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近代中国学案(江苏专用)
板块提升(三) 近代中国 阶段一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4年) [特征归纳] 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苦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方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礼仪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命题链接] 视角1 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的社会转型 (1)从政治上看,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列强侵华促使晚清政局变化,开始出现洋务派,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2)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 (3)从思想上看,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地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逐步形成“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 (4)从社会生活上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洋务运动 (1)从政治上看,是抵御外来侵略和镇压国内农民起义的需要,出现了中外勾结的局面,但未涉及政治制度方面变革。总理衙门的设立,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2)从经济上看,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技术,兴办了一系列近代工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第一步。 (3)从思想上看,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 [创新演练] 1.下面为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内容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 内容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天津条约》及其附则 基督教传教 只限于签约国国民 受清朝政府的保护 内地旅行权 限制在居留地内 全国各地 内河航运 无 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关于关税制定 无 进一步降低税率 鸦片条款 明确禁运 明确表明其合法性 A.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 C.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 D.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 解析 从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及其附则看,中国的内河航运、关税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涉,说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故B项正确;A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材料没有中日近代化的比较,而是强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较深,故C项错误;从材料看,日本受列强侵略的程度并不深,没有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故D项错误。 答案 B 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建议洪秀全“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他还建议“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据此可知,《资政新篇》( ) A.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A项错误;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的是《天朝田亩制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的建议,洪仁玕并未批评天王独断专行,C项错误;由材料“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可知,洪仁玕劝告天王今后在大政要事的决策上要与人商议,要注意纳谏,这说明《资政新篇》中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D项正确。 答案 D 阶段二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年) [特征归纳] 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伴随西方侵华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命题链接] 视角1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从政治上看,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与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条件。 (2)从经济上看,中国民族工业成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来源,但其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3)从思想上看,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 (1)从政治上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使中国政体发生了重要转变。 (2)从经济上看,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孙中山积极倡导“实业救国”,促使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出现。 (3)从思想上看,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为后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创新演练] 1.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些举措( ) A.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B.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C.阻止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的斗争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材料中的时间是“1903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大意是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不是压榨,故B项错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推翻了清王朝,故“阻止”说法错误,C项错误;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2.1911年11月22日,《申报》上记载:“日前邬瑞臣、袁滋卿、江宸春、王廷升四君发起,……开剪发大会,首由四君剪除,并演说理由。略云:吾人垂辫已受二百六十年之专制,方今民国军政府吊民伐罪,各省次第恢复,吾同胞堂堂汉身,亟应剪除腐败之物,岂甘久作牛马奴隶。”这段内容反映了( ) ①临时政府剪辫措施的影响 ②国人狭隘民族观念的体现 ③政治革命的思想启蒙作用 ④反对侵略、要求独立的心声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①错误;“吾同胞堂堂汉身,亟应剪除腐败之物,岂甘久作牛马奴隶”体现了国人狭隘民族观念,②正确;“吾人垂辫已受二百六十年之专制,方今民国军政府吊民伐罪,各省次第恢复”体现了反专制的思想启蒙作用,③正确;材料与独立、反侵略无关,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阶段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19—1949年) [特征归纳]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上,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又遭到了摧残。 (3)思想上,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宣传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最成功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上,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命题链接] 视角1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理解五四运动后至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多元社会思潮 (1)从政治上看,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事实上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了国民大革命。 (2)从经济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3)从思想上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是中国社会两大主流思潮,新三民主义成为这一时期国民革命指导思想,这一局面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以及世界大势共同决定的。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1)从政治上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既是政治运动的结果,也折射出政治运动的色彩,如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2)从经济上看,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为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物质基础,直接引发了人们衣、食、住、行发生重要的变化。 (3)从思想上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体现了反对专制,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反对旧道德观念,提倡新道德的进步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创新演练] 1.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可知,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这主要是受到 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 C 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 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材料所说的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指他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开展旨在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土地革命,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南昌起义时建立的,B项错误;实现革命中心地区转移的是长征,C项错误;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被共产国际和中央政治局否定,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才又被肯定,D项错误。 