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古诗三首-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人教(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古诗三首-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  课时目标:‎ ‎  1.用上节课学的古诗学习方法继续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两首古诗。‎ ‎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 ‎ ‎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  教学难点:‎ ‎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歌的意境。‎ ‎  教学过程:‎ ‎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  1.背诵《望天门山》‎ ‎  2.回忆学法 ‎  3.揭示课题,正确朗读诗题。‎ ‎  4.抓关键字,解诗题。‎ ‎  (1)题目告诉我们诗写了祖国哪里的河山?(西湖和洞庭湖)‎ ‎  (2)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饮:喝酒,初晴后雨:天气变化)‎ ‎  5.出示背景资料 ‎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  (一)出示自学要求:‎ ‎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  2.作者在西湖和洞庭湖看到哪些景物呢?用“   ”划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圈圈出;‎ ‎  3.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诗中美景,描述诗中描写的画面。‎ ‎  (二)检查自学情况 ‎  1.多音字:淡妆浓抹   镜未磨 ‎  2.认读: 潋滟     亦    洞庭   白银盘 ‎ ‎  3.分小组汇报交流两首诗意。‎ ‎  三、抓重点字词,品味美景 ‎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  过渡:如果想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需好好地品读诗句的意思。‎ ‎  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风景之美 ‎  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哪一句写的是“后雨”。(板书:晴、雨)‎ ‎  (1)走进晴日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个词读懂的?‎ ‎  ①出示词语“潋滟”,根据注释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  ②图片欣赏(出示西湖晴日美景图片)。说话练习:‎ ‎  中午,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_____________。‎ ‎  傍晚,夕阳西下,西湖睡眠金光闪闪,又像________________。‎ ‎  ③揣摩诗人心境。猜猜,诗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会说些什么呢?‎ ‎  诗中苏轼只用了3个字就道出了这层意思——晴方好。(换词理解“方”:正)‎ ‎  (2)走进雨日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  ①赏图读词。图文一起出示: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 ‎  ②看着这些景,读着这些词,雨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 ‎  理解“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出示注释)‎ ‎  ③提问:置身在这样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上,你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带着这感觉再读。‎ ‎  ④理解“亦”:你知道诗句中“亦”的意思吗?(也)结合《三字经》“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词语“人云亦云”加深理解。‎ ‎  ⑤指导对比朗读:下面,我们也来一次人云亦云,让我们用上这个“亦”字一起来夸夸晴雨西湖。(师:水光美!生:山色亦美!师:水光潋滟妙!生:山色空蒙亦妙!师:我看,晴是景。生:我看,雨亦是景。师: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生:我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  2.探究比喻之巧,感受西湖风韵之妙 ‎  ①过渡质疑:在艾青眼里西湖像一面镜子,而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则像一幅图画。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了呢?让我们来猜一猜,但猜要猜得有理有据。‎ ‎  理由一: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  理由二: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施,西湖,好巧啊,被苏轼这么一比喻,西湖从此就多了一个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书:西子湖。)‎ ‎  理由三:西子不管淡妆浓抹都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  ②引导对话,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妆;那么——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如果说,冬天的西湖是淡妆;那么——生:夏天的西湖是浓抹……)‎ ‎  ③小结:西湖无论何时,都是好的、奇的、美的、妙的,神的,就像怎么打扮都漂亮的西子。引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④出示后人评价语,感悟苏轼比喻之妙。(“道尽西湖好处。”“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  (二)《望洞庭》。‎ ‎  1.学习第一、二句——欣赏风景的美 ‎  ①出示诗句,朗读,交流:写到的两样好景致(板书:湖光 秋月)‎ ‎  ②闭上眼,听音乐,想象画面。(师描述: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  睁开眼,想说点什么吗?‎ ‎  ③眼前的湖光秋月图,让人感受到美好、舒畅,诗人刘禹锡用一个字把种感觉写了出来。(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和”:‎ ‎  出示字典中“和”的7种解释,理解此处“和”的意思;‎ ‎  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的美妙;‎ ‎  ④观微课知“镜未磨”(播放微课视频)‎ ‎  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板书:铜镜)‎ ‎  ⑤读好两行诗。‎ ‎  2.学习第三、四句——感受想象的妙 ‎  过渡:好一个湖光秋月,好一个镜未磨。诗人一边看,一边想像,看得美,想得奇,难怪这首诗能流传千年。接下去,诗人接着看,恐怕,会看到更美的景,带来更神奇的想像了吧。‎ ‎  ①读读后两句,想想诗人看着洞庭的山水,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像银盘)‎ ‎  ②引导看四幅图,画的都是洞庭美景,哪一幅是根据刘禹锡的诗句画下来的。(全班选择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相机补充君山资料           ‎ ‎  ③欣赏如此美丽秀气的山水,你一定想到一些形容这山水的词了。(青山绿水 山清水秀等)‎ ‎  四、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  1.引读全诗:喜欢洞庭湖吗?喜欢这像铜镜一般的洞庭湖吗?(个别读)喜欢这像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  2.引导背诵:喜欢洞庭的人,肯定喜欢这首诗(课件:填空式____女生读)喜爱这首诗的人也肯定会爱上洞庭湖(课件:填空式___男生读)‎ ‎  3.全班背诵:喜欢到了极点,就是诗已经不见,但是只要一看到湖诗句就冒出来了(看画面全班背诵)‎ ‎  4.拓展:‎ ‎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另4首 ‎  李白《游洞庭》‎ ‎  板书设计:‎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