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核仁 B.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 用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其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减少 D. 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细胞个数多于水绵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颤藻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水绵属于低等植物,真核生物,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2、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使得呼吸作用减弱,ATP供应减少,影响主动运输; 4、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指的是细胞内的所有膜。 【详解】A、细胞核要完成功能必须要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所以不能说哪个结构最重要,A错误; B、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指的是细胞内的所有膜,B错误; C、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影响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 D、颤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体积比真核生物小,所以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细胞个数多于水绵,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及细胞结构和功能,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答A项。 2.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 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作用都要产生NADPH D. 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高等动物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能量。 【详解】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物CO2中的氧来源于葡萄糖和水,A错误; B、高等动物细胞无氧呼吸时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不能确定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NADH,光合作用的产生的[H]是NADPH,C错误; 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所以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D正确。 故选D。 3.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B. c为ATP,f为[H] C. 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 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为叶绿素,b是氧气,f是NADP+,e是NADPH或[H],c是ATP,d是ADP,g为CO2。 【详解】土壤中的水分经过①过程进入植物体,因此过程①表示水分的吸收,水经过③过程,生成氧气和[H],所以过程③表示水的光解,A正确;d+pi→c,而c用于C3的还原,所以c为ATP,d是ADP。e也可用于C3的还原,所以e为[H],B错误;b物质为氧气,用18O标记氧气,氧气首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H218O。这些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18O2,最后C18O2参与光合作用,最终生成(CH218O),C正确;a物质为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成ATP和[H]中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B。 【点睛】根据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推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进而推断不同序号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可以用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代表物质扩散的速率 C. 洋葱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 有丝分裂的间期,在细胞核内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则其与外界效换物质的表面积越大,经交换进来的物质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快;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NaOH 的扩散深度对于体积不同的琼脂块都是相同的,无法用来表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只有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 3、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4、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分裂的物质准备。 【详解】A、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A错误;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可以用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代表物质扩散的速率,B正确; C、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导致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错误; D、有丝分裂的间期,在细胞核内进行了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转录过程,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B选项中区分物质运输效率和物质的运输速率。 5.图为某二倍体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图甲EF段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B. 图乙有4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体 C. 图乙细胞的下一时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D. 图乙细胞可能发生了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甲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BC段表示DNA正在复制,CD段表示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DE段表示着丝点分开,EF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乙图细胞有细胞壁,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所以该图是植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 【详解】A、图中EF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可以是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还有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A错误; B、图乙细胞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4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体,B正确; 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下一个时期是有丝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C正确; D、图乙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含有等位基因A和a,可能是分裂间期(图甲细胞的bc段)发生基因突变所致,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 A. 24:8:3:1 B. 25:5:5:1 C. 15:5:3:1 D. 9:3: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主要是根据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关系判断亲子代基因型,再根据基因型判断子代表现型及数量关系的方法,考查理解规律、利用规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详解】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 r和R 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 y 和y y.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绿色皱粒(1yyrr)=3:1:3:1,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为 YyRR:2YyRr=1:2,则Y的基因频率为1/2,y的基因频率为1/2,R的基因频率为2/3,r的基因频率为1/3; 相互授粉,则子代中yy:Y_ =(1/2×1/2):(1-1/4)=1:3;r r的基因型频率=1/3×1/3=1/9,R_的基因型频率=8/9,rr:R =1:8;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Y_R_):绿圆(yyR_):黄皱(Y_rr):绿皱(yyrr)=3×8:1×8:3×1:1×1=24:8:3:1。 【点睛】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时,两对相对性状可逐对分析,结果再组合或相乘;当亲本不是一种基因型且随机交配时,可以用基因频率计算,比较方便。 7.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可表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合成过程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 甲、乙、丙三图中的翻译过程都涉及3种RNA C. 乙可表示DNA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D. 丙可表示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胰岛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DNA的复制,A错误; B、甲、乙、丙三图中的翻译过程都涉及3种RNA(mRNA为翻译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B正确; C、乙可表示DNA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C正确; D、丙可表示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D正确。 故选A。 8.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达尔文发现: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尖端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C 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格里菲斯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著名论断“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A正确;达尔文发现,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B错误;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该实验说明: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格里菲思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小鼠体内检测出活的S型菌,而且这些S型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菌,由此推测,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 【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9. 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一般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 A. 溶酶体将衰老的线粒体分解 B. 抗体将侵入人体的毒性蛋白中和 C.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体内代谢反应或生理过程的发生部位的总结: 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①血浆、pH的调节;②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③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④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如:如细胞呼吸;细胞内蛋白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详解】 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溶酶体在细胞内,A错误。抗体主在存在于血浆中,B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C错误,食物中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在消化道中进行,D错误。 10.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是( )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结构 D. 