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 A. 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B. 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资源的循环再生,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选;‎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选;‎ 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有机物的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故C不选;‎ D.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D不选;‎ 故选B。‎ ‎2.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M、N全部变成了Q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 正反应和逆反应不再进行 ‎【答案】C ‎【解析】A、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所以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A错误;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反应限度,B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D错误;答案选C。‎ ‎3. 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均为7 g的铁片同时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速率最快的是(  )‎ A. 150 mL 2 mol·L-1盐酸 B. 500 mL2mol·L-1硫酸 C. 50 mL 3 mol·L-1盐酸 D. 50 mL 18.4 mol·L-1硫酸 ‎【答案】B ‎【解析】18.4 mol·L-1的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使铁发生钝化;2 mol·L-1的硫酸中 c(H+)=4 mol·L-1,浓度最大,反应最快。‎ ‎4.某化学反应其△H=+122 kJ/mol,∆S=-231 J/(mol·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B.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H-T△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H-T△S=+122kJ•mol-1-T×(-231×10-3kJ•mol-1•K-1)=122+231×10-3T>0,所以反应一定为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则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故B、C、D错误,A正确。答案选A。‎ ‎5.将 0.1mol/L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或者加入少量 CH3COONa 晶体时,都会引起( )‎ A. 溶液的 pH 变大 B.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D. 溶液中c(OH-)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H3‎ 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A正确;‎ B.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B错误;‎ C.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 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D错误;‎ 答案选A。‎ ‎6.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使用铁触媒,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 B. 过量空气有利于SO2转化为SO3‎ C. 打开汽水瓶盖,即有大量气泡逸出 D. 将盛有NO2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能够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选;‎ B、增加氧气的浓度,2SO2 + O2 2SO3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2NO2⇌N2O4 △H<0,N2O4无色,加热,平衡逆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A。‎ ‎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 =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C.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D. 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答案】B ‎【解析】A、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此溶液显碱性,Al3+、OH-生成沉淀或AlO2-,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根据信息,此溶液中c(H+)>c(OH-),溶液显酸性,这些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正确;C、与Al能放出氢气的,同业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是碱性,则Fe2+和OH-不共存,若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不产生H2,故C错误;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此物质对水电离有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AlO2-、CO32-和H+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8.可逆反应aA (g) + bB (s) cC (g) + dD (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或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 化学方程式系数a <c+d D. 无法根据图像确定改变温度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答案】C ‎【解析】对于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1,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因B物质是固体,则aT1,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9.将V1mL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低于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该实验开始温度是22℃,A正确;‎ B.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 C.只是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根据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可知恰好反应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n(NaOH)=n(HCl),20mL×c(NaOH)=30mL×1.0mol/L,解得c(NaOH)=1.5mol/L,D正确; ‎ 答案选C。‎ ‎10.一定温度下,水存在如下电离: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 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Cl,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mol/L,Kw不变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不变,Kw不变,故A错误;‎ 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pH变小,故B正确;‎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Cl,铵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导致c(H+)降低,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2SO4,溶解后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H+)=1×10-7mol/L,因为温度不变,则Kw不变,故D正确; ‎ 故选BD。