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衢州、湖州、丽水 2020 年 4 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 8 页,有四大题,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 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风起云涌、波谲.(jué)云诡的时代,技术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不可 避免,宜未雨绸缪,调.(tiáo)适出一个更佳的运行状态。 B. 积多年之功撰成的《异闻集校证》,澄.(chénɡ)清了诸多谬识,是迄.(qì)今首部容辑佚、 校勘、考辨、汇评于一炉的“唐人选唐传奇”整理本。 C. 人头在大草坪上攒.(cuán)动,舞台灯光骤.(zòu)然亮起,犹如序幕般引发大家的呐喊, 伴随着琴弦与鼓点,街舞摇滚轮番登场,高潮迭起。 D. 一本简历在印制上要讲究细节,如前几页要用铜板纸彩色打印,封面要附上一层透明膜以 防弄湿、折.(zhé)页,整本简历要用铁圈装订.(dìn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 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 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 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 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 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B 项,容——熔,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C 项,骤 zòu——zhòu; D 项,铜板——铜版。 故选 A。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 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 作上遇到具体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艺术创作规律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本 功是在技艺传承中沉淀下来的、带有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 推陈出新。 [乙]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 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而且..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 可能形成路径依赖。[丙]年轻人还是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 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 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透 B. 登堂入室 C. 而且 D. 殚精竭虑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B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 正误。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 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 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之异”。 A 项,通透:意思是清澈透明。结合“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分析,使用正确。 B 项,登堂入室: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结合“掌握了它”“谈推陈出新”等分析,使用正确。 C 项,而且:表示递进,也是最常用的表示递进含义的词语。结合“成功的彼岸”“泥潭和陷 阱”等分析,“而且”应改为“反而”。 D 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符合语境。 故选 C。 【3 题详解】 - 3 - 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点号表示口 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 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 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 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专名号、分隔号。 B 项,“捷径”,表示特殊含义,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应加引号。 故选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文化广电旅游局发起了“民宿区域公共品牌口号征集”活动,用万元高额奖金,请广大网 友、游客为我市民宿拟一句有温度的口号。 B. 一些常常被人忽略的生活琐事,高明的作家却总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 的价值,成为小说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C. 在总体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新的收费结算模式对部分驾乘人员还需要一个适应期,这就 需要我们热情服务、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D. 中国将继续同各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支持并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为维护地 区和国际的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 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项,不合逻辑,“广大网友”与“游客”概念有交叉,不能并列; B 项,结构混乱,可在“成为”前加“使之”; C 项,主客体颠倒,应该是“部分驾乘人员对新的收费结算模式还需要一个适应期”。 故选 D。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提供更好的教育一直是各国政府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①__________一直 被认为是教育不够好的主要原因,于是各国政府纷纷立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几十年来 发达国家的实践并未证明更多的教育投入一定②______,教育机会和质量以及教育对经济社 - 4 - 会的贡献并未同步提高。Coleman 等(1966)发现美国教育机会不均等对不同种族学生的影 响是不同的,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因素不是生均教育经费,教育财政投入并未产生 ③____。 【答案】 (1). ①政府教育投入不足; (2). ②能带来更好的教育; (3). ③人们 所预期的巨大效应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 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 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 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一直被认为是教育不够好的主要原因,于是各国政府纷纷立法加大对教育的 投入”分析,此处主要讲政府教育投入不足; 第二处,结合“更多的教育投入一定”“教育机会和质量以及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并未同 步提高”分析,此处主要讲能带来更好的教育; 第三处,结合“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因素不是生均教育经费,教育财政投入并未产生” 分析,前面主要讲影响因素不是教育经费,所以,教育财政投入并未产生所预期的巨大效应。 