若此人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C液增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 是组织细胞,A、B、C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详解】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A错误; B、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错误; C、血浆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共5层膜结构,C错误; D、若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D正确。 故选D。 11.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详解】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①正确;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可以调节pH平衡,②正确;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可以调节pH平衡,③正确;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④正确; ⑤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⑤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理解内环境调节pH的机制。 12.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 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 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血浆,乙表示淋巴,丙表示组织液.据此分析作答。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组织液中氧气也是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的,所以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送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 13. 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 B. 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C. 大脑皮层视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人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躯体感觉中枢,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A正确;人脑表层的大脑皮层通过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间接控制四肢反射,B错误;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C正确;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D正确。故选B。 14.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A为感受器, E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乙方框处形成 B.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 图中共有5个突触,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分析题图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乙是脊髓内的低级中枢,甲是高级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感受器,痛觉在大脑皮层即图中的甲方框处高级中枢形成,A错误;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是静息电位,电位分布是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即外正内负,B错误; 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C正确; D、神经递质一般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大类,因此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相关知识,识别图中的结构,根据突触结构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感觉的产生只能在大脑皮层,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15.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要消耗ATP,但释放之后,穿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故选B。 16. 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 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D.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兴奋部位的膜内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而膜外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错误;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受到抑制,C正确;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D错误。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7. 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 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 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 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轴突末端细胞膜对钙离子通透性瞬间增大促进了过程①即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故A正确。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膜需要融合,故B正确。 过程②是钠离子内流,但不是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后导致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故C错误。 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摄入到突触前膜内,所以可以避免神经递质一直存在突触间隙中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D正确。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关于兴奋传递的3个易错点(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3)在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18.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Ⅱ(电极分别在R、S的细胞外侧),给予P点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B. 刺激P点,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 C. 刺激S点,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 D. 刺激S点,电表Ⅱ将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①→②电位变化表示产生动作电位,是指膜内外点的变化,对应于Q点的兴奋,A错误; 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所以刺激P点,兴奋只能传到R点,所以电表Ⅱ的指针只能发生1次偏转,B错误。 CD、刺激S点,电表Ⅱ将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会有两个方向不同的峰值,与图乙不同,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传递的相关知识,找到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导至突触后膜。 19.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神经元中的能量也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对于一个个体,各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错误;由题目可知,囊泡运输相关的特定蛋白质能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故能决定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C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D正确。故选B。 20.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内表示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B. 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 C. 图2轴突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1中③内有3个完整突触结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错误; 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图1中刺激d点,兴奋只能传导(递)至c和e点,不能传递到b和a点,B正确; C、图2中⑧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之兴奋或抑制,所以突触小体中的信号传导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没有进入突触后膜,D错误. 故选B。 21.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 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由图甲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 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局部麻醉药不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2.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 传出神经元在动作电位形成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到肌纤维内部,A错误; B、传出神经元在形成动作电位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使钠离子内流,B错误;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不会减弱,C错误; D、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钾离子溶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点是理解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由于外界钾离子浓度降低,所以钾离子外流量增多,造成细胞外正电荷增多,静息电位增大。 23.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在临床发现的此类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 B. 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 C. 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 D. 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患者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因此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A正确;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因此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B正确;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故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C正确;据题意可知,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故可能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有关,D错误。 24.下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依次为 A. ①③② B. ①③③ C. ③①② D. ①①② 【答案】D 【解析】 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同时汗液分泌减少,机体多余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尿量增加;小鼠为恒温动物,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综上分析, 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25.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增多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调节机制: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①寒冷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①正确; ②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进而维持体温的恒定,②正确; ③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与血糖调节有关,与体温调节无关,③错误; ④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④正确; ⑤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与体温调节无关,⑤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了解内分泌腺的功能,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26.