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案
第2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3)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等主张,反映出中国人对西方认识进一步加深,由学习技术层面过渡到制度和经济层面。 (4)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强调变法图存,促进人民觉醒,形成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能强化课Ⅰ 顺乎世界潮流—从“师夷长技”到走向共和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不能自拔。 2.概况 (1)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上,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洋务运动。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影响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史学者说] 对李鸿章的评价 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首”“清政府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而近代学者蒋廷黻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 三、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康有为 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梁启超 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严复 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及成因 (1)特点: 中西融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救亡图存 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由理论到实践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2)成因: 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 4.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政治上 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经济上 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 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史学者说]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历史发展观 康有为汲取了今文经学“变易”的哲学思想,糅合了“三统”“三世”学说,指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指出“据乱、升平、太平”三世有序不乱地向前发展,强调中国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的必然性。 ——徐绍清《论戊戌思潮的发生与近代思想解放》 四、走向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初步实现 (1)方案的提出:1894年,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2)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其政治纲领。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1)围绕的问题: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展开论战。 (3)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一、鸦片战争后开明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1.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特点 (1)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2)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3)没有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2.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1)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洋务派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抗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向西方学习 1.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 (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2.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 ①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聚焦主题(一) 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及“中体西用”思想 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 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解析:选D 材料中并未涉及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而且列强推进中国近代化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故B项错误;由材料时间可知1863年,列强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可知,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D项正确。 2.张之洞说:“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材料表明张之洞( ) A.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 B.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不合时宜 C.通过民间办厂以解决人民生计 D.力图保护自然经济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可知张之洞在新形势之下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故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主要是从国家立场出发,并不是为解决人民生计,C项不符合题意。 [思维升华] 全面认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只是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生产手段近代化,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推动了中国与现代社会的接轨。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里的“破产”指的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目标没有达到,并不是洋务运动就此结束,而仍在继续。如第2题,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这一内容,强化了对洋务运动的认知。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3.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会、开国会 解析:选A 近代中国的救国主张是只要了成品——白菜,而没有拿到其种子和种植方法,这喻指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B项是早期开明地主阶级的思想主张,未涉及经济改革;C项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属于种子方面;D项设议会、开国会属于种植方法方面,故B、C、D三项错误。 4.1875年,郭嵩焘奏称:“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解析:选B 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而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突破。 5.冯桂芬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用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诸国先进的技术,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这些思想都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C项错误;材料中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D项错误。 [思维升华] 辩证看待洋务派的“本末”观 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但他的西洋观较早地摆脱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取舍模式的束缚。他肯定西洋也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其富强绝非偶然,有其本末、体用,且西洋文明“实多可以取法”,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面学习西方的“本末”观。他批判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只注重引进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民用工艺而忽略西方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做法,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广收博纳、兼容并包的态度。很明显,郭嵩焘这种新的“本末”观和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的主张,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洋务派的“体用”观,具有时代超前性。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 ——《复兴之路》 [思考] 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论证“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 [提示] 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西学东渐,使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晚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进一步发展。 论证: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魏源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 [史料二]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考] 概括史料二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 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聚焦主题(二)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中的“西方科学家认为……受其影响……谭嗣同……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可知,维新派思想家已经接触到西学的部分成果,并立足于儒家传统思想而提出新的思想学说,具有融会中西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偏颇。 2.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解析:选C 材料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故C项正确。A项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戊戌变法是改良而非革命,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宗旨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资产阶级宣传思想主张的特点 康有为等人之所以不敢明确提出限制君权、君民共治等主张,是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斗争中会表现出软弱性。如康有为在宣传自己的维新思想时,利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写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上述两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好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 二、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3.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 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 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 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 B.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 C.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发行量在逐步增加,维新派充分利用报纸宣传维新思想,启迪民智,有利于为维新变法营造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故选A项。B项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排除;梁启超等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此时尚未受到清政府重视,故C项错误;《时务报》为文言文刊物,白话文刊物的兴起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故D项错误。 4.“信”“达”“雅”是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和随意增减原文。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却将达尔文主义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这部批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翻译成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严复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 B.严复误解了赫胥黎的观点 C.严复翻译水平达不到他的翻译标准 D.