6.新冠疫情稳定后,各地开始陆续复工。阅读下面某工厂的复工流程图,简要概括该厂员工 复工的条件。 【答案】身体状况正常;来自重点疫情地区的经集中隔离后解除隔离;确诊(疑似)为新冠 病毒感染的经收治并康复。 【解析】 - 5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 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 的要素之间的关系。题干要求“简要概括该厂员工复工的条件”,需要注意人员主要分为两 类,为“来自其他地区的员工”和“来自重点疫情地区的员工”;“来自其他地区的员工” 的身体正常的,就能直接复工;如果有异常的,就需要报告送诊,确诊(疑似)为新冠病毒 感染的经收治并康复;如果是“来自重点疫情地区的员工”,就需要“集中隔离”,然后是 “解除隔离”,就可以复工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汉语规范工作,其实是国语运动的延续。不同的是,它从 仅 仅是部分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也就是基本属于学术层面的操作——发展为有领导的政府 行为。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三项措施,成为政府提出的语言文字三大 政策。在这个新的背景下,产生了 1956 年着手准备、1978 年正式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1956 年 2 月 6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规定:“汉语统一的基础已 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个文件还规定:“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77 年 5 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当在 1956 年编好以确定语音规范为目 的的普通话正音词典,在 1958 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 这个文件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的直接背景。我们可以给《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定位为 “以确定语音规范和词汇规范为目的的普通话正音、定词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胡绳 1993 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说:“词语的兴起和死亡、竞争和淘汰,都是 在实际生活中自发进行的,所谓词语的规范化一般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也不见得 受科学研究的支配。”他认为“词典的编纂是(进行词汇规范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词典已 经是词语发展变化的成果的记录”,并且认为词典和其他的词汇规范方式,也只不过是“给 词汇的发展以一定的导向”。由此可以看到,汉语规范性词典的任务,是从词汇发展的事实 出发,按照词汇发展的必然规律,丰富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摘编自王宁《论辞书的原创性及其认定原则》) 材料二: - 6 - 这部《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 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五万六千条。 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 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般语汇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 使用的旧词语、旧意义,现在书面上还常见的文言词语,以及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此外还 收了一些用于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和少数现代不很常用的字。这些条目大都在注释 中分别交代,或者附加标记,以便识别。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 1 版前言)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在修订过程中既保持了原有结构特色,又在收词和释义中有所 创新;既遵循了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和原则,又梳理和厘定了目前广泛流行但尚无明确定 义,甚至是稍显混乱的语言文字现象,在精炼释义、规范提示语等释义方法方面也做了细致、 有效的工作。当然,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语言现象,既要求修订者有很高的语言素质和责任 心,又需要大规模动态平衡语料库和统计、索引等技术的支撑。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缺乏语料大数据库和专用编纂平台的支持,在旧词新义和一些微观信息或专项的协调、统一 方面还存在少量问题,这也是词典需要不断修订的动因之一。 (摘编自章宜华《权威词典修订中的体例继承、规范与释义创新》) 材料四: 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吕叔湘先生指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 上时代,不断修订。”《现代汉语词典》自 1978 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 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 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本次修订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主要修订内容为:全面落实 2013 年 6 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 400 多条,增补新义近 100 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 700 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 做了修订。 (摘编自《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说明) 7. 下列对材料中《现代汉语词典》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一部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具有规范性的普通话正音、定词的中型现代汉语 词典。 B.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依据词汇发展的事实和词汇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编写和修 - 7 - 订的。 C. 词典共收包括字、词、词组、成语等方面的条目约五万六千条,常见方言、专门术语也有 收录。 D. 历经 7 版修订,在收词和释义中均有所创新,但都以遵循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和原则 为前提。