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版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学案
通史整合(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政治 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 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 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神权色彩浓厚的早期政治; “家国同构”的西周体制; 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 [小题验知] 1.(2018·山西六校联考)“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骨版巨大且完整,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可见是吉祥卜。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王室人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据此可知( ) 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 C.甲骨文是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 解析:选B 根据所学,中国古代早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是吉祥卜。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王室人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可知,商王通过神权来强化王权,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甲骨文的内容,非文字本身,故C项错误;D项“唯一”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2. (2018·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 )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家庭伦理规范 D.以德治民思想 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家国关系,即家国同构观念,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也能体现出家庭伦理规范,但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以德治民思想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2019届高三·西宁检测)《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认为( ) A.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 C.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D.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下“国”与“家”的矛盾,未反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故C项错误;士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故D项错误。 4.据考证,西周至春秋早期,一些相距甚远的诸侯国制作的青铜器物等,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 A.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 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宗法制确保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解析: 选D 分封制的推行有利于周王扩大统治范围和巩固天下共主的地位,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扩展与传播,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误读材料,排除;那些诸侯未必都是周王室的同姓亲族,故C项错误。 5.(2018·潍坊二模)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解析:选C 据材料“以往的诸侯国……土著氏族组织”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可知周朝的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由单纯的血缘依据到国家政治任命与血缘结合,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C项正确。 显性时空 隐性时空 王位世袭制、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 [深化认知] 一、多维视角认识西周国家制度 1.核心内容 (1)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 (2)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2.国家结构 (1)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2)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3.显著特点 (1)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2)贵族政治特征明显 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 二、以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分封制的实际效能 1.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影响深远 分封制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由分封制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存在。 2.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的交流 西周封国内居住着几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即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军队、殷遗民、专业技工等,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内,谓之“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其首领及封君与国人相互通婚。还有一些土著居住在郊野,成为“野人”,他们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在封国之内还有更多不同人群。他们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推动了文化大融合。 3.分封制在后世朝代的变异 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消亡。但后世许多封建王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例如西汉、西晋、明代等,大多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 “分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已是过时的制度,每次实行,不论动机如何,终归于失败。从根本上看,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市场形成,而分封制无法适应这一大趋势。 三、“宗法(族)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基因的影响 1.概念分析 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宗族的作用,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扭结,又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 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传统。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最多也仅带有准行政机构色彩的里社、保甲。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其“交易成本”,它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 2.深远影响 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 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层层向周天子负责 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 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订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 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 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 生产力变革下的“石器锄耕”; 官府垄断下的“青 铜文明” [小题验知] 1.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解析:选A 材料中“迄今六千年左右”,说明处于原始时期,“粟”“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说明原始农业、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 2.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解析:选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故B项错误;材料的内容与王权无关,故C项错误;“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3.右图是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鸟尊”,出土于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其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的完美组合造型,成为西周青铜艺术中的罕见珍品。