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冬天,一个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 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 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D. 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来自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较兴奋状态,A正确; B.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和骨骼肌,B正确; C.皮肤血管壁平滑肌收缩以及骨骼肌不自主战栗,都受神经支配,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 D.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④肝脏的代谢活动,引起机体产热增多。机体产热增多后,②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作用会减弱,⑤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也会减弱甚至停止,⑥汗腺的分泌活动会增强,D错误。 故选D。 【点睛】易错点拨 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体温的调节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当外界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温时,体温的调节仅由神经调节来完成。 2、人的体温调节有产热和散热双重调节机制。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 3、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4、寒冷时,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强,增加产热量的激素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战栗是骨骼肌的不自主地收缩,不受大脑皮层支配。 27.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 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血糖的三个来源是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其中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血糖的去路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肝糖元能分解成血糖,而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血糖,A错误; B、①是消化吸收,不受激素的控制,同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抑制③过程,B错误;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去路④,而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④,C错误;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解题时需要注意:胰岛素降低血糖即能促进血糖的去路,又能减少血糖的来源。 28.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器官A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 B. 器官B分泌的激素b浓度高时,对器官A和C均有抑制作用 C. 器官C分泌的激素c浓度高时,对器官A有抑制作用 D. 器官C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b的关系为协同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器官A、B、C分别表示是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详解】 垂体分泌的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A错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B正确;激素c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有促进作用,C错误;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够结合图示判断各器官和激素的名称。 29.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赦免”说明人体免疫防卫功能存在缺陷 B. 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C. 被移植角膜与受体之间不存在免疫反应 D. 用药物抑制B细胞增殖可获得“免疫赦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产生抗体。 【详解】A、“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 B、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血浆中,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内环境中,在外分泌液中可能也有.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但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B正确; C、移入的器官是抗原,人体会产生抗体,抵抗抗原的侵入,是正常的免疫反应,C错误; D、免疫赦免需抑制B、T细胞,D错误. 故选B。 30. 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 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艾滋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Mcl-l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利于防治自身免疫病。 【详解】欲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A项错误;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并不能治疗该病,B项错误;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可以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C项正确; D、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并不能治疗艾滋病,D项错误。 答案选C。 31.图中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B. 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C. 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 D. 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体温调节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人体体温的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使得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当人体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增加,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温保持稳定,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减少,但产热量与散热量也相等,体温仍然保持稳定,A、B错误;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且大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上升,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在略微升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当停止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产热量减少且小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下降,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回归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因此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C错误;开始发烧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在发烧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但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在退烧的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可见,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D正确。 3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不存在分级调节 B.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C.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D.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时机体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到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控制,不存在分级调节过程; 2、体温调节的最终结果是产热等于散热,产热如果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小于散热,体温降低。 3、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 【详解】A、受到刺激时,下丘脑发出的神经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不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功能,B正确; C、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C正确; D、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时机体产热量高于炎热环境,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难点是C选项中血糖模型的建立,是建立在物理模型中的概念模型。 33.在2019年2月北京的“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穿泳衣或短裤进行健身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奔跑前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入下丘脑产生冷觉 B. 奔跑前,低温会使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 C. 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D. 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冷觉感受器兴奋,冷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A错误; B、奔跑前,低温会导致汗液分泌减少或不分泌,使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尿量增加,B正确;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C错误; D、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而不是明显下降,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神经体积、液体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水平衡调节过程。 34.下列有关高等动物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尿意形成于大脑皮层 B. 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D. 学习、读书等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高等动物脑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尿意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A正确;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 35.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 ②③①④③ B. ④③②①① C. ②①④①③ D. ④③②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是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形成④过敏反应;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是③免疫缺陷导致的;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是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属于②自身免疫病;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是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属于②自身免疫病;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①正常免疫,故选D。 36.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 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LCM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分离出淋巴细胞,加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能检测到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说明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 【详解】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 故选D。 