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 葡萄糖和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 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D.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肽链,肽链最终按照特定方式组合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A正确;‎ B.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没有醛基,不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错误;‎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分子式都为(C6H10O5)n中, n值不同导致其分子式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的气化 B. 煤的干馏 C. 石油的分馏 D. 乙烯聚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的气化是碳变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选;‎ C.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范围,得到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各种馏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 D.乙烯聚合是发生了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电子式为 B. 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C. 乙烯分子在空间上呈平面结构 D.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电子式为,故错误;B. 乙烯的球棍模型中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半径大,故错误;C. 乙烯分子6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故正确;D.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错误。故选C。‎ ‎4.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 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D.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 B.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发生取代反应;‎ C. 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反应,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断裂,每个C原子上再连接一个H原子后生成乙烷,所以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所以答案选D。‎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比例模型: B.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 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符号:‎12C D. 羟基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中含有1个C、4个H原子,C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选项A错误;‎ B.因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保留碳碳双键:CH2=CH2,选项B错误;‎ C.因8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8+6=14,符号为:‎14C,选项C错误;‎ D. 羟基的中心原子O周围7个电子,羟基中存在一对共用电子对,羟基的电子式为,选项D正确; ‎ 答案选D。‎ ‎6.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 A.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 通过足量的溴水 C. 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 D. 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烷与乙烯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不能提纯物质,故A错误;‎ B.乙烷性质稳定,与溴水不反应,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 C.通入氢气不能鉴别乙烷和乙烯,且能引入新的杂质,故C错误;‎ D.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能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但不能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D错误;‎ 故选B。‎ ‎7.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A不符合;‎ B. 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乙烯无论与哪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两个氯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故B符合;‎ C.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故C不符合;‎ D. 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故D不符合;‎ 故选B。‎ ‎8.乙烯和聚乙烯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都能与加成 B. 乙烯能使溴水退色,聚乙烯不能 C. 最简式相同 D. 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H2加成;而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无法与 H2加成,A项错误;‎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能与溴水加成褪色,而聚乙烯无法与溴水加成褪色,B项正确;‎ C.乙烯分子式C2H4,聚乙烯结构简式,最简式均为CH2,C项正确;‎ D.乙烯和聚乙烯都是有机物,都可以燃烧,D项正确;‎ 答案选A。‎ ‎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 ‎①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 H2 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间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⑤苯在 FeBr3 存在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①正确;‎ ‎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说明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②正确;‎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 ‎ ‎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发生加成反应是双键具有的性质,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③错误;‎ ‎④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单键,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双键。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而间二甲苯的结构只有一种不能说明,故④错误;‎ ‎⑤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⑤正确;‎ 所以①②⑤可以作为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结构的证据,故本题的答案为C。‎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和乙烷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 工业上可通过石油分馏直接得到甲烷、乙烯和苯 D.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苯和液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故A正确;‎ B.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 工业上可通过石油分馏可以直接得到甲烷,分馏是物理变化,得不到乙烯和苯,故C错误;‎ D.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1.下列各组中的关系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1H和2H B. CH3-CH2-CH2-CH3和 C. C2H6和C3H8 D. O2和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1H和2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错误;‎ B.CH3-CH2-CH2-CH3和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C2H6和C3H8分别是乙烷和丙烷,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C正确;‎ D.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答案选C。‎ ‎12. 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C. 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 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乙醇结构中有﹣OH,能与水形成氢键,所以乙醇溶解于水,但不能电离出OH﹣,故A错误;‎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作燃料,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但乙醇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显酸性,故C错误;‎ D、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故D正确;‎ ‎13.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键 C.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键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项正确;‎ B. 