据此判断该艺术品( ) A.是晋侯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 B.体现了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 C.破坏了西周时期礼制的规定 D.由技艺精湛的私营工匠制作 解析:选B 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是青铜铸造技艺成熟的一种体现,故B项正确;该青铜作品不能体现违反礼制所规定的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周代“工商食官”,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青铜时代、千耦其耘、井田制、工商食官 [深化认知] 一、我国古代早期农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原始农业时期。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 2.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成就。 二、“工商食官”制度阐释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三、青铜时代经济发展水平 1.夏、商、周三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说处于奴隶社会的奠基和转型期。 2.其间,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先进,奴隶社会达到鼎盛时期;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3.农业是三代的经济基础和主要生产部门,围绕农业生产的需要,历法、社会组织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农业社会特征。 4.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交换和商品经济,但不普遍。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文明象征的成熟文字; 贵族垄断的文化教育; 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 [小题验知] 1.(2018·汕头一模)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 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 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 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解析:选B 从材料中可知甲骨文可以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说明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故B项正确 2.(2018·潍坊一模)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 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 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雅言,而未涉及诸侯各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A项错误;“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可知儒家思想传播与雅言无关,故 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故C项错误;据材料“雅言又称正言”、孔子“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可知,孔子对西周文化的认同,故D项正确。 3.(2018·绵阳三模)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代表性青铜祭祀用品,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这反映了当时( )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 C.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解析:选C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的技术已相当成熟,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可以得出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甲骨文、“学在官府”、周礼“天下一家” [深化认知] 一、三代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多次出现“民族融合”“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词语,体现了对“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民族自信”“民族自强”这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 1.含义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义 (1)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2)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 二、学在官府 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特点 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则是“官守其业,而有官族”,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群雄逐鹿的纷争; 变法图强的运动; 集权政体的雏形; 国家统一的趋势 [小题验知] 1.(2018·临沂二模)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 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解析:选C “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正是分封制逐渐瓦解的表现,这表明周王室对地方控制逐渐削弱,A、B两项错误;在春秋时期尽管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观念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诸侯争霸会弱化宗法制,故D项错误。 2.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礼贤下士,先后起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之风,可以说是由魏文侯开启的。这体现出当时的发展趋势是( ) A.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B.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C.唯才是举开始取代德才兼备 D.世袭制度取代禅让制度 解析:选B 材料说明任人唯贤的现象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任人唯贤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科举制的建立说明唯才是举取代德才兼备,故C项错误;启继承王位说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D项错误。 3.(2018·昆明三模)春秋时期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 B.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 C.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 D.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 解析: 选B 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增长不能反映战争性质的变化,故A项错误;战争的目的由争霸转化为兼并,朝局部统一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礼乐制度受到冲击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故D项错误。 4.(2018·太原二模)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选C “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破坏,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士希望按照自己的阶级利益来改造世界,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宗法制,故D项错误。 5.(2018·福州二模)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分封制度逐渐崩溃 C.华夷秩序最终确立 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解析:选A 依据所学,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楚国由“不与之盟”到“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说明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故A项正确。 显性时空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隐性时空 王室衰微、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礼崩乐坏、变法运动 [深化认知]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虽然剧烈,但各种剧变的社会现象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由血缘宗法社会向地缘政治社会的转型 1.转型的原因 (1)诸侯国间的征讨杀伐 春秋时期,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曾经维系诸侯国之间的亲情关系逐渐淡漠,在利益的驱使下,亲情逐渐淡化为相互之间的征讨杀伐。 (2)诸侯国开始政治改革 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各个诸侯国 君或主动或被动地相继开始了政治改革,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富国强民乃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扩大征兵这个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措施首先被提了出来。 