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历史试卷(人教版)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期初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文化分布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开始于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 万多处,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A. 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 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 C. 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 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答案】A 【解析】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A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甲骨文,并不能体现书法发展的整个历程,故B错误;甲骨文并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汉字与其它文字比较,不能说明汉字是最早文字,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同时,注意区分易混淆概念的不同点,例如:书法发展的历程、中华文明的源头。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或缺乏依据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内外服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故答案为C项。A项西周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排除;D项秦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于秦朝时期,排除。 【点睛】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点睛】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 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 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 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 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三代”在祭祀的时候,“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C项符合题意。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的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各族并不都是黄帝真正的后裔,所以本题无关“宗法观”和“世袭制”的事,B、D选项所说的“强化”和"延续”均为错误说法。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准确识记和运用。 6.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 B. 燕国国君 C. 卿大夫 D. 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世袭统治,分封其子弟并相对是大宗,所以在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燕国国君,B项正确;周王相对于全国的诸侯来说是大宗,对各诸侯国间接统治,各诸侯国内自成一体系,卿大夫即是诸侯的小宗和也是士的大宗,ACD三项错误。 7.商王盘庚在对臣民训话时说:你们必须专心地听从商王的意见,不能为其他人的意见所蒙蔽。我为你们向上天祈求,使你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我不是要用我的威势去压迫你们,我是为了养育你们。这说明商朝后期 A. 形成了较系统的政治理论 B. 已经形成了民本思想 C. 具有浓厚的民主平等色彩 D. 已出现王权至上观念 【答案】D 【解析】 “听从商王的意见”“为你们向上天祈求”说明当时商王已经孕育王权至上思想,D正确;此理论具有迷信色彩,A错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B错误;民主平等显然不符合古代政治特点,C错误。 8.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 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 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夏至周统治者由天下盟主演变为天下宗主,反映了西周实行宗法制以巩固统治秩序,使西周政治统治呈现宗法伦理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信息未反映部族文化融合现象,排除。先秦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统治集团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BD两项。 9.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等告诫他“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周礼》中又强调“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结合 B.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C. 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 社会秩序保持长期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强调孝和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伦理,将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相结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C选项错误,孔子首先提出以仁、礼为核心,包括孝悌、忠恕、智、信、勇、义等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初步建立起儒家的伦理学说,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说法片面,不合史实,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依旧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把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都控制在统治集团手中。这种分封的变化 A. 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B. 确立了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 C. 实现了中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 D. 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 【答案】D 【解析】 西周封邦建国,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破坏了商朝分封方国血缘组织的模式,故D正确;西周没有形成君主专制,故A错误;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并不能体现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故B错误;西周分封制并未实现中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西周封邦建国,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朝分封方国的血缘组织的模式被改变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下表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部分)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出嫁者 所国 娶入者 申姜 中国 周厉王 齐姜 齐国 周宣王 苏改 苏国 周幽王 姜氏 齐国 陈妫 陈国 㠱孟姜 㠱国 番改 番国 丰妊单 丰国 褒姒 褒国 据表可知,西周晚期 A. 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 B. 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 C. 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D.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上表显示周王的联姻对象有中国、齐国、番国等诸侯国,根据所学可知,周朝的统治者就是利用姻亲关系巩固和扩大以姬姓为首的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统治。故B项正确。一夫多妻制在西周以前就已经盛行,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周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故C项排除。西周晚期周王地位日趋衰弱,故D项排除。 12.《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 A. 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 B.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 C. 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 D. 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可知西周按等级分封土地,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等级而非血缘,故C 项错误;结合所学,诸侯在封地内有征派赋役的权利,故D项错误。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姓氏、血脉和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没有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和专制王权强大,故AD排除;材料强调个人对宗法观念的重视,故C项错误。 14.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15.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这些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也导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而开展的社会变革。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属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排除B项;战争推动民族融合,但汉族当时尚未形成,C项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尚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 16.