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98)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风吹屋檐 张金凤 ①屋檐是房屋的帽檐,长长的一溜儿茅草或青瓦,整齐排列,遮蔽过盛的阳光,遮挡过斜飘的雨水。屋檐不仅庇护着土墙、门板和一家人的冷暖,还庇护着共存于天地间的各种生灵。 ②屋檐下是鸟雀的家。长长的屋檐腋窝儿里,藏有灰白的燕窝。那紫燕呢喃着、盘算着,借着屋檐的弧度,衔泥筑巢,将温暖的家依偎着人的暖房。屋檐下还庇护着麻雀。麻雀是偷懒的家伙,更是聪明的家伙,它瞅准屋檐下的瓦缝,一缩身子钻进去,在草坯的缝隙里找到自己的庇佑,生卵育雏,安度漂泊的一生。屋檐下有了鸟雀,这家就充满生机。哪怕是在西北风呼啸的时候。看,冬天里,一群灵动的麻雀“嗖”地从树上飞起,像北风卷动的几片枯树叶,在天空划出几道优美的曲线,然后落在顶着几点残雪的草垛上,落在灰不溜秋的篱笆上,落在阳光下酣睡的猪身边,落在鸡的食槽边,落在狗窝旁的破碗边。几粒草籽、残留的秕谷,甚至禽畜们嘴巴下的残渣,足够填饱它们弱小的肚腹。吃饱后的漫长时光,则用来跳跃和歌唱,用来祈祷和飞翔。 ③屋檐下是果实歇脚的地方。秋收开始,庭院里、仓房里满满当当,屋檐下那排橛子,一个个迎来自己的新娘。结实的橛子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苞米,苞米皮编成麻花辫,苞米棒子整齐地排列在两侧等待阳光的检阅。一棵棵辣椒红翠相间像幅喜庆的年画。串成串的辣椒挂得高高的,像要燃放的爆竹。若是系成圈的辣椒串儿,就成了一大朵花,将暗黄的土墙打扮得像个新郎官。几穗饱满的高粱,被从场院里挑出来,扎成一捆,展览在屋檐下,它们承载着给明年的土地传递薪火的神圣使命。红皮地瓜被冬日的太阳一晒,流出蜜汁般的油,馋嘴的麻雀频频光顾,成群结队来吃,专吃那甜软的。人们在高粱的秸秆顶端,绑上花花绿绿几块鲜艳的布条,将秸秆插在屋檐下,风一吹,布条“噗噜噜”直响,吓得偷吃者四散而逃。 ④屋檐下是农具的驿站。橛子高高低低排列在屋檐下,等待它的亲戚上门。担杖躺在兄弟般的橛子身边打瞌睡,担杖两侧垂下弯弯的铁钩子,似乎在垂钓满天井的月色。天光微亮的时候,男人从橛子上摘下担杖,挑起一对洋铁桶,去往南菜园的甜水井。蓑衣和斗笠是乡下人的宝贝,晴天挡日头,雨天遮湿气,蓑衣防雨又御寒,干活累了,蓑衣往地上一铺,当草垫睡一觉,不用担心受潮。人回家的时候,斗笠和蓑衣就在门边的屋檐下静静地等待。立秋就挂锄了,忙了整个夏天,锄头该靠着土墙歇歇了。镰刀似乎闲得太久,闲出一身泛黄的寂寞。吼吼地在磨刀石上热热身,翻身下墙的镰刀,带着乡下人的热切盼望冲进田野。大寒封地之前,耕完留做春茬的地,将铁犁头从木犁具上卸下来,用草绳串一下犁头,挂在檐下,犁具依靠在檐下的墙角。当农具满墙歇在屋檐下的时候,土屋里就飘荡出一壶烧酒的香。 ⑤ 屋檐下摇曳着风俗和岁月的流响。正门口的上方,插着桃树枝和竹枝,这是过年的时候插上去的,是人们对好日子的祈盼。桃枝辟邪,门口屋檐下插上桃树枝,一切不好的东西就进不了家门,门户就正气长存,家里人也不会得病。竹子代表的是竹报平安,且竹的鲜脆在萧瑟的严冬里,也是生机勃勃的象征。屋檐下还插着艾草,艾叶是端午节的时候插上去的。天未亮时,家人就去野外折艾蒿,回来后插在自家的门口,也给熟睡的孩子枕头边压几片干净的艾叶。香艾既可辟邪也可驱百虫。夏天的时候,小孩子害了小疮、疖子,如果劈下几根艾草炖水洗,就能很快康复;若发炎流脓,就直接从屋檐下折艾草烧成灰,蘸香油抹至患处,两三日即好。屋檐成了乡下人自我医治的中药匣。清明时节,屋檐下常常摇曳着柔嫩的柳枝。人们在秋千架上拴红布,插柳枝、柏枝之外,也总忘不了那憨厚的屋檐。 ⑥屋檐下是收藏阳光、炼制“金子”的地方。屋檐下生长着最茂盛的阳光,像个金钵,北风在这里绕道而走,阳光在这里聚而不散。狗儿蜷缩在盛放着半篮柴草的提篮里,母鸡喜欢趴在草筐里温窝、下蛋、晾晒翅膀。老人摆下草墩子,在懒洋洋的冬阳下,晒出满身的暖,提炼出漫长岁月里最为欣喜的笑靥,皱纹再深都掩不住。晒着晒着,就打起瞌睡,直到一滴口水打在手上,直到鞋窝子被麻雀啄得簌簌发痒,直到一缕饭香飘进鼻翼。 (有删改)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9日24版) 1.第①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②③④段分别写了鸟雀、果实和农具,有何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画线句。 镰刀似乎闲得太久,闲出一身泛黄的寂寞。吼吼地在磨刀石上热热身,翻身下墙的镰刀,带着乡下人的热切盼望冲进田野。 4.联系上下全文,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 屋檐下摇曳着风俗和岁月的流响。 5.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屋檐”的理解。 【答案】1.结构上,点题,总结全文。引出下文对“屋檐”的具体描述。内容上,交代了屋檐的样貌和作用。包含作者对屋檐的赞美之情。奠定感情基调。 2.分别写麻雀、果实和农具是农人生活的快乐;衬托屋檐带给农人的庇护和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平凡温暖、悠然自在生活的向往。 3.拟人,将镰刀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来镰刀由闲置到忙碌的情景。既体现了屋檐是农具的驿站,也包含了作者对勤劳的乡下人的赞美之情。 4.屋檐的人们存放一年四季收获的果实,耕种所以农具的地方,也是人们摆放药匣的地方。它不断呈现岁月的更迭,时光的飞逝,展现出乡下人独有的风俗习惯,饱含着他们对好日子、平安、健康等的祈盼。 5.屋檐是家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关爱、美好;屋檐是勤劳的象征,代表着丰收、宁静、和谐;屋檐是民俗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平安、健康、生机。屋檐是人们心灵的慰藉和靠山。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开头在文中的作用,结构: 5.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屋檐”屋檐是家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关爱、美好;屋檐是勤劳的象征,代表着丰收、宁静、和谐;屋檐是民俗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平安、健康、生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迄今为止,记忆一直与人体尤其是大脑联系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因为群体不拥有身体和大脑。学者们充其量承认,某个个体所具有的记忆是在他与其他人交往中,并且是在社会的框架里形成的。