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卫上》)对此阐释,最合题意的是 A. 政治生活是伦理道德生活的廷伸 B. 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C. 重视德教在仁政施行中的作用 D. 德行是王位继承的主要考量因素 ‎【答案】B ‎【解析】‎ 材料“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侧重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仁政、王位继承等问题,故C、D不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点睛:材料“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A. “天人合一”思想 B. “弃恶从善”思想 C. “天人感应”思想 D. “君权神授”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性比于禾……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以判断出董仲舒将“人性本善”与“君权神授”相结合,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天人关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弃恶从善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天人感应的信息,排除C。‎ ‎3.清代理学家陈宏谋指出,房长、族正“临以祖宗,教其子孙,其势甚近,其情较切。以视法堂之威刑,官衙之劝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之实效”。这主要说明 A. 法家思想的官方独尊地位非常稳固 B. 宗族势力能够形成一定的道德约束 C. 封建监察体制保障了官场政治清明 D. 宋明理学严重束缚了士人思想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临以祖宗,教其子孙,其势甚近,其情较切。以视法堂之威刑,官衙之劝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之实效”表明宗族势力能够形成一定的道德约束,故B正确;中国封建社会官方独尊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A项错误;材料同监察体制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宋明理学对士人思想观念的束缚,排除D。故选B。‎ ‎4.“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 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B. 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C. 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 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派主张国家大一统,解决无序的状态,“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主张集权政治,并且“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结合诸子百家特征分析可知,该派别为法家,法家厉行赏罚崇尚法治,故B正确;“与民休息”为道家思想,道家重视对宇宙论、认识论的探讨,不符题意,排除A;C项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伦理道德, 不符题意,排除;D选项为墨家思想,不符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联系所学法家思想的内容分析解答。‎ ‎5.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焚书坑儒是秦朝暴政的表现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李贽认为“焚书”是战国以来言论、思想过度自由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故A项正确;焚书坑儒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与材料中信息不符合,A错误。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与材料主旨不符合,C错误。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是李贽思想主旨,D错误。‎ ‎6.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 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B. 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C. 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D. 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的“……天下……非一姓之私……”“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一姓”指皇帝,即“天下为家”,指出专制统治是维护极少数人的利益,从而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提到民主政治,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对清代制度没有产生深刻的影响,排除D项。‎ ‎7.“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 A. 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 B. 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C. 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D. 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答案】B ‎【解析】‎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没有讲到“美德”的问题,故A可排除;材料强调了事物因你我而不同,但都是以每个“人”的认识为标准的,体现对智者学派观点的重申,故本题选B;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故可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拉图没有否定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所以D的说法与史实相违背,故排除D。‎ ‎8.在15世纪,法国对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人文精神的复兴 B. 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 C. 启蒙思想的兴起 D. 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答案】A ‎【解析】‎ ‎1500到152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精神的复兴使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教仪式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人文精神而非启蒙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意大利是当时成为欧洲文化中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9.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A. 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 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C. 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D. 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答案】B ‎【解析】‎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直接阅读《圣经》,用德语(或民族语言)传教。客观上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主观上传播了新教,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从而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故B项正确;A是启蒙运动的思想;路德没有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排除C;D中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10.《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 西塞罗自然法思想 B. 孟徳斯鸠三权分立 C.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D.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社会契约就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与材料中“政府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这一观点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认为政府是由人为产生的,这不是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故A项错误。三权分立是指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相对独立,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思想认为人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每一个存在物都有自身的价值,同时都有自己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国王赐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一思想,故D项错误。 ‎ ‎11.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见下图)。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B. 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C. 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 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希帖”是行书的代表作。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收放自如。故答案为A项。B项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是篆书的特点,排除;C项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是楷书的特点,排除;D项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是草书的特点,排除。‎ ‎1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 B 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 明代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C 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 D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孙中山建立兴中会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根据“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可判断得出孙中山建立兴中会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D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无法推出“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的结论,A错误;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无法推出明代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高的结论,B错误;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反映的是康熙个人的行为,无法推断出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C错误。