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6)

‎2019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以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和网络短租房等为代表的分享经济,在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连串的经济、社会和治理上的挑战。分享经济的实质是用户之间的相互分享,即将各自的闲置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分享,从而达到资源的节约、最大化利用等效果。目前,共享单车是最受公众关注的分享经济。一些人质疑其是否属于分享经济业态,因为共享单车的投放目前主要依靠新兴的运营商,而来自用户的贡献则微乎其微。换句话说,共享单车就像传统自行车租赁行业或公共自行车计划的升级版一样,是“互联网+自行车租赁”,与分享经济的旨趣相去甚远。‎ ‎(摘编自马亮《分享经济公共治理的四大问题》)‎ 材料二:‎ ‎[注] MAU:每月活跃用户人数。‎ ‎(资料来源于《2017年Q2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材料三:‎ 一种以分享生产、共享产能和共享工厂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分享经济生产模式,正在中国制造业部门悄然兴起。在消费者需求偏好由低成本、品牌化逐步向个性化、特质化转变的情况下,这种新型生产模式将会削弱甚至颠覆已有的“生产—消费”范式,导致由“生产决定消费”模式向“消费决定生产”模式发生彻底性变化。“互联网+”向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渗透,不仅仅创造性地联结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体系,缓解了两者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诸多矛盾,更创造性地构造了不同生产者之间的新型协作网络体系,极大降低了各生产者之间小批量外包、定制以及零配件供应的生产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为降低国内部分传统商品价格,促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激发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国际市场竞争活力提供了可能。‎ ‎(摘编自张杰《加快分享经济与制造业融合,释放中国经济更大潜力》)‎ 材料四:‎ 西方经济理论需要进行一场革命。自《国富论》谈到“利己主义”后,“理性经济人”‎ 就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理性经济人,被看作是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别人和集体利益的代表。但在分享经济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使用但不占有”成为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但这远远不是分享经济的全部。分享经济对于经济剩余问题的解决,也有着有别于过往的重要作用。由此,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具备了新动能。不光是企业端可以有分享经济,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也可以引入分享经济。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认识到分享经济对于资源高效分配的重要价值,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分享经济发展。例如,英国政府2014年制订分享经济计划,旨在打造分享经济的全球中心;韩国政府也提出发展分享经济“示范城市”;欧盟拟出台分享经济发展指南等。分享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经济革命,正如罗宾·蔡斯所言:“人人共享正在推动这个工业化社会转型为分享经济社会。”‎ ‎(摘编自郭凯天《〈分享经济〉前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解析:选B “促使形成分享经济生产模式”错误,原文说“导致由‘生产决定消费’模式向‘消费决定生产’模式发生彻底性变化”,而“新型分享经济生产模式”指的是“以分享生产、共享产能和共享工厂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共享单车是最受质疑的分享经济,因为它像传统自行车租赁行业或公共自行车计划的升级版,不符合分享经济的旨趣。‎ B.从全网覆盖率来看,共享单车的使用率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已经快速增长,到了第二季度末开始逼近出行用车。‎ C.从城市渗透率来看,共享单车的区域发展尚不够均衡,二、三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发展潜力巨大。‎ D.分享经济需要辩证看待,它一方面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给经济、社会和治理上带来一连串挑战。‎ 解析:选A A项,“共享单车是最受质疑的分享经济”‎ 错误,文中并没有说共享单车是最受质疑的分享经济,而是说“共享单车是最受公众关注的分享经济”,且只有一部分人对共享单车是否属于分享经济业态质疑。‎ ‎3.未来的分享经济社会可能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 ‎ ‎ ‎ ‎ ‎ 解析: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出答题区间,即材料四,并从中找出关键语句。如从“理性经济人,被看作是追求……‘使用但不占有’成为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可以看出,分享经济社会下人们会使用而不占有产品,能够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分享经济对于经济剩余问题的解决……世界主要国家都认识到分享经济对于资源高效分配的重要价值”可知,分享经济社会下企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可以合理使用人才、物资,解决经济剩余问题,促进资源高效分配。‎ 参考答案:①人们使用而不占有产品,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别人和集体的利益;②在企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能够合理使用人才和物资,解决经济剩余问题,促进资源高效分配。(每点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医联体内部形成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家庭医生服务等分级诊疗模式。‎ 不论哪种合作模式,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连续、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2015年8月,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了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 罗湖区整合区属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的资源,成立唯一法人的基层医疗集团——罗湖医院集团,形成“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共同体”。该集团重新调整和明确集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医院逐渐向提供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和科研教学转变;社康中心逐渐向提供常见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转变。