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末考试(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我国早期农业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展初期已显露出地域差别 B. 最早种植粟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C. 逐水草而居是主要生产模式 D. 最早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形成规模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早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在栽培作物上已显露出地域差别,A项符合题意;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B项错误;我国早期农业经济出现后,人们生活逐渐稳定,逐水草而居并不是主要生产模式,C项错误;我国早期农业经济最早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形成规模,D项错误。‎ ‎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安徽省颍上县赵集和王岗一带陆续发现了几批商代铜器。1972年,王拐村征集7件,包括爵3件、觚1件、车铃1件、车軎1件、弓形器1件。王岗征集7件,有爵2件、觯、矛、刀、凿、斧各一件。1982年,王岗镇郑家湾村又发现鼎1件、爵2件、卣1件、尊1件、弓形器l件、戈1件、镞1件、勺1件。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商代青铜器开始对外传播 B. 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高超 C. 商代青铜器应用比较广泛 D. 这里是商代青铜器的中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青铜器的出土情况可知,出土的青铜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军事武器、车马配饰、生活器具等,由此可以看出商代青铜器应用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青铜器外传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青铜器的种类,并没有体现其制作工艺如何,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所展示的出土文物,不能判定这里是商代青铜器的中心,故D项错误。‎ ‎3.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 社会转型缺乏必要的基础 B. 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C. 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 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答案】A ‎【解析】唐代中期以前,城市的不同规模往往表示着城市的不同的政治等级,在这个时期,城市等级体系是以政治地位高低为主的。而题文中“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则说明汉唐时期农业是立国之本,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因此社会转型缺乏必要的基础,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城市功能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与户籍无关,排除C项;农业商品化无法在材料中得到体现,排除D项。‎ ‎4.北魏均田制有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这反映出唐代 A. 门阀士族的衰落 B.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土地兼并的加剧 D. 底层民众的生活恶化 ‎【答案】A ‎【解析】均田制授田对象的变化,反映出北魏士族控制的部曲、奴婢到了唐代发展成为“杂户、官户、工商业者”,说明唐代门阀士族的衰落,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代“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项错误;“土地兼并”加剧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底层民众“生活恶化”与“家仆、奴婢”发展成为“杂户、官户、工商业者”不符,D项错误。‎ ‎5.北宋建都于河南开封,其漕运主要依靠汴河。《论汴河利害事》中云:“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这从侧面反映了此时 A. 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 B. 汴河军事战略优势明显 C. 水利工程建设事关政权安危 D. 南方经济地位日趋重要 ‎【答案】D ‎【解析】北宋时期,主要依靠汴河漕运江南粮食供应开封,稳定都城形势,汴河被当作京城乃是建国的根本,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地位日趋重要,D项正确;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无关,A项错误;汴河军事战略优势明显与“漕运主要依靠汴河”、“有食则京师可立”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水利工程建设事关政权安危”,C项错误。‎ ‎6.明朝政府曾将业主土地登记造册,并对地块统一编号,标明行政区名称及业主姓名、土地坐落、面积、四至等,同时记载有土地买卖与分割事项。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 防止农民随意迁徙 C. 完善地方行政区划 D. 削弱地主经济势力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对业主土地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以便于征收赋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对土地登记造册与农民迁移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D选项错误,该措施的实施对象是包括自耕农和地主等在内的拥有土地的业主,并非针对地主。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下图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一战”后中国对西方工业品依赖加剧 B. 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一战”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双重作用 D. 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答案】C ‎【解析】由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列强的商品撤出中国市场,为中国本土工业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但从材料看,一战期间中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口也较为困难,实际上又制约了本土工业的扩张,故C项正确;“一战”后中国机械净进口值快速上升,机械设备进口1 / 6利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将会减少中国对西方普通工业产品的依赖,A项说法中“西方工业品”说法模糊,表达不准确;中国半殖民化指中国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而 1912-1920 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从整体上呈上涨趋势,意味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1912-1914年中国的机械净进口值呈上升趋势,可知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建立刺激了工业投资的热潮,故D项错误。‎ ‎8.20世纪70年代,受革命史观的影响,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由此可见,历史研究 A. 不存在一种客观合理的标准 B. 研究者的角度影响研究的结论 C. 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实 D. 后期学者研究比前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70年代与80 年代对洋务运动的不同态度反映了研究者研究角度的不同,70年代主要受到受革命史观的影响,把洋务运动看成是反动的,而80年代因为改革开放的影响,使人们看到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努力。