‎ ‎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 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 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燃料燃烧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能量应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故选A项;‎ B项,酶催化需要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酶会失去活性,所以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故不选B项;‎ C项,弱电解质溶于水,开始电离的速率快,随着反应进行电力速率减慢,电离出的离子重新结合为弱电解质分子,最终电离和结合速率相等,达到平衡,故不选C项;‎ D项,强碱滴定强酸,酸碱反应的终点存在pH突变,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O2H2O(g) ΔH=−285.8 kJ·mol−1‎ B. 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NaOH与醋酸反应的中和热可以表示如下: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 kJ·mol−1‎ C. 已知: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4 kJ·mol−1,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ΔH=−1.9 kJ·mol−1‎ D. 已知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4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222.6 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产生H2O为液态,因此氢气的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1,故A错误;‎ B、中和热是稀强酸和稀强碱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CH3COOH属于弱酸,弱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CH3COOH和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B错误;‎ C、①C(s,金刚石)+O2(g)=CO2(g),②C(s,石墨)+O2(g) CO2(g) ,①-②得出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 kJ·mol−1,故C正确;‎ D、1mol甲烷生成C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8mol,则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是890.4/8kJ=111.3kJ,故D错误。‎ 答案选C。‎ ‎13.取80mLNaOH溶液加入到120 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如果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是( )‎ A. 0.05 mol/L B. 0.10mol/L ‎ C. 0.15 mol/L D. 0.20 mol/L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x。混合溶液的pH=2,则混合溶液中的c(H+)=0.01mol/L,也说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有:,解得x=0.05mol/L;‎ 答案选择A项。‎ ‎14.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X(g)+2Y(g)Z(g) ΔH=-akJ∙mol-1(a>0),现向该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系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 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kJ C. 达到平衡时,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1‎ D.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体系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因此压强为变量,当体系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放出的热量与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X(g)与Y(g)的物质的量未告知,无法判断反应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 C.达到平衡时,参与反应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因此平衡时,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不等于1∶1,故C错误;‎ D.升高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5.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4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增大为0.9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各物质的计量数一定满足:x+y=z B. 若B为气体,压缩后B的体积分数增大,转化率降低 C. 无论B为固体或气体,压缩后B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D. 压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已知,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4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增大为0.9 mol/L,则改变容器的体积,平衡未发生移动,则等式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 ‎【详解】A. 若B为气体,则各物质的计量数一定满足:x+y=z,若B为非气体,则x=z,A错误;‎ B. 若B为气体,压缩后B的体积分数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B错误;‎ C. 无论B为固体或气体,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压缩后B的质量都不会改变,C正确;‎ D. 压缩时,平衡不移动,但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错误;‎ 答案为C ‎16.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B.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1,若a>7时,则溶液的pH为a或14-a C. pH=5的盐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倍后pH=8‎ D. pH=3的HA溶液与pH=11的BOH等体积混合,溶液pH>7,则BOH为强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HA溶液的pH可能小于7,如NaHSO4、NaHSO3,其中H2SO4为强酸,亚硫酸为中强酸,一般看作弱酸;也可能大于7,如NaHCO3,碳酸为弱酸,所以不能通过测NaHA溶液的pH判断H2A是强酸还是弱酸,故A错误;‎ B.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1×10-7mol•L-1时,抑制了水的电离,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若为酸溶液,则pH=14-a,若为碱溶液,则pH=a,故B正确;‎ C.酸无论如何稀释不能变为碱性或中性溶液,所以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溶液的pH接近于7,但小于7,故C错误;‎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BOH等体积混合,①若BOH为强碱、HA为强酸,则pH=7,②若BOH为强碱、HA为弱酸,则pH<7,③‎ 若BOH为弱碱、HA为强酸,则pH>7,所以溶液 pH>7,则BOH为弱碱,故D错误;‎ 故选B。‎ ‎1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其中容器Ⅰ中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Ⅰ ‎500‎ ‎1.0‎ ‎1.0‎ ‎0‎ ‎0.8‎ Ⅱ ‎500‎ ‎1.0‎ a ‎0‎ ‎0.5‎ Ⅲ ‎600‎ ‎0.5‎ ‎0.5‎ ‎0.5‎ ‎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0.8mol、Cl20.8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2)==0.32mol/L•min-1,依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则V(CO)=V(COCl2)=0.32mol/L•min-1,故A错误;‎ B.