答案 A 史学新论(一) 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战争的推动下,晚清统治者发动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次变革,三次变革都是在反侵略战争失败后进行的,每一次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 一、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是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的推进,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科学教育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1.洋务运动为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1)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幼苗。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正处于危机之中,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侵扰。为了挽救其统治,洋务派从“练兵”“制器”开始,进入了以发展军用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求强”阶段。 随着军用工业的发展和洋务派认识的深化,他们懂得了“必先富而后强”,即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思想下大力兴办民用工业,如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同时还兴办了大批现代交通运输企业,如轮船招商局,还有通行全国主要行省的电报及邮政事业。新式工矿企业的设置,改变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开始有了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近代轻工业、重工业,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起了示范作用。近代工业的出现,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社会格局开始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形成。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企业的兴办以及商品性产品的生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促使商品经济发展,使传统的剥削方式开始改变。洋务派在创办民用企业时,主张“官合民之力以收利权”,采取了招引私人投资的办法,倡导商民附股洋务企业。我国早期创办的、规模较大的近代民族工矿企业,大都通过洋务派向清政府申请“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洋务派确曾给予过一定的支持或扶助,如为这些企业向清政府请准贷款、垫款,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洋务派已认识到外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危害,并提出发展本国的工矿、交通、电讯业以“分洋商之利”。 以轮船招商局与上海机器织布局为例,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者,约1 300余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后获得十年专利权,它明确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其用意在于使洋人在中国设棉织厂的“后患庶几可免” 。这表明洋务运动使中国市场不再是外国商品的一统天下,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1)创办新式学堂:随着科技和机器的输入,对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授以机器工程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等学校,这些学校以学西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直接为军事企业和工矿企业输送人才。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了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理论和技能,成为具有近代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2)注重留学教育:洋务派认为要培养足够的、合格的新式人才,必须派人到外国学习“远适肄业,集思广益”“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因习,然后渐图自强”。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从1877年起,又派出108人赴英法等国留学。从此以后,清政府中央以及一些地方督府不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接受了近代科技知识,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文化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回国后,倡导西学,成为新式知识分子。 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洋务论者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这在封建主义的“祖宗之法”上开了一刀,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如郭嵩焘在1875年时提出“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的倡议,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可见,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在此思想的启示下,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他们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从事改革。 因此,洋务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同时还启迪了人们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的 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但洋务运动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许多近代化的新因素,它使中国有了西方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方式,有了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有了邮政、电报等新式通讯手段,有了新式学堂和翻译、刊印西方书籍的机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推动了近代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的发展。 二、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全面进步,从而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1.中国近代较完整西学观的形成 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中国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一次改革运动。西学的内容和态度都发生质的变化。洋务运动时期是船坚炮利的西学观,只有少数有识之士和洋务派参与;戊戌变法时期的西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在戊戌变法过程中,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以“上谕”的形式肯定西学,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这意味着,清王朝公开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及西学放在“师尊”的地位,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戊戌变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较客观地正视自己、评价自己在当时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现状,从而引导国人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位置、调整好心态,较客观地认识当时的世界局势,使国人对西学的优势地位开始普遍认同并付诸实施。因此,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于是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如雨后春笋般地被介绍到中国,人们都以西学为荣,当时一些报刊都以宣传西学为主要内容,西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许多知识分子从传统的八股之学转向较完整的西学,先进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伴随着他们自身的不断升华,在寻求西学的道路上,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最终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束缚。戊戌变法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转折点,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主导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2.中国近代完整、科学的教育观的形成 戊戌变法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废八股、变科举;②创办近代学堂;③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模式,开办京师大学堂。这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中的废八股、变科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道德支柱以及理论依据的四书五经的否定。同时,戊戌变法时期奠定了民主和科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新内容,为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准备了前提条件。由于受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影响,在戊戌变法前后的一段时期,出现了包括强学会、南学会、时务学堂等在内的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学会组织,他们已经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旧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使国人耳目一新。 