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育萃高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答题卡 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 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 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 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 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 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 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 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 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 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 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 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 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 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 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 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 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 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 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 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 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 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 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 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 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 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 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 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 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 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 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 使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 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 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 文字世界里。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 年 4 月 24 日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 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 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 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河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 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 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 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 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 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D.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 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 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 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C.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使 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 D.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 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 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 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 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 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关 部门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 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摘自《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新华网” 2020 年 8 月 11 日) 材料二: 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日常教育的内容,大 力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浙江传媒学院通过推出营养简餐、科学制定 食谱、做好餐食搭配,并利用大数据研究就餐率及师生的饮食偏好, 实现按需、按量供给。江西理工大学连续多年开展“光盘换水果”活 动,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志愿者劝导机制,引导青 年学生吃多少打多少,对浪费行为说“不”。在北京大学,食堂可以 卖半份菜,米饭多数按“两”售卖,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酌情购 买。“我们提倡适量点餐、推广‘光盘行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 荣的氛围。”北京大学餐饮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摘自《筑牢法治防线遏制餐饮浪费》《北京青年报》2020 年 8 月 14 日) 材料三: 近期,针对如何反对餐饮浪费问题,一些地方作出了积极探索。 如北京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要求各餐饮企业在餐厅摆放相关提示 牌、视频、宣传画等,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武 汉餐饮业协会推行 N-1 点餐模式;江苏餐饮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推 行《位上菜制作规范》。此外,一些餐饮单位也自发实施半份菜、自 助餐服务押金等措施,提醒顾客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增强顾客节 约消费的主动性。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 进行立法限制。比如,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 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 赶到,按规定罚款。法国也制定了反浪费食物法,禁止丢弃食品,鼓 励将多余食物捐赠给需要的人。国内外反对浪费食物的实践充分证 明,依法治理是遏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有效途径。 当前,各地不妨在国家立法之前,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地方立法 尝试。地方立法或政策规定应明确,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建立明察暗 访、公众有奖举报等制度,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听取公众意见, 使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任性而为浪费食物的顾 客依法进行处罚,令其付出应有的代价;让怠于履责、消极应付的餐 饮单位承担法律责任,并予以曝光批评,并将餐饮单位制止餐饮浪费 的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范畴,与信用等级评价挂钩,激发餐饮 单位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内生动力。 (摘自《各地各部门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人 民日报》2020 年 8 月 13 日) 4.下列对制止餐饮浪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没有养成节约习惯的一些人在餐馆不切实际地点过量食物、因公款 消费的一些个人和单位的铺张浪费等现象都是餐饮浪费。 B.目前,由于各地各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实行“光盘行动”,“舌尖上 的浪费”尤其是群众关心的公款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但并未绝迹。 C.一些大学推出的“光盘换水果”、志愿者劝导机制、米饭多按“两” 售卖等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效果明显。 D.针对餐饮浪费现象,一些国家将其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高度立 法限制,国内外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遏制餐饮浪费的有效途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把遏制餐饮浪费的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经常进行节约意识的宣传教 育,有助于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 B.推出营养简餐、科学制定食谱、做好餐食搭配,利用大数据研究就 餐率并据此按需、按量供给,以改变师生的饮食偏好。 C.餐饮单位实施半份菜、自助餐服务押金等措施,让顾客按需、少量、 多次取餐,说明餐饮业主在制止餐饮浪费中是有作为的。 D.制止餐饮浪费,地方立法或政策应明确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明 察暗访、公众有奖举报等制度,增加餐饮业主的责任意识。 6.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哪些层面作出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好天气 【英】罗纳德·邓肯 天气冰冷,像慈善事业。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 粗糙。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 儿也没有。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的母牛,诅咒起当农夫 的命。好像当农夫还不够惨,命运还让我在一片长年累月都是冬天的 土地上耕种。皱眉打量那片黑土地,四周树篱狰狞凌乱,我厌恶地瞪 了一眼,觉得整个世界都丑陋无比。平坦无奇的耕地,光秃秃的树干, 一个个泥潭映照出一片泥糊糊混浊的天空。浑身上下,唯一发热的是 心头的火气。 “是个好天哪。”有人说了一声,那愉悦的语调令人生气。 “是吗?”我没好气地答道,两眼瞪着那个坐在农舍外的老头儿, “好在哪儿呢?” “哪儿都好。”他平静地说,那老成持重的声音逼着我应战。 我争辩道:“哦,不,天不好。哪儿都不好;整个倒霉的乡村就 像一座济贫院一样丑陋不堪。只有多愁善感的糊涂虫才敢念今天的 好,或念一月份的任何一天的好,或者念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的任何 好。念好的人无非是想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老掉牙的交谈。” 说完这些,我的火气消了一点儿。 那老头儿沉默了一会儿。我大获全胜,却并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 到特别骄傲。 过了一会儿,老头儿用手指着一排大榆树的上方,身子却没离开 长凳。“看到那些榆树了吗?”他问。 “那些树看起来像患了溃疡病。”我随口答了一句。 “你搞错了,往树的上方看。”他接着说,“看看那些剽悍的大白 马,看看它们随风飘动的鬃毛,看看它们由雷电驱动的双翼。” 我顺着他那不能伸直的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没看见什么马。” 我说。 他说:“你看的是地上。朝天上看,刮东风时,云总是像马群越 过榆树林,不是吗?” 我又放眼望去。千真万确,一团白云盖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形成 圆顶。那云团看起来的确像一匹矫健的马。我还发现马套在战车上; 不,不是战车,那是一副由黄金般的光芒构成的犁铧,是它在灰暗的 天空耕出了一道道金灿灿的犁沟。 “太阳肯定快要落山了,”那老汉说,“因为我女儿烧水准备沏茶 时,太阳总是要落山了。” “是她等着太阳,还是太阳等着她呢?”我问道。 “这无关紧要,”他回答说,“你得承认是个好天,对吗?” “对,”我敷衍道,“前提是你得看得久,看得远。” 他指着小路旁的水沟继续说:“看看这儿。看见躺在下水管旁的 那些枯叶了吗?那可都是些山毛榉叶子啊,是从一英里外的树林里飘 到这儿的,都是。难道你没发现每片叶子腐烂时露出的金黄色是多么 好看吗?擦亮的铜板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而黄铜比起来又显得过分耀 眼,每片叶子都凝聚着太阳全部的红光,我说的不对吗?”老头儿抬 起头看着我。“你得承认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无刻不 在,就连一条臭水沟也不例外。” 我没有回答。他展示给我的排水口处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 目光,我甚至几乎没有觉察到他女儿已走出农舍,并搀扶他站了起来。 