严复这样的翻译别有深意 解析:选D 严复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当时民族危机加剧,严复想以此唤起民众,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 [思维升华]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人士——19世纪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站在时代前沿,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他们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因此,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思考] 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提示] 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变法思想。 问题:康有为的变法理论过于武断,反而使变法陷于被动,阻碍了变法。 [史料二]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思考] 据史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提示] 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知能强化课Ⅱ 学习方向转变—从思想启蒙到“以俄为师” 一、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与新觉醒 (1)背景: ①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尊孔复古。 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 (2)兴起: 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6年底由上海迁到北京。 ②代表人物及指导思想: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前期的指导思想。 ③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2.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者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积极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②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消极影响: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史学者说] 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都受到推崇……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激进、迫切了一些…… ——袁伟时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决非盲目的批判和扬弃。他们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 ——资中筠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开始介绍: 梁启超 发表的文章中提到了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朱执信 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无政府主义者 曾经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2)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1918年11月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积极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 1919年5月 《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 (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①创办刊物: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 ②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3)影响: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史学者说]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徐中约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1.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维新变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全面否定以儒家封建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有关 目的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不足 之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的倾向 实质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2.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鼓吹变法图强,这里说的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启蒙思想。 (2)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采用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极大地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从学习内容看 由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层面 从学习主体看 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 从学习背景看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入 从学习目的看 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聚焦主题 新文化运动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观点。材料认为新文化运动不但没有全盘否定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据此可以判断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 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 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健将胡适主张从旧有的学术思想中找到与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联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造文明,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具有科学理性的一面,故D项正确,A、B两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中“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不符,故排除。 [思维升华] 辩证看待新文化运动 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辩证看待。上述两题均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全新的视角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教材对新文化运动的定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上述两题则反其道而行之,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对推广传统文化的作用,即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立足史料,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解析: 选B 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胡适作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C、D两项错误。 4.近代学者林纾说:“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 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 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 解析:选C 胡适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材料中林纾主张旧文学“不宜废”相冲突,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涉及文学主张,排除。 [思维升华]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指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1917年胡适提出文学改革主张,后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1918年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新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真正的革新。 “文学革命”不仅仅是文学形式上的改革,而是将斗争矛头对准封建主义的。例如,陈独秀不仅反对旧文学形式上的“雕琢”等毛病,而且着重地反对了“黑幕层张、垢污深积”的封建思想内容,他把文学革命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20世纪前期,《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思考] 阅读史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教你读史] 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把汉字等同于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认为汉字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 [提示] 背景:20世纪前期,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史料二]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 [思考] 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等人的政治理想,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 [教你读史] 抓住史料二中“民主自由观念”“启蒙”“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等关键词分析,是破解本史料的核心。 [提示] 政治理想: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建立完美的民主政治。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将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学习推进到思想变革的阶段,为中国近代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全国卷Ⅰ 2017·留日学生区域分布; 2015·康有为的儒学认识; 2013·维新思想与现代化 全国卷Ⅱ 2015·维新思想; 2014·维新思想与服饰改革 2013·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 全国卷Ⅲ 2016·维新思想; 2016·中体西用思想 全国卷 2012·“冲击—反应”模式;2010·西学东渐;2010·教育的现代化 [考情分析] 在新课标全国卷中,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及其影响,尤其是维新思想,是本讲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强调能力立意,不拘泥于教材表述和教材结论,学科特色突出,更强调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考查。伴随新课程标准的修订,素养理论备受关注,更是体现在高考试题中,如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区域分布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冲击—反应”模式与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与唯物史观的运用等。试题材料引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反映了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怎样考的] 1.(2017·全国卷Ⅰ)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选A 材料中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长江流域省份与东南沿海省份明显高于内地省份,这一状况与当时中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A项正确。B项“革命运动”“高涨”与材料信息“1904年”不符,当时清政府正在推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排除。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变化,C项错误,排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排除。 2.(2016·全国卷Ⅲ)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诗界革命”的作用。“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人发起的诗歌改良运动。题干中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诗歌中蕴含着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说明“诗界革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项。倡导民主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在甲午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已经出现,排除D项。 3.(2016·全国卷Ⅲ)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两项。反对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4.(2015·全国卷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写作《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维新,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打击,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故B、D两项错误。 5.