的封建阶段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封邦建国”。若将封建理解为封建社会,则很容易误选C或D。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故应选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故可排除B项;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是第二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故C项不正确;“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 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D项错误。 易错点击 通过以上典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封建”的含义理解不准确。在中国,“封建”的概念可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 第一是指西周的分封诸侯国(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第二是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封建”的定义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封建”就是指类似分封制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将这一概念更加广泛地定义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制度,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但使得史学家在具体使用时常常混淆,需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进阶段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秦汉至明清的史实分析,中国的封建制社会历史阶段不容否定。 即时巩固 有学者说:“持续不断而又存在于不同层次的封建,需要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作为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一旦土地资源紧张乃至枯竭,封建制便难以维系。”对这一观点的准确理解是 A.该学者认为封建王朝的衰亡源于土地兼并 B.该学者认为土地国有是封建制的基础 C.该学者总结了西周封建制走向瓦解的原因 D.该学者认为维系封建制需要不断的开疆辟土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该学者认为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是封土建国(即分封制)的前提条件,土地资源紧张和枯竭导致了分封制难以维系,故C项正确。A项对题中“封建制”的理解错误,题中“封建制”是封土建国(分封制)之意;B项不符合题意,题文中没有土地国有的相关表述;D项不符合题意,该学者在探讨分封制瓦解的原因而不是维系的措施。 【答案】C 易错点3 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①极力提高皇权 ②竭力削弱相权 ③首先集中军权 ④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正解】D 【解题思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③④正确,本题选D。 易错点击 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即时巩固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对于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势力 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景帝借赏赐分封为名,实为削弱梁国,使其无实力与中央对抗,B项正确。A项是现象,与题干的实质不符,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边患问题,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开发边疆政策,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易错点4 不能准确掌握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近年来,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繁,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错解】C 【正解】B 【解题思路】按军功授爵始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排除A;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九品中正制是一种按照门第授官的制度,魏曹丕时建立起来,排除C;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朝时建立,排除D;由材料可推断,当时的选官制度仍是察举制,故答案为B。 易错点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比较 时间 夏朝到春秋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办法 依靠血缘关系世袭 察举、征召 依据门第等级 依据儒学经义和才识 选官特点 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体现,官员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从考察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了封闭性的特点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士族世袭政治特权,民意无从体现 择优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即时巩固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解析】材料所述选官制度只是曹魏时期的,没有其他时期的制度作比较,看不出选官的标准变化,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吏的权力掌握在地方的中正官手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的局面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可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是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易错点5 不能正确理解古代地方管理制度 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 B.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所起的作用截然相反 C.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 D.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是承袭前王朝的政治制度 【错解】B 【正解】D 【解题思路】题干中前一幅图是汉朝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后一幅图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所以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汉初的封国制后来酿成了七国之乱,威胁到汉朝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而行省制度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两者都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创新,故D错误,选D。 易错点击 一、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借鉴秦朝灭亡经验,认为郡县制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 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西汉前期诸侯王国侯国的经济发展较快。当时诸侯王国的总面积占西汉全部疆土的大半,侯国亦遍布各地,因此对整个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汉初分封王国、侯国制度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大批食利阶层,而且,汉初封建诸侯,广其疆域,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无疑是导致地方分裂的一个因素。 二、元朝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即时巩固 学者陈苏镇指出: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以致二世而亡,所以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 A.“宗法分封”的政治特点 B.“王国问题”的尖锐复杂 C.“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 D.“汉承秦制”的历史渊源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秦以郡县治东方,以致二世而亡,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因此选C。 【答案】C 易错点6 对明朝内阁的职能、地位认识不清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错解】B或C 【错因分析】 错选B或C的原因在于只看到材料所述内容的表象,而对职能、特点等缺乏准确把握。明朝内阁的职能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内阁是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说明其地位发生变化,但其职能基本未变。 【解题思路】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到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故C项错误。A项应该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故选D。 【正解】D 易错点击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历代及明初,六部均隶属于丞相,凡事必须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书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而且在内阁之上。但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 但是,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 内阁与六部这种职权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调,大大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观上,则有利于司礼监的擅权乱政。 即时巩固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两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中所说的首辅权力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的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B 【记忆点一】比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王族、功臣以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一种制度 目的 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诸侯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下属,构成等级秩序;周王与诸侯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作用 加强统治,开发边疆,使国家走向强盛 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集团内部稳定 结果 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而走向瓦解 宗法观念在封建社会传承,成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 关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记忆点二】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1.相同点: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 (1)时代:分封制产生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有朝廷任命。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记忆点三】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君主专制的演进 1.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权力而言,地方听命于中央。 (1)汉朝时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来地方王国势力逐步强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2)北宋进一步加强。宋朝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从“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方面着手,分散地方权力,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官僚机构的臃肿和军队的扩充,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元朝发展和完善。元朝统治者在地方建立行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是相对于相权而言。 (1)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亲信,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即内外朝制度。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作用:使相权一分为三,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3)宋初,设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作用:相权被分割,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记忆点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基础、特点、评价及其成熟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1.核心 君主专制独裁,即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 2.基础 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思想基础:战国和秦朝采用法家思想,西汉汉武帝开始采用儒家思想。 3.特点 (1)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如:皇帝拥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国家大事由其个人独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2)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皇位是终身制、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分工,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皇帝的专权和中央的集权。 4.评价 (1)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经久不衰;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JP+1〗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成熟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与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的相互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封建皇帝以这三种制度的结合,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专制统治的稳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过程,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 【记忆点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 2.监察制度 (1)概况 ①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③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④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2)评价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②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记忆点六】明朝的内阁首辅≠宰相职位 项目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制约 1.(2016年江苏卷)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2014年大纲版)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2.B【解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项错误;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项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项错误;B项表述符合史实,比较准确。 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4.下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是 A.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4.C【解析】“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分封制,故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当时还没有“实现了权力的集中”,故B项错误;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故C项正确;当时权力之间的纽带是宗法制而非“品行”,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故D项错误。 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6.A【解析】“制”都是制度的意思,秦朝开创了郡县制,在封建王朝非常具有历史意义,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巩固了统治。周朝的失利在于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导致天子的权力过于分散,出现下强上弱、尾大不掉的情况,因而春秋战国时期以及汉代初期都出现了战乱频繁的状况。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7.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7.D【解析】分析材料,“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指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结合起来,下层平民也可以凭借真才实学,参加考试和做官,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A项指的是世卿世禄制;B项指的是察举制;C项指的是九品中正制;D项指的是科举制。D项符合题意。 8.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长官称“知州”。“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知州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8.A【解析】据材料“知州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故A选项正确;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基本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现象,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故C选项错误;宋代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没有扩大,故D选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特点,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9.史载:元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的“都省”应该是指 A.中书省 B.行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10.“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1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的内阁制度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表明君主还是有实权的,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故选 A。B项与史实不符,内阁有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职责;C项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内阁内部状况,D错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