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2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23)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懋,寿州人。初以舍人从军,立功为指挥佥事,累进右都督,封宁阳伯,禄千石。永乐六年三月,佩征西将军印,镇宁夏,善抚降卒。明年秋,故元丞相昝卜及平章、司徒、国公、知院十余人,皆帅众相继来降。已而平章都连等叛去,懋追擒之黑山,尽收所部人口畜牧。进侯,益禄二百石。十一年巡宁夏边。寻命将山西、陕西二都司及巩昌、平凉诸卫兵,驻宣府。战忽失温,与成山侯王通先登,都督朱崇等乘之,遂大捷。二十年从北征。领御前精骑破敌于屈裂河。别将五千骑循河东北,捕余寇,歼之山泽中。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还京,赐龙衣玉带,册其女为丽妃。成祖之崩于榆木川也,六军在外,京师守备虚弱。仁宗召懋与阳武侯薛禄帅精骑三千驰归,卫京师。命掌前府,加太保,与世侯。宣德元年,从讨乐安。还,仍镇宁夏。三年奏徙灵州城。得黑白二兔以献,宣宗喜,亲画马赐之。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英宗即位,命偕张辅参议朝政,出为平羌将军,镇甘肃。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十三年,福建邓茂七反。都御史张楷讨之无功,乃诏懋佩征南将军印,充总兵官,帅京营、江浙兵往讨。至浙江,有欲分兵扼海口者,懋曰:“是使贼致死于我也。”明年抵建宁,茂七已死,余贼聚尤溪、沙县。诸将欲屠之,懋曰:“是坚贼心也。”乃下令招抚,贼党多降。分道逐捕,悉平之。已而沙县贼复炽,久不定。会英宗北狩,景帝立,遂诏班师。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赠浚国公,谥武靖。‎ ‎(节选自《明史·陈懋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 B. 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 C. 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 D. 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册封是皇帝把勋封爵号授给宗族、后妃的仪式,陈懋北征有功,女儿被册封为丽妃。‎ B. 宣德是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年号,宣宗是他的谥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的名号。‎ C. 北狩的本义是到北方狩猎,借指向北进军,文中是英宗北征被俘的委婉说法。‎ D. 宗人府是明清时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常由亲王担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懋镇守宁夏,善待降卒。他以征西将军的身份镇守宁夏,善于抚恤投降的士兵,吸引北元残部纷纷归降。‎ B. 陈懋骁勇善战,威震漠北。他多次随皇帝北征,在屈烈河破敌,伏击逃亡的敌军残部,解除边疆围困,威名震慑大漠以北。‎ C. 陈懋忠于朝廷,深得倚重。明成祖北征途中病逝,京城守备空虚,他奉命与阳武侯薛禄率兵保卫京师,掌管前军都督府。‎ D. 陈懋出讨民变,善用兵法。他率军讨伐邓茂七,采纳分兵扼守入海口的建议,招抚或追捕贼寇,最终平定叛乱。‎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别将五千骑循河东北,捕余寇,歼之山泽中。‎ ‎(2)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 ‎【答案】1. C 2. B 3. D ‎ ‎4. (1)陈懋另外率领五千骑兵沿着黄河向东北进军,追捕残余的敌寇,在山林和水边歼灭了他们。‎ ‎(2)这年冬,敌寇侵掠镇番,陈懋派兵前去救援,敌寇退去,陈懋把斩杀敌人俘获物品的情况报告给皇帝。‎ ‎【解析】‎ ‎1.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师”“武安侯郑亨”“辎重(指军械、粮草等物资)”“懋”“隘”“敌”“伏(伏兵)”,虚词“以”,“死过半”的主语是“敌”,“敌”前要断开; ‎ ‎2. B,“宣宗是他的谥号”说法错误,应该是庙号。‎ ‎3. D项,“采纳分兵扼守入海口的建议”说法错误。‎ ‎4.(1)句省略主语“陈懋”,翻译时补齐;“别”,另外;“将”,率领;“循”,沿着;“东北”,动词,向东北进军;“歼之山泽中”,即“歼之于山泽中”,在山林和水边歼灭了他们,之,代指余寇。(2)中的“其冬”,这年冬;“掠”,侵掠;“解去”,指敌寇退去; “以”,把;“斩获”,指斩杀敌人俘获物品的情况;“闻”,使动用法,使……知道,报告;“以斩获闻”即“以斩获闻之”,之,代指皇帝。‎ 译文:‎ 陈懋,寿州人。当初以舍人身份从军,立功,任指挥佥事。不久率领军队,功劳多,多次升迁为右都督。封为宁阳伯,俸禄一千石。永乐六年三月,以镇西将军身份,镇守宁夏,优抚投降的士兵。第二年秋天,原来的元朝丞相昝卜及平章、司徒、国公、知院等十余人,相继率所部前来投降。不久平章都连等叛变逃走,陈懋追赶并在黑山擒获了他们,没收他们所拥有的全部人口牲畜。进封侯爵,增加俸禄二百石。永乐十一年,巡视宁夏边疆。不久受命统领山西、陕西二都司及巩昌、平凉众卫所的军队,驻扎在宣府。与忽失温作战时,陈懋和成山侯王通率先登城,都督朱崇登随后杀到,于是大胜。永乐二十年,随从皇帝北征。他统领御前精锐骑兵,在屈烈河战胜敌人。另外率领五千骑兵沿着黄河向东北进军,追捕其余的敌寇,在山林和水边歼灭了他们。回师的时候,武安侯郑亨率领辎重先行,陈懋在险要处埋伏以待敌军。敌人跟了上来,伏兵冲出奔突攻击,敌人被杀过半。回京之后,皇帝赐给陈懋龙衣玉带,册封他的女儿为丽妃。成祖北伐死在榆木川,当时六军在京城之外,京城守备虚弱。仁宗召陈懋与阳武侯薛禄率精锐骑兵三千急速回来守卫京城。命他掌管前府,加官太保,赐予世袭的侯爵。宣德元年,陈懋奏请讨伐乐安。回军,仍然镇守宁夏。宣德三年,陈懋奏请调往灵州城,得到黑白两只兔子献给皇帝。