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变成铝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铝易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有保护作用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溶液中的溶剂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把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溶液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的大 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石墨、Fe(OH)3胶体、澄清石灰水 B.氮气、干冰、冰水混合物 C.液氯、CuSO4、漂白粉 D.硫粉、氨水、硫酸 4.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1 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l-数为 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4g 氦气中含氦原子数为 NA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4NA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CO32-、NH4+、NO3-、K+ B.含有大量Ag+的溶液中:H+、Na+、K+、Cl- C.强碱性溶液中:Fe3+、Na+、Cl-、SCN- D.强酸性的溶液中:NH4+、Cu2+、Cl-、NO3- 6.下列各组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Br、CO2、NH3 B.Na2O、Na2O2、Na2S C.NaCl、HCl、H2O D.NaOH、CaCl2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大量H2:Al+2OH-=AlO2-+H2↑ C.实验室制取Cl2:MnO2+4H++2Cl-Mn2++Cl2↑+2H2O D.氯气溶于水,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8.已知反应①KClO3+6HCl=3Cl2+KCl+3H2O;②2KBrO3+Cl2=Br2+2KCl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 C.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若反应②中有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10mol 9.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生成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生成物质量一样大 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高氯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 A.③⑤⑦⑧ B.⑤⑦⑧ C.⑤⑧ D.⑤⑦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 ③18g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④标准状况下,等体积CH4和HF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⑤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之间的相互转化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呈现如下变化: 关于溶液中导致变色的微粒Ⅰ、Ⅱ、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H+、ClO-、Cl2 B.H+、ClO-、Cl- B. C.HCl、ClO-、Cl- D.H+、HClO、Cl2 13.16O 和 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 与 18O 互为同位素 B.16O 与 18O 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C.16O2 与 18O2 互为同素异形体 D.16O2 与 18O2 的化学性质不同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B.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 验 操 作 目的或结论 A 将Cu片放入FeCl3溶液中 证明Fe的金属性比Cu强 B 将点燃的镁条置于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有黑色固体生成 镁与CO2发生置换反应 C 将SO2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证明SO2有漂白性 D 向FeCl2溶液(含少量FeBr2杂质)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 16.如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 ) A. NH4Al(SO4)2 B.KAl(SO4)2 C.Al2(SO4)3 D.NaAlO2 1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 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H2CO3>H2SiO3,判断碳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18.下列关于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片是正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离子移向铜片被还原 19.将100 m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酸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 溶解9.6 g(假设此时硝酸只被还原为NO,下同);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 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 B.A点对应消耗NO3-物质的量为0.1 mol C.B点对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8.4 g D.原混合酸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2.0 mol·L-1 20.A、B、C都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 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 则A、B、C符合的一组是( ) A. 铍、钠、铝 B.硼、镁、硅 C.碳、铝、磷 D.氧、磷、氯 21..已知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22.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I2(s)与1 mol H2(g)化合生成2 mol HI(g)时,需要吸收5 kJ的能量 B.2 mol HI(g)分解生成1 mol I2(g)与1 mol H2(g)时,需要吸收12 kJ的能量 C.1 mol I2(s)变为1 mol I2(g)时需要吸收17 kJ的能量 D.I2(g)与H2(g)生成2HI(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3.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 LED 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化 B.溶液中 SO42-向负极移动 C.铜为阳极,锌为阴极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2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Y、Z、W位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X原子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又是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X,离子半径Z<W B.元素Y的单质能与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Y和W能形成YW2型离子化合物 D.W的单质有毒,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2分)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 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 学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①~⑨代表九种常见 的短周期元素,请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⑧所对应的元素名称为___,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2分)。 (2)在①~⑨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2分)(填元素符号),其某种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2分) (3)⑤⑥⑦三种元素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2分)(填化学式)。 (4)比较④与⑨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填化学式)。 (5)由下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___。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⑥和⑨ 26.(每空2分,共14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 (4)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______。 (5)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 (6)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 27.(每空2分,共12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 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O、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E中的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4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请回答: (1)在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SO2有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A. 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AlO2-+3H2↑,故B错误; C.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 Mn2++Cl2↑+2H2O,故C正确; D. 氯气溶于水,氯气与水的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故D错误;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A 【解析】A. 16O 与 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 16O 与 18O互为同位素,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错误; C. 16O2 与18O2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 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氢原子和氯原子两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 B.