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历史练习
高二历史训练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B. 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 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 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采用铁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的时间不同,因此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也有早晚之分,即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反映冶铸技术的进步情况,没有涉及牛耕的工作方法,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兼并战争,排除B。 2.战国早期魏最强,“西河之学”起。战国中期齐最强,“稷下之学”起。这反映出 A. 学术与国势互为表里 B. 百家争鸣局面已出现 C. 学术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 D. 争霸局面促进了文化认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魏最强,‘西河之学’起”“齐最强,‘稷下之学’起”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学术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学术与国势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学术发展区域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认同,故D项排除。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出处 记述 《汉书师丹传》 “治《诗》,事匡衡,举孝廉为郎。” 《抱朴子审举》 东汉桓灵之际,社会上流传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后汉书左雄传》 尚书令左雄改革察举,由三公府对孝廉分科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随后由尚书省在端门复试。 A. 表明了儒家向官僚阶层的渗透 B. 察举制为科举选官奠定了基础 C. 举“孝廉”的目的是弘扬传统美德 D. 察举制促成了文化士族集团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治《诗》,事匡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分科考试、复试”中可以看出,三段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察举制为科举选官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发展,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察举制的目的,故C项排除;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士族集团的形成,故D项排除。 4.唐初,中书、门下省官员的品级比尚书省官低,尚书左右仆射为从二品,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长官侍中为正三品。武则天圣历三年四月三日敕:赐物,中书、门下省官,正三品准二品,四品准三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提高中书、门下二省的地位 B. 限制尚书省职权 C. 便于完善三省制的内在要求 D. 强化集体宰相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唐初,中书、门下省官员的品级比尚书省官低”“赐物,中书、门下省官,正三品准二品,四品准三品”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做法是平衡三省长官地位,这体现出完善三省制的内在要求,故C项正确;A项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提升其余两省不等于限制尚书省,排除B项;三省制是分工协作,而不是集体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 5.宋太宗曾派人分4批出使海外。南宋高宗在上谕中说,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费用,应招引外商来华,发展贸易。南宋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还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都按此执行,商人也如此奖励。由此可知,宋代海外贸易活跃的重要因素是 A. 国家力量支持 B. 经济重心南移 C. 西北路上贸易受阻 D. 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宋太宗曾派人分4批出使海外”“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还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中可以看出,宋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从而促使海外贸易活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重心南移和西北贸易受阻,故B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造船技术的进步,故D项排除。 6.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有利于避免地方割据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 正确;宋代路制与扩大宋朝疆域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的界限的问题,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可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明史多次出现宦官专权,皇帝与宦官一起荒淫废政,但没有导致全国混乱……宦官也没有机会像东汉那样掌握军权,尤其是京城禁军。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皇权进一步削弱 B. 宦官仅取得批红权 C. 中央各部门分权 D. 文官政治逐渐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明朝中央各部门分权,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明朝废除宰相,皇权不断加强,故A项错误;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官政治的发展,故D项排除。 8.明朝后期,河南、山东和直隶都成为棉产区,这些地方农民产的棉花,一般都不用于家庭纺纱织布,而是流向市场,再经商人转贩至南方的纺织区,而他们再到市场上去购买南方纺织的布匹。这反映出当时 A. 农业和手工业互为市场 B. 农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C. 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已形成 D.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棉产区……的棉花,一般都不用于家庭纺纱织布,而是流向市场,再经商人转贩至南方的纺织区,而他们再到市场上去购买南方纺织的布匹”中可以看出,当时,棉产区农民生产的棉花卖到纺织区,而纺织区的布匹卖到棉产区,这反映出农业和手工业互为市场,故A项正确;B项是A 项的具体表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全国市场网络的发展,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民营手工业的状况,故D项排除。 9.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帝就用这种方法考察、教育官员。各级官员彼此监督、相互告密,便于皇帝直接驾驭群臣。这表明,密折制度 A. 有助于谏正皇帝过失 B. 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 C. 有利于完善选官制度 D. 加强了地方官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各级官员彼此监督、相互告密,便于皇帝直接驾驭群臣”中可以看出,密折制度加强皇帝对各级官吏的“驾驭”,这反映出君主专制度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的加强,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C项排除;密折制度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故D项排除。 