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B项正确,‎ C 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C项错误;‎ D. 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D项正确;‎ 答案选C。‎ ‎14.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 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 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淀粉在体内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再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中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A正确;‎ B. 人体内无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 油脂在体内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然后氧化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C正确;‎ D.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再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以保证人体生长发育,故D正确;‎ 故选B。‎ ‎1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和人体排放的蛋白质分解而除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 ‎【详解】①棉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③‎ 腈纶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这说明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在酶存在下能水解,故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故选B。‎ ‎16.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 B.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C.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D.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B、淀粉遇碘变蓝色;‎ C、鸡蛋清遇浓硝酸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D、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但这一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 ‎17.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可加热),该试剂是 ( )‎ A. 金属钠 B. 石蕊试液 ‎ C.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D. NaHC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OH、—COOH、—CHO的性质差异。—OH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COOH能溶解Cu(OH)2,—CHO在加热时,还原新制Cu(OH)2成红色的Cu2O,故答案选C。‎ ‎18.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中断键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去羟基,断裂的化学键为C-O键,即从图示中的b位置断裂,故选B。‎ ‎19.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现月背含有丰富的核燃料—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和H互为同位素 B. He的中子数为1‎ C. He的核外电子数为3 D. He位于IIA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而He和H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B.He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2=1,故B正确;‎ C.He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2,故C错误;‎ D.He位于第一周期0族,故D错误;‎ 故答案B。‎ ‎20.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 C、N、F B. Na、Mg、Al ‎ C. F、Cl、Br D. Cl、S、P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为F没有最高价,故A不符合题意; ‎ B. Na、Mg、Al在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递增,故B符合题意;‎ C. F、Cl、Br在同一主族,F没有最高正价,Cl、Br最高正化合价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 Cl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S最高正化合价位+6,P最高正化合价位+5,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1.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虚线的左侧全部是金属元素 B.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C. 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强于第ⅡA族元素 D. Si是半导体材料,Ge也可能是半导体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虚线的左侧除了氢元素以外,其他全部都是金属元素,A错误;‎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但氟没有正价,B错误;‎ C.同周期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于第ⅡA元素,且第ⅠA族中的氢元素的金属性弱于第ⅡA元素,C错误;‎ D.Si和Ge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附近,Si是半导体,Ge也可能是半导体,D正确;‎ 故选D。‎ ‎22. X、Y是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说法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 X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X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多,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非金属性X小于Y,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说明非金属性X>Y,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说明非金属性X<Y,C错误;‎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Y单质的氧化性大于X,所以非金属性X<Y,D错误;‎ 答案选B。‎ ‎23.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 镁和铝分别与盐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 酸性H2CO3r(N)>r(O)>r(H),故A错误;B、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属于强碱,故B错误;C、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即O的非金属性强于N,故C错误;D、可以组成HNO3和NH4NO3,前者属于共价化合物,后者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二卷(50分)‎ 二、填空 ‎2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周期  ‎ ‎1‎ ‎①‎ ‎2‎ ‎②‎ ‎⑤‎ ‎3‎ ‎③‎ ‎⑥‎ ‎4‎ ‎④‎ ‎⑦‎ ‎(1)表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非金属性最强;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金属性最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3)表中元素⑥、⑦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F (2). K (3). 2K+2H2O=2K++2OH-+H2↑ (4). (5). HCl (6). HBr (7). HClO4‎ ‎【解析】‎ ‎【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可以知道①为H,②为Li,③为Na,④为K,⑤为F,⑥为Cl,⑦为Br。据此解答。‎ ‎【详解】(1)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減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K的金属性最强;K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2H2O=2K++2OH-+H2↑,故本题答案为:F;K;2K+2H2O=2K++2OH-+H2↑;‎ ‎(2)③为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1,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本题答案是:;‎ ‎(3)非金属性Cl>Br,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HCl>HBr,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Cl;HBr ‎(4)F没有正价,则非金属性除F外,Cl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为HClO4,本题答案是:HClO4。‎ ‎27.(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正丁烷与异丁烷、②红磷与白磷、③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④金刚石和石墨、⑤冰与水、⑥16O与18O、⑦干冰与二氧化碳,用数字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A.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C.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属于同一种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2)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其最低负价为________。