把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学会组织的主要宗旨,这充分体现了维新派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传统教育达不到而近代教育必须做到的。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是社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其次,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戊戌变法明确规定变通科举、废除八股,把西学和中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为西学在中国广泛、深入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等都进行了规定:“中西并重,观其会通,不得偏废。”“依泰西日本通行学校功课之种类,参以中学。”这些规定,完全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逐步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堂的教学体制、内容和管理方法,促使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因此,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近代教育观和教育原则引导了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特别是民主、科学、平等的教育观的确立,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戊戌变法促使中国教育由旧式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 3.新的资产阶级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首先,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措施,奠定了近代国家的雏形。 政治上 他们提出了“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 的主张,强烈要求新兴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等 经济上 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工商立国”,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私人兴办近代企业,奖励发明创造,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财政,等等 文化教育上 废八股、变科举,提倡西学,建立近代新式学堂,开办京师大学堂,鼓励和提倡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等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要求全面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它是以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封建生产方式,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潮流和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戊戌变法是从制度上来挽救民族危亡,是完全进步的。 其次,戊戌变法时期,促使中国爱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戊戌变法过程中,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已经初步登上了政治舞台,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后历次重大爱国主义运动中,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成为运动的主导力量,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性质和发展前途。 戊戌变法时期,爱国主义内容和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从而奠定了近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使近代爱国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于是教育救国、工商立国、实业救国等思想及其相关的近代人才观的提出,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到20世纪初,随着新型的西学观和近代教育的宣传和实行,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已经自觉抛弃了封建的八股文、科举,转向学习和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不断探索中国富强之道路、追求进步和真理。他们成为封建专制的掘墓人,是近代社会构建的主导力量。他们成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引路人,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可以这样说,戊戌变法在当时虽然失败了,但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清末新政——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启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 1.清末新政的内容 (1)经济体制改革 ①实施“奖励实业”政策 1903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商部,统领全国实业发展。商部自成立后,制定并颁行商律、革除“耻言贸易”的旧观念、奖励在工商实业上有特殊贡献的工商业者。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掀起了国内投资实业的浪潮,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商会的成立 1907年,清政府在京师设立商务总会,专门用于领导各“行业”或“同业工会”,由此,商会影响力扩散到全国。在商会的组织领导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以商会组织为纽带,资产阶级逐步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历史舞台。 (2)教育体制改革 ①科举制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割断了社会精英与政治系统的传统联系,破坏了封建制度原有的人才基础,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与解体,从而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促进了中国教育的专业化、普及化,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②新式人才的培养 废除科举制后,从恢复和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由此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鼓励学成归国,因此,20世纪初期第一次出现了留学的热潮。 新政造就了新式人才,但这些人才又超出了新政的界限,投向了革命和立宪。所以,新政的推行,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 (3)军事体制改革 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是军事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清朝军制的改革经历了从八旗和绿营到湘军和淮军再到新军的编制过程,同时在军官训练、陆军和海军训练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政支持,使清政府的新军在战术、训练、教育、装备上都有所提高,达到了初级的近代意义上的军队水准。 清政府本想以新军来稳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军的产生和壮大,导致清王朝出现了愈加深刻的危机。 (4)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整饬吏治,合并和裁汰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机构;二是颁行《钦定宪法大纲》,仿行立宪。 新政时期推行了一整套的民主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内容,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改革措施流于形式,但最终这场改革瓦解了清王朝,同时官制改革也奠定了中国近代国家的雏形。 2.清末新政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积极影响 (1)经济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高潮。 (2)政治上,民主化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3)传统社会全面解体,现代社会崭露头角。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各种体制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必然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社会的全面解体。清末经济、教育、军事及政治各个领域的社会制度均发生或开始发生全面、系统的变革,对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政府中的官制改革、司法改革以及创办的新机构、废科举等各项措施的制定并付诸实行以及皇权在逐渐觉醒的民权意识冲击下被迫接受了法律条文的限制、资政院、咨议局得到设立并开展活动等等,这就在封建专制政体上凿开了一个民主政治缺口,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正在向君主立宪制度转变。 总之,清末新政改革超越了诸多禁忌,冲破了几十年来束缚晚清现代化发展的“中体西用”的阻碍,继续沿着戊戌维新的道路前进,开始对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嬗变与分化,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使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民国初期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创新演练]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其主要原因是( ) A.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 B.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 C.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 D.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 解析 西方的专利制度被洋务派变异为“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使得本该仅为企业保证人的政府还兼任了企业最高决策者的角色,其实质上是垄断了企业一切经营管理大权,这是一种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畸形和病态的管理制度,故C项正确。 答案 C 2.严复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思想( ) A.批判清廷顽固保守误国殃民 B.冲击了牢筑夷夏藩篱的排外思想 C.主张君主立宪反对中体西用 D.借用进化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解析 材料指外来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内地旧物种往往被淘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中国优于世界各国的排外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批判清廷顽固保守”,排除 A;材料不能体现“主张君主立宪”,排除 C;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说法错误,排除 D。 