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词典的编写和修订属于汉语规范工作,是有领导的政府行为;修订者为语言素质很高、责 任心很强的专业人士。 B. 材料一中作者引用胡绳先生的话,旨在阐明词语发展的规律和编写、修订汉语规范性词典 的基本原则以及目的。 C. 若能加大语料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提高专用编纂平台的研发水平,汉语规范性词典的质 量就会随之得到提升。 D. 为适应社会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多次修订,这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促进了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9.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的内容,概括该词典不断修订的原因。 【答案】7. C 8. D 9. ①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②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③体现有关科学研究的 新成果;④有释义不精练、提示语不规范、举例不当等问题。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 项,结合材料二内容“这部《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 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五万 六千条……以便识别”“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 1 版前言”等分析,为第 1 版的编写情况。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 8 -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词典的编写和修订属于汉语规范工作”错误。结合“词语的兴起和死亡、竞争和淘汰, 都是在实际生活中自发进行的,所谓词语的规范化一般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也不 见得受科学研究的支配”分析,“词典的编写和修订属于汉语规范工作”不合文意。 B 项,“词语发展的规律”,不属作者要阐明的内容。 C 项,结合“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缺乏语料大数据库和专用编纂平台的支持,在旧词 新义和一些微观信息或专项的协调、统一方面还存在少量问题,这也是词典需要不断修订的 动因之一”分析,仅有“语料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提高专用编纂平台的研发水平”不足以 “提高”。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 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自 1978 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 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 规范”分析,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科学研 究的新成果等。 结合“又梳理和厘定了目前广泛流行但尚无明确定义,甚至是稍显混乱的语言文字现象,在 精炼释义、规范提示语等释义方法方面也做了细致、有效的工作。当然,要处理好这些复杂 的语言现象,既要求修订者有很高的语言素质和责任心,又需要大规模动态平衡语料库和统 计、索引等技术的支撑”分析,词典有释义不精练、提示语不规范、举例不当等问题。 (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棋王(节选) 阿城 (王一生因故延误了区象棋比赛的报名,等他到了,比赛已近尾声。于是,有人提出和比 赛的前三名进行一场友谊赛,后来又有好几人报名,连王一生在内,共十人。) - 9 - ①到了棋场,竟有数千人围住,土扬在半空,许久落不下来。出来一个人,半天才明白是 借场子用,急忙打开门,共进去了九个人。冠军总不见来,有人来报,既是下盲棋,冠军只 在家里,命人传棋。 ②人是越来越多,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③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 像是被传讯的歹人。我不禁笑起来,过去给他拍一拍土。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 王一生低低地说:“事情闹大了,一有动静,一起跑。”我说:“不会。只要你赢了,什么 都好办。怎么样?有把握吗?九个人哪!头三名都在这里!”王一生沉吟了一下,说:“参 加过比赛的棋路我都看了,就不知道其他六个人会不会冒出冤家。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 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王一生看了看我,“我妈的无字棋。”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 鼻沟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我离开后,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 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 ④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风吹得九张大纸哗哗地响,棋子儿荡来荡去。太阳斜斜 地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 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 ⑤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 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 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 ⑥我不由伸手到王一生书包里去掏摸,捏到一个小布包儿,拽出来一看,是个旧蓝斜纹布 的小口袋,上面绣了一只蝙蝠,布的四边儿都用线做了圈口,针脚很是细密。取出一个棋子, 确实很小,在太阳底下竟是半透明的,像是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我把它攥在手里。 ⑦太阳终于落下去,立即爽快了。 ⑧我又进去,看见两个人从各自的棋盘前站起来,朝着王一生鞠躬,说:“甘拜下风。” 就捏着手出去了。王一生点点头儿,看了他们位置一眼。 ⑨王一生的姿式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 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节许久 才动一下。我第一次承认象棋也是运动,而且是马拉松,是多一倍的马拉松!……我找了点 儿凉水来,悄悄走近他,在他跟前一挡,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会儿才 认出是我,就干干地笑了一下。我指指水碗,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 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 - 10 - 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 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 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 去, 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⑩我出来,天已黑了。有山民打着松枝火把,有人用手电筒照着,黄乎乎的,一团明亮。 这时墙上只有三局在下了。 ⑪忽然人群发一声喊。