这正是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的观点。根据他的论证,没有社会机制就无从谈起记忆,因为一个人总是根据一定的范畴把接收的印象整理成可以回忆的信息,而这里所说的范畴具有社会性质。如果使用哈布瓦赫老师涂尔干的话说,回忆和过去是“集体的描述”。因此,哈布瓦赫使用“集体记忆”这个概念,以指代个体的记忆及其社会起源。 我们用“文化记忆”这个命题对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加以扩展和完善。首先区分三种记忆形式:个体记忆属于大脑研究和心理学的范畴,集体记忆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文化记忆是文化科学研究的对象。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因为文化记忆还涉及遗忘和隐瞒,遗忘和隐瞒导致传统的消失和断裂。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形态各异,所以很难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宗教的限制。文化记忆具有多层含义,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有的文献可能被废弃或者受到忽视,有些则被视为核心文献。文化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的变化,所有那些被认为对当下无足轻重的东西都被忘记;而在有文字的情况中,文献通过审查被分为经典与档案,经典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而档案则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把哈布瓦赫称为“集体记忆”的东西叫作“交流记忆” ,目的是把这种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区别。所谓交流记忆就是随着具体环境变化的记忆,这种记忆一般不超过三代人,内容主要包括回忆、想象、俗语等。这些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人们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便能够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而且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哪些集体记忆最终转化为文化记忆,起决定作用的是时间,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犹如长销书与畅销书。 相比之下,文化记忆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视域,它可以长达两三千年,因为它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以古代西方文化来说,这个基点包括《荷马史诗》。我们现在知道古埃及金字塔铭文和苏美尔祈祷文的成文时间在公元前三世纪,但是它们不属于西方的文化记忆,因为它们并未构成西方人确立文化身份时的坐标。 (摘编自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记忆通常被认为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了群体不可能拥有记忆。 B.文化记忆不仅弥补了哈布瓦赫记忆理论的缺陷,还拓展了“传统”这个概念的外延。 C.文化记忆具有选择性,人们一般根据内容的重要与否而有意识地去选择传承或遗忘。 D.交流记忆会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就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 【解析】 根据原文“记忆一直与人体尤其是大脑联系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A项中“这种联系导致了群体不可能拥有记忆”错误,应是按照这种理解。根据原文“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B项中“拓展”应是“超出”。根据原文“人们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便能够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D项中“而人们就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系夸大其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文章第一段分析了个体、群体与记忆的关系,阐释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的内涵。 B.文章第二段从归属范畴、含义以及形态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文化记忆的特征。 C.文章第三段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比较,指出时间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要素。 D.文章对三种记忆形式作了多角度的阐释,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解析】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错误,目的是了解 “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关注个体记忆及其社会起源,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徐尔干的影响。 B.集体记忆受时间限制,其中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具有相对固定时间视域的文化记忆。 C.人们将文化记忆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阅读时,就会修改文化记忆的多层含义。 D.文化记忆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荷马史诗》《论语》等都是人类文化记忆的基点。 【解析】根据原文“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D项“就会修改文化记忆的多层含义”错误,是面临修改的可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