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阳明班)
www.ks5u.com 崇义中学2019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月考一历史试卷 组题:王军勇 审题:高一历史备课组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和所学知识可知符合王位世袭制的特点,C项正确。禅让制注重继承人的品德和能力,与材料不符,排除A。分封制是指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将亲族、功臣、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强调才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王位世袭制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A. 建立了世袭制 B.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 建立了国家 D. 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正确;据所学可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进步的标准,应从生产力的角度,故A错误;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B错误;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后,出现私有财产后出现的,C错误。 3.《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此处鼎的主要功能是 A. 生活用品 B. 祭祀礼器 C. 权力象征 D. 生产工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鼎在当时是权力的象征,故C选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故排除A、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的内容,故排除B选项。 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点睛】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个人观念淡漠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人的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因此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C正确;AB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排除;个人观念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6.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但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出现了许多白痴皇帝或幼帝,造成了朝政混乱。这反映了 A. 君主权力受到挑战 B. 皇权至上带来的后果 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嫡长制影响社会稳定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干政是君主专制的附属物,历史上“白痴皇帝或幼帝”的出现,不是君主权力受到挑战的表现,而是皇权至上带来的后果,B项表述与题意相符。A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嫡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D。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学生误选C。注意理解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7.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 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 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划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中“消除”表述有误,不能消除隐患,故A项错误;“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是元代行省制,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也包括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 8.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下表是刻石部分内容。 内容 刻石名称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之罘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据此可知,秦朝 A. 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 B. 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 C. 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 D. 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普施明法,经纬天下”“事各有序”“防隔内外,禁止淫泆”中可知,秦朝比较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A选项符合题意。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只符合“之罘刻石”的内容,B选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对齐楚旧地的措施,C选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神权,D选项排除。 9.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人才 B. 引领人们的价值观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冲击了土族门阀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唐代诗人孟郊46岁科举登科后的自得和喜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做为重要的选官途径,对当时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正确;材料叙述了诗人科举登科后的喜悦心情,与科举制的选拔人才作用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对中央集权的作用,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科举制打破土族门阀垄断仕途作用的评论,D项错误。 10.清初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有利于皇帝对行政体系严密控制,答案为A。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说法绝对,故B 项错误。密折制度的实行并不是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C错误。密折制属于封建君主集权的体现,不是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D错误。 【点睛】密折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朝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折直接送达御前,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奏折不必积压,因此可以及时的了解下情,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广大臣下可以用密折言事,它可使群臣直言进谏,因为密折的内容是非公开的,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才知道,这项规定使得上密折的大臣们可以直言进谏,弹劾百官,而不必惧怕外人知道而遭遇不测。密折制度使得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彼此监视。臣子之间的猜忌、监督,导致他们为了保住官位,只能选择对皇帝绝对忠心。 11.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 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B. 湖北军政府继承了太平天国未竞事业 C.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目的相同 D. 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份文件均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而非实现民族独立,故A项错误;湖北军政府同太平天国发展目标以及领导阶级均不同,不存在“继承”关系,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反封建目的为建立农民阶级政权,实现小农经济社会,辛亥革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均利用了在外敌侵略下的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的有利时机,从而为自己的政治斗争服务,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A. 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 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 C. 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 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依据材料可知,杨秀清借助代天父传旨的特权来处理内部矛盾,排除异己,更利用此特权要求洪秀全加封他为“万岁”,这说明杨秀清借助宗教迷信争夺权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拜上帝教与皇帝制度相结合;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杨秀清借助宗教迷信争夺权力,说明当时杨秀清尚未掌握太平天国的实权;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太平天国的战局情况。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3.政治因素在中国服装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太平天国的起义者曾把批判的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满清冠服,要求“复中原古制”。这说明太平天国 A. 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 B. 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 C. 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D. 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 【答案】D 【解析】 满清服饰辫发长期被汉族人民视作民族压迫和征服的象征,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满清政府,恰说明,太平天国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故D项正确。A项题干没有体现;B项言过其实;辛亥革命时期也把剪辫作为反清的内容,且太平天国并没有成功推翻清政府,排除C项。 14.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文字“1905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日俄战争在中国爆发后,清政府的腐败及革新能力的丧失使留日学生对清政府失去信心,所以B项是学生倾向革命的重要原因,ACD项中与“转变”无直接影响。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核心语句是“1905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1901清末新政结果失败,再有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兴起,1905年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兴起日俄战争,使留日学生看到清政府的腐败,丧失对清政府失去信心,日益倾向于革命。 15.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由此推断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 B. 日本舰队数量比中国多 C. 中方军事指挥失误、避战自保 D. 