依据图中数据可知:Ⅱ和Ⅲ为等效平衡,升高温度,COCl2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依据方程式:CO(g)+Cl2(g)⇌C0Cl2(g),可知:‎ ‎        CO(g)+Cl2(g)⇌C0Cl2(g)‎ 起始浓度(mol/L)  2    2    0‎ 转化浓度(mol/L) 1.6    1.6   1.6‎ 平衡浓度(mol/L) 0.4    0.4    1.6‎ 反应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O转化率:×100%=80%;‎ 依据Ⅱ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 ‎         CO(g)+Cl2(g)⇌C0Cl2(g)‎ 起始浓度(mol/L)   2   2a     0‎ 转化浓度 (mol/L)  1    1    1‎ 平衡浓度 (mol/L)  1   2a-1    1‎ Ⅰ和Ⅱ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则:K==10,解得:a=0.55mol,故C正确;‎ D.CO(g)+Cl2(g)⇌C0Cl2(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0.8mol,Cl20.8mol,相当于给体现减压,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 B.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 C.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D.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平衡常数K值越大,反应向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A项正确。‎ B、达平衡时2v正(X)=v逆(Z),B项错误。‎ C、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又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小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C项错误。‎ 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项错误。‎ 答案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9.(一)、 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 ‎(3)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c. 降低温度 d. 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二)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 A(g) + B(g)3C(g) + D(s), 反应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1.2 mol/L。‎ ‎(1)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① 4 mol A + 2 mol B ② 3 mol C + 1 mol D + 1 mol B ‎③ 3 mol C + 2 mol D ④ 1.6 mol A + 0.8 mol B + 0.6 mol C ‎【答案】(1). 增大 (2). 减小 (3). 15~20 min,25~30 min (4). 增加了O2的量 (5). ab (6). 吸热 (7). ③‎ ‎【解析】(一)(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2)反应混合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在15-20min和25-30min出现平台,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15-20min和25-30min;‎ ‎(3)由图可知,反应进行至20‎ ‎ min时,氧气的浓度突然增大,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浓度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加了O2的量;由图可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10min到15min反应混合物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10min改变瞬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a.加了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故a正确;b.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故c错误;d.10min改变瞬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不是增加SO3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b;故答案为:增加了O2的量;ab;‎ ‎(二)(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方程式知,2 A(g) + B(g)3C(g) + D(s)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质量变小,所以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2)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根据等效平衡,把物质都换算成方程式一边的物质,且和初始加入的入2mol A和1mol B相等即可。①4mol A+2mol B 与初始A、B的物质的量不同,故错误; ②3molC+l mol D+1mol B换算成A、B,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2mol,与A、B的初始物质的量不同,故错误;③3mol C+2mol D 换算成A、B,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D是固体,对气体无影响,与A、B的初始物质的量相同,故正确;④1.6molA+0.8 mol B+0.6mol C换算成A、B,与A、B的初始物质的量不同,故错误;故答案为:③。‎ ‎20.Ⅰ、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蒸汽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则H2S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Ⅱ、某学生用0.2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填编号)。‎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中(从图中选填“甲”或“乙”)‎ ‎(3)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填编号)。‎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答案】(1). 2.5 (2). 2.85×10-3 (3). ① (4). 乙 (5). B ‎【解析】‎ ‎【分析】Ⅰ、根据三段式,结合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列式计算;‎ Ⅱ(1)滴定管的“0”刻度线以上无刻度线,无法读取初始读数;‎ ‎(2)NaOH溶液是碱性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合性的硅酸钠,据此选择滴定管;‎ ‎(3)由c(HCl)=可知,V(NaOH)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Ⅰ、对于反应H2S(g) + CO2(g) ⇌ COS(g) + H2O(g)‎ 起始(mol)      0.40      0.1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40-x     0.10-x        x            x 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则=0.02,解得:x=0.01,H2S的平衡转化率a1=×100%=2.5%;‎ 体积为2.5L,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c(H2S)==0.156mol/L,c(CO2)==0.036mol/L,c(COS)=c(H2O)==0.004mol/L,则K==0.00285,故答案为:2.5;0.00285;‎ Ⅱ(1)实验步骤中①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0”刻度线以上无刻度线,无法读取体积,则实验①有错误,故答案为:①;‎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中,即乙中,故答案为:乙;‎ ‎(3)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A不选;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导致消耗的NaOH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故B选;C.