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作业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延边二中月考)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形成的非还原二糖。《自然》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命或者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海藻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B.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C.脱水缩合也可发生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 D.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不同 解析:据题意,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形成的非还原二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错误;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二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B错误;脱水缩合也可发生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C正确;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相同,都是C、H、O,D错误。‎ ‎2.(2019·河北唐山部分学校质检)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1”‎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 )‎ A.蛋白质“BMAL‎1”‎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B.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发生在夜间 C.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D.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解析:据题干信息,该“BMAL1”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因此推断其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转化为脂肪,A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马在夜间也吃草,白天马活动量比较大,对物质消耗较多,而夜间活动量小,且能促进脂肪堆积的“BMAL1”‎ 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因此造成糖类、蛋白质转化为脂肪而长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物质转化,推及人类道理相同,B、C、D错误。‎ ‎3.(2019·山西康杰中学模拟)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盖上盖玻片→观察 C.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D.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固定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解析: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呈紫色,影响实验观察,不宜用作实验材料,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盖上盖玻片→观察,B错误;用高倍显微镜只能观察到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大致分布情况,观察不到被染色的DNA或RNA分子,C错误;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固定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正确。‎ ‎4.(2019·安徽重点校模拟)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白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miR‎140”‎分子中一定含有糖类物质 B.“miR‎140”‎分子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miR‎140”‎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miR‎140”‎分子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解析:由题意可知,“miR140”分子为单链RNA,故分子中含有核糖,A正确;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严重得多,说明“miR140”分子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正确;“miR140”为单链RNA,只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是DNA,“miR140”分子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D正确。‎ ‎5.(2019·河北定州中学质检)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核酸是由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 B.DNA分子中含有磷酸二酯键,而RNA分子中不含有磷酸二酯键 C.HIV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只含有4种含氮碱基 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解析:核酸是由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A错误;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含有A、G、U、C 4种碱基,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A、G、C、T 4种碱基,C正确;遗传信息指的是基因中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若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D错误。‎ ‎6.(2019·安徽合肥一检)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及其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的DNA分子碱基含量可能相同 B.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的DNA和RNA相同 C.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mRNA具有多样性 D.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解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的DNA分子碱基含量可能相同,但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同一人体的各种体细胞都源于同一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分裂与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因此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具有相同的DNA,由于在不同体细胞中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的RNA不完全相同,B错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DNA具有多样性,C错误;转录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D错误。‎ ‎7.磷酸化合物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DNA、RNA和ATP三种磷酸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DNA、RNA和ATP三者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B.DNA、RNA和ATP三者的碱基组成相同 C.在细胞中相同的DNA可转录出不同的RNA D.ATP为DNA和RNA的合成既能提供原料,又能提供能量 解析:DNA、RNA不是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A错误;DNA中含有A、T、C、G,RNA中含有A、U、C、G,ATP中只含A,三者所含碱基不同,B错误;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因此在细胞中相同的DNA可转录出不同的RNA,C正确;ATP不能为DNA的合成提供原料,D错误。‎ ‎8.(2019·湖南衡阳模拟)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解析:甲图中①可表示蛋白质,②可表示糖类或脂肪,③可表示DNA、RNA、ATP、磷脂等,④可表示叶绿素。若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该物质为脂肪,A正确;此项中④为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四肽彻底水解时需要消耗3分子水,水解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共6种,D错误。‎ ‎9.(2019·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月考)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液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含有核酸,也可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正确。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此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C错误。SARS病毒不含有DNA,D错误。‎ ‎10.(2019·湖北宜昌葛洲坝中学月考)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染色时应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2~3滴吡罗红染液 B.盐酸处理细胞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观察染色情况时,先用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浓、色泽深的区域 D.高倍镜下可清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解析:染色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染色,A错误。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染色质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B正确。观察染色情况时,应选择色泽较浅的区域,C错误。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质基本呈红色,细胞核呈绿色,D错误。‎ ‎11.(2019·甘肃武威六中检测)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③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解析: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二糖、多糖可继续水解,但单糖不能再水解,A错误。二糖中的蔗糖和多糖都不是还原糖,B错误。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被纤维素酶水解;肌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正确,D错误。‎ ‎12.(2019·湖北荆州质检)下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乙、丙以及结构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若物质甲是糖原,则单体3为葡萄糖 B.若结构丁是一种细胞器,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 C.若结构丁能被某种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 D.若物质丙彻底水解,形成的终产物共有8种核苷酸 解析:糖原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多糖,A正确。若结构丁是一种细胞器,则丁为核糖体,物质乙为蛋白质,其单体1为氨基酸,物质丙为rRNA,其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B正确。若结构丁能被某种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则结构丁为染色质,物质丙为DNA,物质乙为蛋白质,因此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C正确。物质丙为DNA或RNA,彻底水解形成的终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T、A、G、C)或磷酸、核糖、4种含氮碱基(U、A、G、C),不是核苷酸,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四川彭州中学月考)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在形成该多聚体时,发生的反应是脱水缩合,单体与单体之间通过—NH—CO—‎ ‎(填结构式)相连接,人的血红蛋白由4条(α、α、β、β)多肽链组成,其中每条α链含氨基酸141个,每条β链含氨基酸146个,则血红蛋白含肽键数为570个。‎ ‎(2)若②是动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若②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②是纤维素。‎ ‎(3)若③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则③的结构简式为A—P~P~P;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填中文名称)。‎ ‎(4)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5)若①②③④表示小分子物质,则可表示磷脂分子的是③,其中具有亲水性的是磷脂分子的头部。‎ 解析:(1)图中①含C、H、O、N,该单体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NH—CO—)相连接;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1×2+146×2-4=570。(2)②由C、H、O组成,若是动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是脂肪;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3)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结构简式为A—P~P~P;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是核酸,基本单位是核苷酸。(4)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5)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③可表示磷脂分子,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 ‎14.(2019·浙江温州模拟)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如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图中①过程为转录,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6种不同的物质。②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参与②过程的RNA还有tRNA和rRNA。‎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蛋白),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内质网,据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 解析:(1)胆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图中①是以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因此为转录过程;mRNA彻底水解可得到核糖、磷酸、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六种不同的物质。②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酶)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参与该过程的RNA还有tRNA和rRNA。(3)LDL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是膜表面的蛋白质(糖蛋白)分子;LDL为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胞吞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的。(4)(5)由图可知,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其可以反过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因此,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细胞中的内质网既可以加工蛋白质,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15.(2019·江西新余模拟)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图甲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乙是某种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泛素激活酶E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 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很快就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整个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果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蔗糖。‎ ‎(2)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根据图乙材料可推测出蛋白质的一项具体功能是具有催化作用。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物质。‎ ‎(4)细胞内不同蛋白质所起的作用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各种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解析:(1)一分子果糖与一分子葡萄糖结合成的二糖是蔗糖,因此物质①是蔗糖。(2)图甲中,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是核糖,形成的物质②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由图乙可知,蛋白质的降解需要E1、E2、E3‎ 等酶的共同作用,该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作用。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在细胞中的氧化分解。(4)细胞内不同蛋白质所起的作用不同,是因为形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即不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