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考试说明》规定考生在表达应用中要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连贯、得体是较高层次的语言运用能力,它综合了语法、修辞、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认为,谈考点可用以下六条原则指导做题。‎ 一、陈述对象(话题)一致性原则:‎ 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 当然,陈述对象除主语相承之外,还有顶真式的主宾相承,但本质上仍属话题一致。‎ 例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解析] 从给定的语境看,这道题的陈述对象是“小明”,要找与之衔接的语句,就要注意这一特点。故此,首先要排除A、D两项,因为这两项是以“妈妈”为陈述对象的,选之,与给定语句衔接不好。再比较B、C两项,B项有“但”,能连接上句,构成语意本身存在的转折关系,同时,这句自始至终,以“小明”为陈述对象(主语),是最佳答案。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清晰和连贯的要素之一。‎ 二、全段语体一致性原则:‎ 把握语体,用语准确是运用语言得体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体式。大体来讲,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郑重的书面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中经常使用。‎ 例2、广播稿要求通俗化、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 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 a         b            c             d        e                                  ‎ 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 已逾100万元之巨,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 f            g         h                                  i ‎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                                  j             k 答:(    )(    )(    )(    )‎ ‎[解析] 此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第一句话“广播稿要求通俗化、口语化,一听就明白”,可见,广播稿属于口头语体。那么,e、f两处读音相同,播音时没有区别,容易误解,可改为“受灾”和“救灾”;h处文言色彩太浓,不适用于这种口语比较强的广播稿,可改为“已经超过100万元”;i处在广播时不必读出,若要强调,文字应重新组织。‎ 三、前后内容照应性原则:‎ 句子的连贯,主要是就前后的语意相接而言的。一个语言单位(单句、复句、句群、文段等),要做到清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的一致性和照应性。‎ 例3、“对于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的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教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上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解析] 请注意这道题目的给定语句,它提出了两个问题在前面:一是“是否可以……”,二是“要不要……”。前面的一个问题应该否定回答,后面一个问题应该肯定回答。注意了这个情况,选择衔接的答案就应该选能够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一项。A、D两项只从否定方面回答,C项只从肯定方面回答,都不能与前面的问句相对应,选B项才正确。因此,要瞻前顾后,仔细找出其对应点,语句的表达才会连贯。‎ 四、全段氛围一致性原则:‎ 一定的语言单位,有一定的意义氛围。这个意义氛围,是连接和组合语句的重要因素。只要把符合这种氛围的语句放在一起,把不合这种氛围的语句排除掉。才能做到语言清晰和连贯。‎ 例4、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的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 本题中要衔接的语句处在段首。后面的文字极力地渲染了崖壁下凄凉、冷清、寂静、伤感的氛围;几处坟地,几块破碑,枯水露石,周围死寂。选项中,A句“夕阳烘炙”的五彩屏障,C句中夕阳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烁的光芒,D句中白帆透明的羽翼,透露出的都是一种明朗、欢快的暖色调,都与其情调不相谐和。惟有B句的冷清的天气,萎落的藤叶,瘦削的崖壁,这种冷色调,才能与之有机融合,故应选B。‎ 五、前后句式一致性原则:‎ 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句式)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备选句中,如果有结构(句式)上与前后句相同的句子,这个句子也就往往是能够保持连贯的句子。‎ 例5、选出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语句。‎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温暖的泥土中苏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乙:阳光融化了河冰,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春风吹绿了柳枝 ‎②春风把柳枝吹绿 ‎③柳枝被春风吹绿 ‎④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解析] 甲句中用“冰”和“草”作主语,与选项中的“柳”是同类事物,可初步确定③④,再按句式一致性原则,排除用被动句式的第③句,故甲处应选④。乙句中用“阳光”和“细雨”作主语,“春风”与其为同类事物,可初步确定①②,再从句式看,排除用“把”字句的②,最后选定①。‎ 六、前后逻辑一致性原则:‎ 思维的逻辑性,在语句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表象本质、深浅大小、意识行为等等。任何一种正确的思维角度,其外显语句所显示的语义都不应该出现较大的裂痕或极大的间隔,思维走向应符合相应的逻辑。‎ 例6、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挫折给人的不仅有困惑与苦恼,而且也有启迪与喜悦。有时,挫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 A.往往是最有才能的人,又是最能正确对待挫折的人 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的人,但首先应是最能正确对待挫折的人 C.往往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能正确对待挫折的人 D.往往不但是最有才能的人,而且是最能正确对待挫折的人 ‎[解析] “从某种意义上”指从特殊意义上讲。A项“是……又是……”并列关系,未扣住“挫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语言提示;B项是常规意义,D递进关系,不合语境。A、B、D三项均不合上文强调“挫折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逻辑,故答案选C。‎ 例7、将下列四句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①民族的郁忿不见了,      ②大清王朝不见了,‎ ‎③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④熊熊火光不见了。‎ 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解析] 此排比句应“由具体而抽象”,根据此逻辑,②④应在①③的前面。故答案选A。‎ 例8、揣摩上下语气,选出最恰当的一句,使文句连贯,语意明确。‎ 有时候,我听到有人说:“你们这些人就是会咬文嚼字。”听这话的口气,似乎以为咬文嚼字是件坏事情。可是,咱们要学习好语文,就免不了要咬文嚼字                  ‎ A.看来,咬文嚼字未必不是件好事情。‎ B.其实,咬文嚼字在某些时候很必要。‎ C.我看,咬文嚼字就是十分必要。‎ D.据我看,咬文嚼字有时候还是很必要的。‎ ‎[解析] 本段是随笔段,文风委婉平易,其论断避免绝对化,由上文“免不了”便可知。据此逻辑,D项最恰当。一者D项中“据我看”使表述更为严密,“有时候”“还是”又使表述更为委婉。‎ 当然,实际做题中,往往是以六条原则的综合运用。‎ 例9、填入横线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我们“四剑客”大概都偷听过当时名噪一时的女作家谢冰心先生的课和燕京大学教授郑振铎先生的课。           ‎ A.结果郑振铎先生和我们交上了朋友,冰心先生却板着面孔把我们赶了出来。‎ B.结果冰心先生板着面孔把我们赶了出来,郑振铎先生却和我们交上了朋友。‎ C.结果我们和郑振铎先生交上了朋友,却被冰心先生板着面孔赶了出来。‎ D.结果被冰心先生板着面孔赶了出来,和郑振铎先生我们却交上了朋友。‎ ‎[解析] 此题要考虑这段话的内容是什么,语段的主旨是什么。这段话的主旨不在说“我们”怎样,而是讲两位先生的不同风格,其实际的话题是两位先生。根据陈述对象(话题)一致性原则便可排除CD两项。再根据前后内容照应性原则知“冰心”在前,“郑振铎”在后。故答案选B。‎ 例10、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巍峨挺拔的秦岭消没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了,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解析] 首先根据氛围一致性原则,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境是阴沉凄清的。B项氛围明显不合,首先被排除。其次,根据逻辑一致性原则,C项中“渐渐隐没”与“骤然”不合,D项所描绘的北风、枯草等,也与原文不协调。故答案选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