答案 B 史学新论(二)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自强救国” 南京国民政府在其统治初期(1927—1937年),面对常年战乱破坏、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残酷压榨的国民经济,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济、政治政策和改革。这些改革大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当时中国的实际,对国民政府财政的改善、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方便人民经济生活有很大作用。正是通过统治前十年的经济改革,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充实了财政实力,南京国民政府才能在九一八事变至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大规模整顿陆军、加强陆军武装建设;才能在抗战中组织较为有效的抵抗;才能为日后抗战的胜利创造可能。 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历史背景 这场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自强救国”,这在当时国内经济残破、外则日寇侵逼、中日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能打出鲜明的准备战时经济体制的旗子,只有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战时全国经济总动员的准备”。 2.运动内容 (1)提倡征工。动员老百姓做义务劳动。凡筑路治河,修整堤坝,培植森林,开辟疆地,均以征工制度行之。 (2)振兴农业。包括增加农产,活跃农村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推行农村合作,以达粮食自给并力求增加工业原料等。 (3)鼓励垦牧。一切公私荒地要尽量开垦,对地广人稀之处,要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经营畜牧,并实行屯田制,以实现地尽其利。 (4)调节消费。以最大之努力,尽量节约消费,调剂供求。 (5)振兴工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 (6)开发矿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保护及奖励政策,调查各地矿产,改进采掘方法,禁止地方政府与任何特殊势力把持矿产,与民争利;欢迎外国投资。 (7)流畅货运。一方面尽量发展全国各处的道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的办法。同时又在各地设立主要农作物的公共仓库和运输机关,以便囤积和转运。 (8)调节金融。鼓励储蓄、活跃资金之融通,设置完备之农村借贷制度,并要全国人民绝对赞助国家关于货币汇兑之政策。 3.历史评价 不仅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在运动中,不仅注意生产本身的发展,同时也注意了生产意识、劳动观念的宣传及理论的研究。因此,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切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二、币制改革 自晚清至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货币制度极其混乱,货币种类极多。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流通的本位币有银两、银元,其中银两又有规元、库平、关平等,银元有墨洋、龙洋、袁头等。辅币则有铜毫、铜元、制钱和各种各样的纸币。币制混乱,造成了国内商品流通困难,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征收。对此,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实行了“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 (1)废两改元 “废两改元”是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种确定银本位币的货币措施。1928年3月浙江省政府率先提出“统一国币”、“废两改元”的建议。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废两改元令》,宣布实施“废两改元”。在确立银本位政策,使银两的成色、形状和重量均规范化和统一化的基础上,使银元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废两改元”在客观上起到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便利人民的作用,扩大了中央银行活动的规模和机能,有利于中央政府纸币的推行,为以后实行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政策 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实行法币政策。 ①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其他原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准其照常行使,由财政部定期以法币换回。 ② 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应自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③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 法币政策的实行,使得自晚清以来全国混乱不堪、花样繁多的货币得以统一和规范,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国内金融业、工商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币制混乱给民众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币制改革后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稳定了与外币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1935年的“币制改革”又具有明显的掠夺性和垄断性,正是通过这次“币制改革”,南京国民政府形成对金融的强制垄断,导致中国近代官僚资本最后形成;国民政府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不兑现纸币,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 三、税制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关税政策的最大变革便是实现关税自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表取消不平等条约宣言,实行关税自主。随后,与英美等诸列强驻华公使展开了以“关税自主”、“废除领事裁判权”为主要内容的外交谈判。 从1928—192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与美、英、西、荷、德、意、法等11国签订了新的《关税条约》或者《友好通商条约》。在新条约中,欧美列强在保留其“最惠国待遇”和继续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的前提下,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同意取消各列强在华关税特权。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至1934年先后公布了四个国定进出口税则,税率实行十四级,最低百分之五,最高达百分之八十。 通过实施“关税自主”政策,南京国民政府既取得了形式上的关税自主权,也在实际上提高了关税税率,改变了过去进口货物不分种类,一律值百抽五的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关税体制。它还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关税制度上的均一税和海陆关税不统一这两种不合理规定。“关税自主” 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财政外交政策,其主观目的是为了扩大税源,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内战所急需的军事费用和其他庞大开支。 四、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指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新运以“礼义廉耻”思想为主,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 1.主要内容 (1)四维:“礼义廉耻”(四维)是新运的中心思想。蒋介石要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新运想要做到的,不仅是表面的市容清洁、谨守秩序,而是“要改革社会,要复兴一个国家和民族”。蒋介石理想化地希望新运能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陋习。 (2)三化:如果说“礼义廉耻”是新运的理论基础,则“三化”就是实践理论的行动指引。所谓“三化”,就是“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以“艺术”为“全体民众生活之准绳”,告别“非人生活”,力行“持躬待人”并以传统之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榜样,以艺术陶养国民,以达“整齐完善,利用厚生之宏效”。所谓“生产化”,则旨在“勤以开源,俭以节流,知奢侈不逊之非礼,不劳而获之可耻”,从而“救中国之贫困,弭中国之乱源”。所谓“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适于现代生存,做一个现代的国民。其《新生活纲要》中列于最末,但却是“新生活”的核心所在。提倡军事化生活之目的,乃在于“安内攘外”,借此提高国民政府动员人民之能力,一方面与中共抗衡,同时也为准备对付来自日本的威胁。 2.历史评价 总的来说,新生活运动提倡改良生活,某种程度上仍具积极意义。徐中约认为,这种提倡至少能达致心理上的积极作用,使国民在面对日本的威胁下,存有有所作为之感。抗战开始后,“新生活运动”演变为战地服务、伤兵慰问、难民救济、保育童婴、空袭救难、征募物品和捐款等等与战时支援有关的活动。雷厉风行推动的“新生活运动”,经过3年多的时间已呈后力不继之势。 [创新演练] 1.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 年份 非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无同类产品且 找不到相近替代物) 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有同类产品) 总税则 必需品 合计 无出口 有出口 合计 1928 5.1 5.1 8.1 6.7 4.1 4.3 1929 22.2 17.2 18.3 13.8 9.0 10.3 1930 23.6 17.7 25.1 13.2 10.2 12.0 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 B.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解析 材料表格中没有出现“官僚资本”的信息,故A项错误;表格有两项内容“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替代物”和“国内有同类产品”即有国内替代品,数据显示关税的逐渐提高,有利于国内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关税的提高是不利于进口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2.1931年9月,国民政府实业部颁布的《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研究工业技术,对于工业上之物品或方法首先发明者”,得依本条例“给以专利权10年或5年,前项专利权以全国为区域”。