因此体现出研究者的角度影响研究的结论,B正确;两种认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排除A;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只是研究的角度不同,并不能说明哪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也不能说明哪一个更可信,排除CD项。‎ ‎9.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阴有贡生吴听胪创办的华澄布厂,长沙有监生禹之谟创办的织巾厂,巴县有秀才杨海珊创办的火柴厂,厦门有生员孙逊创办的电灯公司等。这些现象反映了 A. 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B.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官督商办企业的迅速发展 D. 新式工业居于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贡生、监生、秀才等传统知识分子创办近代工厂,说明其价值取向发生变化,A正确;题干列举的工厂数量较少,无法证明某一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因此不能据此得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材料所列工厂不属于官督商办企业,排除C;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排除D。‎ ‎10.同昌车行在20世纪初的《申报》上刊登的广告中写道:“同昌飞人牌系纯钢国货脚踏车,坚固耐用,经济便利,诚各商店之需要品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 传统交通工具渐被淘汰 B. 大众传媒决定消费行为 C. 思想观念发生剧烈变化 D.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 ‎【答案】D ‎【解析】20世纪初,民族企业在《申报》上刊登广告推销产品(脚踏车),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传统交通工具渐被淘汰”,A项错误;大众传媒只能影响不能“决定”消费行为,B项错误;“思想观念发生剧烈变化”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 ‎11.1908年清政府与英德银行团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明确规定“此铁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由中国政府选用银行公司认可之英、德总工程师各一人”。由此可知当时 A. 中国缺乏专业的铁路人才 B. 清政府力图保障国家路权 C. 清政府出卖路权获取贷款 D. 中国路权完全被列强操控 ‎【答案】B ‎【解析】20世纪初,清政府在向外国借款修筑津浦铁路时,明确该铁路的建造、管理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力图保障国家路权,B项正确;中国缺乏专业的铁路人才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清政府出卖路权与其明确(津浦)铁路“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不符,C项错误;中国路权“完全被列强操控”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12.1921年2月,《东方杂志》曾公布过一份关于学生婚姻的调查数据。这些被调查的学生来自浙江、江苏的6所学校,在631名学生中。己结婚的有184人,占29%。1930年,一个在北粤中学任职的教师对该校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没有结婚的青年只占6%。这些现象表明 A. 社会习俗改变的渐进性 B. 社会发展地域差异消除 C. 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深入 D. 晚婚晚育得到了普遍认可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己结婚的有184人,占29%”和“没有结婚的青年只占6%”,说明社会习俗改变的渐进性,故选A;不同地域情况不同,社会发展差异不可能消除,排除B;材料没有揭示婚姻习俗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排除C;材料中调查样本较小,不能得出“普遍认可”的结论,排除D。‎ ‎13.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这一举措 A. 缓和了民族危机 B. 实现了工业布局的均衡 C. 满足了战需要求 D. 迟滞了日本的侵华步伐 ‎【答案】C ‎【解析】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的物质基础与保障,故C项符合题意;这一行为并不能缓和民族危机,也不能改变我国的工一布局问题,排除AC;日本侵华不会因工业的内迁而放缓,故D项错误。‎ ‎14.在1962年中央的年度计划中,要求把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农业生产可以承受的程度,同时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一做法 A. 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 体现了综合平衡的发展思路 C. 协调了计划与市场比例关系 D. 解决了农业长期落后的难题 ‎【答案】B ‎【解析】根据“把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农业生产可以承受的程度,同时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中央此时已经在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体现了综合平衡的发展思路,B正确;此时只是调整,并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市场的内容,排除C;“解决了”不符合史实,排除D。‎ ‎15.如图是反映我国当代农村的一幅漫画。据此可知,农村土地流转 A. 增强了个体户的积极性 B. 提高了土地公有化程度 C. 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 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是把农民的土地以集中承包的方面进行经营,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故C正确;土地流转后农户没有土地,与积极性无关,排除A;土地一直都是公有,土地流转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排除BD。‎ ‎16.1984年打破了非旅游部门不得办旅游的局面,1988年确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1994年国家旅游局进一步向地方下放旅行社审批权限、旅游涉外饭店星级评定权限。这些变化旨在 A.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B. 改革传统管理制度 C. 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D.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打破了非旅游部门不得办旅游的局面”“进一步向地方下放旅行社审批权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管理制度,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有企业的改革,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对外开放的格局,故C选项错误;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21世纪初,故D选项错误。‎ ‎17.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 B. 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 C. 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 D. 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 ‎【答案】A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特区到开放城市再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的开放,材料的主旨正是体现了中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而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等三个选项均不能从整体上、全面上去揭示出材料主旨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 ‎18.“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该比方意在说明 A. 西班牙和葡萄牙具有海洋探险的优越环境 B. 葡萄牙和西班牙必然走在海洋探险的前列 C. 商品经济发展是欧洲海洋探险的根本原因 D. 