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11课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11课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学案

专题八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 ‎【思维导图】‎ 第11课时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一、专题主线 ‎1. 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 三个原则:议会制、政党政治、分权与制衡。‎ ‎4. 四个重点:一是英国的《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特点和两党制的形成发展;三是法国的曲折共和之路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四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其所体现的政治特点。‎ 二、真题再现 ‎1.(2018·海南卷·T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 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 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 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 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B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中心,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D项正确。‎ 答案:D ‎2.(2017·全国Ⅱ卷·T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 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内容。1787年宪法确认了某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这三权之间分立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 根据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C ‎ 3.(2017·全国Ⅲ卷·T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由平民大众组成,代表人民,而它同时又是权威机关,又是法庭可知,人民享有极大主权,C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是美国最早实行,建立起联邦制政府;由题干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可知,没有君主,故不是君主立宪;题干没有体现法律至上的观点。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答案:C ‎4. (2016·全国Ⅰ卷·T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根据材料可知,在“光荣革命”后初期,国王仍具有较大的权力。材料中安妮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表明国王有一定的行政权,因此B项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符合题意。而A、D两项与事实不符,“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了权力中心,而《权利法案》也并未遭到破坏。C项与时间不符合,内阁制的确立是1721年,沃尔波尔出任英国首相。‎ 答案:B ‎5.(2015·全国Ⅰ卷·T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国王做出决定要有议会的参与,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18世纪中叶英国的情况,排除。‎ 答案:D ‎6.(2014·全国卷Ⅰ·T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题思路】解答的关键是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违背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中关于“所他 人口的五分之三”的规定,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原则,故选B项。‎ 答案:B 三、考纲解读 ‎【考纲分析】‎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突出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内涵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会考查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情况、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和对世界的影响。‎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重点考查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内涵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会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背景、修订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着重考查对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内涵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会考查法国民主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和特点、法国民主共和政体权力结构的变化调整。‎ 本专题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内涵为考查重点,兼考确立的背景、调整变化完善,以及相同政体之间的横向对比。考题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材料题,大多以史籍材料、表格为载体。‎ ‎【核心考点】‎ 考点一 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后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考点二 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作用 美国的1787年宪法,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以及联邦与州分权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 ‎(1)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考点三 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1)法国:‎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特点:共和派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历程曲折漫长。‎ ‎(2)德意志:‎ ‎①过程:1871年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特点: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课堂演练】‎ ‎1.1782年,英国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下面评论正确的是 A.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 B.英国民主化进程出现了倒退 C.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 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782年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因此AC两项错误,根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相关规定可知,材料所述做法属于正当行为,B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2. 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 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 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 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 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解析:“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体现“中性”的原则,却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说明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够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需要,故B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表述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宪法被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无法体现“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排除C;1787年美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权威性,D错误。‎ 答案:B ‎3.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和联邦制。以下对下边漫画解读准确的是 A. 封建专制是实,君主立宪是虚 B. 传统制约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 C. 帝国政府和各邦之间分权与制衡 D. 国家元首引领资本主义民主发展 解析:从漫画寓意来看,德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专制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制约着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对漫画寓意理解错误,排除。‎ 答案:B 四、典例精析 ‎【经典例题】‎ ‎1.(2017·江苏卷·T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海南卷·T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 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说法均错误,B选项没有注意到参议院选举的特点;D选项说法错误,应为参议院,故排除。‎ 答案:C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B. 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 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 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各派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展开了激烈斗争,结果以微弱的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中现象反映了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故选A。 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项材料没有反映,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的虚伪性”的信息,故排除D。‎ 答案:A ‎【变式提升】‎ ‎1.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 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 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 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 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解析:根据材料,议会给内阁更多的提案机会,说明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故选A。分权制衡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的互相牵制,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项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C。议会给内阁更多的提案机会,不能得出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的结论,故排除D。‎ 答案:A ‎2. 钱满素在《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说:“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这一观点在1787年宪法中的表现不包括 A. 国会对总统的行政有监督权 B. 总统内政外交必须对国会负责 C. 总统任命大法官需国会同意 D. 大法官可以裁判总统行政违宪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根据所学可知,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且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3.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和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它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 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B. 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C. 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D. 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解析:根据题干所示“(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正说明了法国革命过程的曲折历程。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分析法国民主政治缺少民主基础,A错误。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没有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D错误。‎ 答案:C 五、课堂检测 ‎1.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 在上帝之下,英国不承认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 A.君权神授观念动摇 B.法治原则得到确立 C.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D.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强调议会有权制定法律并未说明英国确立法治原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说明突出议会在英国的作用,故C项正确;王权开始走向衰落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A.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解析:据材料提到,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移民国家,这一规定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故A项正确。这一规定不会导致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故B项排除。材料内容与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故D项排除。‎ 答案:A ‎3.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A.解析: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了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使总统权力扩大,有利于政局稳定,故选A。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答案:A ‎4.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A.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B.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C.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解析:俾斯麦晚年被德皇威廉二世强迫辞职,他终于明白对皇权的制度约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在回忆录中写下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根据题干中“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也可得出俾斯麦期望完善德国民主政治,通过扩大议会的权力制约德皇,故选D项。B项与题干相反。A、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答案:D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 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考点定位】 法国共和制的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西方的代议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因其经济地位的改变,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力,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在一些欧美国家,率先展开了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废除或者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强化了议会的权力,由此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推动西方社会走向民主化的道路。第(1)问原因的回答,需要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考生可从共和派的力量、群众基础、宪法自身的角度来概括提炼。第(2)问要求比较两国政体的不同点,考生可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总统、议会、内阁第几个方面来比较。‎ 答案:(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