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6月半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专题一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2.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周礼” 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 B.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 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3.“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4.在已知的西周早期墓葬中,按照随葬品的多少、葛室的大小等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不同类型墓弗中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比例。以此为证据,可以说明当时 A.阶级分化不明 B.贵族特权被削弱 C.礼仪尚未制度 D.血缘关系的弱化 5.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与神沟通则依赖于乐,所谓“乐以致神”;到了西周,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也不忘记“作乐”。这些现象说明“乐” A.具有强大的辅政功能 B.使王权充满神秘色彩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成为商周联系的纽带 6.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 B.家国同构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 7.《剑桥中国史》作者引用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的话说,秦始皇自满,不愿意纳谏,犯错误后还不准备改正。秦二世也大致如此,而子婴则软弱和生性孤独。“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材料意在说明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当权者统治暴虐 B.当权者的智能缺陷 C.秦始皇居功自傲 D.体制建设缺乏创新 8.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实质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 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的至髙无上 9.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B.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 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10.“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皇权至上 C.以法治国 D.天人感应 11.有学者认为,纵观二十四史,围绕皇位继承人而展开的争斗,几乎是所有宫廷悲剧及大多数朝堂悲剧的源头。由于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继承人,这使得各皇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古代中国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君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12.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 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 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 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 13.《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 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 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 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 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14.秦朝建立初期推行的“三公九卿”官制,构成了秦朝完整的中枢统治体系,这个体系有的继承了殷周的遗制,有的采用了东方六国之制,而更多的则是对秦国原有职官制度的发展。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政治制度的传承、创新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15.钱穆在《秦汉史》一书中写道:“秦始皇灭六国,一天下,其政治措施之重要,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曰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即郡县制新推行,三者相因,本属一事。”钱穆旨在说明 A.春秋时期已普遍推行郡县制 B.郡县制的推行有其历史渊源 C.秦始皇开创郡县制推行全国 D.郡县制是土地公有化的结果 1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17.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 B.中华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C.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 D.察举的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 18.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19.元狩元年,武帝颁布法令:朝廷官员偏袒诸侯,为诸侯牟利益即构成附益罪,处以重刑。据此可知“附益之法”的推行 A.有利于限制相权 B.结束了郡国并行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确保了盐铁官营 20.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这反映了西汉初年 A.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 D.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 21.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 A.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 B.废除了察举制度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推行了郡县制度 22.有学者认为宋代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真是煞费苦心:一个是在地方官员委派上进行调整,强化对地方的管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另一个是强化了科举考试的选拔,扩大人才的来源。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B.宋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23.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但清代学者储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 D.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 24.元朝的行中书省和以前各王朝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性质有所不同,既是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又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代表地方,直接领有路、府、州、县,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 A.促进了民族融合局面形成 B.导致了地方的割据势力的不断膨胀 C.使元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 D.便于发挥中央主导性和地方积极性 25.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 26.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 A.三公九卿制 B.内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一省制 27.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28.“宋代的相权自始至终处于兴盛状态,对相权所采取的几项措施都没有对相权产生实质性的削弱作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所奉行的基本国策是‘以儒治国’,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封建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削弱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非常突出 C.科举制发展提高了官员素质 D.君主未采取抑制相权的措施 29.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30.汉武帝时期,朝廷明文规定,凡经承相、列侯、刺史、郡守等推举,通过考核,委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据人口的数量,按比例推举。上述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 A.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 B.缩小了中央选官范围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导致了门阀士族形成 31.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 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2.美国学者克拉克认为:“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两则材料分别 A.肯定了科举制的重要地位,批判了中国的选官制度 B.肯定了科举制的重要地位,赞颂了中国学子的执着 C.肯定了科举制的重要地位,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肯定了科举制的重要地位,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33.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 B.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 C.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D.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 34.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反映了 A.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 B.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皇帝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历朝遵循嫡长子继承权 35.《万历十五年》记述:万历年间,发生了相持十几年的立储斗争:皇帝朱翊钧欲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而内阁大臣却坚持以皇位继承传统为本,立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在张四维、申时行等前后几任首辅的一致坚持下,内阁的主张获得了胜利。这说明明代内阁 (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有依据成制抗衡皇权之力 C.阁员在大政方针上的一致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36.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清代司法实践 A.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 37. 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38.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清朝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其主要作用是 A.遏制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D.鼓励官员相互告密 39.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消弭军事冲突 D.维护国家统一 40.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理藩院则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例》等,因俗而治。这些法规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 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意识 D.加强了民族间交流交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一大题,2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三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10分)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A 6.B 7.B 8.D 9.A 10.B 11.C 12.A 13.D 14.C 15.B 16.B 17.B 18.B 19.C 20.C 21.A 22.C 23.B 24.D 25.B 26.B 27.D 28.C 29.D 30.A 31.A 32.C 33.D 34.A 35.B 36.B 37.B 38.C 39.D 40.A 41.(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2 分)。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8分) (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4分)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