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48分。1~9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0~16题有多个答案,全选对得3分,选对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在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B. α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C. α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大 D. α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电子对粒子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故A正确,D错误;在散射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则动能减小再增大,而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B、C错误 ‎【点睛】在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是因为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动能以及电势能的变化 ‎2.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色(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电流计G测得的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  )‎ A. 电压U增大,光电流I一定增大 B. 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c到d C. 用同频率的光照射K极,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有关 D. 光电管两端电压U为零时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电压是正向电压,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也增加,达到阳极的光电子数目增加,光电流增加;但当光电流达到饱和值时,它的大小就与电压的增加无关,故A错误;‎ B.由图甲可以看出,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电流方向从阳极A运动到阴极K,因此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c到d,故B正确;‎ C.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弱无关,故C错误; D.光电管两端电压U为零时,只要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静止的原子核发生某种核反应后,产生的两种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 A 原子核发生了重核裂变 B. 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C.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正电子 D. 原子核放出了一个中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子核发生衰变,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由图可知粒子的运动的轨迹在两侧,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得知,衰变后的粒子带的电性相同,所以释放的粒子应该是氦核,所以原子核发生的可能是α衰变或者放出一个正电子,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原子称为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的物理研究中有很重要作用,如图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 ‎....和的光,且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μ子吸收能量后从n=2能级跃迁到较高m能级,然后从m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若从m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如果直接跃迁到基态n=1能级,则辐射的能量最大,否则跃迁到其它较低的激发态时μ子仍不稳定,将继续向基态和更低的激发态跃迁,即1、2、3…m任意两个轨道之间都可以产生一种频率的辐射光,故总共可以产生的辐射光子的种类为,解得m=4,即μ子吸收能量后先从n=2能级跃迁到n=4能级,然后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的按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4能级到3能级,能级3到能级2,能级4到能级2,能级2到能级1,能级3到能级1,能级4到能级1.所以能量E与hν3相等.故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需要同学们理解μ子吸收能量后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而较高能级不稳定会自发的向较低能级跃迁,只有跃迁到基态后才能稳定,故辐射光子的种类为,这是高考的重点,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通过狭缝后在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规律确定 B. 实物粒子不具有波动性,因为实物粒子没有对应的波长 C. 波长长的光波动性较强,大量光子容易显示粒子性 D. 光波不是概率波,物质波是概率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的规律来描述,所以光通过狭缝后在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规律确定,故A正确;‎ B.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只是不明显,故B错误;‎ C.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大量光子容易显示波动性,故C错误;‎ D.物质波是概率波,光波也是概率波,故D错误。故选A。‎ ‎6. 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逸出功为W的光电材料表面,所产生的光电子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设电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则该光波的频率为( )‎ A.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Km=hν-W0.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vB=,最大初动能EKm=mv2 该光波的频率:v=+,D正确.‎ ‎7.关于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量原子发出的光谱是连续谱,少量原子发出的光是线状谱 B. 线状谱由不连续的若干波长的光组成 C. 做光谱分析时只能用发射光谱,不能用吸收光谱 D. 做光谱分析时只能用吸收光谱,不能用发射光谱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发出的光谱是特征光谱,是线状谱,A错误;‎ B.线状谱只包含对应波长的若干光,B正确;‎ CD.做光谱分析一定要用线状谱,既可以是发射光谱也可以是吸收光谱,C、D错误.‎ ‎8.