碘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升华只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B项错误; C.共价化合物的定义是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因此一定没有离子键,C项正确; D.离子化合物的定义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因此也可能有共价键,例如是离子化合物,但是含有共价键,D项错误;答案选C。 15.【答案】B 【解析】A.发生2Fe3++Cu=Cu2++2Fe2+反应,体现Fe3+的氧化性强于Cu2+,不能证明二者金属性的强弱,故A错误; B.根据现象推知,发生2Mg+CO22MgO+C反应,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利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把SO2氧化成SO42-,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错误; D.还原性:Fe2+>Br-,加入适量氯水,先氧化成Fe2+,因此不能用氯水除去FeCl2 中FeBr2,故D错误;故选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D 【解析】A.Zn,Cu及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Cu2++2e-=Cu,金属铜质量增加,故B错误; C.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故C错误; D.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Cu2++2e-=Cu,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故D正确;答案选D。 19.【答案】D 【解析】A.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硝酸首先把铁氧化为硝酸铁、自身被还原为NO,同时还产生水,当硝酸完全被消耗后,继续加入铁粉,铁与溶液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当铁离子完全消耗后,加入的铁粉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因此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A正确; B. A点硝酸根恰好完全被消耗,消耗铁的物质的量是5.6g÷56g/mol=0.1mol,Fe失去0.3mol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mol,因此对应消耗NO3-物质的量为0.1 mol,B正确; C. 根据B项分析,A点生成0.1molFe3+,根据方程式2Fe3++Fe=3Fe2+可知0.1mol铁离子消耗0.05mol铁,则B点对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0.1mol+0.05mol)×56g/mol=8.4 g,C正确; D. 最终消耗铁是11.2g,物质的量是11.2g÷56g/mol=0.2mol,则溶液中产生硫酸亚铁是0.2mol,根据S原子守恒可知,每一份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2mol,硫酸的浓度是0.2mol÷0.05L=4mol/L,D错误;答案选D。 20.【答案】D 【解析】A、B、C均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处于第二周期,B、C处于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原子序数为(x+7),C原子序数为(x+9),由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可得:(x+7)+(x+9)=4x,解得x=8,则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P、Cl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O元素族序数的2倍,故选D。 21.【答案】C 【解析】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R的质子数为M-n,1个R2-里所含的电子数为M-n+2,mgR2-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选C。 22.【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1 mol I2(s)和1 mol H2(g)吸收5 kJ热量生成2 mol HI(g),A正确; B.由图可知,1 mol I2(g)和1 mol H2(g)生成2 mol HI(g)放出12 kJ热量,则2 mol HI(g)分解生成1 mol I(g)与1 mol H2(g)时需要吸收12 kJ的能量,B正确; C.由图可知,1 mol I2(g)变为1 mol I2(s)放出17 kJ的热量,则1 mol固态碘变为1 mol碘蒸气时需要吸收17 kJ的能量,C正确; D.由图可知,1 mol I2(g)+1 mol H2(g)生成2 mol HI(g)放出12 kJ热量,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为D。 23.【答案】C 【解析】A.装置中通过发生原电池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发光二极管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A正确; B.溶液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阴离子(SO42-)向负极移动,B正确; C.此装置为原电池,电极只讲正、负,不讲阴、阳,C错误;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Fe的金属活动性仍大于Cu,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D正确; 故选C。 24.【答案】A 【详解】依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C、Mg、S、Cl。 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原子半径Mg>C,离子半径S2->Cl-,A不正确; B. 元素Y的单质是Mg,其能与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和C,B正确; C. Mg和Cl能形成MgCl2,其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 D. Cl2有毒,其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故其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正确。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 25.【答案】硫 第三周期第ⅥA族 Na 2Na2O2+2CO2=2Na2CO3+O2 NaOH HF HCl D 【解析】(1)⑧所对应的元素名称为硫,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在①~⑨元素中,同周期,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原子半径规律为①<④<③<②<⑨<⑧<⑦<⑥<⑤,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其氧化物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⑤⑥⑦三种元素的金属性⑤>⑥>⑦,金属性越强,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故碱性最强的是NaOH。 (4)同主族,从下到上,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④>⑨;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高,故HF>HCl。 (5)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常出现在金属或NH4+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故含有离子键的是⑥和⑨,答案为D。 26.【答案】① ③⑤⑥ ②④⑦ ①③⑤⑥ ⑧ 【解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金属原子之间存在金属键,据此分析。 ①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②是共价化合物,③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④是共价化合物,⑤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⑥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⑦是共价化合物,⑧A1在熔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①;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③⑤⑥,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⑦; (4)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①③⑤⑥; (5)熔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物质是⑧; (6)水属于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27.【答案】利用生成的CO2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 使分液漏斗的凹槽对准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 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3Cu+8H++2NO3-=3Cu2++2NO↑+4H2O 验证E中的无色气体为NO 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CO2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使分液漏斗的凹槽对准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 (2)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其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因此实验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3)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发生2NO+O2=2NO2,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NO存在,则装置E和F的作用是验证NO的生成; (4)NO、NO2都有毒,能污染环境,氮的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则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28.【答案】Na2SO3+H2SO4(浓) ===Na2SO4+H2O+SO2↑ 变红 酸性 褪色 漂白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氧化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还原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SO2+2NaOH===Na2SO3+H2O 【详解】(1)⑥中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即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 (3)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4)SO2中+4价S具有氧化性,硫化氢中-2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把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本身被还原成单质硫,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所以③中的实验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 (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即⑤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