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7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
第17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局面。 (2)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4)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知能强化课Ⅰ 宽广的开放之路—改革开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 (1)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过程: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包产到户”责任制的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逐步废除。 (3)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 (1)依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史学者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开放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 ①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2.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1)开放原因: 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③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具体形式: ①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②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③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3)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 聚焦主题 全方位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这个变化说明( ) A.分田到户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B.分田到户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 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D.走合作之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 解析:选A 分田到户打破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故B、C两项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式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束缚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而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故A项正确,D项错误。 2.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民,称之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政府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这一变化( ) A.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B.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解析:选D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不是退出历史,A项错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B项错误。“三权分置”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部调整,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土地所有权不变,因此不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C项错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调整顺应了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这一变化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保障,D项正确。 [思维升华] 辩证地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2题均超出教材讲述范畴,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要看到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跟不上工业化发展要求,面对现实问题,仍需开拓思路,探索新的改革措施,所以要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从当时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从长远来看: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 二、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重新界定了经济特区的“特”:“保持经济特区优势的立足点……主要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法制规范……”这一定位的时代背景是( ) A.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 B.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消失 C.平等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完全形成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 解析:选D 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符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对经济特区定位的时代背景,故D项正确。 4.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5个沿江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 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 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 D.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体系初步形成 解析:选A 从成立特区到开放沿江城市,再到开放省会城市、沿边城市,材料正是体现了中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能从整体上全面揭示材料的主旨,排除。开放城市只是享有较为优惠的经济政策,并不享有政治上的特权,排除C项。D项不能体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思维升华] 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以上两题考查了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过程,形成了这样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过程用图示总结如下: 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5.1988年海南省政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际惯例,提出了由外商成片开发,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大胆设想。但在1989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就这个问题递交了提案,将此事与晚清政府割让香港的丧权辱国行为相提并论,引发“洋浦风波”。这表明( ) A.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并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的创办有沦为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阻力重重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解析:选D 材料涉及的是“经济开发区”而不是“经济特区”,故排除A、B两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年,排除C项;依据“将此事与晚清政府割让香港的丧权辱国行为相提并论,引发‘洋浦风波’”可知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故选D项。 6.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保定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意义比肩浦东、深圳。下列关于雄安新区说法错误的是( ) A.优势在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B.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C.该新区高新技术基础雄厚 D.燕赵大地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解析:选C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它处于京津冀腹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该地区高新技术相对落后,故选C项。 [思维升华] 雄安新区——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战略 雄安新区的设立,彰显了国家对京津冀城市优化协调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决心,意义重大。南部有深圳,中部有浦东,北部有雄安,雄安新区的设立给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新腾飞插上了翅膀,成为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雄安新区都将为社会热点。基于此,在历史高考复习中,雄安新区的发展一定会被列为重要内容。无论是宏观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还是微观方面,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新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调整等,都可能会成为高考的命题点。 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据统计,从1979年建立深圳市到1984年底止,深圳市与外商签订的各种协议、合同共达3 382项,协议投资总额193亿港元,实际投入使用的外资46.8亿港元。其中特区内所占的比重都在80%左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思考] 依据史料一,经济特区创办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 经济特区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史料二] 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带的“特权”,从青藏高原到额尔古纳河,各地都在探索开放的适当形式。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西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它是西藏走出封闭、走向世界的起点。 [思考] 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提示]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能强化课Ⅱ 特色的建设之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后附“高考研究课”] 一、“历史性的跨越”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背景: ①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 ②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 (3)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国共产党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内容: 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召开共同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内容: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2.中共十五大 (1)召开: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内容: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 (3)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3.到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学者说] 中国经济的转型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 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 具体表现为: 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分配制度上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宏观调控上 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聚焦主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解析: 选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市场化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开始,B项不能涵盖材料的时间范围,排除;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市场化指数不断提高,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C项正确;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不能涵盖材料的时间范围,排除。 2.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典型地说明( )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解析:选D 当时中国还未过渡到市场经济,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主制度的建设,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错误;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取代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现出了经济发展对法制建设的影响,D项正确。 [思维升华] 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另外,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认识到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二是认识到改革过程中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如第2题);三是要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如第1题),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二、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3.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工矿企业的活力 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解析:选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A项错误;国营企业对于税后利润,可以自行支配其中的一部分,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项正确;题中的“国营企业”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4.1985年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将加工企业的计划分配物资种类由1981年的256种减少到20多种,加工企业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主要说明( ) 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 B.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 D.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 解析:选C 材料中“计划分配物资种类”“减少”说明国家对加工企业的管理放松,而“找米下锅”又说明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加强,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松动的表现,C项正确。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材料主旨为国家放宽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D项与此无关。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解析:选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故A项正确;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未表明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2018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十周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济体制改革必将成为高考关注的重点。备考时应重点关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思考] 如何认识史料一中的观点? [提示] 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也不是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 [史料二] 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样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粮票的废除和股票的发行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粮票的废除和股票的发行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改变,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国卷Ⅰ 20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20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全国卷 2011·国有企业改革 20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在本讲中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个点上,试题呈现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以文字材料切入,以描述社会现象为角度是高考在此命题的最大特色,要求考生依据特定的时间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选择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并将问题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怎样考的] 1.(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选C 由题中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C项正确。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D项不是该报告的主旨,排除。 2.(2016·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选A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3.(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A项表述明显有误,排除;新经济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整经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故选择B项;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执行于1978年,苏联农业集体化出现于斯大林时代,故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但并未达到D项所表述的结果,故排除。 