我回头一看,原来只剩了与冠军的那一盘。盘上只有不多几个子 儿。王一生的黑子儿远远近近地峙在对方棋营格里,……红子儿半天不动,大家不耐烦了, 嗡 嗡地响成一片。 ⑫忽然人群乱起来,只见一老者,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 八张定局残子。众人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只见老 者进了大门,立定,往前看去。 ⑬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 似 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 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 ⑭半晌,老者咳嗽一下,底气很足,十分洪亮,在屋里荡来荡去。老者推开搀的人, 向 前迈了几步,立定,双手合在腹前摩挲了一下,朗声叫道:“后生,老朽身有不便,命人传 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 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 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 给老朽一点面子?” ⑮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半晌,才呜 呜地说:“和了吧。” ⑯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一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 生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 些粘液,呜呜地说:“妈,儿今天……妈——”大家都有些酸,扫了地下,打来水,劝了。 ⑰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 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 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 - 11 -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 就拥了被子,沉沉睡去。 10. 三处画线的句子作者对眼睛的刻画分别表现了王一生怎样的心理?(各用一个词或短语 概括) 眼睛虚望着:_____两眼黑得吓人:_______眼睛深陷进去:________ 11. 分析第⑨段画线部分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2. 简述老者在小说中的作用。 13.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选 文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请结合“棋王”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0. (1). 紧张; (2). 平静/坚定; (3). 专注/物我两忘 11. ①运用反复手法,重复了两遍喝水的动作,突出紧张的气氛;②多用动词,几乎每一句 都用动词,有很强的画面感;③全用短句,有传统说书的意味,给人以紧张感。 12. ①营造神秘气氛,起初老者的不出场,出场后又由旁人交代“世家后人”的身份,增添 了小说的神秘气氛。②衬托王一生的形象,由“冠军”兼“世家后人”的老者来评棋,凸显 了王一生棋道高深。③借老人之口深化小说主题,“中华棋道,毕竟不颓”。 13. ①体现了儒家的孝道。②体现了儒家由器而见道的哲学思想。老者称其棋技熔儒道佛于 一炉,且上升到“中华棋道”的高度。③体现了道家无己境界。投入比赛后,心外无物。④ 体现了道家无功境界。在老者提出和棋后,不执意于输赢。(体现儒家的“和为贵”也可给分)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分析文本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 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对眼睛的刻画分别表现了王一生怎样的心 理”,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结合“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 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 王一生低低地说:‘事情闹大了,一有动静,一起跑’”分析,人物的心理是紧张。 结合“参加过比赛的棋路我都看了,就不知道其他六个人会不会冒出冤家”“他的瘦脸上又 干又脏,鼻沟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分析,此时人物的内心是平静的。 结合“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 似 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分析,此时人物 的心理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了。 - 12 - 【1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涉及到文 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 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通过比较、 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 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结合具体内容,通 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 结合“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 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 下去”分析,重复了两遍喝水的动作,突出紧张的气氛。 结合“指指”“接”“喝”“端”“看”“凑”“咽”“递”等分析,多用动词,有很强的 画面感。 结合“我指指水碗,他接过去,正要喝”“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 来,眼睛望望我”等分析语段主要用短句子,给人以紧张感。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文学形象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 题“简述老者在小说中的作用”。常见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充当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 事情节向前发展,使小说变得真实可信,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主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结合“冠军总不见来,有人来报,既是下盲棋,冠军只在家里,命人传棋”“忽然人群乱起 来,只见一老者,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八张定局残子。众人 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只见老者进了大门,立定, 往前看去”分析,出场后又由旁人交代“世家后人”的身份,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气氛。 结合“后生,老朽身有不便,命人传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汇道禅于 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 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 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分析,衬托王一生的形象,借 老人之口深化小说主题。