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第三次历史试题(文科) 第Ⅰ卷 单选题(共48分)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和“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治权,讲的是政府权力分配,与皇权无关 。 故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政治方面存在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斗争的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消弱。 【详解】 2.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 封邦建国制 B. 荐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可知,这一制度是较为开放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形成特权阶层,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选项D正确;选项A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荐举制度开放程度有限,而且其不一定能选拔到优秀人才,选项B排除;九品中正制不具有开放性,易形成世家大族,排除C。 3. 下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 ) ①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②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过度开垦 ③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 ④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破坏的关系,近代黄土高原工业化建设很少,排除④。①②③项都是中国近代以来是的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环境恶化的原因。故选A。 考点:近代以来环境的破坏 点评:黄土高原本身就是土质疏松,水分易流失,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植被被破坏,恢复较慢。人口的增长过快和统治者的砍伐树林也是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 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法制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周朝服饰“秩序井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发表自己的言论,思想文化的活跃局面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故战国服饰体现“清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富强,思想开放自信,体现在服饰上的“丰满华丽”特点;理学强调主观意志、气节、品德等,其观念体现在服饰上“理性美”;故B正确;唐朝实行君主专制,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A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制强调等级秩序,所以周朝服饰“秩序井然”,排除CD。 5.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分析可以看到,“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摆脱民族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的意识。A时期未出现民族危机;CD项时期不是最先出现以摆脱民族危机为目的的觉醒。1840年前后,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此时期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为最初的觉醒。故选B。 考点: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点评:中国民族意思的觉醒适合民族危机密切相关的,体现了个人的解放与民族的独立自由紧密相连。与此题相关的洋务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影响也需要掌握。 6.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面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由此可见( ) A. 雅典的农业十分落后 B. 雅典盛行军国主义 C. 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 财力限制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很明显雅典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是有财产限制的,公民依财产多少享有不同的民主权利,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雅典农业发展的程度,排除A;雅典盛行军国主义,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是否排斥外邦人和奴隶,排除C。故选D。 7.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中日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由此导致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有较大差别;B、C、D三项均不是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的原因。 8.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 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 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 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历史研究方法题。史学家傅斯年的观点是强调论从史出,史论不能超越史料而人为地拓宽、转变、拔高,表2仅仅是四川学者吴虞在成都和北京两地消费结构的对比变化,即选C项。ABD三项都超越了史料,都违背了傅斯年的观点。 9.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 ) A.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挽救民族危亡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极大刺激了列强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其共同的目标是挽救民族危亡,故选B;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排除AD;康有为主张依靠清政府改良,C不是共同点,排除。 1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 推动中国近代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实现中国工业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思想近代化。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其主张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其主张也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章太炎属于革命派,其主张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启超属于维新派,其主张有利于促进国民思想近代化,因此上述人物的共同诉求在于推动中国近代化,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实行民主政治,只是章太炎和梁启超的思想倾向,不是四人共同诉求;C选项错误,实行中国工业化也不是四人共同诉求;D选项错误,启蒙也并非材料中四人思想的共同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B. 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 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可得出中国走的近代化道路应该首先是思想启蒙,再进行政治革命,最后才是经济领域的变革。故D项符合题意。 12.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A. 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B.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C. 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这些措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因此国民党政权反对农民阶级,进而反对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D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ABC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13.下框材料选自民国22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其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 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 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 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于A、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 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因此从时间上(“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可将其排除。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D项正确。 考点:29--33年经济危机 点评:2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从材料可以看出,已经影响到中国。各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4.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 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大撤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这时期的“大撤退”保存了大量的物资,这为我国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时代背景可知,材料所述措施最主要的意义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资,为持久抗日奠定了基础,而不是改变中国工业布局,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大撤退”的主要意义是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而不是为迁都重庆奠定基础,迁都重庆在1937年12月完成,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中的措施主要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而不是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并且“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故D选项错误。 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打消了对中国和共产主义持有敌对情绪的有些领导人的顾虑,这符合“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的信息,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缅甸会谈时提出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这是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 【详解】 1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山东和陕北)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进行三大战役 C. 百万雄师过长江 D. 