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考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考点

‎ ‎ 讲考纲 考纲概要 考纲解读 高考真题 ‎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Ⅱ);‎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Ⅱ)。‎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2.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2017海南卷(9)、2017新课标Ⅱ卷(4)、2016上海卷(3)、2016天津卷(1)‎ ‎2.2017海南卷(6)、2017江苏卷(22)、2016海南卷(1)、2016海南卷(5)、2016新课标Ⅰ卷(2)、2016江苏卷(2)、2016江苏卷(6)、2016浙江卷(1)‎ 讲考点 考点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 ‎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细胞质:有一定浓度,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水皱缩。‎ ‎(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例1】(2017新课标Ⅱ卷,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C ‎【跟踪训练1】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 mmol•L-1NaCl溶液中可能死亡,图乙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答案】D 考点二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物质浓度与跨膜运输的关系 ‎(2)O2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的关系 ‎【例2】(2017海南卷,6)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 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 ‎【答案】B ‎【解析】由题目给的信息“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说明根对a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B错误,C正确。给营养液通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根细胞获得氧气,有氧呼吸能正常进行,有利于根对a的吸收,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AD正确。‎ ‎【跟踪训练2】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答案】A 讲方法 ‎1.区分不同“膜”的特点 ‎(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性,对物质的吸收与否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能将生物膜看作单纯的半透膜。‎ ‎(2)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如常见的半透膜有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蛋壳膜等。水、葡萄糖等较小的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 ‎(3)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的核、质分开,由于其上有核孔,mRNA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膜。‎ ‎2.细胞吸水、失水的判断方法 ‎(1)通过比较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判断。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2)根据重量或长度变化(如萝卜条)来判定。若重量增加或长度变长,则吸水;反之则失水。‎ ‎3.巧判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过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 ‎②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过膜)的溶液(如KNO3、甘油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③在过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过度失水而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讲易错 ‎1.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 ‎(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6)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