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练习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练习 1、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来确保成员国顺利接受美国援助、发挥成员国的经济力量、减弱关税及贸易壁垒。这种接受援助的方式利于 A.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展开 B.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霸主 C.推动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D.确保援助范围扩展至整个欧洲 2、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同年还邀请苏联领导人访法,并在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法国的这些举动表明 A.美国失去了霸主地位 B.欧洲一体化开始 C.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D.两极格局的瓦解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关闭了国内所有的美国基地并改善了与莫斯科的关系,西德也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东德达成了和解。法国与西德的举措 A.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B.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形成 C.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倾向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4、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5、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 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7、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其标志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 C.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D.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8、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趋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主要是指:( )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C.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 D.彻底摆脱美国政治控制 11.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正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下列关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当前国际关系民主化 B.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有利于美、苏等大国的发展 D.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布津热斯基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填写下面表格中A、B、C分别所对应的内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所提到的“新的力量”是指哪些力量?(4分)“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答案 1-5ACCCA 6-10BACCC 11C 12.(1)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3分) (2)新力量:欧共体形成(欧洲一体化)、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4分) (3)标志性事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 (4)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变化(2分) (2) 1.1974至1975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 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 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2.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 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3.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后一再鼓吹欧洲联合,但他不特别关心把一般的原则变为现实,因为他不愿意直接参与其事而放弃世界帝国地位,他鼓吹欧洲联合,同美国一样,主张着眼于同苏联抗衡。丘吉尔的主张 A.推动英国成为欧洲联合的动力 B.给欧洲一体化进程埋下隐患 C.意在维护英国的欧洲霸主地位 D.有利于构建欧俄均衡的世界 4.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一变化 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 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5.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前美国的反应 1月9日 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发表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 1月16日 美国照会法国,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 1月19日 美国敦促蒋介石不要主动同法国断交,给中法建交制造障得 1月21日 菲利普斯召开记者招待会证实,美国政府己正式照会法国,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分析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 B.美国排斥法国分享中美建交成果 C.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D.中法建交严重威胁到美国亚太利益 6.1964年,法国对新中国的承认,是对美国的一个大胆的、有意的挑战,它标志着美国发起的对新中国的贸易禁止和把北京排斥在联合国外的做法开始失败。法国这一举动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B.欧共体快速发展的推动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 D.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7.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 A.冲击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B.加快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C.表明法国和关国盟友关系破裂 D.推动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8.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该公报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成 C.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D.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 9.20世纪70、8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往往处于少数甚至是完全孤立的地位。以1982年为例,联大共通过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8个决议案,只有以色列同美国在一起。这表明 A.区域集团化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被打破 C.经济全球化促进政治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了霸权政治 10.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指着CED(将欧洲防务纳入北约领导的协议)对代表法国的玛丽安说:“要么你就买这个玩具,要么你就什么都没有”。这幅漫画() A.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两极格局B.表明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表现了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的意图D.表达了法国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 11.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欧关系趋向紧张 B.美苏冷战促进欧洲一体化 C.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1月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对美国的东亚政策开始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是从这一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与此同时,却进一步加强了同日本的关系,使美日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曾明确表示,“日本是我国亚洲政策的基石,加强这种关系,必须成为我国的基本目标”。——摘自[美]德斯特勒《管理联盟:美日关系的政治学》 材料二、在尼克松任内,美日经济矛盾始终是影响两国“伙伴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日关系中“最迫切的问题”。基辛格对此曾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执行自主的国家经济政策,同时又不至于同既是政治盟友又是贸易敌手的国家搞得关系日益紧张。”——摘自[日]神谷不二《战后史中的日美关系》 材料三、1973年5月,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交长篇外交咨文。他指出,在同美国的关系中,“日本不再需要也不再能够几乎完全集中力量从事经济发展或者保持充当小伙伴的习惯了”,日本也“不再是一个在更广泛的外交领域中依赖美国的区域性的太平洋国家”,它已经“在一个日益扩大的范围内自主地行动了”。——摘自[美]理查德·斯特宾斯、伊莱恩·亚当《美国对外关系文件》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美国关系的状况,并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日本“不再需要也不再能够几乎完全集中力量从事经济发展或者保持充当小伙伴的习惯了”的表现。(4分) (3)根据上述日美关系演变的历程,概括影响日美关系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洛美协定》加强了欧共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发展,其中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等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而是强调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A项错误。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材料欧共体不符,C项错误。二战后初期,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确立使国际贸易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D项错误。 2.C 【详解】戴高乐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并最终走出“雅尔塔”,体现了欧洲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主张外交独立自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是戴高乐提出的外交方针,无法体现“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排除B;欧洲一体化符合西欧各国的发展的要求,并非戴高乐提出的外交方针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排除D。 3.B 【详解】根据“他不愿意直接参与其事而放弃世界帝国地位”,“主张着眼于同苏联抗衡” 等信息可以看出,丘吉尔的这些主张对于欧洲的联合是存在隐患的,不利于欧洲的联合进程,故B正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英国不会成为欧洲联合的动力,排除A;二战后英国霸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俄国,此时已经是苏联,关没有俄国,且也不可能均衡,排除D项。 4.D 【详解】从材料“1971年12月”“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实力的增强,导致英美之间关系的变化,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英国的外交政策,故A项排除;英美关系早就正常化,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出现分化,故C项排除。 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对抗。根据材料“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可知体现的是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A选项符合题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B选项排除。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中法建交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无必然关系,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D选项排除。 6.A 【详解】材料认为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是美国的“失败”,它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有利于中法两国经贸交流和国际地位提高,结合当时两大阵营瓦解的国际环境背景,可知法国外交优先国家利益。故选A项。B项欧洲共同体是在1967年成立,C项是客观原因,D项是二十多年后的史实,当时政治多极化趋势只是初露端倪。 7.A 【详解】材料反映了法国试图摆脱美国的影响,提高自己的世界政治地位,这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因此A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加速欧洲一体化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项的“破裂”不符合事实,排除。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D错误。 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超级大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广大新独立的国家不希望卷入大国集团之间的冲突,迫切要求团结合作,反帝反殖,走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故B项正确。A项,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A项表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故C项为题干现象的直接意义,并非历史背景,故排除C。D项,不结盟运动在英法等老殖民主义国家走向衰落时兴起,与西欧联合无关,故排除。 9.D 【详解】从材料“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往往处于少数甚至是完全孤立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20世纪70、80年代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冲击了原有两极格局,打击了霸权主义,故D项正确;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仍是两极格局,故A项错误;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美国控制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被打破,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国际政治形势,不是经济形势,故C项排除。 10.D 【详解】从材料“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这幅漫画反映出当时法国对美国粗暴干涉法国主权的厌恶,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美法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没有体现出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和外交政策,故BC项排除。 11.B 【详解】“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说明冷战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C中受挫说法错误;D中美苏帮助显然不符合事实。 12.(1)状况:由外交领域依赖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到日本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既是政治盟友又是贸易对手”的关系。(2 分) 原因: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二;政治上要求独立自主。(2 分)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防御态势;在侵越战争中,陷入泥潭;美国被迫调整对日关系,确保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2 分,任答 2 点即可) (2)表现: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要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修改教科书,否认二战中的侵略行径,引起亚洲国家的普遍不满。(4 分) (3)主要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影响日美关系的根本因素;美国的东亚政策、日本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势、地缘关系是影响日美关系的重要因素。(4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