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考)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选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回答1-3题。‎ ‎1.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A.联系性 B.差异性 ‎ C.整体性 D.连续性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D.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3.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读下图完成4-5题。‎ ‎4.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向西部地带转移的工业部门在图a中处于哪个阶段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b中,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环节是 A.生产设计 B.产品加工 C.产品销售 D.产品更新 ‎“整个非洲之角,人们正在挨饿。冲突、粮食价格昂贵以及旱灾等灾祸,造成1100多万人处于极度贫困中。几个月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我们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但是,我们已承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索马里部分地区的确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洛杉矶时报》撰写的《索马里饥荒》的第一段文字。索马里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一。阅读并完成6-7小题。‎ ‎6.索马里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阶段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D.城市化加速推进 ‎7.下列地理事象符合索马里的是 A.工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C.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 下图甲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全年降水丰富 ‎ ‎②流域内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 ‎③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 ‎④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 ‎⑤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9.兴修水坝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兴起“废坝”运动,“废坝”可能的原因是 ‎ ‎①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 ②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 ‎③航运条件变差 ④近海鱼类减少 ‎⑤灌溉水源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荒漠化 ‎ B.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全球变暖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 D.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植被破坏 下图为“我国某省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11-13题。 ‎ ‎11.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输出比重上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 A.改善空气质量 B.增加运输成本 C.优化能源输出结构 D.减少耗水量 ‎12.图中建材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发展汽化、液化产品 B.精细化 C.发展不锈刚制品系列 D.发展模块化产品 ‎13.该省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当 ‎ A.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B.加强采煤区生态建设 C.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D.“三废”综合利用 ‎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据此完成14-15题。 ‎ ‎14.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 D.过度放牧 ‎15.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③④‎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据此,完成16-17题。‎ ‎16.“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湿度 ④减少水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相对欠缺 B.技术水平较低 ‎ C.气候条件恶劣 D.地质环境复杂 ‎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 ‎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 C.①②④ D.②⑤⑥‎ ‎19.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防风固沙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在机场附近将建设临空经济区,该经济区分为服务保障区、航空物流区和科技创新区等。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不宜在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产业是 A.物流业 B.饮料加工业 C.文化创意业 D.高端制造业 ‎21.大兴国际机场的开通,有利于 A.雄安新区与北京的联系 B.天津滨海新区产业转移 C.提高大宗货物运输效率 D.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收缩城市”指是城市人口流失,城市发展失去活力的现象。国家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读我国“收缩城市”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我国各地区收缩型城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人口增长放缓 B.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枯竭 C.珠三角地区:大城市的吸引 D.中部地区:高速城镇化 ‎23.为应对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A.改造闲置废弃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 B.建立卫星城,分散中小城市职能 C.增加税收,压缩基础设施建设 D.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相比,上图所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 ‎ ‎①交通发达 ②人均耕地面积广 ‎ ‎③生产规模较小 ④热量不足 A.①② B.①③ ‎ C.③④ D.②④‎ ‎25.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①以私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②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③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④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据此完成26-27题。‎ ‎26.关于图中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②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C.③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D.④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27.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读我国四大自然地理区域局部图,完成29-31题。‎ ‎29.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甲 B.乙 ‎ C.丙 D.丁 ‎30.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土壤肥力 B.乙——旱涝灾害 C.丙——有效积温 D.丁——灌溉水源 ‎31.丁区域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2-35小题。‎ ‎32.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33.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 C.①④ D.②③‎ ‎3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3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19年6月21日上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回答36-38题。‎ ‎36.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37.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 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所有的支流 ‎38.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39-40题。‎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P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及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40.“网上管”主要应用的系统是 A.GPS B.GIS ‎ C.RS D.人工监测 二、综合分析题(4个小题,共40分)‎ ‎4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为 。‎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点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 材料一 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二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三 红水河是珠江的干流,流经广西15个县市,被壮族民众誉为壮族的母亲河。红水河因水红沙浓而得名,流域环境非常脆弱,石灰岩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易产生石漠化。下图是红水河流域图。‎ ‎(1)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2)红水河流域是广西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请指出石漠化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4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1)图中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的我国京津唐工业区和 工业区。‎ ‎(2)读图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 ‎(3)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其发展经济的有利区位条件。‎ ‎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口为核心,由广州、佛山、深圳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下图)。“十三五”期间,广东重点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地铁、轨道交通、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化工、玩具和电子装配等工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一带转移。‎ ‎(1)说明珠三角地区传统工业向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 ‎(2)推测传统工业转入M县对当地城市化进程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3)简述珠港澳大桥等交通线路的建设对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40=60分)‎ ‎1.A 2.C 3.B 4.D 5.B 6.A 7.A 8.C 9.B 10.C ‎11.C 12.D 13.A 14.A 15.C 16.B 17.D 18.A 19.D 20.B ‎21.D 22.C 23.A 24.D 25.A 26.C 27.B 28.D 29.C 30.A ‎31.D 32.A 33.C 34.A 35.D 36.A 37.B 38.A 39.C 40.B 二、综合题(40分)‎ ‎41.(10分)‎ ‎(1)自东向西 (2分)‎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4分)‎ ‎(3)(4分)‎ ‎①合理。理由:两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近或实际距离相近,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高度相近。‎ ‎②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42.(10分)‎ ‎(1)农业用地面积大,蔬菜产量大;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公路、铁路等陆路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离北方消费市场近;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2分,任达一点得2分)‎ ‎(2)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雨水对地面侵蚀力强;多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石灰岩广布,易遭受侵蚀;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人为原因:过度农垦,人地矛盾突出;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对地表破坏大;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表存在大量疏松物质堆积;在旅游开发等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保持观念淡薄,保护力度有限。(4分,两方面各任答一点得4分)‎ ‎(3)危害:水旱灾害频发;土地承载能力下降,压缩当地居民生存空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贫困加剧;生态系统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治理对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4分,两方面各任答一点得4分)‎ ‎43.(1)辽中南工业区(2分)‎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004年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2004年之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或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越来越接近);(4分) ‎ ‎(3)有较多的高校,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科学技术水平高;交通设施发达(有机场,铁路,海港等海陆空交通);市场广阔,产品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国和国内大部分地区。(4分,任答2点得4分)‎ ‎44.(1)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地价上涨;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增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2分,任答一点得2分)‎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工业转入加快城镇新区的建设,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加速M县城市化进程;农业比重降低有利于生态退耕,减轻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4分,利弊各任答一点得4分)‎ ‎(3)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与布局,形成了区域综合交通网;交通线路不断拓展,区域联系更为密切;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区域分工与合作;便捷的交通运输网,利于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分,任答2点得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