‎ 成立罗湖医院集团不是为了做强做大医院,而是为了举集团之力做强基层。因此,罗湖医院集团不断将工作重心和优质资源下沉,并建立财政补助、收费价格激励引导机制,做强做实社康中心。‎ 为此,集团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一是公开招聘优秀全科医生,聘请外籍优秀全科医生对集团内全科医生进行培训,组织专科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鼓励集团专科医生到社康中心开设工作室;二是社康药品目录与集团内各医院药品目录一致,达到1 350种,针对缺药品种,集团24小时内配送到家;三是提高社康中心医疗装备水平,在部分区域社康中心配置了CT、胃镜、眼底照相等设备,并打造“社康检查、医院诊断”模式。‎ 同时,罗湖医院集团对医保基金管理方式进行突破性改革,对签约参保人的住院统筹基金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制度,发挥医保支付经济杠杆的倒逼作用,促使集团主动下沉资源做强社康中心,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让签约参保人少得病、少得大病。签约参保人越健康,集团越受益,推动医保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促进医院集团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改革两年多来,“罗湖模式”试点正在逐渐破解社康“缺医少药”“检查不方便”“只签约不服务”“重医轻防”“医养分离”五大难题,初步实现了社康中心能力、预防保健能力、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收入“四提升”和医院运营成本、居民就医成本“两下降”。“强基层、促健康”的医改目标成效初显。‎ ‎(摘编自深圳新闻网)‎ 材料三:‎ 目前,全国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多数以临床医疗服务的简单“联合”为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下派医生去基层坐诊往往靠所在医院的行政指令,而非本人意愿,因而大多应付差事。而基层医生仅靠在三级医院进行的短期培训,也很难真正提高水平、获得患者信任,导致这一做法徒有虚名,没有实效。‎ 医联体的政策本意,在于“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然而,现实操作中,医联体帮助大医院在基层社区中建立了更多的“挂号窗口”‎ ‎,方便了患者进一步向上聚集,也加剧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些三级医院院长甚至坦言,牵头形成医联体的一大动力就在于与其他三级医院竞争,吸引下面县乡更多的患者。同时,也通过医联体寻找下级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与临床人才,将优秀的人才向上虹吸,这显然也会带来对患者的虹吸。‎ 从一定程度上讲,医联体已经变成了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从基层汲取医生、汲取患者的捷径。依托医联体来建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长效运行机制,困难重重。‎ ‎(摘编自搜狐网)‎ ‎4.下列对医疗联合体建设中有关“罗湖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深圳市罗湖区试行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整合了区属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的资源,设立了6个资源中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B.罗湖医院集团设立了6个管理中心,统一对集团内的人力资源、财务、质控、信息、科教、综合等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实现了人员编制、运行管理的一体化。‎ C.为了实现“强基层,促健康”的医改目标,“罗湖模式”在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的同时,还对社康中心的医疗设备、医技人才、资金管理等给予更多支持。‎ D.在“罗湖模式”中,医疗集团内部各医疗卫生功能定位明确,医院与居民皆受益,有效地解决了医联体建设中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问题。‎ 解析:选D “有效地解决了医联体建设中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问题”错,根据材料三可知,从一定程度上讲,医联体存在大医院重分势力范围等弊端。“罗湖模式”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并未指出。‎ ‎5.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国家建议建立四种合作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B.按医联体政策的构想,如果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并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横向流动,那么,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 C.一些医生不愿意被下派到基层坐诊,即便去了,也是应付差事;医院对基层医生的短期培训也徒有虚名,没有实效。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上级医院和医生的大力支持。‎ D.建立医联体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可是在推行过程中,基层优秀人才和患者被向上虹吸,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解析:选A B项,“横向流动”错,“横向流动”是指不同区域内同一级医疗机构间人、财、物等资源的流动,而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医联体中人、财、物等资源的流动应该是纵向流动。C项,“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上级医院和医生的大力支持”错,材料三认为,下派医生应付差事、培训没有实效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医联体的建设只停留在医疗服务的简单“联合”上。D项,“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困难重重”。‎ ‎6.在介绍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上,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不同?(6分)‎ 答:  ‎ ‎ ‎ ‎ ‎ 解析:本题需要分别围绕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总结概括,然后进行比较。材料二介绍了“罗湖模式”“医改目标成效初显”;而材料三介绍的医联体改革却是“困难重重”,具体介绍了基层医生难以提高水平,医联体加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大医院做大的捷径等问题。通过对比可知,材料二介绍成功经验,材料三介绍出现的问题;材料二对改革充满信心,材料三表现出担忧。‎ 参考答案:①内容不同:材料二以“罗湖模式”为例着重介绍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材料三重在呈现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3分)②态度不同:材料二对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效表现出赞赏和乐观的态度,材料三对医联体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