4.(2012·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选A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解除了人们对“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问题的困惑,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共识,社会因此出现“下海潮”,故答案为A项。 5.(2011·全国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对题目信息的分析可知,国有企业的上缴税利增长了,工资可以随之增长,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上缴税利和增长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故选择C项。题目强调上缴税利增长才能使工资增长,所以A项不正确;B、D两项与题意不符。 [规律总结] 经济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国有化改革,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高考命题点主要有: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如第2题),即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所带来的影响;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探索、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第1、3题);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转型(如第4题);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如第5题)等。 [还可能怎样考]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是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断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才能创新和调整,只有不断的因势改革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于,它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在于,它是民族性的。这都将成为将来高考命题的首选素材。 [热点预测] 1.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解析:选C 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私有制改成农民土地私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故A项错误;土地改革后经营方式是分散经营,农业合作化是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公有化的程度提高,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也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故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D项错误。 2.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标志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始 B.有利于实现城乡人员的交流 C.解放了个体劳动者活跃了市场 D.建立了市场经济新格局 解析:选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的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而非人员交流,故B项错误;允许个体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冲破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必然有利于市场的活跃,故C项正确;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出现在1992年十四大之后,故D项错误。 3.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城乡比(以农村为1) 1957 3.48∶1 1979 2.50∶1 1984 1.71∶1 1990 2.02∶1 1994 2.60∶1 A.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 B.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 C.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D.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 解析:选C 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但不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只能解释农村收入,故B项错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收入增加再次与农村收入差距拉大,故C项正确;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4.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一变化( ) A.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C.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D.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巨大波动 解析:选A 题干中“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说明农民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市场销售,因此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题干中只提到减少统购统销,并未提到土地制度的变革,故B项错误;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自由市场的出现并不一定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巨大波动,故D项错误。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反映了( ) A.“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 B.“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 C.改革开放的诉求 D.《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 解析:选A “左”倾思想的长期严重泛滥导致在思想、政治、经济各领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出台,犹如一支强心剂,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此时尚未提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故D项错误。 2.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 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 解析:选B 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A、C两项错误;据材料“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可知中共安徽省委制定的《省委六条》允许生产队实行责任制,这说明这一文件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故B项正确;据材料“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可知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解析:选B 材料中“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的问题主要与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关,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应该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1992年之后推出的措施,故A项错误;1981年世界贸易组织尚未成立,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故D项错误。 4.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9.1万个乡(镇)政府,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 解析:选A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与材料中“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相符,故A项正确;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故B、D两项错误;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故C项错误。 5.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 解析:选D 据材料“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得出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故D项正确。 6.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 )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 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 C.表明简政放权的开始 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 解析:选A 据材料“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可知,取消票证制度,实行议价,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取消票证制度,不能说明计划体制被取消,故B项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置表明已经实行了简政放权,故C项错误;1984年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国家计划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7.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解析:选D 经济改革的方向不可能是由民间经济活动所决定,故A项错误;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引领而非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该意外收获是农村乡镇企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而非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民众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 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 ) A.我国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C.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D.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解析:选B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面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困境,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了思想,故B项正确;从改革开放时期就已经开始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思想与开放浦东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9.(2018·衡阳联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摘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B.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C.并未与计划经济割裂 D.符合新自由主义特征 解析:选A 材料中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定出自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依法治国范畴,因而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故A项正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规定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并非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与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明显区别,故D项错误。 10.1950年,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09年4月,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从2017年1月1日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了( ) A.经济体制的变革 B.所有制的变革 C.分配制度的变革 D.盐业自主权扩大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食盐价格全面放开”体现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未触动所有制,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分配制度的变革,故C项错误;盐业自主权扩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并非本质,故D项错误。 11.(2018·石家庄模拟)2016年以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对深圳的报道数量达到275 517条,同比增长133%,互联网涉及深圳检索数量超过7亿条。这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C.新科技革命浪潮兴起 D.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国际媒体对深圳的报道及互联网关于深圳的检索数量增加,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A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B项错误;新科技革命浪潮首先兴起于美国,这与国际媒体及互联网对深圳的报道无关,故C项错误;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且对外开放推动深圳经济迅速发展,因而引起了国际媒体及互联网的关注,故D项正确。 12.2018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8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解析:选B 浦东开放无法体现“全方位开放格局”,故A项错误;浦东开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B项正确;浦东开发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不是转移对外开放的中心,故C项错误;浦东开发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结构转换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 ——摘编自魏悦《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三线在陕西南部秦岭那里,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国家把建设重点或者是国防建设重点放在大三线。……“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党政机关干部)继续精简下放,上海支援新疆;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青,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往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各个地方迁移。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1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概括。第二小问,材料一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本观念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两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建设特区吸引流动人口”“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分别归纳概括。第二小问,应辩证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促进中西部发展的同时,政府主导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答案:(1)问题: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 原因:传统的农本政策及观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 (2)特点:20世纪60年代: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地区(或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由政府主导进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改革开放后: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中国迁移到国外;由市场主导,自由迁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20世纪60年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若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向现代化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但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交通负担,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等。(若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时间 美国 中国 世界 1970 73.60% 17.38% 35.90% 1980 73.70% 19.39% 39.10% 1990 78% 26.41% 43% 2000 79.10% 36.22% 46.70% 2010 82.10% 49.95% 50.8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国际统计年鉴(2010)》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解读材料,从材料涉及的美国、中国、世界城市化发展方面提炼观点,例如“改革开放,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结合相应史实对所选观点进行论述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1:改革开放,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大量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涌现,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向城镇集中。 示例2: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经过70年代经济危机后,美国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90年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推动,加快了美国城市化水平;世贸组织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的增加,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推动美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示例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发展经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原有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经济危机过后,它们的城市化水平再次提高,促进了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各国政局相对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有利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