日本采用行省制,有利于统一调度海军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图反映了中日海军机构体制不同,多元化机构,使中国海军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派系特征,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而日本用海军省统一指挥联合舰队,战斗力提高,故选A。本图无法反映中日舰队的数量多少,故B错误;C符合史实,是现象,但不是重要原因;日本海军省不是行省,故D错误。 16.下面19世纪末流传于民间的宣传画,该图最有可能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太平天国 B. 维新变法 C. 义和团 D. 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打鬼烧书图”“19世纪末”可知,这一图画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期间人民反对西方传教士的现象,故C正确;1851-1864年太平天国,1911年辛亥革命,A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D;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打鬼烧书图”,排除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打鬼烧书图”“19世纪末”,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 17.下表是八国联军侵华兵力统计表。此表说明 A. 当时日本是侵华的主谋 B. 列强侵华达成利益一致 C.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参与侵华的国家众多,说明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C项正确。材料只体现日本侵华人数多,不等于日本是侵华的主谋,排除A项。材料体现侵华的国家和兵力,无法推断列强侵华达成利益一致,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D项。 1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19.“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D.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天朝惊梦”是指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自强梦碎”是指1895年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而结束;“专制梦醒”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1912年2月清帝退位;“建国梦成”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富强梦启航”是指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因此按时序排列是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己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己在民间悄然形成,故A正确; B 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D两项过于夸大了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 21.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成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决定联合农民阶级,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B.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C. 把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进行革命 D. 提出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当时中共二大对中国的革命力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动力,其中认为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同时也认为中国革命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B正确;中共二大上并没有决定联合农民阶级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来的,A错误; 中共二大认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运动,C错误。八七会议提出把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D错误。 【点睛】中共二大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22.“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反映出作者 A. 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号召 B. 以维护湘鄂地方安定为目的 C. 以维护清朝政治秩序为己任 D. 以反对西方宗教传播为核心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可以看出曾国藩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号召,故A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曾国藩以维护广东地方的安定为目的,故B错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儒家伦理思想,故排除C。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23.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A. 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 B. 学生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 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答案】B 【解析】 “同学应宜营救”“学界之大举动”“排日学生”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B正确;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错误;C中波及全国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D中盲目说法是日方观点。 24.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孙中山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是其( ) A. 没有体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B.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C. 没有实现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没有贯彻五权分立的制宪理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明确规定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也贯彻五权分立的制宪理论,但是该约法巨大的缺陷在于没有非常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中的“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也是强调这一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5.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翅意在说明 A. 辛亥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B.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 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由“清末预备立宪之后”“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表明清末预备立宪确立的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故C正确;A表述错误;B不符合材料主旨;资本主义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D错误。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清末预备立宪之后”“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即可。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相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三司……互不隶属……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司的事权特点、行政效率低下、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原因。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辖区不定等方面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机构改组、行政效率等方面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从中央集权、新政改革等方面说明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朝制度、行政效率等方面回答其产生的原因。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关键信息“原因及其特点、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清朝政治制度与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与特点入手,即可逐一规范作答。 27.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 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答案】(1)起因: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起因:源自于中英两国的误会。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更多机会,是走向世界的良机,是实现向近代转变的契机。 【解析】 【详解】(1)起因,据材料一“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等方面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的认识。后果,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屈辱和灾难、社会性质等方面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后果的认识。 (2)起因,据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即可从两国误会的角度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的认识。后果,再据材料二“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走向世界、向近代转变等方面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后果的认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是一部描绘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白鹿原是陕西西安周边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子里住着白、鹿两大家族,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休。“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鹿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被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9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 结合晚清民国的相关史实,从上述小说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公示禁止缠足。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的移风易俗。 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可提取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历史现象。最后结合所学回答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