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着重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主要经济建设方针,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突出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创性作用。‎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考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方向和历史意义(影响)。‎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明确考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概况。‎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针对性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及完善过程。‎ ‎1、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趋势、改革开放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趋势 ‎2、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起因、20世纪60年代农村政策调整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影响、归纳国企改革的主要目的、内容、比较不同时期农、轻、重比重的变化 ‎3、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建国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引入1992年后的“下海潮”,考查市场经济改革、以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图示,考查对外开放、以社会热点“农民工”为切入点,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 ‎4、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创设工厂生产场景,考查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引入杂志封面创设新情境,考查“大跃进”运动 ‎ ‎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01. (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年”“资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故D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落实时空观念的考查,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比较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排除。全国卷高考近几年趋于平和,这就启示我们平时备考不能忽略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 ‎02.( 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B ‎【解析】漫画中一位老奶奶用尺量布做衣服,小孙女在一旁翻看书本陪着老奶奶;两位女勘探队员肩上扛着工作用的长尺和三脚架等工具向这边走来。此画以小孙女的口气,用了这样的副标题:“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奶奶的尺”与“阿姨的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两代妇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作用,讴歌了新中国女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故选B;工业化是用机器生产的形式,而材料中奶奶的用尺子做新衣属于手工劳动,故A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与题干中的“1956年”不符,故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城市还是乡村,更没有城乡之间的对比,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 点睛: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规模、发展程度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生产力水平很高时,城市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便不会出现城市社会问题;相反,若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发展过程中便会出现失调现象,如生产资料供不应求;能源消耗高,但经济效益低等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会给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一些借鉴与反思。‎ 本题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概括、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契合了社会转型和文明演进的社会热点,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关注,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 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考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材料中仅仅涉及是1959年的百货零售网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完成是1956年,与图表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是在1957年,与图表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我;根据材料中1994年,北京的百货零售网点急剧增多,主要是因为1992年深化改革开放,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C项正确;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与图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归纳总结】‎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1949年—1952年 ‎2、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2)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3)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时间:1953年制定。‎ ‎(2)内容: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6)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 ‎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2、实施:1953年——1957年 ‎3、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方法技巧】‎ ‎(一)中国现代史分期(1949年——今)‎ 1、 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年——1966年)‎ 3、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4、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今)‎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和三大改造可归纳为“一、一、二、三”‎ 一条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个“计划”:“一五”计划。‎ 两个阶段:国民经济的恢复;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区别: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 ‎1、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农民有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国有制,把农民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四)一五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历史因素:近代重工业基础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现实需要: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苏联经验:苏联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五)“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渐进性和长期性。‎ ‎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六)易混易错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并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正确。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近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 ‎(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实现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但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七)“赎买”政策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资本家分配利润的办法称为“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5%的利息,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典题探究】‎ ‎1.(2017·海南高考·12)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建国初期农业使用机械生产 ‎【解析】人民公社化道路出现在1958年以后,与材料1950年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宣传画只能说明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但不能推断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故B项错误;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从铁犁牛耕到机械生产,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正确;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以后,与材料1950年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7.4·浙江高考·14)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三大改造)‎ ‎【解析】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是一五计划,是发展生产力,不是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和平办法,故A项错误;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内容,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和平的办法是指三大改造,把资产阶级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故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 ‎【归纳总结】‎ ‎(一)成功的探索——中国八大 ‎1、时间:1956年 ‎2、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主要矛盾,正确制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曲折的道路 ‎1、原因:‎ ‎(1)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修改了关于八大的正确主张。‎ ‎(2)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3)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2、表现:‎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1958年发动以大练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 ‎3、结果:‎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3)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4、评价:‎ ‎(1)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 ‎(2)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正确方针。‎ ‎(三)调整中前进: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方法技巧】‎ ‎(一)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可归纳为“一、二、四”‎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两大成功探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主要矛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四大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二)“左”倾错误事件的特点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它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特征是多快好省,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基本国情,犯了“左”倾错误。‎ ‎(2)“大跃进”的特征:工业上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农业上浮夸冒进,谎报粮食产量;“大跃进”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人民公社化特征:共产风、“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农民积极性下降,农业发展停滞。‎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的区别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四)易混易错 ‎(1)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正确。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2)“大跃进”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错误。“大跃进”最重要的特征是高指标、浮夸风,其主要教训是要遵循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五)整合理解建国后中共在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 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 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外交上,从50 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 的外交环境,形成了60 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 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 ‎ “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 ‎(六)1956~1976年经济建设的失误及其启示 ‎(1)失误与挫折 项目 背景或原因 内容 结果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党对形势判断错误,希望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大跃进”运动 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争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片面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环境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提倡“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浪费了资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积极性受伤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文化大革命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工农业生产总值损失惨重,出现国民经济的大劫难 ‎(2)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要解决好先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社会主义建设要敢于面对错误,纠正错误,迎难而上,及时纠正“左”的倾向,调整生产关系。