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湘南中学2019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非选考化学学科问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Cl-35.5‎ 一、选择题 ‎ ‎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如图标志的是( ) ‎ A. 汽油 B. 浓硫酸 C. 食盐 D. 酒精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警示标记为腐蚀品的标志,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A.汽油为易燃品,没有腐蚀性,故A错误; ‎ B.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为腐蚀品,故B正确;‎ C.食盐能够食用,不具有腐蚀性,故C错误;‎ D.酒精为易燃品,没有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粗盐提纯过程中,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 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C. 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D. 粗盐中除Na+、Cl-外,通常还含有Ca2+、Mg2+、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粗盐中含不溶性杂质,NaCl易溶于水,则粗盐提纯时,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结晶得到NaCl,故A正确;‎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防止药品的污染,胶头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故B错误;‎ C.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可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故C正确;‎ D.粗盐中含氯化钙、硫酸镁等,从离子角度可知粗盐中除含Na+、Cl-外,通常还含有Ca2+、Mg2+、SO42-,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提取溴水中的溴应该选择萃取,而不是蒸发或蒸馏。‎ ‎3.下列有关1molH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质量为2g B. 含氢原子数为NA C. 含氢分子数为NA D. 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相对分子质量是2,所以1mol H2的质量是2g,A正确;‎ B.1molH2中含有2molH,所以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B错误;‎ C. 1mol H2中含氢分子的数目为NA,C正确;‎ D.在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D正确。‎ 故选B。‎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 Fe(OH)3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盐酸 D. 硫酸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氯化钠溶液、盐酸、硫酸溶液都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答案选A。‎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 A. H2O B. H2SO4 C. KOH D. KN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水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故A错误; ‎ B、H2SO4在水溶液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阳离子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B错误; ‎ C、氢氧化钾能电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C错误;‎ D、KNO3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Ag+、Cl- B. H+、CO32- C. Na+、NO3- D. Cu2+、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a+、NO3-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7.利用铝热反应原理焊接钢轨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置换反应 B. 属于氧化反应 C. Al作还原剂 D. Fe2O3被氧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反应中Al和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被氧化,Al为还原剂,故C正确;‎ D.Fe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Fe2O3为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D.‎ ‎8.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与颜色不一致的是 A. 过氧化钠(淡黄色) B. NO2(红棕色)‎ C. NO(无色) D. 铁锈(黑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的粉末,A一致; ‎ B. NO2是红棕色的气体,B一致;‎ C. NO是无色的气体,C一致; ‎ 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呈红棕色,不是黑色的,故D不一致。‎ 故选D。‎ ‎9. 下列有关钠与水反应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小刀切割钠块 B. 钠沉入水中 C. 钠熔化成小球 D. 发出“嘶嘶”的响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的硬度较小,可以用小刀切割钠块,故A正确;‎ B、钠密度比水小,浮在水上面,故B错误;‎ C、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钠的熔点较低,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故C正确;‎ D、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会有嘶嘶的响声,故D正确。‎ 故选B。‎ ‎【点晴】本题考查了钠的性质,明确钠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结合钠的密度、熔点、化学性质等来分析解答即可。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且会有嘶嘶的响声,钠密度比水小。‎ ‎10.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 A. 无色 B. 红色 C. 蓝色 D. 浅绿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Fe3+和SCN-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等物质,故选B。‎ ‎11.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二氧化硅和水反应可以制得H2SiO3‎ B. 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 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制成的 D. 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的原因是因为玻璃塞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硅和水反应制得H2SiO3,故A错误;‎ B.二氧化硅晶体具有导光性,所以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B正确;‎ C.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在高温下,碳酸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分别生成硅酸钠、硅酸钙,故C正确;‎ D.二氧化硅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能把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故D正确;‎ 故选A。‎ ‎12.2011年下半年,我省第一条横跨湘江的过江隧道将建成通车,在工程建设中用量最大的硅酸盐材料是( )‎ A. 钢筋 B. 水泥 C. 铝合金 D. 陶瓷 ‎【答案】B ‎【解析】‎ ‎【分析】‎ 建设隧道用主要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钢筋属于金属材料,不是硅酸盐材料,故A错误;‎ B.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材料,故B正确;‎ C.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硅酸盐材料,故C错误;‎ D.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但是在建设隧道时用量不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悉常见的硅酸盐材料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要注意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照一定的重量比构成的不同强度的材料。‎ ‎13.下列对SO2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C. 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正确;‎ B、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B错误;‎ C、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D正确。‎ 答案选B。‎ ‎14.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N2 B. NH3 C. NO D. NO2‎ ‎【答案】B ‎【解析】‎ ‎【详解】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故答案选B。