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 - 13 - 要求,如本题“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 壤里。’选文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请结合‘棋王’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理解”,这是 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 然后谈自己的理解。 结合“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我妈的无字棋”“妈,儿 今天……妈——”等分析,体现了儒家的孝道。 结合“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 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分析,体现了儒家由器而 见道的哲学思想。 结合“王一生的姿式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 是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节许 久才动一下”“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 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 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等分析,体现了道家无己境界。 结合“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王 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半晌,才呜呜地说: ‘和了吧’”分析,体现了道家无功境界。 三、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长物志》序 明·沈春泽 夫标榜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 者, 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何也?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细之 物于几席之上听我指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逾拱璧享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 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 近来富贵家儿与一二庸奴、钝汉,沾沾以好事自命,每经赏鉴,出口便俗,入手便粗, 纵 极其摩挲护持之情状,其污辱弥甚,遂使真韵、真才、真情之士,相戒不谈风雅。嘻,亦过 矣!司马相如携卓文君,卖车骑,买酒舍,文君当垆涤器,映带犊鼻裈边;陶渊明方宅十余 亩,草屋八九间,丛菊孤松,有酒便饮,境地两截,要归一致;右丞茶铛药臼,经案绳床; 香 - 14 - 山名姬骏马,攫石洞庭,结堂庐阜;长公声伎酣适于西湖,烟舫翩跹乎赤壁,禅人酒伴, 休 息夫雪堂。丰俭不同,总不碍道,其韵致才情,政自不可掩耳! 予向持此论告人,独余友启美氏绝颔之。春来将出其所纂《长物志》十二卷,公之艺林, 且属余序。予观启美是编,室庐有制,贵其爽而倩、古而洁也;花木、水石、禽鱼有经,贵 其秀而远、宜而趣也;书画有目,贵其奇而逸、隽而永也;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 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衣饰有王谢之风,舟车有武陵蜀道之想,蔬果有仙家瓜 枣之味,香茗有荀令、玉川之癖,贵其幽而闲、淡而可思也。法律指归,大都游戏点缀中一 往删繁去奢之意存焉。岂唯庸奴、钝汉不能窥其崖略,即世有真韵致、真才情之士,角异猎 奇,自不得不降心以奉启美为金汤。诚宇内一快书,而吾党一快事矣! 余因语启美:“君家先严徵仲太史,以醇古风流,冠冕吴趋者,几满百岁,递传而家声香 远,诗中之画,画中之诗,穷吴人巧心妙手,总不出君家谱牒。即余日者过子,盘礴累日, 婵 娟为堂,玉局为斋,令人不胜描画,则斯编常在子衣履襟带间,弄笔费纸,又无乃多事耶?” 启美曰:“不然。吾正惧吴人心手日变,如子所云,小小闲事长物,将来有滥觞而不可知者, 聊以是编堤防之。”有是哉!删繁去奢之一言,足以序是编也。予遂述前语相谂,不徒占启 美之韵之才之情,可以知其用意深矣。 沈春泽谨序。 【注】《长物志》:明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身为长物.. 长物:多余之物。 B. 嘻,亦过.矣 过:过分。 C. 书画有目. 目:目录。 D. 冠冕..吴趋者 冠冕:引领。 15.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 其.调弗同也 其.皆出于此乎 C. 烟舫翩跹乎.赤壁 相与枕藉乎.舟中 D. 大都游戏点缀中一往,删繁去奢之意存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物志》,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可清赏把玩之物的一本书。它们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用 处,但旁人却可由此看出主人的品性与才情。 - 15 - B. 对于真正的雅士而言,无论奢俭,可都显示真性情。在作者看来,白居易拥名姬养宝马, 是雅致之举;而王维煮茶捣药,也别有情韵。 C. 作者认为《长物志》堪称生活美学的指南,即便是真正的文人雅士也不得不将书中的观点 奉为圭臬,而其要义就在“删繁去奢”四字。 D. 作者高度赞扬了文氏家族对吴地文化的深远影响,近百年的时间也无人能出其右。而文震 亨正是为弘扬家族文化才写此书,用心良苦。 17. 用“/”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挹 古 今 清 华 美 妙 之 气 于 耳 目 之 前 供 我 呼 吸 罗 天 地 琐 杂 碎 细 之物 于 几 席 之 上 听 我 指 挥 挟 日 用 寒 不 可 衣 饥 不 可 食 之 器 尊 逾 拱璧 享 轻 千 金 以 寄 我 之 慷 慨 不 平。 1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向持此论告人,独余友启美氏绝颔之。 (2)予遂述前语相谂,令世睹是编,不徒占启美之韵之才之情,可以知其用意深矣。 【答案】14. C 15. C 16. D 17. 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细之物于几席之上/听我指 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逾拱璧/享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 18. (1)我向来宣扬这种观点,却只有好友文启美完全赞同。 (2)于是我把前面那些话写下来告诉世人,让世人在阅读此书时,不只是感受到文震亨的 韵致才情,也可以凭借(此书)领悟到他的用心之深。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 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 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 出来。 C 项,“目”,书画章法错落有致。译为要目、纲目。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 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 16 - A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目的。 B 项,人称代词,他们的;副词,大概。 C 项,介词,相当于“于”,在。 D 项,兼词,于此;句末语气词。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D 项,“文震亨正是为弘扬家族文化才写此书”错误。文震亨创作此书是为了让后人了解这些 雅致之物的源流。 故选 D。