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统考语文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部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单选题用2B铅笔填涂。多选题,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 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年间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代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安时间顺序分别阐释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 文章第五自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的普遍人性、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只要当下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记住一颗树 非鱼 跑,继续跑。 那时你还叫刘秀。你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汗水湿透了中衣,嗓子里有咸腥的味道。 身后是嘶喊震天的追兵,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日没夜的追杀,活着,成了你最奢侈的希望。 跑,继续跑。 远远的,山坡上有炊烟袅袅升起,你使劲咽了口唾沫。炊烟于你,是一种残忍的诱惑,你既不能摆脱王莽的追兵,又不能进村去讨一碗粥喝,尽管你早已经饥肠辘辘。 跑,继续跑。 嘶喊声似乎小了远了,你瘫坐在田埂上,但肚子却越来越饿,如无数的小鼠探出尖利的细齿咬噬着你的胃壁。 仰头,遮蔽荫凉的是一株硕大的棠梨树,一颗颗棠梨如青核桃般在风里铃铛般摇晃。你又咽了一口唾沫,伸手拽下一枝,急慌慌揪下一颗啃起来。呸——你又吐出来,小小的棠梨太酸了,还涩。 “难道,天要灭我刘秀吗?”你扔掉手里的树枝,环顾四野,长叹一声。 突然,一个妇人从山坡上袅袅向你走来,面若一轮明月,发髻高挽,手提一只黑褐色的陶罐。你有些迷惑,这山野之上,怎么会有如此娴静貌美的妇人的出现? 妇人微微一笑,问你:“我给夫君送饭归来,见你在摘棠梨,可是饿了?” 你点点头:“可是……” 妇人说:“我知道。” 你看见妇人摘下十几颗棠梨和放进罐里,找来一把干柴,点燃。不一会儿,传来阵阵清香。胃里的小鼠更加用力地咬噬,你口干舌燥,唾沫也没有了。 火熄了,罐凉了,妇人说:“吃吧。暂且可充饥。” 端起陶罐,棠梨温暖的汁液流进嘴里、胃里,你吞食着果肉果核,如果可以,你甚至能吞了陶罐。那一刹那,你忘记了汉家天下,忘记了刘氏血脉,酸甜温暖的煮棠梨就是一切。 放下陶罐,你用宽大的袖口擦一擦胡须上的棠梨汁,欲道一声深谢,可眼前早已没有了妇人的踪影。你仰天长啸:“哈哈,莫非上天来助我!” 跑,继续跑。 此刻的你气力大长,飞一样,在山坡上、塬上奔跑,一路向西。追兵的嘶喊听不到了,伴随你的只有风。 风,不停地吹,吹过黄河两岸,吹过你冕冠上的旒,叮当作响。哦,你已经是汉光武帝了。 锦衣玉食,如今你什么也不缺,可是,太官精心准备的八珍之味依然让你提不起胃口,你挥一挥宽大的衣袖:“拿下去。”太官战战兢兢地退出去。这不是第一次,太官属下的大官丞已经换了五个,还要怎么样? 棠梨,对,就是棠梨,是那位妇人为你在陶罐里煮出来的棠梨啊。你舔了舔嘴唇,仿佛那酸甜温暖还在。 怪不得太官,他哪里知道你的威仪荣华之下,掩藏着什么,那一路的逃亡,有过多少的生死瞬间,那一罐棠梨,才是永远的美味。 再次来到陕州西南的那座小山村,前去打探的人却回报:“村里没有此人。”派了更多的人,再找,依然是没有这个人。 你弃辇登上那座小山,站在山顶上,村庄里鸡犬之声相闻,绿树掩映,细细的炊烟从树梢上升起来。慢慢从山上向下走,你来到了那株棠梨树前,初春时节,雪白的棠梨花将整棵树笼罩,金黄的连翘在山坡上绽放,麦苗青青,蜂飞蝶舞,热闹非凡。 笑容在你的脸上慢慢绽放,如棠梨花朵般灿烂。作为大汉的天子,子民安居乐业,你能不高兴吗?找不到为你煮棠梨的妇人,但棠梨树在,不能当面感谢妇人,但村里的百姓在。你下诏,赐给这个小村庄一个好听的名字:罐煮梨村,免除村里所有的税赋、丁役。 得知这个消息,村里的老幼妇孺一齐跪在你面前,谢你的宽厚仁心,你一指那株硕大的棠梨树,说:“ 我,是棠梨树上结下的果,你们,也是。棠梨树佑护着召公,也佑护了我,我会永远记得这棵树,记得罐煮梨村。” 后来,有人告诉你,那个美丽的妇人是荷花女的化身,是召公派来的。你沉默不言,良久,冲着罐煮梨村的方向拜了三拜。 当然,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都不重要了。 你是刘秀,你是汉光武帝,你是大汉中兴之主,你是能把一棵树记在心里的人,这就够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点明刘秀的困境:身体困乏,后有追兵,这也是他后来见到棠梨树先高兴后失落的原因。 B.小说开篇描写的刘秀的危险处境和后面“炊烟袅袅升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渲染了紧张气氛。 C.小说结尾部分描写了刘秀重回故地所见到的美丽景象,这既暗示人物心情,也为后文情节做铺垫。 D.小说结尾刘秀并没有找到那个妇人,前文已有多处暗示,如妇人的出现和消失及刘秀的感叹。 5.小说中的“棠梨”具有多重意蕴,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是怎样叙述刘秀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全国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 浙江省外语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其中 “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 摘编自新灿等《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有删改 材料二: 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生,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 83.5% 70.6% 68.8% 62.8% 60.9% 59.7% 各高校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比例各科目考生选考比例 (摘编自浙江省教育考试网《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报告统计》有删改) 材料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 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四: 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 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 打破文理限制考生有更多选择权 3门必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 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科目设置— —效果— 高中学考与高考选考科目同次考试相结合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学生可跨年级考试最多有两次机会 B. —特点为— —结果— 不会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 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 浙江以外其他各省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C. —考试分为— —推断— 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 依据高考和学考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D. —招生录取— —目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从已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看,各省在突破文理界限、设置“3+3”的考试科目、外语科目一年两考上取得了共识。 