‎ ‎15.铀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其中 的质量数是( )‎ A. 51 B. 92 C. 143 D. 235‎ ‎【答案】D ‎【解析】‎ ‎【详解】的左小角的数字"92"表示的是该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235”表示的是该原子的质量数,所谓质量数就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选D。‎ ‎16.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H2O B. CaO C. NaCl D. 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H-O共价键,故A选;‎ B.CaO是离子化合物,钙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B不选;‎ C.NaCl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C不选;‎ D.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和O-H共价键,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正确判断物质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存在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17. 将一小段镁带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这个实验事实说明该反应 A. 为放热反应 B. 为吸热反应 C. 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一小段镁带投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选A。‎ ‎18.下列各组材料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A ‎ B ‎ C ‎ D 两极材料 Zn片、Cu片 Cu片、 Cu片 Zn片、Cu片 Zn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H2SO4 ‎ NaCl溶液 植物油 酒精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A项正确;‎ B. 两金属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 C.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植物油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 D.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酒精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A。‎ ‎19.已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CH4+ Cl2CH3Cl + HCl,该反应属于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酯化反应 D. 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以被氯原子依次取代,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甲烷分子中的H原子被Cl所代替,故发生了取代反应,所以A正确,故选A。‎ ‎20.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量排放 B.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 C.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量排放,会使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离子有毒,会造成水体污染;‎ B.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藻类增殖,会造成水体污染;‎ C.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增加从而造成水体污染;‎ D.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可以获得淡水,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故选D。‎ ‎21.在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减小压强 C. 减小H2的浓度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 B. 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 C. 减小H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 D.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故选D。‎ ‎22.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列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理的是 A.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B.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 CH2=CH2+Br2→BrCH2-CH2Br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2H2SO4(浓)CuSO4+SO2↑+2H2O,该反应产物不只一种,不符合原子经济原理,故A错误;‎ B.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反应产物不只一种,不符合原子经济原理,故B错误;‎ C.CH2=CH2+Br2→BrCH2-CH2Br,该反应产物只有一种,符合原子经济原理,故C正确;D.,该反应产物不是一种,不符合原子经济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23.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族 周期 ⅠA ‎0‎ ‎1‎ H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①‎ ‎②‎ F Ne ‎3‎ ‎③‎ Mg ‎④‎ Si ‎⑤‎ ‎⑥‎ ‎(1)②表示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 ‎ ‎(2) ⑤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3) ①、⑤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①___⑤(填“<”或“>”);‎ ‎(4) ③、④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③___④(填“<”或“>”);‎ ‎(5)写出③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 ‎【答案】 (1). 氧 (2). 15 (3). < (4). > (5). ‎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N、O、Na、Al、P、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N、O、Na、Al、P、Cl元素。‎ ‎(1)②表示O元素,名称为氧,故答案为:氧;‎ ‎(2)⑤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是P元素,原子序数为15,故答案为:15; ‎ ‎(3)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①<⑤,故答案为:<;‎ ‎(4)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金属性:③>④,故答案为:>;‎ ‎(5)③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是Na元素,⑥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是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NaCl,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4.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填“吸水性”或“脱水性”)‎ ‎(2) 实验室中少量钠常常保存在______中(填“煤油”或“水”);‎ ‎(3)Al2O3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Al2O3是一种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4)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 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5) 检验某补铁剂中的Fe2+是否被氧化成Fe3+,可用_____(填“KSCN”或“H2SO4”)溶液;‎ ‎(6)新制氯水中含有Cl2 、H2O、HClO、H+、Cl-等粒子,根据下列性质选择恰当的粒子进行填空(填符号)。‎ ‎①新制绿水呈现浅黄绿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光照易分解的弱酸是______________.‎ ‎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吸水性 (2). 煤油 (3). 两性 (4). 