2.转型的表现 (1)传统兵役制破产 ①“兵农合一”和“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等规范的存在,取决于血缘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存在。春秋中期以后,由于晋、鲁、郑等国相继打破传统的国、野界限,征召野人当兵,已经使得传统的兵役制度面临破产。 ②战国以后,这个趋势进一步发展,并最终覆灭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之下的兵役制。 (2)编户齐民制的出现 含义 其一,作为政府行为的户籍整理和人民身份等齐其二,指纳入政府户籍的普通百姓 形成 编户齐民是服务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基层民众组织形式,是新制度之下国家对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控制的有效方法 积极作用 就全国人力控制而言,它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血缘大家庭“正夫”做法,而以小家庭一家一户组织人口,它不仅是地缘乡里制度以及建立在乡里制度之上的郡县制度的基础,也是战国时期普遍征兵制度的基础 3.转型的影响 (1)血缘关系走向地缘关系 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的扩军备战直接促使一家一户小家庭成为独立的社会单元,社会组织形式也因此由血缘宗法关系走向地缘编户齐民。 (2)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 依靠宗法关系维系的分封制度失去存在的基础,而相对应的,地缘的郡县制度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度。 (3)世卿世禄变成选贤与能 ①原本依靠采邑的血缘贵族失去存在的条件,从此出现依靠食禄的行政官员,官吏选拔制度也由世卿世禄变成了选贤与能。 ②血缘社会转化为地缘社会、宗法大家族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编户齐民、分封制度转化为君主集权制度。 (二)权力分散的分封制度向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型 1.转型的原因 (1)君权日益扩张 ①日益扩张的诸侯君权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状态,由此引起政治体制的转换。 ②这个时期君权的日益扩张也是在原有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出现的。 (2)各国变法图强 ①从李悝、吴起、邹忌、申不害到商鞅主持的各国变法长期以来被誉为“变法图强” 或“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其实他们都是代表了希望专制集权的君主向企图维护“封建”分权体制的贵族夺权。 ②尽管有些改革家的下场凄惨,但是变法显然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变法,君权明显地得到了加强。 (3)战争需要集权 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不断的战争,因为战争需要集权,战争是实行独裁专制最好的理由与借口。 2.转型的表现 (1)新型的社会组织 ①富国强兵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首要的时代主题,直接促成了血缘社会的宗法家庭制度向地缘性的编户齐民的转变。 ②建立在编户齐民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基础之上的乡里制度和郡县制度,又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前提。 (2)君主集权在各国出现 ①从战国时期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看到,君主集权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在各国建立。 ②将相制、郡县制、俸禄制等制度的宗旨只有一个——取消“封建”贵族的特权,使独立的贵族变成听命于君主的官员,把原来通过分封赋予贵族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个人手中。 3.转型的影响 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封邦建国的贵族分权体制转变为独裁专制的君主集权体制的过程,分权的“封建”制度被集权的专制制度取代了。 二、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1.政治上 (1)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 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4.人心所向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 5.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传承千年的铁犁牛耕; 以农为本的重农抑商; 既定国策的土地制度; 社 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小题验知] 1. (2018·张家界三模)《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解析:选C 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从齐国耕者必有的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农业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 2.(2018·惠州模拟)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地租形式 解析:选B 材料阐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给农民和军功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加强了君主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有利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 3.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 传统的宗法制度的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一家一户的封建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题意。 4.《晏子春秋》中的“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韩非子·说林下》中的“ 买椟还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推行重农抑商 B.商业意识增强 C.社会转型加快 D.经济管理规范 解析:选B 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业,压制手工业和商业,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商业活动的记载,可知当时商业活动和商业意识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当时的商业活动,不能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也没有涉及经济管理规范,故C、D两项错误。 隐性时空 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男耕女织、“公田不治”、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私商 [深化认知] 一、铁器时代的到来 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萌芽,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井田制形式经营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萌芽、产生。封建地主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以地主与农民结合成租佃关系为主要特点的剥削制度。在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还存在大量的自耕农。 1.生产力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公田日益衰败。 2.生产关系变革 “相地而 衰征” “相地而衰(cuī)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实际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初税亩” ①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 ②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废井田,开阡陌” ① 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 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 ② 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 ③ 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 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 ④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2.商周时期:井田制。 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井田制开始瓦解。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三种类型: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国家土地所有制: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于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3)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学在民间”的教育下移;开时代先河的现实主义 文学 [小题验知] 1.(2019届高三·齐鲁名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 ) 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 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解析:选D 据材料“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可知贵族文化的下移能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D项正确。 