(2014·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必自易西服始”“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等可知,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规律总结] 本讲内容在高考中的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第3、4、5题)的考查;试题注重采用“提供新材料,设定新情境,考查新问题”(第1题)的方式进行命制;试题材料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设定强调将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新的科研成果、高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第1题)结合;从能力目标出发确定立意,更强化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第1、2题)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等学科素养的试题在本讲中均有体现。 [还可能怎样考]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西学东渐更是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高考历史试题在今后的命题中会以全新的视角方式考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今后的高考考查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思想的近代化”,它突出强调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二是传统文化在近代所面临的境况,这往往强调传统文化在近代有合理的现实功用,否定盲目西化。 [热点预测] 1.郭嵩焘(1818~1891年)是清代第一位驻英公使,他任职时不仅积极研究西方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点。然而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列强侵华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 C.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D.中西隔绝影响了国人的认识 解析:选B A项是郭嵩焘思想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本质上说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故B项正确;材料是郭嵩焘的思想,并没有用于实践,因此不能说明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故C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入侵导致中西方交流的隔绝状态逐渐被打破,而材料“清代第一位驻英公使,他任职时”明显是发生于鸦片战争以后,故D项错误。 2.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解析:选C 中国传统封建伦理旧道德也强调“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等品德,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是19世纪末的一场政治运动,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可知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故C项正确;梁启超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 3.晚清琉璃厂书贾记载,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浏览欧西译本”,常有文人士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这表明( ) A.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 B.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D.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解析:选D 根据“常有文人士大夫”可知学习西学的只是部分知识分子,不能说明民众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文人士大夫按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购买西书,不能体现维新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项错误;维新变法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都喜浏览欧西译本”“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可知学习西学成为潮流,故D项正确。 4.“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 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 解析:选A “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可得出对凡是传统的东西均要批判,说明其更注意形式,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2.(2018·江西百校联考)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士庶者,以我无国民故也”,“且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这反映出( ) A.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B.民族危机使民众普遍觉醒 C.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D.清廷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忧虑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危机的出现是因为我国民众没有国民意识,反映出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3.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这反映了( ) A.近代中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近代中国工业兴起于南方 C.近代新兴力量南方多于北方 D.人们对西方事物的认识差异 解析:选D 材料说明不同的群体,对待西方的技术有不同的认识,故D项正确。 4.(2018·蚌埠质检)洋务派人士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中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表明文祥( ) 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 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义可采取”,表明文祥认识到英国议会的优点,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其精神内涵,故A项正确。 5.“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梁启超这段话的主旨是( ) A.主张循序渐进变法改革 B.反对完全照搬西学 C.主张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D.要求大力兴办学校 解析:选C 梁启超强调培养新民的重要性,主张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故C项正确。 6.严复指出,这种“保商之政”,对于国家工商业的发展,“名曰保之,实则困之,虽有一时一家之获,而一国长久之利,所失滋多”,只有“翕然反之”,才能使“主客交利”。这说明严复( ) A.反对国家保护自然经济 B.认为正常的中外贸易交流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利益 C.认为“保商之政”对于国家毫无作用 D.主张提高关税保护民族经济 解析:选B 严复认为“保商之政”不利于工商业的长远发展,只有“翕然反之”,正常的中外贸易交流才能有利于一国的长久之利,故B项正确。 7.(2018·安阳一模)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 ) 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 8.(2018·重庆联考)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的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 ) A.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 D.洋务运动的失败 解析:选B 这一时期国人的认识才开始从学习器物向学习政治转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表明,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关注日本的发展经历,并不等于认同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洋务运动失败与《日本国志》被关注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9.吴虞在1916年致陈独秀的信中强调:“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者,势也。”这表明吴虞( ) A.反对传统儒学 B.认为孔子阻碍了社会进步 C.主张尊重孔子 D.希望完全学习西方思想 解析:选A 根据材料“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者,势也”表明吴虞认识到反对传统儒学是大势所趋,故A项正确;吴虞反对的是“坚执其学”,故B项错误;吴虞承认孔子是春秋战国伟人的同时,更多强调其学说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反对儒学的一面,没有体现学习西方的一面,故D项错误。 10.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可知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B项正确。 11.据记载,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青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这说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 B.新三民主义已被普遍接受 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显现 D.传统封建思想得到了清算 解析:选C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青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显现,故C项正确。 12.(2018·河北“名校联盟”联考)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解析:选B 《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只是一篇文章,只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有所传播,但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故A项错误;根据“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 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故C项错误;宣言单纯强调工人阶级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阶级的作用,说明工人阶级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此种论调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人。此种论调认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所谓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是形而上的,西方文化是形而下的。孔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西方的器械精巧,工艺精湛,是我们应该学习搬运过来的。 ——摘编自胡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 材料二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们重搬儒术,利用当时封建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据孔子儒经实现他们的维新大业。可以说,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 ——摘编自汤志钧《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关系的实质,并简要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重搬儒术”的原因,并说明维新派“迷恋传统文化”与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的不同。(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所学,从积极的角度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评价。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结合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的内容分析。 答案:(1)实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制度。 评价:传播了西学,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但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只能失败。 (2)原因:中国有迷信孔子的传统社会心理;可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弱小,尚不能提出科学的纲领。 不同:维新派“迷恋传统文化”是为了便于进行维新变法,以改变孔子儒学统治下的中国;而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则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儒家思想,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专制统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12分) 解析:根据材料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和“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可知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是由认为其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到认为其具有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成为民主主义国家;对其变化的评述从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背景及其两种不同认识所要达到的目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变化:从认为孔子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到认为孔子思想具有民主精神并推动中国成为民主自由国家。 评价:胡适两个相反的观点,是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为达到不同目的得出的结论。前者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借否定孔子思想达到否定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的;后者是在抗战时期,借高度评价孔子民主自由思想,拉近中美两国关系,期望达到美国加强对华援助的目的。这是他实用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他对传统儒学认识深化的结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