她把一根白色的棍子放到他老树皮一般的手里;这时我才发现他的两 眼覆着一层白膜…… “怎么,您……” “不,”他说,“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我”是一个农夫,由于母牛走失,不得不四处寻找,加之对身 为农夫的命运不满,因而心情懊恼,觉得整个世界丑陋无比。 B. 老头儿主动与“我”搭讪,以天气为话题,循循善诱,让我认识 到,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一条臭水沟,也蕴藏着美。 C. 老头儿在和“我”的对话中,从一开始就是在挑起事端,中间又 屡次激起我的怒火,逼我回应他。 D. 文章第 5 段反复强调“今天”“一月份的任何一天”“整个冬季的 任何一天”这些时间点,以此凸显“我”内心的怨愤情绪。 8. 文章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 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 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 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改知西安县,巨室 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迁 宗正寺主簿,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 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机日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 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观省。随事开明,多 所裨益。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 以裨国论;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困民财;将帅偏裨务为交结,而不 知训阅以强军律。时年七十,丐闲..,不许。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 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郡一二 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至 公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又言: “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 为后害。”仍请检校权臣、内侍等没入家赀,专为养兵之助。迁礼部 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干戈甫定,信使往来之始,疮痍方深, 敝蠹纷然,机弥缝裨赞甚多。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册命,机摄中 书令读册。数上章告老,帝不许,皇太子遣官属勉留之。卒,赠金紫 光禄大夫,加赠特进。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 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 为后言,人惮而服之。称奖人才,不遗寸长,访问贤能,疏列姓名及 其可用之实,以备采取,其所荐进,亦不欲人之知也。机深于书学, 尺牍人多藏云。(选自《宋史·娄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 /栋卒为善士/ B.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 栋/卒为善士/ C.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 栋/卒为善士/ D.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 栋卒/为善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道”为年号,汉代武帝即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 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 度。 B.“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 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C.“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 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 D.“丐闲”文中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 骨”等,而“致仕”是指出来做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娄机为政有方,体恤民情。他治理铜城堤岸时,为民工置建房屋, 提供工具,升为宗正寺主簿,还请求朝廷抚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 县。 B.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子老师时,向皇太子陈说正直 道理,并上密封奏章陈述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训练检阅 军队。 C.娄机重视人才,富有远见。他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从侍 从、台谏、学士等分别选拔可担任边州将帅的一二人,以行危急之事。 D.娄机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对是非曲直,他当面判断,事后从不 再说;赞人全面,不遗漏特长;造访贤能者,列出其可任用的事实, 以供选拔之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2)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两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14-15 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其子夫差增修,立春宵 宫,与西施及宫女们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国,吴太子友战败,遂焚 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越中览古》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两 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 B、《越中览古》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乱胜仗后骄奢 淫逸的欢乐。 C、《苏台览古》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 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 D、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南游吴越时所创,都是览古之作,主题近似, 题材相同,都通过对比的方法抒发了对古今的感慨。 15、请从诗歌主旨和对比手法这两个方面比较《越中览古》和《苏台 览古》的异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古人常以花写女子,曹植写佳人“容华若桃李”,白居易在《长 恨歌》中,用“-------------------,-------------------。”