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和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大气层空气的质量 总分子数 气体总体积 V=Sh=4πR2h 分子平均距离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B. 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 若C、B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D. 若F、C能结合成B,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关系图象可知,D与E的平均质量大于F 的平均质量,所以DE结合成F,平均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故A正确,B错误.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可知,B与C的平均质量小于 A的平均质量,所以若CB能结合成A,则质量增加,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由平均核子质量A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可知,F与C的平均质量小于 B的平均质量,所以若CF能结合成B,则质量增加,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要吸收能量.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氢原子可在下列各能级间发生跃迁,设从n=4到n=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1,从n=4到n=2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2,从n=2到n=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λ1>λ3 B. ‎ C. λ3 <λ2 D. ‎ ‎【答案】BC ‎【解析】‎ ‎【详解】A.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所以从n=4到n=1跃迁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大于从n=2到n=1跃迁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则辐射的光子频率大,所以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短。所以λ1<λ3,故A错误;‎ C.从n=4到n=2跃迁辐射电磁波能量小于从n=2到n=1跃迁辐射电磁波能量,则辐射的光子频率小,所以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长。所以λ2>λ3‎ 故C正确;‎ BD.从n=4到n=1跃迁辐射电磁波波长为λ1,从n=4到n=2跃迁辐射电磁波波长为λ2,从n=2到n=1跃迁辐射电磁波波长为λ3。根据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有 可得 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 ‎11.如图所示,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 A. 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 C. 可能增大 D. 可能减小 ‎【答案】CD ‎【解析】‎ ‎【详解】当r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由图可知,若rr0,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12.如图所示为充气泵气室的工作原理图。设大气压强为p0,气室中的气体压强为p,气室通过阀门S1、S2与空气导管相连接。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当橡皮碗被拉伸时,p>p0,S1关闭,S2开通 B. 当橡皮碗被拉伸时,pp0,S1关闭,S2开通 D. 当橡皮碗被压缩时,pp0,S1关闭,S2开通,故D错误,C正确。故选BC。‎ ‎13.某同学用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温度计表明在图中的图线可以得出(  )‎ A. 如果实验是从E状态→F状态,则表示外界有空气进入注射器内 B. 如果实验是从E状态→F状态,则表示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 C. 如果实验是从F状态→E状态,则表示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 D. 如果实验是从F状态→E状态,则表示外界有空气进入注射器内 ‎【答案】AC ‎【解析】连接OE、OF,因为OF的斜率大于OE的斜率,表示 说明如果实验是从E状态→F状态,则表示外界有空气进入注射器内;如果实验是从F状态→E状态,则表示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4.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温度计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  )‎ A. 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B.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 C.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 D.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 ‎【答案】D ‎【解析】‎ ‎【分析】掌握干湿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可以是物体温度降低与影响水蒸发快和空气湿度的关系来作答.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汽化现象.湿温度计下端包有湿纱布,湿纱布上的水分要蒸发,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所以湿温度计的示数较低.‎ ‎【详解】示数差距越大,说明湿泡的蒸发非常快,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即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故D正确,ABC错误.‎ ‎15.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获得一定的能量,质量也相应的增加一定的值 B. 物体一定有质量,但不一定有能量,所以质能方程仅是某种特殊条件下的数量关系 C. 根据ΔE=Δm·c2,可知质量减少能量就会增加,在一定条件下质量转化为能量 D. 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答案】AD ‎【解析】A.根据ΔE=Δm·c2‎ 知,物体获得一定的能量,它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加一定值,故A正确;‎ B.根据质能方程知,一定量的质量和能量是相联系的,物体有一定的质量,就有一定量的能量,故B错误;‎ C.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ΔE=Δm·c2‎ 不是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故C错误;‎ D.公式△E=△mc2‎ 中△m是亏损质量,△E是释放的核能,故D正确。故选AD。‎ ‎16.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电压值U称为遏止电压,根据遏止电压,可以计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现分别用频率为ν1和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到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用频率为ν1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 B. 