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掌声》教案 (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掌声》教案 (18)

‎25 掌 声 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从此变得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让大家轮流上台讲故事,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令她没想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通过英子动作、神态的变化,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巨大作用。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 通过一直以来的语文学习,学生对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引导、阅读来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是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却很少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缺少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因此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把听、说、读结合起来,以品读为主,让学生在个性飞扬的读书声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对比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尝试转换人称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掌声中包含着的鼓励、关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懂得主动关心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鼓励。‎ 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 难点 ‎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关于掌声的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用简练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 ‎1.由“掌”字引入课题,字理识字激发学习兴趣。‎ ‎(1)说说你是怎么识记“掌”字的,引导分清形旁声旁。‎ 师:“掌”字上半部分是“尚”字的变形,可识记为高尚的手。‎ ‎(2)板书古文的“掌”字,与之对比。‎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老师的读音,老师读完后说一说应注意哪些字音。(“落” 和“调”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lào 和diào )‎ ‎2.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借助拼音将生字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3.小组合作学习,识记生字,读通课文。‎ ‎(1)组内互相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合作读课文,互相指正。‎ ‎4.集体汇报。‎ ‎(1)由学生自己指名“开火车” 读课文,其他学生当裁判。‎ ‎(2)出示本课生字词,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好的识记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哪个字要提醒伙伴注意?‎ ‎2.学生互相提示写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书写“班、默、腿、摇、晃”,学生书空。‎ ‎4.学生临写。‎ 四、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标出自然段,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试着用两三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讲得精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掌 声 ‎“落”和“调”是多音字:落lào 调diào 第二课时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尝试转换人称讲述故事。‎ 重点 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 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一、激趣设疑入境 师:我们每个人都听到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人公英子就收到了别人送给她的掌声,那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 二、细品思路、语言 ‎1.了解“掌声”前的英子。‎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掌声”前英子行为举止的句子。‎ ‎(2)汇报交流,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3)学生读所画的语句,教师引导感悟。‎ ‎①出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师:从“总是……又总是……”,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根据体会入情朗读。(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语调低沉而缓慢)‎ ‎③说一说英子为什么那么反常。(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④引导学生换位感悟英子的自卑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⑤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配乐《童年的回忆》。‎ ‎⑥出示句子。‎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 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犹豫”是什么意思?英子为什么犹豫?读出其矛盾的心情。‎ ‎⑦抓住“慢吞吞”“红红的”,引导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师:众目睽睽之下,英子一摇一晃地走着,几米的讲台显得那么遥远。此时,她是什么心情?(紧张、痛苦)‎ ‎(4)齐读以上句子,体会“掌声”之前英子的心情。‎ 思考:在“掌声”之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板书:自卑、忧郁 ‎ ‎(5)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此时英子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激动)‎ ‎2.感悟“掌声”后英子的变化。‎ 师:之后,她完全变了,变成什么样了呢?‎ ‎(1)指生读第4自然段。‎ ‎(2)学生回答之前的提问。‎ ‎(3)组织交流,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儿。(抓关键词句“游戏说笑”“甚至”“让同学们教她跳舞”,感悟英子前后的变化之大。)‎ ‎(4)采访:此时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英子?‎ 板书:开朗 ‎3.品味掌声的力量。‎ 师:英子的变化源于那次故事会中大家给予她的掌声,请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体会两次掌声有何不同。‎ ‎(1)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指生读原句。‎ ‎(2)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两次掌声像在对英子说什么?‎ 随机板书:鼓励、称赞 ‎(3)指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突出英子走上讲台的痛苦与走下讲台的感动。)‎ ‎4.让英子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师:同学们,如果是英子自己,她会怎样向大家讲自己的这次经历呢?想一想。(指名讲,全班评价)‎ 三、练习拓展评结 ‎(《童年的回忆》音乐声中)导语: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温暖的掌声。它让自卑、忧郁的英子变得快乐,而英子则把对大家的感激写进了信中。‎ ‎1.(出示第5自然段信中的语句)齐读。‎ ‎2.男女生合作读。‎ ‎3.如果你是英子,你会向同学说什么?‎ ‎4.以英子的身份填空。‎ ‎ 我永远(       ),因为它使我(    ),(     )并没有(     )。‎ ‎(      )给了我(       ),使我鼓起(    )微笑着(      )。‎ ‎5.想想身边的人或事,说一说怎样才是“微笑着面对生活”。‎ ‎6.学生结合实际说。‎ ‎7.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当别人身处困境时,不要忘记把“掌声”献给别人;当自己身处困境时,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 掌 声 课堂上,我由始至终都在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与作者及文本的“共情”氛围,切实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有效调动学生宣泄情感的欲望。围绕“掌声”这一主题,我抓住整体——局部——整体的关系,透过掌声前后英子的巨大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理解掌声,最后升华掌声的含义,做到循序渐进。教学中,我始终谨记面对文本,要有语文意识。因此,我透过语言的形式把握语言的内容,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语言运用之妙,最终迁移内化于学生的语言活动之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