两 句写出了杨贵妃哭泣的凄楚动人,被沈德潜评为“写泪妙语” 。 (2)《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 句是“----------------,----------------。” (3)《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感到悲哀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7~19 题。 《诗经》同情弱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描写战争的诗歌中。与《荷 马史诗》( )英雄形象不同,在风诗里,我们很少看到 ( )的将军,也极少听到威风凛凛的胜利号角,却经常遇到思 念家乡的战士、担心丈夫的妇人。比如《魏风·陟岵》中写战争在即, 一家人依依惜别,出征的士兵一步三回头,父母兄弟站在家门口呼唤, “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希望他别掉队、活着回来。这是战争之 前,最普通的士兵一家发出的最卑微的( )。在战争的裹挟中, 他们无疑是弱者,但“体察人情,也善于表现人情”的诗人通过一个 离别的场景,把弱者对战争所持有的态度出色地表达了出来。这一有 声的画面,凸显的是小民的苦难和诗人无声的抗议。 此外,还有在田地里捡拾稻穗的孤儿寡母、失去了家园的流民、 为政敌( )的臣子等等,诗人一一记录下来,传唱他们的挣扎 困苦。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要写这些弱者?看着不难受吗?诗人通 过诗歌,为弱者发声,让他们的苦难为当政者所见。这便是中国人的 古老诗情,深刻,善良却有力量。 《诗经》离我们远吗?也许文字上还有距离,但是中华先民于善良 中体会的真挚、于世俗中提炼的深刻、于现实中迸发的力量却一直存 在中国人的心底。它们由《诗经》所塑造,是中国人的“心灵底色”, 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于现实中体会的力量、于世俗中提炼的真挚、于善良中迸发的深 刻 B. 于现实中体会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量、于世俗中提炼的真 挚 C. 于现实中体会的真挚、于世俗中提炼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 量 D. 于世俗中体会的真挚、于现实中提炼的力量、于善良中迸发的深 刻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心灵底色”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 项是( )(3 分) A. 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 害,在于一个“充”字。 B. 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C. 父母兄弟站在家门口呼唤,“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希望他 别掉队、活着回来。 D. 他在走进考场前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 复吟诵了好几遍。 19.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 词语,表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凸显 仪表堂堂 企求 谗害 B. 突现 器宇轩昂 祈求 残害 C. 凸显 器宇轩昂 祈求 谗害 D. 突现 仪表堂堂 企求 残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① 。一是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 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② ,减少了 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 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三是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③ ,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 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21.下面一段话中,有五处用词不恰当或不得体,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 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校举办了一次大型“青春颂”演讲会,各班都选派代表参加,校长 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大会。会上,同学们一拥而上,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校 长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了全场一片哗然。会后大家感到欣幸,但是更多的是感到责任 重大。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 年 11 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丁真被在理塘县采风的摄影师 拍到,这段小视频在抖音上迅速发酵,不到两小时,播放量突破了 1000 万。从此,这个 20 岁的四川甘孜藏族男孩频繁地登上热搜。“丁 真入选 2020 十大旅游事件”、 “粉丝寄给丁真的书堆成小山”、“丁 真亮相理塘旅游推介会”……随后,丁真这个小男孩还引起了四川、 西藏两地官微的“争抢”。 面对眼前的“热闹”,丁真暂拒一切综艺 邀请,努力学说普通话,学说汉字,选择成为家乡的旅游形象大使, 为当地旅游贡献力量。 读了上述文字,对于丁真事件,你有怎样的认识,说说你对这件 事情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积极健 康,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育萃高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选 B。 解析:选 B。“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在 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2.选 C。 解析:选 C。C 项中类比错,应是对比。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 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3.选 D。 解析:选 D。A 项中文学并不能直接引发人对生命本原的思考,而是要经由审美 活动;B 项中“文学作品”“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错误;C 项“完 全”过于绝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 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 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三、“效果明显”错,原文有“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日常 教育的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江西理工大学连续多年开展“光盘换 水果”活动,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志愿者劝导机制,……米饭 多数按“两”售卖”,可知材料二只列举了一些学校的做法,并未提及效果如何。 C 项属无中生有,故选 C。 (5)B 该题考察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 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 要死抠字眼。 B 项,“并据此按需、按量供给,以改变师生的饮食偏好”错,原文“浙江传媒 学院通过推出营养简餐、科学制定食谱、做好餐食搭配,并利用大数据研究就餐 率及师生的饮食偏好,实现按需、按量供给”,可知是利用大数据研究就餐率及 师生的饮食偏好,并非据此改变师生饮食偏好。 6. ①政府层面: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地方立法;出台制止餐饮浪费的措施,营 造制止餐饮浪费的氛围,中小学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日常教育之中。 ②餐饮企业层面:加强宣传警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和就餐措施。 ③个人层面: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养成节约习惯。(每点 2 分) 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 求,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信息的筛选的信息按照不 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原文“各地不妨在国家立法之前,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地方立法尝试”;原文“北京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要求 各餐饮企业在餐厅摆放相关提示牌、视频、宣传画等,提供‘半份、半价’‘小 份、适价’服务;武汉餐饮业协会推行 N-1 点餐模式;江苏餐饮行业协会在全 国率先推行《位上菜制作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日 常教育的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 原文“对任性而为浪费食物的顾客依法进行处罚,令其付出应有的代价”等,可 加以概括得出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 选 C 。解析:老头自始至终都没有挑起事端的意图,“我”纯粹是因为主观 感受而将怨气转至老头身上的。故选 C。 8.【解析】先概括出景物描写的特点,再看它渲染了哪种气氛,接着分析与标题、 人物、情节、主题的关系。 【参考答案】 ①描写了冬天冰冷的天气、凛冽的东风、凌乱的乡间景象。②渲染压抑浑浊的气 氛。③衬托“我”恶劣糟糕、烦闷怨怒的心情。④ 情节上,为后文“我”与老 头儿的交谈勾勒背景。 ⑤与后文老头儿的平静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解析:小说中的这句话意蕴丰富,“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的潜台词是 “我的心灵并不瞎”。这句话暗含了对“我”的讽刺和批评,同时对揭示小说主 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①瞎与不瞎,不在于眼睛,而在于心灵。老头儿虽然眼睛看不见了, 但是心灵却能感知到无处不在的美。所以老头儿并不瞎。②这句话也暗含了对 “我”的讽刺和批评。“我”虽然身体健全,眼睛不瞎,心灵却丧失感知美的能 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失明的老头儿更瞎。③卒章显志,揭示全篇主旨, 启示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明亮,不仅要用眼睛去看世界,更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 感知世界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B。从语法、虚词、句式、文言知识等判断。 11.D。“致仕”也是指请求辞官归家。 12.B。B 项,“将帅专权”有误,应是“将帅和手下的偏将副将结党,不知训练 检阅军队加强军纪”。 13.(1)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为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 回原价。(改:改任;发:掘开;元:本来,原来;每点 1 分,句意 2 分。) (2)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绳: 约束;课:考核;勤惰:勤勉懒惰;每点 1 分,句意 2 分。) 译文:娄机字彦发,是浙江嘉兴人。乾道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盐官县尉。 (不久)母亲去世,娄机为母亲守孝,服丧期满,被调任含山县主簿。州府委派他 治理铜城堤岸八十四处,当时在这里服役的民工有三千多人,娄机建房屋给他们 居住,工具木料一概由官方供给。(措施实行后)百姓都非常乐意工作,二十天宣 告完工。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 原价。娄机说:“假如挖到金子,那将归谁?”升为宗正寺主簿,请求朝廷抚恤 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当时太子出宫跟老师学习,朝廷选择学官(老师),让 娄机兼任资善堂小学教授。娄机每天对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又将历代侍奉双亲、 修养身心、治理国家、爱护百姓的事,手抄献上,太子把它放在座位旁边,每天 早晚观看自省。遇事翻看了就明白,多有帮助。京城大火,娄机奉诏上密封奏章, 强调说朝廷官员专事奉承,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国家政策有所裨益;地方 官员不称职,以致苛刻而使百姓财用困乏;将帅与偏将副将专事结党,却不知训 练检阅军队加强军纪。娄机时年七十岁,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升为右正言兼 侍讲,首先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令从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 军中各举荐可充边州将帅的一二人,(并由)皇上召问选拔,享受优厚待遇以行危 急之事。娄机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说:“公正可以使天下信服,有 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又说: “两淮招募勇猛的士兵,最困难的事不是招募新兵,而是管理军队。如果不用纪 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便请求查核权势大 臣、内侍太监等人没有收入官的家产,专门作养兵费用。升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 进参知政事。当时正是战争刚刚停止,信使开始往来,战争所造成创伤最严重, 破败坏损到处都是的时候,娄机提出了很多弥合创伤有助于国政的政策。嘉定二 年八月,朝廷颁布册立皇太子的诏命,娄机代理中书令宣读册命。娄机多次上疏 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皇太子派属官极力挽留他。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 禄大夫,加赠特进。娄机进士登第之初,父亲娄寿告诫他说:“能够做官虽然是 值得祝贺的事,但做官真正是不容易啊!”娄机抚育弟弟娄栋,他最终成为有道 德的人。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 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他夸赞人才,不遗漏任何一点点特长,访问有德行有 才能的人,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及其可以任用的事实记录排列出来,以供选拔,他 所举荐的,也不想让人知道。