商业危机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 ‎【答案】C ‎【解析】材料“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欧洲各种关系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故选C;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发展,D错误。‎ ‎19.经济史学家斯文贝克特说:“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使其有能力在经济、法律、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和军事方面所向披靡,穿透它所想波及的领地,英国的工业化简直不可想象的。”此论断强调英国 A. 工业革命兴起的政治前提 B. 建立起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C. 工业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就 D. 面临着社会制度的大变革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家政权使其有能力在经济、法律、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和军事”基础上的,故此论断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兴起的政治前提,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的问题,排除B;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背景,而不是其成就,排除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0.19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这种现象 A. 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越孤立于世界市场 C. 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 D. 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工业国在生产领域内的投资,也引导了资本输入国的生产方向。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导致国际分工的加强,故C正确。这种现象不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排除B;不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排除D。故答案选C。‎ ‎21.‎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拉开了经济大危机的序幕。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到德、日、英、法等国,最终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现象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A. 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B. 经济危机的传播范围广泛 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 D. 统一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危机迅速涉及全球,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体现,故D正确;ABC项与材料本质不符,排除。‎ ‎22.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尽管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终止大萧条的,是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制造长枪大炮。直到1943年,美国的失业率才回落1929年的水平。该学者意在强调 A. 罗斯福新政的效果有限 B. 美国是二战的策源地 C. 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横财 D. 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其强调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二战的影响,而非罗斯福新政,故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效果有限,A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23.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一系列的新变化,其中属于生产力新变化的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 “福利国家”的确立 C. “新经济”模式的出现 D.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属于生产力发展的部分,D项正确;ABC项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题意。‎ ‎24.有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该学者提到的这一政策 A. 针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国情 B. 使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确立 C. 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 D. 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B ‎【解析】材料所说的错误是指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政策和实物配给制的分配原则,确立公有制经济的绝对地位,B正确;A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排除;十月革命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误的根源在于它不适应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D错误。‎ ‎25.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之处主要是 A 侧重改善民生 B. 进行军备竞赛 C. 调整生产关系 D. 强化政府干预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即调整生产关系,故C项正确;三人改革都没有重点改善民生,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了进行军备竞赛,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并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同时,由于个体农民经济力量薄弱,他们的生产条件不稳定,经常受土地兼并及地主增租夺佃的威胁,扩大生产规模艰难,一般只能在小块土地上,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问题。这也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棉田面积扩大较快,在各种农作物面积中约占11%。清末(1908—1911年)平均每年输出棉花80万担以上。“晚近机械纺织之术进,海外输出之途开,农民亦颇多注意植棉,年来日呈增加之象……”‎ ‎——摘编自《简明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 材料三 在恢复时期的三年里,人民政府发放的农业贷款逐年增加,通过大量农业货款,农民购买了各式农具、水车、化肥等,这就及时地帮助贫苦农民解决了生产资料缺乏的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如下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业生产恢复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建设的意义。‎ ‎【答案】(1)多元交汇;精耕细作;经营规模小;具有脆弱性。‎ ‎(2)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原因: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歩形成;列强侵略打开中国大门,中外贸易联系加强。‎ ‎(3)原因: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发放农业贷款,解决农民生产资料缺乏的困难。‎ 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市场和原料。‎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可知,多元交汇;根据“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可知,精耕细作;根据“扩大生产规模艰难,一般只能在小块土地上”可知,经营规模小;根据“个体农民经济力量薄弱……生产条件不稳定,经常受土地兼并及地主增租夺佃的威胁”,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脆弱性。