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 学案 见《自学听讲》P169‎ 学科素养 课程标准 学习指导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判断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及分析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4.社会责任:运用神经调节的知识,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1.正确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正确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正确掌握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结合动作电位产生的模式图和突触模式图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直观理解相应的考点。‎ ‎2.结合反射弧模式结构图构建反射弧模型,正确理解反射和反射弧。‎ ‎3.图解法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 反射与反射弧 ‎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者比较如下:‎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过程 先天具有的 ‎ 后天形成的  ‎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如信号刺激)‎ 神经联系 永久性的(固定的)‎ 暂时性的(可变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 大脑皮层  ‎ 举例 吮吸、眨眼、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望梅止渴、老马识途、小狗算算术等 联系 ‎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②在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下,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 ‎  2.反射弧的构成及功能 ‎(注: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便不能发生,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1.各级中枢的功能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  脊髓 中的低级中枢相应器官、系统。 ‎ 人脑的高级功能 ‎  1.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人类的 听、说、读、写 。 ‎ ‎2.学习和记忆功能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 刺激 ,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 ‎ ‎  易错点1 误认为神经递质的作用只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 ‎  提示 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从而使膜内外电位差加剧,则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被抑制。‎ 易错点2 误认为“形成了感觉”就是“完成了反射”‎ 提示 反射依赖完整的反射弧(五部分)才能形成,感觉只需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三部分即可形成。‎ ‎  易错点3 突触小体≠突触 提示 (1)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易错点4 误认为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时离子的运输方式都为主动运输 ‎  提示 (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 ‎(2)Na+的排出是通过载体蛋白实现的,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  易错点5 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五个易误点 ‎1.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 提示 只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 ‎2.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提示 只有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下丘脑、脊髓等。‎ ‎3.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 提示 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强度过弱,则不能引起反射活动。‎ ‎4.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 提示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这不是反射。‎ ‎5.误认为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提示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见《自学听讲》P170‎ 神经元的结构、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①‎ ‎②结构示意图如下:‎ ‎(2)神经元的种类与功能 ‎①种类:根据神经元的机能,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中间)神经元3种。‎ ‎②功能: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 ‎(4)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神经。‎ ‎2.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项目 概念 特点 意义 实例 非条件 反射 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 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 条件反射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学习过程、“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二者联系 ‎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如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 ‎  3.反射弧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4)反射发生的条件:①完整的反射弧;②有效的外界刺激。‎ ‎  1.反射类型的速判法 一看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生下来就有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形成的,则为条件反射。‎ 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通过神经节:通过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3.判断反射弧中受损部位的方法 组别 电刺激部位及现象 结论 ‎1‎ 刺激感受器,效应器无反应 刺激传入神经,效应器有反应 感受器受损 ‎2‎ 刺激传入神经,效应器无反应 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有反应 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 ‎3‎ 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无反应 刺激效应器,效应器有反应 传出神经与效应器的接头部位受损 ‎4‎ 刺激效应器,效应器无反应 效应器受损 例1 (2018年石家庄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 解析 根据题图可以判定,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A项错误;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时,④会产生具体效应,但是由于反射弧不完整,该过程不能称为反射,B项错误;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项正确;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③④,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D项错误。‎ 答案 C 例2 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D.图中表示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解析 题图所示反射弧的结构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另一端为传出神经,即③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④①分别为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A项正确;④受到刺激时,兴奋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使人体产生感觉,D项正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项错误;反射活动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②③任一部位,感受器都不能发挥作用,不能引起反射活动,C项正确。‎ 答案 B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2.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示意图 ‎(2)解读 ‎①传导形式——电信号 ‎②传导方向:兴奋区→两侧未兴奋区。‎ ‎③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3.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由于细胞内外离子的差异及细胞膜上载体和通道的不同,导致细胞膜电位在兴奋过程中出现由内负外正到内正外负的变化。‎ ‎(1)AB段: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协助扩散,不耗能),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2)BC段: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大量内流(协助扩散,不耗能),膜内外的电位出现反转,表现为外负内正。