B. 改革后,试题命制将实行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必考科目试题,各省自主命制选考科目试题。 C. 从2017年浙江考生选考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 D. 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从而打破“一考定终身”。 E. 各省施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录取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投档到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 9.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洞,字仲通。父惟简,太常少卿。洞自幼开悟,卓荦不群。惟简异之,抱以访里之卜者。曰:“郎君生甚奇,必在策名,后当以文学政事显。”既诵书,日数千言,为文甚敏。未冠,哗然有声,自许以有为。寻举进士中第,再调颍州推官。民刘甲者,强弟柳使鞭其妇,既而投杖,夫妇相持而泣。甲怒,逼柳使再鞭之,妇以无罪死。吏当夫极法,知州欧阳修欲从之。洞曰:“律以教令者为首,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众不听,不得已谳于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宰相陈执中将葬,洞与同列谥为荣灵,其孙诉之,诏复议,改曰恭。洞驳奏:“执中位宰相,无功德而罪戾多,生不能正法以黜之,死犹当正名以诛之。”竟从议。时天下久安,缙绅崇尚虚名,以宽厚沉默为德,于事无所补,洞以谓非朝廷福。又谓:“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祁国公宗说恃近属,贵骄不道,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洞曰:“宗说罪在不宥。虽然,陛下将惩恶而难暴之,独以其坑不辜数人,置诸法可矣。”英宗喜曰:“卿知大体。”洞因言:“唐宗室多贤宰相名士,盖其知学问使然。国家本支蕃衍,无亲疏一切厚廪之,不使知辛苦。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宗室缘是怨洞,上不罪也。江西荐饥,征民积岁赋,洞为奏免之。淮南地不宜麦,民艰于所输,洞复命输钱,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未几卒,年四十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 B.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 C.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 D.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是与德行、言语、政事并称,被后世的学者视为儒学“孔门四科”之一的学术门类。 B.未冠,即尚未加冠,按古礼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所以男子未成年可称“未冠”。 C.推官、吏、知州、宰相,均为古代行政官员职务的称谓,“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D.谥,是帝王、贵族、士大夫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荣灵”和“恭”均可为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洞自幼聪慧,文思敏捷。里之卜者曾预言他在文学政事方面会有成就;他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已名声远播。 B.张洞敢说实话,坚持原则。刘柳打死妻子被判极刑,张洞认为刘柳是从犯,不应受死;复议陈执中的谥号时,他义正词严。 C.张洞心忧国事,深谋远虑。他认为谏官不应升职太快,宗室人员应受约束,因此遭受宗室的诽谤,英宗因其识大体而不加怪罪。 D.张洞体恤民情,关注民生。他上奏朝廷免除江西百姓拖欠的赋税,又下令准许淮南百姓以输钱代替缴纳小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生不能正法以黜之,死犹当正名以诛之。 (2)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小题)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①顶 〔明〕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 雄风别有赋,不羡楚兰台②。 注:①又名方山,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②楚兰台: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攀登中的所见,山径曲折疑若无路,却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此二句在章法上颇似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碧间传僧梵”句,是俯视。溪涧碧水潺潺,仿佛传来寺僧诵经的梵音。色彩美中交织着音乐美,野趣中交织着禅趣,令人流连忘返。 C.“青天落酒杯”句,借鉴了李白的“月光常照金樽里”与李贺的“一泓海水怀中泻”,且写出了新意,想象奇妙,境界更是焕然一新。 D.尾联以宫苑之风反衬山野之景。“不羡”二字,寄予着诗人希望归隐山林的消极颓废思想。 E.本诗既写了诗人登灵岩绝顶的所见所感,又勉励了段侍御要积极进取,辅佐君王,安邦济世。 15.颔联“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5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部分(5分) (1)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刻画出周瑜儒雅从容的将领风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 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俊俏,实在是各有千秋。 ②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站位要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如果片面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③索溪谷的山,有一种惊险之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巨石在山峰间摇摇晃晃,山势龙飞凤舞。 ④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怕你别无长物,就怕你连上进心都没有。 ⑤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分会上,一场大雨猝不及防地突然降临,而一款名为“小远”的安防机器人却在雨中从容漫步“执勤” ⑥在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国宝守护人撒贝宁变身秦朝基层法官“喜”,为观众呈现出“秦朝版的《今日说法》”,令人耳目一新。 A.①③⑥ B.②⑤⑥ C. ①④⑤ D. 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不仅超过10亿高票房打破了印度本土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占据单日票房榜首。 B.中美企业总商会是民间社团组织,创办宗旨就是以加强中美企业家联系、为中美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为目的。 C.在欧盟与韩国达成欧韩自由贸易协议后,由于韩系车辆大量涌入欧洲市场,抢占当地市场份额,使得原本就受债务危机影响而低迷的欧洲汽车市场雪上加霜。 D.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婚宴答谢)今天各位有幸来参加小女的婚礼,我代表全家向各位表达诚挚的感谢。 B.(班会发言)班长激动的说:“我殷切的期望大家勤奋学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 C.(庆典公告)本商会定于2018年2月1日隆重庆祝福建商会成立100周年,热烈欢迎各界宾客届时拨冗莅临。特此公告,敬启周知。 D.(寻物启示)昨天本人在操场丢失一件红色上衣,如有捡到者,请从速交还给本人。 20.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6分) 我国很多产业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①________,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权。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瞄准国际创新的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②________。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国际技术发展的前沿,我们就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③________,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可以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城市绿化是以栽种植物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好的,城市的生态系统就一定好,居民各个方面的生活环境也就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①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某班级在一次以“成功人生”为主题的班会上,总结出了成功人生的十个关键词:健康、大学、事业、财富、感情、家庭、贡献、拼搏、理想、知足。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呢?请从中选择几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了解的成功人生。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曲解文意,“ 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错,原文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是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之外的“其他因素”。C项,曲解文意,“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文中说的是“唐朝为吸取……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D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2.C “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错 3.D “只要……就能……”说法绝对 4.B 解析:两处环境描写并没有形成对比,对“炊烟袅袅升起”的描写主要是为了引出后面吃棠梨的情节。 5.①棠梨是充饥止渴的美味食物,在困境中的刘秀眼中酸甜温暖的煮棠梨就是一切。②棠梨是过去生活的象征,是对苦难生活的回忆和感恩,因为棠梨,刘秀才度过了困境,因为棠梨,刘秀心怀感恩。③是太平盛世的象征,雪白的棠梨花开放,棠梨树所在的村庄宁静、安详,人民安居乐业。(第①点1分,②③点每点2分) 6.①以第二人称叙事,拉近读者和小说人物、事件的距离。增加亲切感。②以“跑,继续跑”为线索,引导读者进入刘秀故事,更有紧张感,展示了刘秀从陷入困境到获得生机的变化过程。③多用心理描写和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并能更准确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每点2分,意对即可) 7. C 解析:关于浙江省以外其他省级行政区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推断错误。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 8.AC 解析:B项,必考科目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然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故选项错误。D项,原文“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录取参考条件”,“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于文无依据。E项,原文中录取方式“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级行政区域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故选项错误。 9.①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②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③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④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每点1分,3点4分) 10. D 11. C 解析:“吏”是官员身份的泛称,不能同“推官、知州、宰相”并列。 12. C 解析:“因其识大体而不加怪罪”错。在处理宗说一事上,皇帝认为张洞识大体,而并非进谏宗室人员应受约束一事。 13. (1)活着时不能依法罢免他,死后也应正名以示斥责。(译出大意3分,黜、诛各1分) (2)案件了结,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使国家名声受辱),不想公布他的罪行。