2.(2018·肇庆检测)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经书”;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子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 B.新兴儒学对经学的冲击 C.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 D.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 解析:选C 材料提及书籍与礼乐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经书本身就是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孔子后的书籍称“子书”反映出经书经过孔子创办的私学传播,体现了春秋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书籍的称呼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起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3.《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选B 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A项错误;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百家争鸣”,儒学创立,私学兴起,“风骚”、司南 [深化认知] 一、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 文字沿革 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宗法观念 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 民族观念 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阶层分化 1.贵族的衰落:随着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瓦解,西周时期形成的贵族阶层逐渐失去了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 2.平民的兴起 (1)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拥有大量土地的平民地主兴起,他们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主要力量。 (2)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大批富裕的商人成为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阶层。 (3)频繁的战争,使一批拥有治国或者军事才能的平民跻身统治阶层,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士”阶层的崛起 (1)起源:士的起源很早,但直到春秋时期,士大多数还都是有公职的,地位上属于低级贵族,他们有一定量的“食田”,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有权参与政治活动,也是国家军事力量的中坚。士阶层的人数大体固定,规模也很小。 (2)兴起:战国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尤其是民间聚徒讲学风气的兴起,社会上涌现出大批知识分子,士的定义和范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士成为一种关于个人能力和人格的称谓,而不受国家、宗族以及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限制。当时的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的需要也都积极延揽士人,这样就为士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社会环境,使之成为当时社会、政治舞台上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私学兴起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导致了学术的下移,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昔日的官学之士离开官府,流落民间,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从而为私学创造了成熟的文化环境 特点 ①自由讲学,各具特色;②为诸家学派的基地;③是参议时政的论坛;④以教士、养士为职能;⑤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影响 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首先,它冲破西周以来“学在官府” 、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最后,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四、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政治特征 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伦理特征 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 经济特征 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教育特征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命题者说] 材料浅显 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创设情境,没有任何阅读障碍。 意韵深远 由商汤对四面围猎的态度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聚焦立德树人,彰显历史积极育人的价值导向。 暗含热点 题目暗含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 解析:选A 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 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故A项正确。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所以捕猎不再是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史记》中这一记载的本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Ⅱ)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命题者说] 不囿常规 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实际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无关;看是一历史信息地图,实则是一地理区位信息图。 开阔视野 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范蠡、子贡——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背景下的富商大贾;陶、曹鲁——“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位置。 解析:选A 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 3.(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命题者说] 依托学科主干 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常见现象:儒者“厚古薄今”,即“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历史常识。 强化史论判断 儒家“复古”精神的实质: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的追求。 呼应学术热点 2014年度中国的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探讨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解析:选C 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C项正确。 考法(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命题者说] 传统考点考出新意 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 传统考点考出深度 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法(三) 转换思维的角度 5.(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命题者说] 着眼角度变化 不是传统的考查墨子的思想,而是墨子的科技成果。 强调传统文化 对《墨子》中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此创设情境,体现了对考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凸显唯物史观 突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解析:选C 《墨子》中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的记载或论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其他学派的思想,A项错误。“完整”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的经典,墨家多来自社会下层,其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故《墨子》不可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D项错误。 6.(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命题者说] 命题热度未减 依然选择“西周”这一热考时期进行命题。 命题视角已转 不考西周的政治,转考西周的文化。 命题功夫非凡 题眼颇具隐含,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传承”。 解析:选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考法(四) 延展知识的长度 7.(2017·全国卷Ⅲ)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命题者说] 足时空观念 “西周”与“战国”,学生虽熟悉但历史久远的时期。 