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耳”“目”为并列关系,可以断开;“罗”是搜罗的意思,宾语为“天地琐杂碎细之物”, “于几席之上”作前面“物”的状语,应该在“上”后面停顿;“尊逾拱璧”“享轻千金” 表示两个完整的句意;结合连词“以”分析断句。其他的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句意:这 就好比有人汲取古今水木清华之气供自己呼吸,搜罗天下奇珍异玩之物任自己把玩;手里拿 着那些穿不挡寒、食不疗饥、琐杂碎细之物,却珍惜得胜过拱璧,不惜一掷千金,以寄托自 己慷慨不平的豪情。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向”,向来;“独”,只是;“颔”,点头,赞美;“之”,代词,指这种观点。(2) “遂”,连词,于是;“谂”,告诉;“是”,代词,这;“徒”,只是;“占”,感受到; - 17 - “其”,代词,他;“可以知其用意深矣”(省略句)。 【点睛】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 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 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 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 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 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 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 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参考译文: 有些人喜欢山林幽泉,热爱品评酒茶,喜好收藏图文史志、古玩器皿之类,这对社会来 说是娴雅之事,于己而言是多余之物,而那些识人者却能借此看出一个人的格调、才智和性 情,为什么呢?这就好比有人汲取古今水木清华之气供自己呼吸,搜罗天下奇珍异玩之物任 自己把玩;手里拿着那些穿不挡寒、食不疗饥、琐杂碎细之物,却珍惜得胜过拱璧,不惜一 掷千金,以寄托自己慷慨不平的豪情。其实他并没有韵、才、情,不能承担此物,他们的格 调自然也就不同了。 近来有些纨绔子弟和一些庸人俗汉,自诩赏玩行家,每每鉴赏器物时,出口便俗,入手 便粗,夸张摩挲呵护器物的姿态,简直比污辱更甚,以致真正的气韵才情之士互相叮嘱不谈 风雅了。唉,这也太过分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卖掉车马,买下酒铺,卓文君身着酒保围裙 亲自在柜台卖酒;陶渊明有方圆十几亩宅邸,草屋八九间,菊花遍地,松树挺拔,有酒就喝, 虽然各处境地不同,心胸之旷达却是一致的;王维煮茶捣药,读诗说佛,书籍经文遍地;白 居易拥名姬养宝马,洞庭采石,庐山造屋;苏轼携歌妓游西湖,乘船在赤壁游赏,与好友佛 印和尚畅饮,在雪堂中休息。虽然这些人中有的奢侈,有的节俭,却无伤大雅,其真性情、 真才子之风无法被掩盖。 我一向宣扬这种观点,却只有好友文震亨对此完全赞同。明年春天(文震亨)将要出版 他编纂的《长物志》十二卷,在文学艺术领域公开发表,并嘱托我为他作序。我觉得震亨这 部书,室庐规矩,贵在清爽秀丽、古朴纯净;花木、水石、禽鱼生动逼真,贵在秀美而悠远、 和谐有趣;书画章法错落有致,贵在奇特飘逸、隽永俊美;几榻合规有度,器具有形有式, - 18 - 位置合适固定,贵在精致实用、简单自然;衣饰有两晋名士之风,舟车有武陵蜀道的意境, 蔬果有仙境瓜果的风味,香茗有荀令、玉川的癖性,贵在悠远清淡,回味绵长。典章规制, 大都画龙点睛般穿插点缀文中,以凸显删繁就简、去奢存俭之意。不只是凡夫俗子之流无法 了解其中深意,就是那些有真韵致、真才情,喜欢求新猎奇的文人雅士,也不得不对震亨佩 服之至,并把他文中的观点奉为圭臬。这的确是天下大快人心的一本好书,也是文人之间的 一件幸事。 正因如此,我对震亨说:“你先祖文征明,淳古风流,引领吴地风尚近百年,声名远扬。 别人说诗中之画,画中之诗,穷尽吴地文人的丹心墨手,都无法超越你们文家的风格流派。 我以前来拜访,亲眼所见你家的婵娟堂、玉局斋,景色之美难以描述,而你仍然孜孜不倦地 劳笔动墨,执笔不辍,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震亨说:“不多余。我正是担心吴人的意趣技 艺以后会渐渐生变,如你所说,这等闲暇小事,身外之物,后人可能会不知道它的源流,特 编此书,以作防备。”此言甚是,“删繁去奢”这四个字,足以为这本书的总序了。于是我 把前面那些话写下来告诉世人,让世人在阅读此书时,不只是感受到文震亨的韵致才情,也 可以凭借此书领悟到他的用心之深。 沈春泽谨序 (二)(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女耕田行 唐·戴叔伦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戎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注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注】朝雉:《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19. 此诗画线句反映了______和________给农家带来的苦难。 - 19 - 20.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9. (1). 兵役(答“战争”也可) (2). 瘟疫(“灾疫”也可) 20. ①变换叙事角度彰显行文层次。诗人从旁叙述眼前二女的劳作,客观真切;耕女的自叙 直接表现生活的艰难,揭示主题。②以对比来增强叙事的抒情性。以乳燕有巢、幼笋成竹、 朝雉惊飞、邻花发尽与耕女对比,突出耕女的孤苦无依、年长未嫁、青春将逝的境遇,表达 出诗人的同情。③记叙与描写相结合, 既交代了耕女的身世经历,又刻画了她们劳作时害羞、 苦涩与期待的心理,使人印象深刻。④在叙述中设问,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此 诗画线句反映了______和________给农家带来的苦难”,需要抓住诗句的关键词语分析理解。 两句诗句的意思为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 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用弱 女自叙的口吻回答了两女刀耕的原因:一是母亲年老,二是未娶嫂的哥哥从军去了,三是因 灾疫耕牛死光,四是弱女无奈只能截绢买刀,以刀代耕。这几句交待了弱女面临的困境,深 刻揭露了战乱和灾疫给农家带来的苦难。 【2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 要分析”,需要从叙述的角度,抒情记叙手法,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 从开头至“持刀斫地翻作泥”四句是第一段,以路人的眼光,描绘所见二女在田野刀耕的情 景。“自言家贫母年老”至“以刀代牛谁与同”六句是第二段,记叙二女对路人的答话,用 弱女自叙的口吻回答了两女刀耕的原因。变换叙事角度彰显行文层次。 “乳燕入巢笋成竹”,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可怜朝雉注扰惊飞”“东邻西舍花发 尽”,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 诗的开头,以乳燕有巢,幼笋成竹的眼前景起兴,则有力地反衬了弱女孤苦劳作、青春将逝 而仍无归宿的境遇。以对比来增强叙事的抒情性。 诗的第二段,改客观描叙的笔法于自叙,显得亲切感人,同时也避免了单纯客观描绘的呆板 乏味。诗的最后两段,既有客观的描写,又有人物心迹的自我表述,两者相得益彰,既推动 情节的发展,又层层加深诗意,尤其是“朝雉惊飞”“邻舍花尽”的描述,既是客观景,又 - 20 - 是弱女的心头事。这种景与情合,情因景生的描述方法,确实使一首叙事诗充满了诗情画意, 收到了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 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先用“乳燕入巢笋成竹”一句起兴,接着用一个反问句 “谁家二女种新谷”入题,往下两句便概括地交待出耕种的情景。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 》)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 孰是。