‎ ‎13.下面《坊车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画作,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情景,生活场面非常生动,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 属于工笔画,体现线条之美 B. 属于山水画,表现山河之美 C. 属于文人画,具有深远意境 D. 属于风俗画,充满生活情趣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坊车图》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属于风俗画,充满生活情趣,故D项正确;工笔画一般浓墨重彩、线条工整,不符合图片特点,故A项错误;图片并未表现山河之美,故B项错误;图片也不具有文人画的深远意境,故C项错误。故选D。‎ ‎14.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这种故意增加或减少记录的行为,表明中国古代 A. 天文观测手段落后 B. 天人感应影响深远 C. 科学研究主观随意 D. 专制皇权不受约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日食记录……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手段落后,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科学研究主观随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专制皇权受到“天意”约束,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内容出发,即可正确判断。‎ ‎15.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 A. 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有力 B.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 C. 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椐科学实验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通过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说法是错误的,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界的权威,这说明实验比权威更有力,故A项正确;爱因斯坦对量子论是支持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说明实验与权威的对比,故C项错误;D明显错误。相对论并没有过时。‎ ‎16.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B.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C.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D.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牛顿力学体系内容中确立的理性思维模式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与牛顿力学体系形成时间不符,排除A。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牛顿力学体系形成时间不符,排除C。牛顿力学体系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单指是法国,排除D。‎ 点睛:本题以牛顿力学体系为切入点,考查其影响,解题关键是抓住设问要求“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从牛顿力学体系对启蒙思想的影响方面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17.《四库全书》总目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这反映出编撰者 A. 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 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C. 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优劣 D. 天朝上国的观念彻底改变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四库全书》编撰者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科技,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变革中国文化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说明《四库全书》编撰者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优劣,故C项错误;‎ ‎“天朝上国的观念彻底改变”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故选A。‎ ‎18.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时间里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天演论》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引发了爱国人士的共鸣,所以得到广泛发行,故A正确。当时的部分国人才开始逐渐意识到有必要进行政治民主改革,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阻碍,故B错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错误。《天演论》的广泛发行说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人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这和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没有关系,故D错误。‎ ‎19.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 指导思想皆理性主义 B. 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C. 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D. 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思想解放,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故D项正确;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没有吸收外来文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的传统思想,故C项错误。‎ ‎20.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胡适则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上述观点 A. 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 B. 论证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 C. 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两面性 D. 全面颠覆了国人道德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李大钊认为,西方文明和东方传统缺一不可,同时要不断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调和融会。胡适实际上也主张,只有在外来的学理和本土的传统实现紧密结合,才会创造出新的文明。这些观点和主张拓展了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宽度,对于思想内涵也是极大的丰富,选项A正确;材料中主张中西文化的合流融会,并没有单独论证西方文化的合理性,也没有颠覆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念,选项B和D错误;主张东西方文明的结合,不等于知识分子的两面性,C选项亦错误。‎ ‎【点睛】历史选择题的作答,尤其要重视概念的准确性;如果能够确定选项中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一般而言,要予以排除。‎ ‎21.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A. 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B. 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 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D. 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依据材料“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推翻满清贵族统治,恢复汉族统治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不能体现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B选项错误,结合三民主义相关所学可知,民权思想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民生主义要求实现平均地权,材料并未涉及。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2.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西欧发达国家,是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把农民作为革命的中心,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D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应当是继承发展而非全面超越,排除;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了中国国情,并未全盘吸收,排除选项C。‎ ‎23.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 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 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描写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史实,而南方谈话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故D正确;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不是南方谈话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24.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 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 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 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 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题干的论断,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C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仍然处于两极格局状态;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D项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概况 ‎25.