【点睛】关键:被病毒感染同种小鼠细胞和淋巴细胞放在一起,4小时候测定上清液中同位素的释放量,显然是靶细胞破裂了,这只能是效应T细胞的作用。 37.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 泪液中的溶酶菌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B.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 C. 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从而抑制病菌的繁殖 D. 免疫细胞清除进入机体的麻风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是: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的特有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刺激产生淋巴因子,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的黏附,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能较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详解】A、眼泪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这属于第一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这属于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抗毒素(抗体)与细菌外毒素结合,这属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C正确; D、免疫细胞清除进入机体的麻风杆菌,,这属于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牢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38.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 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射到家免体内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使得家免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含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同时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已免疫家兔血清与未免疫家兔血清的区别就是否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 【详解】A、小鼠B细胞没有进入到家兔的细胞内部,不会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A错误; B、注射的是小鼠B细胞,所以材料中能得出的是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C正确; D、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不具有相同抗原,D错误。 故选C。 39.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引发向光弯曲 B.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C.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 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 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 詹森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拜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温特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物质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详解】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促进下部的生长,B正确;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某种“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40.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下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 A.←↑→↑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影响生长素分布的环境因素,生长素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题图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 【详解】①由于转盘匀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生长素在远离圆心的一侧多,而匀速旋转时胚芽鞘的受光情况可以看成是均匀的,因此胚芽鞘会弯向圆心生长,即向右弯曲; ②该胚芽鞘匀速旋转,胚芽鞘尖端可以看做是受光均匀,因此该胚芽鞘直立生长; ③由于受重力影响,琼脂块B的生长素浓度大于A,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弯向A生长,即向左弯曲; ④由于胚芽鞘尖端匀速旋转,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浓度可以认为相等,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 故选D。 二.填空题 4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V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种液体的名称为:甲____________,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乙液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 ,其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皮肤 (2). 淋巴 (3). Na+和Cl- (4). HCO3-、HPO42- (5).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依次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依次是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依次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详解】(1)根据分析:V是皮肤。 (2)由于淋巴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故根据箭头方向可判断甲为淋巴,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三者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人体中的缓冲物质可以维持pH平衡,主要依靠HCO3-、HPO4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的知识,解决本题需熟练掌握参与物质交换的各个系统与内环境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42.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l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D代表______________,图中D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与神经调节相比,写出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特点____________。 (3)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___病。 【答案】 (1). 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2). 胰高血糖素 (3). 肝细胞 (4). 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 (5). 抗体1 (6). 自身免疫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丙)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丁)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详解】(1)根据试题分析,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D代表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主要促进肝糖原水解,所以靶细胞是干细胞,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特点是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 (3)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血糖的调节及实验分析,意在考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3. 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效应器是由___________(填写文字)组成。刺激b处,在图中________(填字母)两处也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2)适宜电刺激作用于a处,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引起肌肉反应,同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其活动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3)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其可以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会出现___________症状。 (4)下图1为神经系统两个轴突末梢连在一根神经纤维上的结构,当兴奋沿轴突向下传递时,两个轴突末梢分别释放神经递质a和b,从而引起离子x、y流向神经纤维内,最后,在神经纤维膜内的A、B、C、D处测得膜电位情况如图2和图3。据图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题目中的序号)。 ①图1反映了兴奋在突触传导的单向性 ②离子y是阴离子 ③图2反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双向性 ④离子x可能是钠离子 【答案】 (1).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 c、d (3). 抑制 (4). 肌肉持续性收缩(或肌肉痉挛) (5). ①②③④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兴奋传导、传递机制的理解。明确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可双向传导,刺激b处,在图中c、d两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2)适宜电刺激作用于a处,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引起肌肉反应,据图可知,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其释放的递质可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抑制,避免肌肉过度兴奋。 (3)破伤风毒素可以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使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出现肌肉持续性收缩(或肌肉痉挛)现象。 (4)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图1反映了兴奋在突触传导的单向性,①正确;据图2可知,A、B处膜电位均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则A、B处应是x阳离子内流,图2反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双向性,②③正确;据图3可知,C处膜内外电位差进一步加大,应是y阴离子内流,④正确。 【点睛】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DE段:静息电位。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4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其中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细胞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3)人体唾液中有溶菌酶能够杀死细菌,这属于第__________道防线。 【答案】 (1). 体液 (2). bcd (3). ⑥⑧⑨ (4). 一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淋巴细胞、细胞c是B淋巴细胞、细胞d是记忆B细胞、细胞e效应B细胞(浆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③表示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④表示B细胞分化成记忆细胞;⑤表示B细胞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⑥表示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⑦表示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⑧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⑨表示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1)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图中所示的特异性免疫为体液免疫,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即bcd。 (2)预防接种后,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即图中⑥⑧⑨,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 (3)人体唾液中有溶菌酶能够杀死细菌,这属于第一道防线。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或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