抑,反语辞。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 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其诸,语辞也。人,他人也。言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 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 未易窥测,然节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顾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21. 结合朱熹的批注,概括子贡认为孔子“必闻其政”的原因。 22. 根据材料,分析子贡和朱熹对孔子的评价有何异同。 【答案】21. 凭借五德,不求而得。 22. 同:两人都赞赏孔子的品德,认为以德可以服人。 异:子贡作为孔子的弟子,对老师“异乎人求之”有一种自豪感;而朱熹则把孔子神圣化, 表达了后世学者的敬仰之情。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 求,如本题“结合朱熹的批注,概括子贡认为孔子‘必闻其政’的原因”,需要结合材料内 容分析。 结合“抑,反语辞。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 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言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 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分析,子贡认为孔子“必闻其政”的原因为凭借 - 21 - 五德,不求而得。 【2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 求,如本题“根据材料,分析子贡和朱熹对孔子的评价有何异同”,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比较 异同。结合“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等分析, 两人都赞赏孔子的品德,认为以德可以服人。 通过子禽与子贡的问答,从侧面反映出了孔子光辉的人格。子贡对孔子的评价中,带有学生 对老师的敬仰之意,却也客观地道出了孔子修养境界的高低。温、良、恭、俭、让,五者就 其表露在外之态度,可以想见其蕴蓄在心之德养。孔子因此德养,光挥接人,能不言而饮人 以和,故所至获人敬信,乃自以其政就而问之。因承子禽问,若谓即是孔子求之,亦异乎他 人之求之。子贡作为孔子的弟子,对老师“异乎人求之”有一种自豪感。 结合“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节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顾乎外,亦可见矣” 分析,朱熹则把孔子神圣化,表达了后世学者的敬仰之情。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3)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子曰:“ 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答案】 (1). 风急天高猿啸哀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3). 臣生当陨首 (4). 死当结草 (5). 柳丝长玉骢难系 (6).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7). 不愤不启 (8). 不悱不发 (9). 羁鸟恋旧林 (10). 池鱼思故渊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啸”“陨”“骢”“晖”“悱”“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 的意思。 四、作文(60 分) - 22 -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电影《中国机长》的结尾,刘长健机长说:“我们是在和人的生命打交道,一定要敬畏生 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也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 根据材料,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有所敬,无所畏 敬畏是一种看似矛盾的词语,敬爱和畏惧,两个具有相反意味的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 复杂的感情倾向。敬其珍重,畏其易逝,这就是敬畏。 然而,我们不应因为对事物的敬畏裹足不前,而应运用敬畏带给我们的力量。有所敬, 才无所畏。 诚然,敬畏有些时候代表着克制。我们敬畏自然,敬它孕育了人类自身,为人类提供赖 以生存的各种资源,畏它的不时降临各类天灾,以及日渐消沉的环境。所以人类在经历过自 然报复后学会了克制,克制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这类克制往往很被动,是发现所 有的努力无济于事之后所做的选择。就像防疫期间,我们压抑出门的欲望,暂停一切不必要 的接触,因为我们对这种新冠病毒还知之甚少,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 可人类的赞歌恰恰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可贵恰恰是在所敬畏之事上的不放弃,不妥协, 不甘心。我们敬畏生命,不愿其就此凋零,所以整个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决心。犹如精卫 填海、愚公移山,个人的力量终究微小,可若有亿万个精卫盘旋于九天之上,有亿万个愚公 傲立于群山之巅,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否又仿如唾手可得?那十日之间拔地而起的火神山、 雷神山,那些顷刻之间整装待发的援鄂医疗队,那些在人人自危的形势之下仍勉力维持国家 运转的人,是否都可类比为孤注一掷的精卫和愚公呢?这些令人心颤的宏大梦想,原来还在 炎黄子孙的血肉中生生不息。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国各地 4 万多医护人员先后紧急驰援湖北,他们有 84 岁的钟南山 院士,73 岁的李兰娟院士,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现在为了抗击疫情却毅然前行,是 为了追逐名利吗?当然不是,是职责使然!还有一群出色的年轻人同样在“前线”为我们的 安全守关。“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上一线!”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也不过是父母眼中 的孩子,心中的宝贝。而此时,他们用肩膀扛起重担,守护着更多的人。24 岁的佘沙说“因 - 23 - 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22 岁护士朱海秀说“我 不能哭,护目镜会花。”出于对职责的敬畏,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有的只 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张岱说:“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对于自然的敬畏告 诉我们战胜“不可为”,而对人类的敬畏告诉我们防控疫情“必须为”。不为是明哲保身, 为之是心中有大义。可在这个人类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的)时代,没有人可以偏安一隅, 所以我们不约而同,抗击疫情。我们敬畏生命与自然,这才拥有无为的资本。 中国的防疫已然成效初显,在这片自然所赐的荒原上,我们用无畏把自己逼成高飞的鹰。 人要有敬畏的精神,才可以做无畏的事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 写一篇文章。