(译出大意3分;“狱具”“暴”各1分) 【参考译文】 张洞,字仲通。父亲张惟简,官为太常少卿。张洞自幼聪明,鹤立鸡群。张惟简认为他非同一般,就抱着去见乡中占卜者。占卜者说:“公子长相不一般,必定能考中进士,将来应当以文学政事显扬。”开始读书,每天数千字,做文章非常敏捷。不到二十岁,已经大有声名,自许大有作为。随即考中进士,调任颍州推官。有一叫刘甲的百姓,强迫其弟刘柳鞭打妻子,过后扔掉棍棒,夫妇二人相拥哭泣。刘甲大怒,逼刘柳再打,结果妇人被无辜打死。吏人判处她丈夫极刑,知州欧阳修准备听从。张洞说:“法律认为,教唆命令打人的人是首犯,妇人的丈夫是从犯,而且不是他的本意,不应判处死刑。”众人不听,不得已报朝廷评议,果然如张洞所言,欧阳修很器重他。宰相陈执中将下葬,张洞和同事们谥为荣灵,他的孙子向朝廷申诉,诏命人重议,改谥为恭,张洞驳斥道:“陈执中身为宰相,无功德而罪恶多,活着时不能依法罢免他,死后也应正名以示斥责。”但朝廷最后还是采用了先前的意见。当时天下久安,官僚士大夫崇尚虚名,以宽厚沉默为有德,于事无所补益,张洞认为这对朝廷不利,又说:“谏官靠进谏来震动皇帝,不过数年就位进显职。应加重他们的责任而减缓他们升迁的速度,使端正优秀的人才渐渐显露,而让浮躁的人断绝想望。”。祁国公宗说倚仗是皇帝近亲,骄横不法。案件了结,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不想公布他的罪行。张洞说:“宗说罪在不恕,虽然如此,但是陛下要惩办他,却难以公布他的罪行,仅将他坑杀数位无辜之人依法判罪就可以了。”英宗高兴的说:“你可谓识大体。”张洞借机进言:“唐宗室中出了许多贤能的宰相和名士,大概因为他们知晓学问,现在皇室本支人多,不顾关系远近都予以丰厚供养,不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难,婢妾声伎多少都没有限制,以致于灭绝礼义,极其嗜欲。宽纵则扰乱法律,惩处则有伤亲属的感情,应按品级职位立制度,挑选老成之臣教导他们。”宗室因此怨恨张洞,皇上没有责怪他。江西连年饥荒,朝廷要征收百姓积欠的赋税,张洞奏明朝廷予以免除。淮南土地不宜种麦子,百姓难以缴送,张洞又命百姓交钱,由官府代为买进麦子,还不到期限就交足了。不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14. DE (选对一项得3分,两项5分) 解析:D.“消极颓废”有误,寄寓着的应该是不羡宫廷之风,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E项,“勉励了段侍御要积极进取,辅佐君王,安邦济世”有误,诗中并无此思想感情。 15.①烘托。以苍山的“万山”作背景烘托泰山,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后看到的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象。②点面结合。“苍然”句从面上着色。“忽拥”句从点上赋形,点面结合,主次分明,突出了泰山之雄奇壮观。③动静结合。“苍然”句偏于静态,“忽拥”句富有动感,动静结合,生趣盎然。(答比拟,衬托也可。每点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 16 ⑴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⑵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7. A 解析: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使用正确。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使用错误望文生义。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使用正确。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使用错误。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与后文的“突然”语义重复。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使用正确。 18. D 解析:A语序不当,“不仅”“还”所引导的内容应互换 B.句式杂糅,“宗旨就是……”和“以……为目”择其一C.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19. C 解析:“拨冗莅临”,是指推开繁杂事务,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的意思。冗:繁忙的;拨冗的意思就是推开繁忙事务,抽出时间的意思。莅临:来到;来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属于客套的书面用语。A项“有幸”,很幸运,有运气。只能用于自己。B项,“殷切地期望”,一般用于上对下、长对幼,不能用于同学间。D项,“从速”抓经时间,赶紧做某事。使用不得体。 20. (每点2分) ①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解析:根据横线后面“才……”的提示,从前后文中提炼出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②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 解析:根据横线后“如果……”的内容来推断,提取。 ③自主创新模式可以多样化。 解析:③处是个总起句,横线后面“既……,也……,还……”都在谈“自主创新的模式”。 21. (答对一处给2分,两处5分,表意清晰,合乎逻辑即可) 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证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 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给出成功人生的十个关键词:健康、大学、事业、财富、感情、家庭、贡献、拼搏、理想、知足。然后分析写作要求,“从中选择几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了解的成功人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这就要求考生从这些词语中选出几个,把握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关联,分析这些关键词与成功人生之间的关联。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体现个人的性情、价值观等等,也体现考生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本题可以从多个角度组合关键词。如,将“大学”“事业”“贡献”组合起立意为:有知识、有事业、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将“健康”“感情”“家庭”“知足”组合在一起立意为:成功的人生不在于轰轰烈烈,在于那份平常生活中的知足常乐。将“事业”“理想”“拼搏”组合在一起立意为:为自己的理想, 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拼搏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参考立意: 1. 有知识、有事业、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2. 成功的人生不在于轰轰烈烈,在于那份平常生活中的知足常乐。 3. 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拼搏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