碱 (5). KSCN (6). Cl2 (7). HClO (8). Cl-‎ ‎【解析】‎ ‎【分析】‎ ‎(1)根据脱水性和吸水性的区别分析判断; ‎ ‎(2)钠易与空气的氧气、水反应,与煤油不反应;‎ ‎(3)根据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结合氧化铝的性质分析判断;‎ ‎(4)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 ‎(5)铁离子能够与硫氰化钾反应,溶液呈特殊的红色;‎ ‎(6)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含有Cl2、H2O、HClO、H+、Cl-等粒子,其中H+可与碳酸钙等物质反应,而Cl2、HClO具有强氧化性,HClO具有漂白性,溶液中含有Cl-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故答案为:吸水性;‎ ‎(2)钠易与空气的氧气、水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与煤油不反应,则实验室中少量的钠常常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故答案为:煤油;‎ ‎(3)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Al2O3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两性氧化物,故答案为:两性;‎ ‎(4)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NH3 + H2O NH3·H2ONH4++OH-,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碱;‎ ‎(5)硫氰化钾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则检验某补铁剂中的Fe2+是否被氧化成Fe3+,可用KSCN溶液,故答案为:KSCN;‎ ‎(6)①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新制氯水呈现浅黄绿色,原因是溶解了Cl2,故答案为:Cl2;‎ ‎②HClO不稳定,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见光易分解,故答案:HClO;‎ ‎③溶液中含有Cl-,Cl-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故答案为:Cl-。‎ ‎25.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通过这个事实,你得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关系是:醋酸 ______碳酸(填“<”或“>”)‎ ‎(3)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液,可发生酯化反应。‎ 请完成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 ________,‎ ‎(4)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极少量的水分,可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白色粉末,若粉末变成__________色则证明其中含有水。‎ ‎(5)将钠块投入酒精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但产生气体的速度比钠块投入水中慢,产生的气体都是___________。‎ ‎【答案】 (1). 羟基 (2). > (3). H2O (4). 蓝 (5). 氢气(H2)‎ ‎【解析】‎ ‎【分析】‎ ‎(1)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OH;‎ ‎(2)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分析判断;‎ ‎(3)根据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结合原子守恒分析判断;‎ ‎(4)无水硫酸铜粉末为白色,遇到水会变成硫酸铜晶体,据此解答;‎ ‎(5) 钠与乙醇缓慢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 ‎【详解】(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2)由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醋酸>碳酸,故答案为:>;‎ ‎(3)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H2O;‎ ‎(4)水可与无水硫酸铜作用生成蓝色的胆矾晶体,则可用硫酸铜检验水,若粉末变成蓝色,则可证明含有水,故答案为:蓝;‎ ‎(5)将钠块投入酒精中,钠与乙醇缓慢反应放出氢气,钠块投入水中,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因此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都是氢气,故答案为:氢气(H2)。‎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5),要注意乙醇中含有羟基,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三、实验题 ‎26.实验室需配制100mL2.00mol/L NaCl溶液。请你参与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实验原理 m=cVM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_________(仪器①)、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计算:溶质NaCl固体的质量为 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NaCl固体。‎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4)转移、洗涤: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仪器①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仪器①中。‎ ‎(5)________:将蒸馏水注入仪器①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然后静置 思考探究 ‎1、实验步骤(3)、(4)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步骤(6)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再向容器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该同学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或“>”或“=”)2.00mol/L ‎【答案】 (1). 容量瓶 (2). 11.7 (3). 定容 (4). 引流 (5). <‎ ‎【解析】‎ ‎【分析】‎ 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和需要选择的仪器,并结合c=分析解答。‎ ‎【详解】实验仪器:配制100mL2.00mol/LNaCl溶液,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缺少的为: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容量瓶;‎ 实验步骤:(1)配置100mL2.00mol/LNaCl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m=2.00moL/L×58.5g/mol×0.1L=11.7g,故答案为:11.7;‎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所以操作(5)为定容,故答案为:定容;‎ 思考与探究:1、玻璃棒在溶解过程中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在移液过程中作用为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2、某同学在实验步骤(6)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再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浓度<2.00mol/L,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误差分析,要注意根据c=分析,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27.某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和比较SO2和C12‎ 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二套。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第一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SO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_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2)向第二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C1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也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__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说明SO2和C12的漂白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完成化学方程式C12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褪色 (2). 恢复 (3). 不恢复 (4). 不相同 (5). HClO + HCl ‎【解析】‎ ‎【分析】‎ ‎(1)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因而具有漂白性,该无色化合物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容易分解;‎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作用不可恢复;‎ ‎(3)结合(1)和(2)分析解答。‎ ‎【详解】(1)如图所示,向第一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SO2,能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因为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能变为红色,是因为该无色化合物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容易分解,加热后溶液恢复红色,故答案为:褪色;恢复;‎ ‎(2)向第二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Cl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也褪色,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不可恢复原来的颜色,故答案为:不恢复;  ‎ ‎(3)由(1)知二氧化硫结合有机色素形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红色,SO2漂白是暂时性的,由(2)可知,C12的漂白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氧化性漂白,是永久性的,SO2和C12的漂白原理不相同,其中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 O=HCl+HClO,故答案为:不相同; HClO + HCl。‎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