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促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吸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 B. 吸收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 中国改革开放在城市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答案】D ‎【解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属于国际因素,不是最主要因素,故A错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属于理论继承与发展的方面,也不是最主要因素,故B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在城市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故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王阳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涕,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道理。‎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宗教改革的进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因信称义”引申出“人人皆僧侣”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因此,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了每一个拥有真诚信仰的平民信徒心中。……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该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心学是如何继承发展儒家学说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与马丁·路德两者思想提出的相似背景,指出两种思想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案】(1)继承: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孟子的人性本善说;重视道德修养;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发展:与朱熹理学相比:否定了“格物致知”,主张内心反省(由他律变自律);与陆九渊心学相比:在发明本心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 ‎(2)背景: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发展。‎ 相同之处: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挑战权威);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转变为简约,被动转为主动。‎ 不同之外:王阳明的思想本质从属儒家思想范畴,为封建统治服务;马丁·路德的思想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王阳明思想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在当时影响有限;马丁·路德的思想推动了西方近代社会转型。‎ ‎【解析】‎ ‎(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应该从继承和发展两个角度来分析。继承:由材料一中的“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人人皆有良知”可以看出他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孟子的人性本善说;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一脉相承的地方为重视道德修养,王阳明同样继承了;陆九渊最先提出了心学思想,这成为王阳明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发展:与朱熹理学相比:结合材料一中的“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和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可知,王阳明否定了“格物致知”,主张内心反省(由他律变自律);与陆九渊心学相比:陆九渊提出了“发明本心”,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这就是发展。‎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背景:由材料一中的“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和材料二中的“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得出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由材料一中的“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和材料二中的“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可以得出面临严重社会危机;由材料一中的“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和材料二中的“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可以得出传统思想束缚发展。相通之处:由材料二中的“人人皆僧侣”、“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和材料一中的“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可以看出两者都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具有平等观念;由材料一中的“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和材料二中的“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可以得出挑战正统思想(挑战权威);根据王阳明心学和马丁•路德的主张可以得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可以得出,两者在方法上都由繁琐转变为简约,被动转为主动。不同之处:这需要从两者思想主张的本质和对当时社会影响角度分析即可。前者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王阳明的思想本质从属儒家思想范畴,为封建统治服务;马丁•路德的思想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后者从材料二中的“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该改革运动”可以得出王阳明思想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在当时影响有限,马丁•路德的思想推动了西方近代社会转型。‎ 点睛: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题,讲王阳明的思想与中国之前的儒家思想进行纵向比较,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进行横向比较,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 ‎【答案】(1)变化: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或中西文化交融)‎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尤其是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共同点: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的新变化主要突出“西学东渐”这个文化现象即可,当然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就传到了中国。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主要突出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西方的不断侵略、中国日趋落后使中国人对中华文明失去了信心。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首先强调消极影响(灾难),然后又要强调客观上的积极影响(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 ‎(2)材料三的几幅图片都是在向西方学习,都把学习西方作为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的工具,所以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也就能概括出来了。变化的趋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可以从学习的具体的内容的角度解释,即先学技术再学制度再学思想。还可以从原来被动学习后来主动学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变化等;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化的主题•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及其变化的趋势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上图所示四个历史事件(①--④)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然后解释这些历史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答案】示例一:①之前增加“莎士比亚写成《哈姆雷特》”。文艺复兴后期,莎士比亚写成《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解放,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革命提供了思想启蒙,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通过了《权力法案》等限制王权,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起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额蒸汽机程,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示例二:①之前增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牛顿继承前人的科学成就并不断探索,写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推动近代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随着光荣革命的爆发、《权利法案》的颁布,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基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额蒸汽机程,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哈姆雷特》完成于1602年,属于文艺复兴的后期,文艺复兴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发展资本主义,可以从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角度进行分析;光荣革命又壮大了议会力量,促进《权利法案》的颁布,可以从资产阶级革命角度分析;《权利法案》的颁布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基础,可以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