‎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棉田面积扩大较快,在各种农作物面积中约占11%”,“农民亦颇多注意植棉,年来日呈增加之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根据“1908—1911年平均每年输出棉花80万担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原因:根据材料二中“鸦片战争以后”,“晚近机械纺织之术进,海外输出之途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歩形成,同时列强侵略打开中国大门,中外贸易联系加强。‎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在恢复时期的三年里,人民政府发放的农业贷款逐年增加……及时地帮助贫苦农民解决了生产资料缺乏的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农业生产恢复的原因主要有,人民政府发放农业贷款,解决了农民生产资料缺乏的困难和土地改革的进行。意义:根据材料三表格中1949到1952年农业生产总值和指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也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市场和原料。‎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 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5年 世贸组织建立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根据材料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1)新特点:建立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原因:吸取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欧美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变;美苏两极对峙。‎ ‎(2)说明: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两极格局解体;世贸组织推动世界贸易的规范化。‎ ‎【解析】(1)新特点:根据材料中“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建立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根据“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特点还包括,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原因:根据材料列举的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建立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战后欧美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变和美苏两极对峙等导致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新特点。‎ ‎(2)说明:根据材料要求,首先明确问题是,说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这一观点,接着从材料中找到相关依据,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整合材料信息,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建立和世贸组织推动世界贸易的规范化等,说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并非内陆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中国古代交通事业中,侧重点是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虽然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没有忘记祭水,但河川总是置于海洋之前。明朝时期的郑开阳在《海防图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提出“经略海上”的构想,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 材料二 从古代世界的希腊、腓尼基、罗马到近代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实际上由古至今,各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根本出发点都是源于争夺海洋中的无限利益。除了欧洲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阔的殖民地,海洋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编自刘家沂等《中西方海洋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海洋文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欧洲重视海洋的原因。‎ ‎【答案】(1)特点:重视鱼盐之利等海洋开发;忽视海上交通发展;重陆地,轻海洋;先河川,后海洋;海洋战略以防御为主。‎ 影响:促进了近海的开发和利用;客观上有利于内陆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忽视海权意识和海外交流,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特点:海洋与贸易紧密结合;海洋文化中包含掠夺和殖民等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利用。‎ 原因:欧洲海上贸易的历史传统;海外殖民和掠夺是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开拓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人文主义的传播;海上霸权是获得更大利益的保障。‎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可知,重视鱼盐之利等海洋开发,忽视海上交通发展;根据“中国古代交通事业中,侧重点是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可知,重陆地,轻海洋,忽视海上交通发展;根据“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河川总是置于海洋之前”可知,先河川,后海洋;根据“(‘经略海上’的构想)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可知,中国古代海洋战略以防御为主。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和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运用唯物史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活动促进了近海的开发和利用,客观上有利于内陆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但忽视海权意识和海外交流,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可知,海洋与贸易紧密结合;根据“(新航路开辟后,海洋)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文化中包含掠夺和殖民等内容;根据“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利用。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从古代世界的希腊、腓尼基、罗马到近代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可知,欧洲海上贸易的历史传统;根据“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阔的殖民地,海洋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外殖民和掠夺是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同时,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开拓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根据材料二中“各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根本出发点都是源于争夺海洋中的无限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上霸权是获得更大利益的保障,同时人文主义的传播也是近代欧洲重视海洋的原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