着眼历史解释 字形的书写由繁到简,体现的是文字使用的频繁,更深层地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广泛。 隐含家国情怀 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树文化之自信、文化之自强。 解析: 选A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发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 1.“家国同构”是我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现象,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 “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该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分封制的实质是地方分权,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说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但在分封制下,不管是通过层层分封管理地方,还是通过周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 3.“百家争鸣”实际上是诸子因治国方略上的主张不同而引发的思想领域的冲突,其实质是治国方略的争鸣。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即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其主张最受统治者欢迎。 [典例] (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①“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②“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③据《孟子》 材料二 ④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⑤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⑥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⑦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法制观念”分析 保分点 ① 孟子主张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② 孟子主张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⑤ 苏格拉底主张守法是正义行为 ⑥ 苏格拉底主张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高分点 ⑦ 法律和伦理道德是两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中国更为强调道德伦理,西方更为强调法律至上,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律传统。苏格拉底最终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充分体现出苏格拉底对法律的严格遵守。因此在解读材料时要注意全面性,既要提取其思想主张,又要通过其行为理解其具体的实践 第(2)问第一小问:“社会背景”分析 保分点 ② 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高分点 ③ 材料选自《孟子》,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此时各国通过变法以图强,法律权威逐步确立,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 ④ “雅典陪审法庭”可引申出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展开分析背景所在 两个人物,代表着两个时代,分析背景要抛开人物,站在特定的时空下去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开阔视野,从历史的高度上分析问题 第(2)问第二小问:“共同的历史价值”分析 保分点 ①② 孟子的法制观念体现了儒家仁政治国理念,影响深远 ⑤⑥⑦ 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体现了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遗产 高分点 本问是失分的重灾区,主要原因是考生习惯分别说明,缺乏把共同历史价值上升到“对东西方法制发展的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遗产”这一高度上。这提醒我们在备考时不但要重视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所概括内容进行升华,进而上升到一定高度,站在史观上用历史语言阐释结论这一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高考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国语》曾记载:“故有虞氏褅(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褅黄帝而祖颛顼……”《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这反映了中国早期( ) A.贵族政治逐步形成 B.宗法制度逐渐确立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已有民族认同意识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有虞氏褅黄帝”、“夏后氏褅黄帝”、“周穆王……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可知黄帝被封为华夏之祖,有虞氏、夏后氏、周穆王都祭祀黄帝,体现了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故D项正确。 2.(2018·济南二模)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奭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 A.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有效防止了殷商旧贵族的叛乱 解析:选A 两次分封都有利于加强周人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加速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形成,故A项正确。 3.(2018·长郡中学实验班二模)夏周时期,人们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是奉“天命”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天子”,即天之子。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命靡常”,甚至认为“天不可信”。周代“天命观”的这种变化( ) 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 B.有效地约束天子的行为 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 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 解析:选D 由材料中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不可信”,说明对传统“君是奉‘天命’统治国家”的天命观表示怀疑,这样有利于民本思想萌发,故D项正确。 4.孔子在《论语》中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来强调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舞蹈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自然表现,因此他赞同西周时的“制礼作乐”、“雅颂正声”,而对于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极其反对。可见,“乐”之所以得到孔子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先辈功德 B.明确贵族等级 C.利于教化民心 D.维护周王权威 解析:选C 从材料可知,孔子认为音乐舞蹈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自然表现,故可以通过制定礼乐,影响人们的思想,教化民心,维护统治,故C项正确。 5.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这表明齐魏两国( ) A.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B.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 C.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 D.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解析:选C 材料无法体现是最早称王,故A项错误;题目无从体现两分天下,故B项错误;王位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承认,而是互认,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挟天子”,故D项错误。 6.《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解析:选D 题目涉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农具材质的不同,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重心、战乱范围均无关,故A、B、C三项错误;据材料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D项正确。 7.(2019届高三·郑州质检)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 A.农业具有战略价值 B.商战决定争霸成效 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 解析:选A 齐国对鲁国进行的商战,主要是通过进口鲁国的丝织品,使得鲁国民众放弃农业粮食生产,然后齐国再阻断鲁国的粮食进口,最终迫使鲁国屈服,这体现了农业在此时期的战略价值,故A项正确。 8.(2018·保山二模)齐桓公十九年,采纳管仲的建议,实行井田制下的“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这一政策( ) A.实质是劳役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C.符合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理念 D.