这一举措( ) 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解析 1931年9月,国民政府实业部颁布条例对于工业发明专利权进行保障,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故C项正确。 答案 C 史学新论(三) 近代中国和平建国的三次尝试 一、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 1.政治上——从帝国到民国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社会生活上——从臣民到国民 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3.思想上——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4.经济上——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再次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再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1.以国共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 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4.近代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一些被侵略的权益,促成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5.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 6.国民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口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有利条件。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蒋介石的方针和策略 方针 独裁和内战。旗号:“和平建国”。目的: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策略 一方面积极准备内战,一方面又假装和平,采取的是“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的问题 2.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中共的方针和策略 ①方针:“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②策略:一方面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一方面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2)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成果: ①派毛泽东等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②政协会议:在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合作,围绕着政权与军队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但政协协议很快被蒋介石撕毁。 3.和平民主的破产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压制或解散民主党派,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产。 [创新演练] 1.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主要反映了( ) A.反革命势力旨在破坏《临时约法》 B.国民宪政意识薄弱 C.《临时约法》未涉及人民权利 D.民主平等观念缺失 答案 B 2.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答案 D 史学新论(四)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经济领域。 (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3)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领域。 (1)《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2)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3)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领域。开始“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4.军事领域。创建近代海军。 这一时期是器物层次的近代化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近代化的历程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1.经济领域(工业化)。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与清末新政。 (3)一战期间,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2.政治领域(民主化)。 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1)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维新运动,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2)清政府进行了预备立宪。 (3)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 (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取得伟大成果。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 (1)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 (2)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 (3)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逆流。 (4)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3.思想领域(理性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 (1)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4)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 (5)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6)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4.军事领域。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清末“新政”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5.文教领域。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1)百日维新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开设经济特科;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2)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 (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其代表人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这一时期是制度层次和思想层次的近代化阶段,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表现为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的内涵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得到全面体现、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 (1)从外国手中夺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 (2)建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法币”。 (3)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以及外国资本输出又压制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在政治领域里形成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影响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2.抗日战争期间,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3.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这一时期,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这20年虽然时间短,但近代化的程度有所深化。然而,中国毕竟没有为再一次近代化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科学和民主的思想远远没有融入社会,农业文明的刚性依然没有被触动,封建专制意识仍然左右着中国。在内忧外患面前,再一次近代化取得的成就屈指可数,但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使中国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更新。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近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直到 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创新演练] 1.孙磊在《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研究》中写道:“江南制造局的这批蒸汽机译著一经出版,便开始了传播和吸收的过程。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一系列西学丛书,并随着这些丛书流传到日本。”这表明这批译著( ) A.在日本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有利于培养各种洋务人才 D.有利于东亚地区的近代化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这些译著在中日两国作用的相关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这些译著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同样没有提及这些译著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故C项错误;这些译著流传到日本之后,必然对日本的近代化包括明治维新都有一定推进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 世纪初,清政府颁发《钦定大清商律》,其中《商人通例》第3条规定,女子于法定之场合,得营商业,但必须呈报商部;第4 条规定,妻得夫之许可书,且呈报商部,得营商业,但夫于妻之债务,不能辞其责。这说明( ) A.洋务企业出现多元化 B.清政府传统观念发生重大改变 C.“法律为本”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繁荣阶段 解析 传统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但是在清政府颁布的法律文献中可以看出,女子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从事商业活动,这说明了清政府的传统观念发生重大改变,故B项正确。 答案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