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敬畏”“生命”“疫情”等,这就要求考 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通读材料,第一则材料以电影《中国机长》为原材料,借助刘长健机长的话语引出 关于敬畏的内容,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第二则材料强调“心存敬畏(敬是严 肃认真,畏是谨慎,不懈怠)”,才能“行有所止”和“才能无畏”,具体意思为只有心存 敬畏,才能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 适可而止。只有心存敬畏,这样就不会有畏惧心理。可见这两则材料存在着辩证关系,要求 考生在“敬畏”的前提下多角度思考,如何在“敬畏”的前提下做到“所止”、“无畏”。 再次依据要求“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千万不能脱离这一重点要求而夸夸其谈。弄清楚材 料内容后,可以确立写作主题和立意角度。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展开。体现主题:敬畏生命, 敬畏职责,敬畏规章。集中写一个方面即可。比如:敬畏生命,行有所止;敬畏生命,才能 无畏生死;学会敬畏,才能无畏。体现考生对“敬畏”前提下多角度的思考,体现“所止” 和“无畏”的思辨性。 参考立意:①敬畏生命,行有所止;②敬畏职责,行有所止;③敬畏规章,行有所止;④敬 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⑥学会敬畏,才会无畏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敬畏职责,行能无畏》。开头可以结合《中国机长》 分析,引出刘机长创造这飞行史奇迹,除了运气外,更重要原因是他对自己职责的敬畏。然 - 24 - 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敬畏职责,即是敬畏职业与责任;敬畏职责,行能无畏,即是 有了对职责的敬畏之心,反而行动不畏惧;凡是能够做到敬畏职责、行能无畏的人,都不是 偶然练就的,而是长期磨砺的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在这次全国乃至全球 防疫抗疫行动中,我看到了无数这样敬畏职责、行能无畏的人,他们毅然决然的行动、可歌 可泣的牺牲、励人心志的精神,时常触动我的心弦”等。 【素材】“2003 年,我还太小,17 年后刚刚好。”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不少 90 后选择 “逆行”,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 学天佑医院肿瘤科 95 后的年轻护士李慧,在疫情严重的时间节点上,主动请缨,要求到任务 重、风险高的呼吸二病区参与一线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90 后女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 现在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今年 24 岁的佘沙是 2008 年汶川 地震幸存者,也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 人员时,她主动请战,“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 人。 1 月 29 日,中央指导组派出督查组,赶赴黄冈市进行督查核查,黄冈市卫健委主任、疾 控中心主任唐志红却一问三不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个疫情严重城市的卫健 委主任对最新疫情“一问三不知”,如此不在状态,让人大跌眼镜。黄冈市委火速启动问责, 明确态度:疫情当前,党员就是战士,党令就是军令。所有领导干部谁敢违反中央要求,该 处理的要处理,该撤换的就撤换。疫情防控是一场必须打赢的阻击战,也是一场啃硬骨头的 攻坚战,人民的干部需要敢于担当、敢于奉献的务实作风,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 的干部就应该火速处理! 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 坚守岗位……在疫情面前,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稳固长城。他们的 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可称“大丈夫”!大丈夫之所以为大丈夫,就在于他们挺身 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支撑大丈夫壮举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心 中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他们以责任为己命、视责任比天高。大丈夫自告奋勇、 主动请缨,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明白自己被寄予的使命。大丈夫慷慨激昂、正 气沛然,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小我”的束缚,找到了“大我”的寄托。面对大丈夫的奉献和 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千难万险,尽心尽责就不惧风险;大计小计, 人人有责是最佳之计。 - 25 - 张定宇,男,1963 年 12 月生,现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 长,拟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他业务能力突出,勤奋敬业,敢于迎难而上。 当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当机立断组建隔离病区,采集病人支气 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为实验室确认病毒赢得了时间。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坚持吃住在医 院,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医院有序高效运转。精心做好驻院 援鄂医疗队的服务工作,有效保障救治资源。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仍坚守 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的精神感动干部群众,获得了社会 普遍赞誉。今年 1 月 31 日,省委授予其“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名言佳句——联想生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恽代英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彼得·德鲁克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责任,在于奉献。责任与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梁启超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 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 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 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 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 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 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 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 主选择空间。 - 26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