‎ ‎③经济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④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⑤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⑥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要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典题探究】‎ ‎01.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4.7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 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 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 “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答案】C ‎【解析】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和重工业产值都在下降,这是因为1960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里的调整就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故选C;这里的下降不是增长速度的问题,而是在工农业产值中的占比情况,故排除A;这时的变化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整,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故排除B;大跃进是导致了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是这种情况1962年就有了转机,所以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02.)有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调整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这里的“借鉴”主要指主要是指 A. 调整所有制结构 B. 实行改革开放 C. 扩大经营自主权 D. 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经济领域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指调整经济的经营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的是土地经营自主权,综上所述,二者的共同之处为扩大经营自主权,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的经济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未改变,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两项都是20世纪8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探索 考点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归纳总结】‎ ‎(一)原因:‎ ‎ 1、“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强调公有制,‎ ‎2、党与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准备不充分 ‎(二)路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三)结果: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损失。‎ ‎【方法技巧】‎ 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历程的经验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 2、 可以借鉴别国成功经验,但不可以机械照搬别国模式。‎ 3、 经济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4、 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5、 应该坚持民主原则,防止专制和个人崇拜。‎ 考点四、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现在)‎ ‎【归纳总结】‎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2)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平拔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而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年12月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 ‎(2)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改革实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①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 ‎②由于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③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实行,然后在全国推广。‎ ‎③作用: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其他改革措施: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改革实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 ‎2、对象:国有企业改革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1)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 ‎(2)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5、深化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影响:(1)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2)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3)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四)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过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002年中共“十六大”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2、意义: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 而没有所有权,其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 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落后的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化农 业的发展需要。‎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4)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其本身不存在姓“资”还是姓“社”的区别。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二)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 ‎ 原因 内容(特点)‎ 意义 土地改革 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化 小农经济阻碍国民经济发展 私有制到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左”倾错误 一大二公 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吸取教训 体制改革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点和启示。‎ 特点:①从试点到推广。②首先在农村,然后到城市。③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即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多有制经济并存格局。⑤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启示:①坚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②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④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要不断调整、创新、完善,不要僵化。‎ ‎(四)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 ‎(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五)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 ‎(3)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 ‎(六)新中国三个不同时期的经济结构 过渡时期 经济类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四种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其趋势是最终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经济类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主体 改革开放新时期 经济类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其余经济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服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形成竞争格局 ‎(七)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 ‎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图解十一届三中全会 ‎【典题探究】‎ ‎01.《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之后,“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  )‎ A.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B.对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是新中国建国伊始直至今日的经济特点之一,这不能成为解释1983年前后“投机倒把”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的原因,故A项错误;正式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重要补充是在党的“十三”大上,这与材料给定的1983年的时间点并不相符,故B项错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长途贩运等私营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故C项正确;长途贩运等私营经济并不等于乡镇企业,故D项错误。‎ ‎【答案】C ‎02.阅读下图,其中1984年差距开始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  ) ‎ 单位:元/人 ‎ 年份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14元 ‎ ‎456元 ‎ ‎1982年 ‎ ‎347元 ‎ ‎641元 ‎ ‎1984年 ‎ ‎408元 ‎ ‎910元 ‎ ‎1988年 ‎ ‎733元 ‎ ‎1312元 ‎ ‎1992年 ‎ ‎892元 ‎ ‎2217元 ‎ ‎1996年 ‎ ‎1843元 ‎ ‎4897元 ‎ ‎2000年 ‎ ‎2431元 ‎ ‎6072元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开始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中从1984年开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开始拉大是因为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故A项正确;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14个),不能作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开始推行是1978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现在)‎ ‎【归纳总结】‎ ‎(五)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历程:‎ ‎(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2)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3)1985年以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也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融入世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经济特区特殊之处并不是社会制度。‎ 正确。经济特区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 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实行 特殊社会制度的地区是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必要性 ‎①历史证明,自我封闭、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 ‎②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时代潮流。‎ ‎③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特点 ‎①“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 ‎②“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地区不断推进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③“宽领域”就是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三)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 “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闭关自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 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四)经济特区中的“特”‎ 经济特区中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不是特别行政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五)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当今中国的开放将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典题探究】‎ ‎01.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对“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C.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D.能够平衡各国的利益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据材料“‘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可得“一带一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带一路”推动了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带来机遇,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据材料“‘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可得,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02.