‎ ‎(3)CD段: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4)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将细胞内的Na+泵出,将细胞外的K+泵入(两种离子均为主动运输,耗能),以维持细胞内K+浓度高和细胞外Na+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测量方法 ‎        甲          乙 ‎(1)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上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2)动作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内)侧(如上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后面为该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示意图:‎ ‎2.膜电位变化的两个易错点 ‎(1)Na+浓度主要影响动作电位的大小,K+浓度主要影响静息电位的大小。‎ ‎(2)神经细胞膜内K+外流(顺浓度梯度)使膜外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从而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此时膜内的K+浓度仍高于膜外。同理,膜外Na+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时,膜外的Na+浓度仍高于膜内。‎ 例3 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 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图1中B转变为A的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解析 图1中B为动作电位,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A项错误;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则适宜条件刺激下,膜外钠离子内流量下降,造成动作电位偏低,故图2中C点下移,B项错误;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一定强度的刺激,而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C项错误;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D项正确。‎ 答案 D 例4 下列关于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膜外钾离子的浓度,将会降低动作电位的绝对值 B.静息电位仅由钾离子向细胞外扩散引起,与其他离子无关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引起钠离子内流,膜外形成负电位,这就是动作电位 D.动作电位发生时,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转运方向相反,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 解析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适当降低溶液的钠离子浓度,会使进入细胞的钠离子减少而引起动作电位值下降,A项错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也不是与其他的离子无关,B项错误;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迅速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发生了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位波动叫作动作电位,C项错误;在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内流,但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D项正确。‎ 答案 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与类型 ‎(1)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类型 A:轴突—细胞体型,表示为 B:轴突—树突型,表示为 C:轴突—轴突型(比较少)‎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 ‎(1)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2)不同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 ‎(3)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6)突触传递的方向:单向传递,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逆向传递。‎ ‎1.对神经递质的四点认识 ‎(1)产生: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2)释放: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与线粒体有关。‎ ‎(3)作用效果: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其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阳离子(如Na+)内流,则其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即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阴离子(如Cl-)内流,则其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抑制,即膜电位仍维持外正内负,但电位差变大。‎ ‎(4)作用后的去向: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酶分解或被突触前膜吸收重新利用,为下一次兴奋传递做好准备。‎ ‎2.突触和突触小体 结构名称 组成成分 信号转变 突触 突触的结构涉及两个神经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分别属于两个神经元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 电信号→化学信号 ‎3.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高考中常以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为信息载体,考查考生对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情况做出判断以及原因分析的能力。重点应掌握以下几点:‎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可能的原因有: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例5 下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f为突触前膜,上面的褶皱是由释放神经递质形成的 ‎②e属于内环境,当其中的蔗糖含量过低时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③d处进行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 ④e处出现的神经递质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图中f为突触后膜,而释放神经递质的是d突触前膜,①错误;e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内环境,蔗糖含量不影响肌肉正常功能的发挥,而且动物组织液中也没有蔗糖,②错误;d突触前膜处进行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③正确;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故e突触间隙处出现的神经递质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④正确。‎ 答案 D 例6 下图中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丙图是乙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  甲       乙           丙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B→A B.C处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C.丙图中物质a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丙图的b如果不能与a结合,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解析 根据丙图可知,神经递质由A侧的神经元释放,作用于B侧的神经元,因此可判断甲图中所示的兴奋传递方向是A→B,A项错误。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到乙图中的C处,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B项错误。丙图中的a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且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项正确。丙图的b是a的受体,如果a不能与b结合,则不能完成兴奋的传递,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项错误。‎ 答案 C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3)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的中枢、 控制生物节律。‎ ‎(4)脑干:有基本生命中枢,如呼吸中枢等。‎ ‎(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3.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划分 言语区及受损病症 联想记忆 患病特征 运动性言语区(S区)→运动性失语 Sport→S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讲话和看懂文字,但自己不会讲话 听性言语区(H区)→听觉性失语 Hear→H 病人能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 视性言语区(V区)→视觉性失语 Visual→V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 写性言语区(W区)→写性失语 Write→W 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1.H区≠听觉中枢,V区≠视觉中枢 ‎(1)H区是听觉语言中枢,不是听觉中枢,H区损伤后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能听得见),而听觉中枢受损后,患者听不见别人讲话。‎ ‎(2)V区是视觉语言中枢,不是视觉中枢,V区损伤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但看得见),而视觉中枢受损后,患者看不见东西。‎ ‎2.形成感觉≠产生反射 大脑皮层是一切感觉(如冷觉、热觉、痛觉)的形成场所,但形成感觉并不等于产生反射,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感觉的产生并不需要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效应器参与,不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感觉的产生只需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3个环节,且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是在大脑皮层。‎ 例7 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