挺进大西南 【答案】A 【解析】 【详解】“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之么一伸”,指蒋介石发动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插上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A;BCD不符合“把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之么一伸”“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联系所学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分析解答。 17.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 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分别是指西欧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的开辟,这二者产生的原因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有关,故A正确。 18.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总数的五分之一)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有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③教育的普及 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经济建设;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女性接受到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地位;教育的普及,妇女运动兴起,妇女获得了更多的权利。故应选A。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下图的《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 国家 总人口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万人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万人 75% 25% 美国(1850年) 约2300万人 87% 13% 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进程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故C正确。 20.美国历史学家霍华德·奇恩指出:“美国政府犯下的大错就是未能采取措施清除那些可能刺激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因素,美国想控制石油和世界,却对中东的失业青年袖手旁观,对非洲的贫困冷漠,每年用于帮助世界解决贫困问题的资金还不到美国GDP的千分之一”。他认为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霸权主义 B. 强权政治 C. 宗教冲突 D. 贫富差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美国想控制石油和世界,却对中东的失业青年袖手旁观,对非洲的贫困冷漠,每年用于帮助世界解决贫困问题的资金还不到美国GDP的千分之一”可知,奇恩认为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世界贫富差距过大,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材料也没有涉及宗教冲突问题,排除ABC。 21.下表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6 2,618 4,767 6,581 东京 800 — 1,050 1,600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上海 300 250 300 600 孟买 200 500 773 776 A. 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 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C.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 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提示“19世纪期间”可知与工业革命有关,结合图表可以推断出AB正确。答案在C、D中选择。D项错误在于图表只反映了城市人口的情况,难以看出各国实现工业化的情况,故D符合题意。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工场到工厂 。 2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 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 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 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 大型国有 企业多位于郊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隐含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的距离拉大也不成问题,这必然是依靠迅捷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内燃机车),在这时间上也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项正确。 23.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A. 问题形成 B. 史料收集 C. 史料整理 D. 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 表格中的材料是中西科技发明对比的数据整理,因此属于史料整理的部分,故C正确。 24.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 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 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 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 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史地综合题。本题实际上是分析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在东北地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与此相关。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五”计划)。 第Ⅱ卷 主观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结合材料“清朝 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04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 口已达1100 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归纳总结答案。 第(2)问,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从人口分布、边疆的开发、民族融合、抵御侵略等方面概括总结。如材料“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 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 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 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可归纳出其历史作用。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晚清移民措施·东北移民 26.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年代 历史时代 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 5世纪至15世纪 中世纪 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 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 现代前期 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 消费。 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现代时期 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 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20世纪下半叶 后现代时期 消费实态:符号消费时代来临,注重精神消费,追求个性, 炫耀品味,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注:(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请回答: (1)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经济原因。 (2)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 (3)谈谈你对“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认识。 【答案】(1)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众人们的消费观念;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 (3)评分说明:按以下层次给分。 第一层次:能认识到“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特点; 第二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产生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三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作出恰当的评价。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理性节俭为主流”得出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现代前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因此消费观念是节俭。 (2)根据“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可知,“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是奢侈,原因,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众传媒影响众人们的消费观念、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等分析回答。 (3)可从“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评价分析解答。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990与2008年度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年度 GDP(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乡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城乡合计 收入(万元) 占GDP (%) 1990 18667.8 1516.21 990.38 12873.9 68.96 2008 300670 15781 4760 130082 43.3 表2:城镇、乡村、政府消费情况 年度 GDP(万亿) 农村居民消费占GDP(%) 城镇居民消费占GDP(%) 政府消费占GDP(%) 1990 18667.8 24.2 24.6 13.6 2008 300670 8.9 26.5 13.3 (1)概括表1和表2所反映近20年来中国部分收入与消费的特点。 (2)根据以上的情况,谈一谈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措施。 【答案】(1)表1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表2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大幅度下降;城镇居民消费略有上升;政府消费保持稳定。 (2)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比重;有效调节高收入阶层收入比重;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适度放缓和降低政府收入增长比重。 【解析】 【详解】(1)根据1990与2008年度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表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根据城镇、乡村、政府消费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大幅度下降,城镇居民消费略有上升,政府消费保持稳定。 (2)综合材料,可从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比重、有效调节高收入阶层收入比重、适度放缓和降低政府收入增长比重等角度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