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考点1| 宋明理学 ‎(对应学生用书第198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丰富更新了儒学体系。‎ ‎2.理学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想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新兴的儒学逐渐建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程朱理学 ‎“二程”(北宋)朱熹(南宋)‎ 天地万物的始源:“理”;求理方法:“格物致知”;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 核心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发明本心”‎ 王守仁(明中期)‎ 思想核心:致良知;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轻巧识记]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 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教材补遗]__鹅湖之会 ‎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 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程朱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特点 史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 所谓①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二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②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史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③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二程”关于万物本原的观点 ‎①→“理”是万物的本原 史料二:朱熹关于“理”的理论 ‎②→“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 史料三:宋代儒学的发展及其突出特点 ‎③→宋代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道思想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二中“二程”和朱熹学说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 ‎(2)综合上述史料分析程朱理学的特点。‎ 提示:儒学进一步思辨化;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史论归纳]‎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 把佛教、道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们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②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③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史料二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④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朱熹的思想观点 ‎①→“理”的地位;②→“理”的内涵;③→“理”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史料二:王守仁的基本主张 ‎④→王守仁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理论贡献。‎ 提示: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理论贡献: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将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提示:基本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 继承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史论归纳]‎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修养论 强调“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求“理”)‎ ‎“心即理也”“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求“理”)‎ 相同点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扼制人的自然欲求 内容 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B [三教合流趋势出现是在魏晋时期,与“唐代初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说明统治者通过政治手段推进思想影响,故B项正确;此时,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故C项错误;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主旨是(  ) ‎ 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象征,朱熹强调三纲五常的地位,正是体现了其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念,所以答案选D项。]‎ ‎3.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 A.达到“理”的本原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A [程朱理学求“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陆九渊心学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发明本心”就可得到天理,这就是“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故A项正确;两者分歧在于求“理”的途径不同,不存在谁有决定性地位,故B项错误;两者都是明清官方哲学的理论基础,但在宋代无法预测明清时的地位,故C项错误;“鹅湖之会”争论的实质是“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区别,故D项错误。]‎ ‎4.“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是(  )‎ A.心外无物         B.知行合一 C.致良知 D.天人合一 C [材料中“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题眼,以“良知之学”、“救之”反映了其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 考点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对应学生用书第200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1.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因素: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学术上:大力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提出人皆有私,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 ‎(1)世界观:强调“理在气中”。‎ ‎(2)方法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3)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2.黄宗羲 ‎(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2)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3)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4)主张“是非决于学校”。‎ ‎3.顾炎武 ‎(1)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3)主张“经世致用”。‎ ‎[概念阐释]       “经世致用”的内涵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其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要求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 四、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 ‎1.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3.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误区警示]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它们绝对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 ‎1.《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成书于公元1663年,作者是我国古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纳。‎ ‎2.“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经过研究,发现中国历史上赋税改革历朝历代都有进行。赋税改革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国家财政,每次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在短时间内确实有所下降,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以前更高的水平,国家财政最后也得不到改善。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怎么减,最后都增加。这一定律后被学者秦晖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 史料一 ①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夫栽培倾覆,天必田材,而况与人乎?强弱众寡,其材定矣。②强者弱之归,不归必并之;③众者寡之附,不附即吞之。此天道也;虽圣人其能违天乎哉!‎ ‎——李贽《明灯道古录》‎ 史料二 ④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史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史料三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专官,莫不⑤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李贽关于人个性发展的观点 ‎①→强调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②③→把“强凌弱,众并寡”看做天理,承认自由竞争 史料二:王夫之关于君主专制的论述 ‎④→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 史料三:顾炎武关于君主统治的认识 ‎⑤→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反对君主“独治”‎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说明李贽如何看待“人性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之间的关系”。‎ 提示:个性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弱肉强食的现象,‎ 李贽认为这种自由竞争是天道之常,肯定自由竞争的合理性。‎ ‎(2)根据史料二、三,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提示: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儒教传统的土大夫们十分惊惧 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提倡“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的认识 史料一 宗法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专制而保守的,与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使①工商行会组织也染上浓重的宗法色彩,从而妨碍了商品与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在这种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是无法持续成长的。