娄机精通书法,书信大多被人收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答案】B、表现盛衰无常的主题。(3 分) 15、【答案】 相同处:①手法。 两首诗均运用对比手法;(1 分)②主旨: 两 首诗都是览古之作,都表达了诗人盛衰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 国。(2 分) 不同处:①纵向对比。《越中览古》是通过越宫遗址昔日的热闹繁华与今日的衰 败凄凉做对比,虚实相生。(1 分) ②横向对比。《苏台览古》是现实中的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把“古今 常新的杨柳”和“荒凉废弃的宫苑”对比,以“明月的永恒不变”和“人事的变 化无常”对比。(2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题,6 分) 16【答案】(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答案】17. C 18. B 19. C 【解析】【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 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 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根据上一段结尾句“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深刻,善良却有力量”来确定基 本排列顺序;其次看搭配(体会真挚的感情、提炼出深刻的道理、迸发出力量); 最后看逻辑,即从外在的现实性、世俗性到内在的精神力。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 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 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 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心灵底色”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心灵的基本色 调,在文中的意思是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善良的力量等。这里的引号,表 述特殊含义。 A 项,“充”,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词语是有特殊意味的,表强调、突出。 B 项,“摇篮”是虚指,意思是重要事物的发源地,此处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 含义。 C 项,“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引号是引用《诗经》中的话语的作用。 D 项,是引号的引用用法之特例:即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 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 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 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 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 等进行判断。 ①“凸显”指清楚的显露,也指突出,显著。 “突现”是指突然出现。 此处强调《荷马史诗》突出英雄形象,应该填“凸显”。 ②“器宇轩昂”也写作“气宇轩昂”,多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气质 风度出众;也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特指人的气概、精神。 “仪表堂堂”偏重于仪表,特指人的容貌、外观。 此处是诗歌作品中塑造的将军形象,应该选表内在气质和精神的“器宇轩昂”。 ③“企求”指渴望得到。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通常表示人们内心迫切的希望某事的达成,表达人 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此处强调最普通的士兵一家发出的最卑微的渴望,应填“祈求”。 ④“残害”指残杀迫害或者伤害;侵害。 “谗害”是用谗言陷害。 这里强调为政敌的陷害的臣子,此处应选“谗害”。 故选 C。 20.①那么,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哪些呢?②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③普及环 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 【解析】此题属于补写上下句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 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通过前语境确定中心话题为“垃圾分类”,根据后语境确 定第①空应该是总结下文的中心句,根据一、三、四的内容“为……提供……, 为……奠定基础……有利于……减少了……提升……形成……”分析出共性点为 “垃圾分类的好处(或裨益)”,据此确定第①空答案。根据上下文很容易判断出 ②处应该是好处“二”,而且应该是对下文“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 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 气污染风险”的总结,再参考另外三点,结构谋篇的思路也是先总结分类的角度, 仔细分析所统领的部分“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无害化处理”,可以判 断总结句的信息应该是针对“有害垃圾的处理”,所以第②处应该填写“二是将 有害垃圾分类出来”。第③处方法同第②处一样,先看统领部分的信息“提升全 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可见应该是关于“怎 么做”而谈,所以第③空应该填“宣传或者普及垃圾分类(环保)的常识”。 21.①“很荣幸地”应删去,或将“荣幸”改为“高兴”;②“一拥而上”应改 为“按着顺序”;③“抛砖引玉”应改为“幽默风趣”或“语重心长”之类;④ “哗然”应改为“掌声”;⑤“欣幸”应改为“欣喜”或“高兴”。 【解析】“很荣幸地”形容“校长参加演讲会”,不合语境,应删去。“一拥而上”, 意思是指一下子全都挤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应改为“按 着顺序”。“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应改为“幽默风趣” 或“语重心长”。“哗然”,多含有贬义,众议汹汹,人多声杂的样子,形容消息 传开,引起轰动。应改为“掌声”。“欣幸”,欣喜而庆幸。应改为“欣慰或“高 兴”。 22 参照 2020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个作文题紧贴社会热点,话题度极高。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关注社 会热点,并能对社会热点有思考、有见解,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具体写 作时,对于丁真的爆红要有正确的认识,对于网红文化,要有辩证的观点。对于 各地疯抢丁真,可从网红经济角度思考;更要看到,丁真出名后的自身情况,思 考人生选择,价值取向,长远发展。从评论热点事件中深化对问题的认知,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适用主题:网络文化、网红经济、人生选择、价值取向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