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 C. 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 D. 普朗克常量 ‎【答案】AB ‎【解析】‎ ‎【详解】A.当用频率为v1的光照射时,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 故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解得逸出功 故B正确;‎ C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联立方程组解得 故CD错误。‎ 故选AB。‎ 二、实验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7.利用如图“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查理定律。‎ ‎(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中给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托盘天平、热水、凉水和温度计,若大气压强为,活塞和框架的质量M,钩码质量为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为g,则管内封闭气体压强为________。‎ ‎(2)必须进行的实验步骤有:①用托盘天平称出活塞和框架的质量M,用气压计读出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强p0。按图安装器材,在框架两侧挂上钩码,使注射器的下半部分位于量杯之中。往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凉水,使注射器内的空气柱位于水面之下。过几分钟后,记下钩码的质量和活塞下表面的位置。同时________。‎ ‎②在量杯中加些热水,过几分钟后在框架两侧加挂适当质量的钩码,使________,记下钩码的质量。同时________。‎ ‎③把步骤②重复4次。‎ ‎(3)可用作图法来验证查理定律是否成立,该图线的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是________,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是________。‎ ‎【答案】 (1). 气压计 (2). 用温度计测出水温 气体体积不变 ‎ 测出水温 (3). 气体温度,开尔文 气体压强,帕斯卡 ‎【解析】‎ ‎【详解】(1)[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中给出的器材外,还需要气压计、托盘天平、热水、凉水和温度计;‎ ‎[2]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平衡 可得压强为 ‎(2)①[3]过几分钟后,记下钩码的质量和活塞下表面的位置。同时用温度计测出水温;‎ ‎②[4][5]在量杯中加些热水,过几分钟后在框架两侧加挂适当质量的钩码,使气体体积不变,记下钩码的质量。同时用温度计测出水温。‎ ‎(3)[6][7]可用作图法来验证查理定律是否成立,横坐标表示温度,单位为开尔文;纵坐标表示气体压强,单位是帕斯卡。‎ ‎18.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 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cm浅水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 ‎(1)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________,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________;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________。‎ ‎(2)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的酒精溶液含油酸为________m3,油膜面积为________m2,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________m。(结果全部取2位有效数字)‎ ‎【答案】(1). 球形 单分子油膜 直径 (4). ‎ ‎【解析】‎ ‎【详解】(1) [1][2][3]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形,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直径。‎ ‎(2)[4]1滴溶液中纯油的体积 ‎[5]油膜面积为 ‎[6]油酸分子的直径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6分)‎ ‎19.放射性同位素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代生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很不稳定,易发生衰变,其半衰期为5720年,放出β射线,试写出有关核反应方程。‎ ‎(2)若测得一古生物体遗骸中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 ‎【答案】(1),;(2)17160年 ‎【解析】‎ ‎【详解】(1)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 ‎(2)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由半衰期公式 m=m0()n n=‎ ‎=()n ‎=()n 得 n=3‎ 则 t=3T=5720×3=17160年 ‎20.一静止的核经衰变成为核,释放出的总动能为4.27MeV。问此衰变后核的动能为多少MeV(保留1位有效数字),约合多少焦耳(保留2位有效数字)?并写出衰变方程。‎ ‎【答案】0.07MeV;;‎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此α衰变的方程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式中,mα和mTh分别为α粒子和Th核的质量,vα和vTh分别为α粒子和Th核的速度的大小。由题设条件知 式中 Ek=4.27MeV 是α粒子与Th的总动能。可得 代入数据得核的动能为 ‎0.07MeV 则有 ‎0.07MeV ‎21.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绝热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汽缸内部被质量为m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A和质量也为m的绝热活塞B分成高度相等的三部分,下边两部分封闭有理想气体P和Q,两活塞均与汽缸接触良好,活塞厚度不计,忽略一切摩擦。汽缸底部有加热装置,初始状态温度均为T0,汽缸的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且不变,现对气体Q缓慢加热。‎ ‎(1)当活塞A恰好到达汽缸上端时,求气体Q的温度;‎ ‎(2)在活塞A上再放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C,继续给气体Q加热,当活塞A再次到达汽缸上端时,求气体Q的温度。(结果用分数表示)‎ ‎【答案】(1)2T0;(2)T0‎ ‎【解析】‎ ‎【详解】(1)设气体Q开始的体积为V1,活塞A移动至恰好到达气缸上端的过程中气体Q发生等压变化,体积变为2V1,有 得气体Q的温度为 T1=2T0‎ ‎(2)设放上C继续加热到活塞A再次到达汽缸上端时P的体积为V2,气体P做等温变化 V1=V2‎ 由题意知 解得 此时Q的体积V3=3V1-V1=V1‎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 解得此时气体Q的温度为T′=T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