‎ ‎……‎ 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②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的这种传统,向全国学校颁发卧碑,要求学生成为顺民,并在中央国子监设置绳愆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国家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杨宁一《历史学习的新知识新视野》‎ 史料二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③(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宗法制度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成长缺乏良好的环境;②→明清时期统治者的文化专制统治 史料二:梁启超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总体评价 ‎③→黄宗羲以史经世的学术方法使他的思想更能说服人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两段史料所述现象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第一段史料说明了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里,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缺乏其生长的土壤,传统的经济政策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这也导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未能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没能发展成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第二段史料所述现象严重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扼杀了适应时代的民主、自由、科学精神,进而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延缓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根据史料二,概述梁启超关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总体认识。‎ 提示: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黄宗羲的学术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明夷待访录》;近代的民权共和思想深受黄宗羲思想的影响。‎ ‎[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 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A [材料大意为:众人的看法相同叫做知礼,自己有独特的看法叫做自己的意见。这里强调的重点是自己的独特意见亦即个性,因此A项符合题意。]‎ ‎2.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正确地揭示出明朝灭亡的根源 B.批判理学家贬低孔孟学说地位 C.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 D.正确认识到明清儒学不适应时代需要 C [顾炎武认为理学空谈误国,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故选C项。]‎ ‎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 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培养科技人才 D.引导地方风俗 D [“评议国政是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扬理学道统”不符合黄宗羲的思想,故B项错误;“培养科技人才”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由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离城聚落,蒙师相礼以革习俗”可知,黄宗羲寄望学校能够引导地方习俗,故D项正确。]‎ ‎4.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应该是(  ) ‎ A.王守仁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D [根据材料中“对理气……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与王夫之的思想相符,故D项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202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  考纲 卷别  ‎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全国卷Ⅰ ‎2013·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2014·唐代三教合一潮流;2014·宋明理学;2015·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 全国卷Ⅱ ‎——‎ ‎——‎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2012·宋明理学——心学 ‎201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情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坚持和追求学科素养培养、学科能力培养方向,注重引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导向。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取向,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2·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王守仁的身份及关键信息“以求尽其心”。材料中王守仁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视作末业的工商业放在与士“同道”的高度,故排除A项;王守仁主张“四民异业而同道”,故排除B项;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道德修养,排除C项。]‎ ‎2.(2011·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C [本题主要迁移考查黄宗羲的思想。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是顾炎武的思想;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有判断是非的权力,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全国卷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杜绝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能力方法灵活考 ‎3.(2013·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的时间变化。宋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理学的经典。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故排除A项;仁政理念深入人心在汉代大一统时期就已出现,故排除B项;陆王心学主张内心的自我反省,而且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生活在明代,故排除D项。]‎ ‎4.(2014·全国卷Ⅰ)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阐释了唐高祖因姓李,与老子同姓,规定道教排第一、儒学排第二、佛教排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力,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灭佛”。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最为稳固,故答案选择C项。]‎ 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色。近几年历史选择题能力考查层次相对较高,选项的设定多为结论性表述,学生只有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多角度把握历史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5.(2014·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理),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A项不是新认识;B、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是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的突出特点。在试题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203页)‎ 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家国情怀]‎ ‎[理论阐释]‎ ‎1.社会责任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中共十九大就全面深化改革再次做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机遇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跨上快车道,炎黄子孙又都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历史使命感古时指使者奉命而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2.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1)“家国情怀”这个词听起来很神圣,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家国情怀是中国特有的价值观。‎ ‎(2)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著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上。‎ ‎(3)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舰载机,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定要强大”,有了罗阳这样无数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才有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 ‎(4)恪守道德是“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磊落坦荡。正因为能够超越个人私利而关注国家社会和民生,因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分子和重要力量。‎ ‎[运用点拨]‎ ‎1.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在其《日知录》中指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 ‎3.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4.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 ‎5.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6.(对接高考)儒学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性格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儒学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等特点,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考命题往往以隐性切入考查这一热点问题。‎ ‎[针对训练]‎ ‎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D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体现了程朱理学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普及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封建统治和压抑人的个性发展,故B、C两项错误;“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说明程朱理学使儒学的价值信仰得到重建,故D项正确。]‎ ‎2.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材料两句名言重视社会责任感。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项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