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  )‎ 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       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       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领域,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的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据材料“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敢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引进技术的力度比较大,也说明了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故D项正确。‎ ‎【答案】D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1.下表涉及宪法四次修订中有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 A.修宪的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B.市场经济的构成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 C.国家集中力量快速进行工业化建设 D.深化改革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只反映了宪法四次修订有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内容并不限于经济内容,材料不能说明修宪的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市场经济的构成主体,而是强调宪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修订,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工业化建设的信息,故C错误;从1988年到2004年,宪法四次修订有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升,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故D正确。‎ ‎2.承包制深得企业拥护,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变得十分简单,仅是一个交租的关系,国企成为租赁工厂。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86年底,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比例已达7800,大中型企业已达8000。企业承包制 A.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 B.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 D.增加了私营工商业的比重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包制的核心是增加企业的自主权,明显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排除;C项,材料不能明确体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排除;D项,题干涉及的是“国企”而不是私营工商业,排除。‎ ‎3.1988年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常务副行长刘鸿儒正式签发批文,同意由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出资49%和51%,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平安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的诞生在中国保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因为 A.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阶段 B.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 C.股份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真正意义的股份有限公司出现 D.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保险市场,打破了建国以来中国保险市场独家垄断的局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平安是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股份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达到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中国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其意义在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保险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打破保险市场的独家垄断的局面,故D选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阶段,故A选项与材料无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股份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真正意义的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不是材料所问的平安的诞生在中国保险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故不选C选项。‎ ‎4.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 B.“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 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D.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存天”‎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一五计划期间科研项目从100项到400项,反映了科研成果发展迅速,但在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一个多月的科研成果却是1952~1957年5年的近7倍,这充分说明科技领域出现了盲目的“大跃进”,因而材料通过对比主要说明科技领域存在的“左”倾问题,故选A项,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故C项错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中国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故排除D项。‎ ‎5.下表为1949-1956年国民收人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C.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D.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数据反映了1949—1956年中国国民收入构成当中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以农业最高,工业其次,这说明当时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故C正确;一五计划开始工业化建设,材料数据无法体现,故A错误;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国民收入数据不能说明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故B错误;数据比例当中农业最高,工业其次,并不是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故D错误。‎ ‎6.下表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B.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C.加速了历史性转折 D.确定了对外开放国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1978—1980年中美加强官方访问与民间友好往来,同时世界银行代表团也访华,说明中国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加强,加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故选C项;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推动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材料中未涉及这三项内容,排除A项;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主要关于中美交往,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对外开放的国策,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7.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公司首次向社会半公开发行股票,其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国企 A.尚未成长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B.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律的资本结构 C.是政企分开改革的成功案例 D.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核心信息:企业股份比例小。这决定了企业无法掌控经营领导权,经营自主权仍然很小,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体现企业股权分散和企业股份比例最大的资本结构,B项排除;材料信息反映出当时政企分开程度仍然非常有限,C项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和常识,远没有达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D项排除;‎ ‎【点睛】‎ 本题是解读类选择题。扣紧试题时空,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如企业股权小。基于材料核心信息逻辑推导因果,如企业经营自主权仍然小,难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解题时,紧扣试题时空信息,依据史实或常识排除一些干扰项,如资本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等,可以有效提高此类选择题正确率。‎ ‎8.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生产明显落后,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逐步推行计划经济,启动工业化建设。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实行计划经济是基于现实需要 B.工业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 D.国家战略左右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低下,同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急需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巩固新生政权,提高工业化水平,故推行一五计划,启动工业化建设,这是新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故A正确;当时工业化建设是服务于国情的需要,不是服务于农业生产,故B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故C错误;“国家战略”说法过于抽象,没有突出计划经济和工业化建设的主旨,而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故D排除。‎ ‎9.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戴上“红帽子”经营,即企业在注册的时候找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来当“婆婆”,挂靠在它的下面。“戴帽”后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这种现象 A.是政府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举措 B.反映了社会对非公有经济的抵制 C.说明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完善 D.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挂靠在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的下面,这样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说明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完善,故C正确;材料反映私营企业挂靠在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的下面,这样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这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排除A;改革开放后,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并非抵制非公有经济,排除B;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挂靠在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的下面,办起事来比较容易,这不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企业在注册的时候找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来当‘婆婆’,挂靠在它的下面”,联系所学我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分析解答。‎ ‎10.下表中,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高达100%的主要原因是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答案】B ‎【解析】‎ ‎【详解】‎ ‎1953-1956年实行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造,其中1956年工业总产值经济成分高达100%,主要是当时实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工业经济比例为零,B正确;单纯从表格信息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A错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是1957年,时间不符合,C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是一五计划特点,不符合表格社会主义改造信息,D错误。‎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0年)‎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线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的改革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说明:从1978年起,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3年,中央决定在农村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评价: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示例二线索:我国的对外开放始于经济特区的设立,逐渐形成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 说明: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设立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等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渐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使其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评价:对外开放使我国在引进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其他线索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外交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等亦可。)‎ ‎【解析】‎ ‎【详解】‎ 本题为论述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论点的准确提炼,然后通过相关史实论证论点的合理性,得出结论,根据材料“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0年)”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可知,这时期的体现最明显主线有两条:一条是经济体制改革,一条是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需要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论证。中国的对外开放的主线需要从对外开放的过程进行论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