滴定后俯视读数,导致消耗NaOH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C不选;故答案为:B。‎ ‎21.已知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逆反应FeO(s)+CO(g)Fe(s)+CO2(g)是炼铁工业中一个重要反应,其温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如下表:‎ T/K ‎938‎ ‎1 100‎ K ‎0.68‎ ‎0.40‎ 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若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充入氦气,混合气体的密度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30℃,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平衡常数K=1,在2L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分别充入3molCO2、2molH2、1molCH3OH、4molH2O(g),反应向__方向进行。(填“正”、“逆”或“不移动”)‎ ‎(3)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NH3·H2O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 ‎1.7×10-5‎ ‎1.7×10-5‎ K1=4.3×10-7‎ K2=5.6×10-11‎ K1=1.3×10-2‎ K2=6.3×10-8‎ ‎①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____,其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a=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浓度均为0.01mol·L-1的下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___(填编号);将下列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填编号)。‎ A.CH3COOH B.H2CO3 C.H2SO3‎ ‎【答案】(1). 减小 (2). 增大 (3). 正 (4). CH3COOH H++CH3COO- (5). ‎ ‎ (6). C (7). B ‎【解析】‎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2)首先计算c(CO2)、c(H2)、c(CH3OH)、c(H2O),再计算浓度商,与K比较后判断反应的方向;‎ ‎(3)①CH3COOH为弱酸,据此书写电离方程式,并根据电离方程式书写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②K越大,酸性越强;酸性越强,稀释100倍后pH变化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减小,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充入氦气,反应体积不变,气体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2)c(CO2)==1.5mol/L,c(H2)==1mol/L,c(CH3OH)==0.5mol/L ,c(H2O)==2mol/L,则浓度商==<K=1,反应正向进行,故答案为:正;‎ ‎(3)①CH3COOH为弱酸,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H++CH3COO-,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a=,故答案为:CH3COOH H++CH3COO-;;‎ ‎②K越大,表示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根据表格数据可知,H2SO3的K1最大,因此H2SO3酸性最强;酸性越强,稀释100倍后pH变化越大,则pH变化最小的是酸性最弱的H2CO3,故答案为:C;B。‎ ‎22.肼(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先合成氨气:N2(g)+3H2(g)2NH3(g)ΔH<0,再进一步制备肼。完成下列填空:‎ ‎(1)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试验,所得结果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__(填“A”或“B”或“C”),理由是:__。‎ ‎(2)一定条件下,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同时压缩容器的体积和升高温度达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请将有关物理量的变化的情况填入下表中(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反应速率 平衡常数K 变化情况 ‎____‎ ‎____‎ ‎(3)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N—H N—N O==O N≡N O—H 键能(kJ/mol)‎ ‎386‎ ‎167‎ ‎498‎ ‎946‎ ‎460‎ 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火箭用了肼(N2H4,气态)为燃料,若它在氧气(气态)中燃烧,生成N2(气态)和H2O(液态)。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4)氨主要用于生产化肥和硝酸。“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合成氨产量将保持稳中略增。下图是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物中NH3含量(体积%)的变化情况,己知初始时n(N2):n(H2)=1:3。判断pl、p2压强的大小关系,pl___p2(选填“>”、“<”或“=”)。‎ ‎【答案】(1). A (2). 在较低温度下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一方面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转化 (3). 增大 (4). 减小 (5). N2H4(g)+O2(g)=N2(g)+2H2O(l) ΔH=-577kJ/mol (6). )pl<p2‎ ‎【解析】‎ ‎【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催化剂A的反应速率加快的倍数大,温度低;‎ ‎(2)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同时压缩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升高温度达新平衡后,N2(g)+3H2(g)⇌2NH3(g) ΔH<0,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3)先写出化学方程式N2H4+O2═N2+2H2O,然后根据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焓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判断。‎ ‎【详解】(1)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试验,其中催化剂A在较低温度下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一方面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转化,故答案为:A;在较低温度下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一方面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转化;‎ ‎(2)一定条件下,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同时压缩容器的体积和升高温度达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 ‎(3)1molN2H4分子中含4molN-H键,1molN-N键,N2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167 kJ•mol-1+386 kJ•mol-1×4+498 kJ•mol-1-946 kJ•mol-1-460 kJ•mol-1×4=-577 kJ•mol-1,N2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H=-577 kJ•mol-1,故答案为:N2H4(g)+O2(g)═N2(g)+2H2O(g) △H=-577 kJ•mol-1;‎ ‎(4)合成氨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压强越大,氨气的含量越高,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相同时p2条件下氨气的含量较高,则 pl、p2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pl<p2,故答案为:pl<p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