宣宗十分高兴,亲自画了一幅马赐给他。陈懋在镇所长久,名声威震漠北。英宗即位,命他与张辅一起参议朝政,出京任平羌将军,镇守甘肃。这年冬,敌寇侵掠镇番,陈懋派兵前去救援,敌寇退去,陈懋把斩杀敌人俘获物品的情况报告了皇帝。正统十三年,福建人邓茂七反叛。都御史张楷讨伐,没有战功,朝廷便下诏让陈懋佩征南将军印,任总兵官,率京营、江浙军队前往讨伐。到达浙江,有人想要分兵扼守入海口,陈懋说:“这是让贼拼死对付你们。”第二年,抵达建宁,邓茂七已死,余贼聚集在尤溪、沙县。众将想要屠杀他们,陈懋说:“这是坚定贼寇的心。”便下令招抚,贼寇大多投降。陈懋分道追捕其余的贼寇,最终全部平定。不久沙县贼又反叛,很久不能平定。恰逢英宗北征被俘,景帝即位,便下诏班师。朝廷给陈懋加官太保,执掌中府,兼管宗人府事务。英宗恢复帝位后,又给陈懋增加俸禄二百石。天顺七年陈懋去世,时年八十四岁。赠浚国公,谥号武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解析 “循宪召见”表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奏”为“草”的宾语,两者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择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宋科举考试科目有五经科。‎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京师,在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这三个义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中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解析 “京师”在文中指“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部落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为迎合权贵心意,他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他对裴伷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他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解析 “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错,原文中“病之”是指“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错,原文中“后引拜监察御史”是说“武后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这事,皇帝下令处死告发者。‎ ‎(2)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成为不肖子孙的酒色花费,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参考译文 ‎ 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循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向他询问如何处理事情,张嘉贞有条有理地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都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内容。有一天,武后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后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张嘉贞到朝廷奏事,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突厥九姓部落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上表请求设置天兵军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这事,皇帝下令处死告发者。张嘉贞致辞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等罢相后,皇帝果真打算任用张嘉贞,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任职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晈获罪,张嘉贞迎合权贵的心意,请求皇帝施以廷杖,不久姜晈死去。恰逢广州都督裴伷先获罪,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比照,张说说:“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士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说得太严重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很久,张嘉贞因病请求回东都,下诏御医从驿路赶去看望。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追赠为益州大都督,谥号为恭肃。张嘉贞性格简慢疏放,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我曾担任宰相,没死时,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而罢官,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保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成为不肖子孙的酒色花费,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