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变化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123—2 203 1859 90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7—1 150 1.527 105 A. 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 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C. 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 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战争爆发的频率和次数也减少,没有战争的年份也逐年增加,结合所学,在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故选择A选项;春秋战国时候各国争霸,和平发展不可能成为时代主流,故排除B选项;材料并不能看出富国强兵和战争规模扩大,故排除C、D选项。 17.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倡导:百姓“闻善而不善,皆以先告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他是 A. 墨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可知是墨子的思想,故A正确;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尚贤尚同,故B错误;朱熹是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其思想离经叛道,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墨子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18.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 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 B. 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 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 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促进了思想自由发展,由此导致“百家争鸣”出现,B正确;A和C是春秋争霸战争导致;D属于经济上土地制度变化。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9.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20.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由此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 “仁者,爱人”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有教无类” 【答案】D 【解析】 题干的叙述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中的贡献,其“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如颜渊等也有受教育的机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克己复礼”,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现仁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 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 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重大变革,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只是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在文化教育、政治、阶级关系等某一方面的表现,排除A、B、C项。 22. 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 A. 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 B. 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 C. 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D. 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证据问题。实物史料是史学研究上的第一手史料,所以它是最关键的证据。备选项中只有C项是实物史料,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史学研究的原则 23.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地位,主要是因为( ) A. 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 B. 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 C. 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 D. 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确切位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信史"指被证明了的可靠的历史,夏朝之所以不具有"信史"的地位,就是因为一直未发现关于夏朝当时的文字记载,虽然考古证明二里头文化与夏朝历史基本吻合,但也不能确定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朝文化,C正确;A、B、D不能作为区分其是否是"信史"的证据。 24.“雩祀(yusi)”最初为中国古代人们为求雨而举行的仪式。每年农历四月,万物生长旺盛,急需雨水浇灌之时,举行求雨礼。随着时代的发展,“雩祀”由民间祈祷活动逐渐上升为国家祀典。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老百姓到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商业 D. 渔业 【答案】A 【解析】 “每年农历四月,万物生长旺盛,急需雨水浇灌之时,举行求雨礼”,这说明求雨是为了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手工业、商业和渔业和求雨都没关系,故BC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每年农历四月,万物生长旺盛,急需雨水浇灌之时,举行求雨礼”。 25.据文献记载,武王弟康叔的卫国,统治以原商都为中心,管辖“殷民七族”;文王庶子召公奭的燕国,都蓟(今北京附近)。材料反映的是 A.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B. 西周实行宗法制 C. 商鞅推行县制 D. 秦朝推行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武王弟康叔的卫国,统治以原商都为中心,管辖殷民七族;文王庶子召公奭的燕国,都蓟(今北京附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表述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材料与商鞅推行县制无关,排除;D项秦朝推行郡县制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③随从作战;④交纳贡赋;⑤朝觐述职的义务。 2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 【答案】B 【解析】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继承王位的原则,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A是原始社会首领承袭制度,A错误;C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和宗法制互为表里,C错误;礼乐制是配合分封制的礼仪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集体耕作 文化 礼乐制度 27.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8.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进行有效统治 B. 推翻商朝政权 C. 发展西周经济 D. 扩大周朝疆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有效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此时商朝政权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发展西周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扩大周朝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 2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 保证国家财税收入 C. 防范民间土地兼并 D.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商鞅变法中实行“分异令”,汉代鼓励生育,唐朝“劝勉”早婚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人口,从而增加政府收入。A项只符合汉初,C、D项“兼并”、“改善质量”不能通过增加人口实现,所以B项是正确的答案。 【点睛】在农业社会里,人口即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环节。 二、主观试题 30.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请回答: (1)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 (2)材料二中反映了商鞅治国思想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答案】(1)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2分) 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分) (2)思想:以法治国(1分) 出发点: 维护秦国君主统治(1分) 评价: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分)但严刑酷法会激化社会矛盾(1分) (3)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 (1)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指的是按军功授爵的制度,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的 (2)根据课本所学,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以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目的是秦国的政治统治的维护。评价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即可。 (3)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意义,根据所学,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经济上土地私有的确立,政治上地主阶级的掌握政权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所以据此找到相适应的改革措施即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