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解析:选D 由材料“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可知由于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大量私田被开垦,因而改革了赋税,故D项正确。 9.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子贡……成为著名的大商人……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得出诸侯看重子贡,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政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商且社会地位提高,受到诸侯的重视和礼遇,故B项正确。 10.(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解析:选D 题干中孔子歌颂三代,且美化三代,再联系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是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故D项正确。 11.(2019届高三·吉林名校调研)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 项目 甲骨文 金文 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 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 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内容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 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 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 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解析:选D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但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金文记载的内容,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B项错误;甲骨文与金文是商周记载史实的文字,不是史书,故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金文是商周时期记载史料的文字,记载了商周时期的史实,故D项正确。 12.(2018·保定二模)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 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农历”“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结合所学,二十四节气都与农业相关,服务农耕经济,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与古希腊的理论科学的大起大落,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超越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历史命运。在两千多年前的生产水平与社会发育水平下,经历深远的精神发展路程而开出的远离社会生活的灿烂纯粹的思想之花,必定是极其脆弱的。”这是墨家科技思想被排斥和湮没的又一个原因。墨家学说的思想渊源较为深广,他们具有儒家、道家等没有的优势,一开始就与生产实践十分接近,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最正确而无片面性的思想。如果避开墨家与周易、老庄的分歧不谈,墨家思想恰好将三个方面的积极面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基础:经验、直观、逻辑、人工语言、现实检验,这些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包括的环节。 ——摘编自《墨家科技产生的背景及其湮没原因》等 材料二 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四十年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创时期”;20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迅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时期”。伴随着研究阶段的深入,当前中国科技史的研究需要从思想源头上来获得解决许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度上获得重大突破的迫切需求所在,科学技术思想史的研究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搞清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科技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地解决。正如科技史家胡道静所说‘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应是科学史研究的核心层’”。 ——摘编自昊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墨家科技思想湮没及现今中国重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原因。(15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墨家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思想对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10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以及中国古代对待科技的传统政策分析墨家科技思想湮没的原因;从古代的科技成就以及我国现在从政策、思想上对待科技的态度上去分析重视的原因。第(2)问,材料二共四句话,第一句话说明了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历程,后三句话阐释了古代科技思想对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据此分别概括即可。 答案:(1)湮没原因:封建统治的“君贵民贱”和“贵道贱器” 思想的抑制和扼杀;墨子科技思想超越了时代的认识和接受的程度;墨家科技思想自身的抽象性,使人难以理解;古代传播方式和技术非常有限。 重视原因:古代科技博大精深,创造了世界古代科技的辉煌,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中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一定进步;科技思想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前提条件;政府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2)意义: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最正确的思想,进一步了解墨家思想,能为现代中国科技研究提供理论基石和向导;掌握古代科技思想的脉络,才能做到知古通今,深刻认识墨家等古代科技的湮没,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其他答案逻辑清晰且言之有理亦可) 14.(2018·湛江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传统的理解见仁见智。在词源学上,“传”与“统”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独立的词汇。“传,续也”。“统,绪也”。传统,本意是谓帝业、学说等世代相传。在西方,英文tradition(传统)源于traditio。在罗马法中traditio是转移私人财产拥有权的一种方式。《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传统的概念作出现代的解释:“传统从字面上来看,凡是我们文化中从过去流传或遗留下来的内容,都可称之为传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特指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古老的,而且我们还赋予它们以现代的价值。” ——摘编自夏锦文《社会变迁与中国司法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 围绕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论述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如:根据材料“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古老的,而且我们还赋予它们以现代的价值”,我们可以得出,传统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的;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可以列举中外示例进行论述。如: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在新时期我们可以利用其“仁”、“德”、“和”等理念,并赋予新的内涵,为新时期民主政治服务。最后,对所论述的观点加以简要总结。如: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发展创新,才能迸发出应有的活力,为当代服务,为民众所认可,长久延续。 答案:示例一 论点:传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论述:传统在古代中国是帝业、学说等世代相传,在古罗马则是转移私人财产拥有权的一种方式,在近现代则赋予了现代的价值。这与人类的社会从专制、直接民主发展到代议制民主、与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类认识从蒙昧到理性、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等变化因素有关系。 示例二 论点:古代传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论述:传统在古代中国是指帝业、学说等世代相传。这与古代中国建立的深厚血缘关系的宗法制、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有关,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特点有关,也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稳定性有关系等。而传统在古罗马是转移私人财产拥有权的一种方式。这与古罗马以商品经济发展为主、崇尚法治的做法有密切关系。 (注意:答案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符合题干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