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站起来站起来》4 苏少版
第15课 站起来 站起来 1、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在学科内综合的基础纸工课,以有趣、浅显的纸工教学内容来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途径,为以后的纸工教学作铺垫。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折折、剪剪、贴贴、画画活动,对纸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能力,教学内容以一年级口语“站起来站起来”为题,既是学生期盼成功的自信流露,也隐含着教师对学生潜能的信任和对其探究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将会使这堂课的教学充满活力。 教材版面分三大部分展示内容:第一部分,了解纸“站起来”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通过多件学生作品和“心灵手巧”的提示要求,展示纸能站起来的方法多样性,让学生不断创新纸“站起来”的新方法;第三部分,展示一种折法的多种趣味性。 (1)、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 通过欣赏《站起来》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 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2)、学习内容: 本课学习通过折、卷、剪等手法 ,使纸作品站起来,培养起初步的立体意识。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 (3)、建议课时:2课时。 2、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 课前准备: a、教师准备:剪刀、胶水、颜色、铅画纸、卡纸、示范作品若干。 b、学生准备:剪刀、胶水、颜色、铅画纸、卡纸。 ● 教学方法:尝试、探究为主,欣赏、讨论为辅。 ● 教学思路: A 、尝试与体验 启发诱导,老师可以这样问:“小朋友,桌上躺着一张纸,你会让它站起来吗?”学生作各种尝试,教师及时发现闪光点给予鼓励。 生生互动,交流纸“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学生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这时可随机点拨:“看老师手中的纸,变!变!变!”,示范一些“站起来”的方法)。 小结:学生明白纸通过卷、折等方法会“站起来”。 B 、探究与创作 引导想像,启发学生通过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增强形象的趣味性。 老师示范,例举:可以问:“这个折好的形象看起来像什么?”学生做各种想像回答。 老师用剪刀剪成,“现在它又像什么?”教师上色,添加人物: “看,这个小朋友玩得多带劲啊!” C、 欣赏与分析 欣赏范例,自行探索,让学生明了:范例中各种形象的不同是因为纸“站起来”的形状与方法不一样;即使同样的“站”法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趣味追求。 D、 实践再创作 用一个你最喜欢的“站起来”的方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E、 交流与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欣赏各自作品,互谈体会和建议。 (2)、解决重点难点的要点: ● 可以通过演示、临摹让学生体会创新。 ● 采用诱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闪光,点拨成形。 ● 可以根据纸的形状让学生考虑“像什么”,启发添加、上色等,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3)学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学生对纸张性能不了解,过软或过硬都会使“站起来”难以实现;过软“站不起来”,过硬剪不动。 解决方法一:统一给纸(如铅画纸); 解决方法二:让学生尝试失败后自己重新选择纸。 ● 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为了追求与众不同,东剪西折,反而过于繁琐,不仅失去美感,还“站不起来”。 解决方法:教学中渗透“站起来”的简单原理,强调“站”得巧妙,注意纸张形状的平衡与重心。 ● 上水粉色的时候不易过湿,过湿将导致纸变软而站不起来。 剪刀的安全使用教育。 3、学习评价建议: (1) 学生的评价: ● 对教师的示范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并能够大胆地提问; ● 认真观察欣赏作品,并能够有所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的评价: ● 是否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是否对纸张的特性有大概的了解。 ● 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与创新,对自己作业的是否满意。 ● 这堂课什么地方你最喜欢。 ● 也可要求学生用笔写下自己的创作意图及过程中的趣事。 (3)评价的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点评等。 二、典型案例参考 创设环境 谈心 师生谈话。组织教学。 兴趣 通过回忆激趣。 入题 进入本课课题内容。 展开活动 欣赏 初步接触。 认真观察和欣赏。 讨论 初步讨论形式和方法。 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 研究 探索和研究制作方法和内容。 构思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构思。 制作 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尝试。 延伸活动 评价 自评、互评。 展览 小型展览。 总 结 交流 师生互动谈谈感想。 三、教师教学随笔 本课是让学生接触初步的立体造型,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让制作的物品“立’起来,这是本堂课重中之重。剪、卷、折、粘等多种手法的运用,都会让自己要表现的形象站起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立”上去着眼,从“立”上去启发,从“立”上去设计,学生也要从“立”上去思考、讨论、制作。千万不能只注重材料、手法的多种运用,而忽视了“立”的主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