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有下列微粒11H、12H、13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中共有________种核素,共____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 ②④ (2). ①③ (3). ⑥ (4). ⑤⑦ (5). -2 (6). R2O5 (7). 6 (8). 5 (9). 11H、12H、13H (10). ‎14C (11). 14N (12). ‎14C (13). 16O ‎【解析】‎ ‎【分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一般情况下,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主族序数有关,且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详解】(1)A.②红磷与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B.①正丁烷与异丁烷,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③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C.⑥16O与18O二者质子数都是8,前者中子数为8,后者中子数为10,属于同位素;‎ D.⑤冰与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 ‎⑦干冰与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不同状态,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故本题答案是:②④;①③;⑥;⑤⑦;‎ ‎(2)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所以最低负价为-2价;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则最低负价为-3,最高正价为+5,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故答案为:-2;R2O5;‎ ‎(3)①、11H、12H、13H都属于氢元素,‎14C属于碳元素,14N属于氮元素,16O属于氧元素,35Cl2、37Cl2,都属于氯元素,共有6种核素,5种元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6;5;‎ ‎②、11H、12H、13H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本题答案为:11H、12H、13H;‎ ‎③、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14C和14N,‎14C中中子数14-6=8,16O的中子数=16-8=8,二者中子数相同,本题答案是:‎14C;14N。‎14C;16O。‎ ‎28.Ⅰ.请将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方法),并指出是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①溶解 ②裂解 ③分馏 ④裂化 ⑤干馏 ⑥蒸馏 ⑦电解 ⑧过滤 ⑨萃取 ‎(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________变化。‎ ‎(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将重油转化为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4)将海水淡化_______、_____变化。‎ Ⅱ.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物质时:‎ ‎(1)加入大量饱和硫酸铵,产生絮状沉淀,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浸制动物标本时用的福尔马林溶液(主要成分为甲醛),产生絮状沉淀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______。‎ ‎(3)加入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_,这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的缘故。‎ ‎(4)乙醇(CH3CH2OH)在铜做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制备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备一氯乙烷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备1,2—二氯乙烷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①花生油中所含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为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吃饭时,咀嚼米饭一会儿后感觉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发生了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 A.分解 B.水解 C.裂解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用燃烧法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 B.用纯碱洗涤锅盖上的油渍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 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 ‎【答案】(1). ⑤ (2). 化学 (3). ③ (4). 物理; (5). ④ (6). 化学 (7). ⑥ (8). 物理 (9). 盐析 (10). 变性 (11). 蛋白质变为黄色 (12). 颜色 (13). 2CH3CH2OH+O22CH3CHO+2H2O (14). (15). CH2=CH2+HCl→CH3CH2Cl (16). CH2=CH2+Cl2→CH2ClCH2Cl (17). 油脂 (18). B (19). D ‎【解析】‎ ‎【分析】‎ ‎【详解】Ⅰ.(1)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过程属于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⑤;化学;‎ ‎(2)根据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方法是分馏,为物理变化,故答案为:③;物理;‎ ‎(3)将由长碳链组成的重油转化为短碳链组成的汽油的过程为裂化,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④;化学;‎ ‎(4)根据海水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海水中不挥发的杂质,可用于海水的淡化,蒸馏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⑥;物理。‎ Ⅱ.(1)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大量饱和硫酸铵,鸡蛋清为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析出产生沉淀,是蛋白质的盐析现象,故答案为:盐析;‎ ‎(2)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以固体形式析出,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故答案为:变性;‎ ‎(3)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发生颜色反应,故答案为:蛋白质变为黄色;颜色;‎ ‎(4)乙醇(CH3CH2OH)在铜做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5)以乙烯为原料,发生加聚反应,可制备聚乙烯,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6)以乙烯和氯化氢为原料,可制备纯度较高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CH2=CH2+HCl→CH3CH2Cl,故答案为:CH2=CH2+HCl→CH3CH2Cl;‎ ‎(7)以乙烯和氯气通过加成反应,制备1,2—二氯乙烷,化学方程式:CH2=CH2+Cl2→CH2ClCH2Cl,故答案为:CH2=CH2+Cl2→CH2ClCH2Cl。‎ Ⅲ.①花生油属于油脂,故答案为:油脂;‎ ‎②米饭里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有甜味的糖,故答案为:B;‎ ‎(2)A.毛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A正确;‎ B.油渍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B正确;‎ C.白酒和醋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C正确;‎ D.加碘食盐加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单质,不能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D。‎ 三、实验题 ‎29.资料在线:查阅资料可知如表所示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沸点/℃‎ ‎78.5‎ ‎117.9‎ ‎77.5‎ ‎338.0‎ ‎[实验步骤]‎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B试管用饱和碳酸钠做产物的吸收剂,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 中和乙酸,吸收乙醇,且因为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3). B (4). 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解析】‎ ‎【分析】根据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结合物质的性质差异和装置图分析解答。‎ ‎【详解】(1)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可以中和挥发的乙酸,吸收乙醇,且因为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分层析出,故答案为:中和乙酸,吸收乙醇,且因为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3)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提纯方法步骤为:①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③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④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温度在76~78℃之间的馏分即得纯的乙酸乙酯,酸性或碱性干燥剂容易使乙酸乙酯水解,所以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无水Na2SO4,选B,故答案为:B。‎ ‎(4)对比两个实验装置图,结合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的各种条件控制,可以看出后者的三个突出的优点: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 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故答案为: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