【点睛】“各级官员彼此监督、相互告密,便于皇帝直接驾驭群臣”是关键信息。 10.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有此判断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由此可知 A. 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B. 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 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 D. 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尔纲先生依据《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变化来考证《水浒传》前后两部分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之手,这属于对历史的理性判断与解释,有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故选C项;材料中罗尔纲先生的解读属于对历史的理性解释与判断,不能体现其强烈的主观色彩,排除A 项;大量考证能证实历史,但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判断也能接近历史真实,排除B项;丰富的史料能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但理性解释也能推动历史研究,排除D项。 11.《孝经》是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孝经》地位的演变反映了 A. 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B. 儒学地位得到强化 C. 统治思想趋向保守 D. 道德教化受到重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孝经》从汉魏以来的儒学教养文本到唐代成为与五经并列的经书之一,说明以孝道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D选项符合题意。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A选项排除。儒学地位的强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体现的是统治者对道德教化的重视,B选项排除。《孝经》地位的提升,不能反映统治思想趋向保守,C选项排除。 【点睛】从汉朝开始,儒学就成为统治全国的指导思想,时代愈是往前发展,统治者对他的依赖程度也愈大。为了统治帝国,维系王朝的需要,历代君主无不尊崇儒学,以儒学治天下。 12.清朝咸丰帝将批准《天津条约》作为缓兵之计,英法退兵后他又反悔,反悔的不是降低关税、战争赔款、领事裁判权等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而是当时国际已经通行的惯例“公使驻京”。这反映出,当时清王朝 A. 统治者思想观念落后 B. 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 C. 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加深 D. 维护的天朝体系开始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悔的不是……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而是当时国际已经通行的惯例‘公使驻京’”中可以看出,清政府为了维护“天朝体制”,拒不接受“公使驻京”,反映出清政府统治者思想观念落后,故A项正确;材料“反悔的不是降低关税、战争赔款、领事裁判权等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说明B项错误;“公使驻京”是符合国际惯例,无法体现“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加深”,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出清政府无法继续坚守“天朝体制”,但没有体现出“开始瓦解”,故D项排除。 【点睛】“反悔的不是……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而是当时国际已经通行的惯例‘公使驻京’”是关键信息。 13.洋务运动期间,恭亲王奕主持洋务被蔑称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有“丁鬼奴”的绰号;郭嵩焘生前备受攻击,死后还有人奏请戳他的身体;李鸿章更是清议攻讦的对象;洋务派所办实事都是新鲜事物,几乎都遭到非议,这些说明当时 A. 广大民众尚未开化 B. 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 社会传统势力十分强大 D. 洋务运动违背历史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鬼子六”“丁鬼奴”“李鸿章更是清议攻讦的对象”“洋务派所办实事都是新鲜事物,几乎都遭到非议”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西方事物存在抵制情绪,这反映出当时社会传统势力十分强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开化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故AB项排除;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的近代化,故D项错误。 14.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由此可知该章程 A.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B. 主张铁路国有 C. 不利民营铁路发展 D. 利于救亡图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清末改革中对于铁路的发展控股要求华商必须占一定股份,从而有利于民营铁路发展,对于外来侵略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抵制外国侵略,不利于外国资本输出,A错误;材料不是主张铁路国有政策,B错误;材料中的主张有利于民营铁路发展,C错误。 15.1907年到1911年之间,著名的进化团和春阳社先后演出过《秋瑾》、《徐锡麟》、《革命家庭》、《爱国血》、《东亚风云》、《共和万岁》等剧目。这些剧目反映出当时 A. 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B. 民主共和理念得以传播 C. 以政治情绪为宗旨 D. 大众娱乐生活更加丰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07年到1911年之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剧目以当时人演当时事,皆以反映当时政治情绪为宗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危机,故A项排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得以传播,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大众娱乐生活的状况,故D项排除。 【点睛】“1907年到1911年之间”是关键时间信息。 16.“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几种;“五四”之后一年多,出现400多种,其中很多都介绍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例如发行量较大的《晨报》、《民国日报》,不断刊载十月革命的报道和马克思学说的文章。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北洋军阀政府不得民心 B. 爱国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C.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D. 五四运动彰显了民众力量的重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五四’之后一年多,出现400多种”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彰显了民众力量的重要,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北洋军阀政府,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救亡图存,故B项排除。 【点睛】材料关键信息“五四运动之前,仅有”、“‘五四’之后一年多,出现400多种”。 17.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 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 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表明毛泽东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阐述了农民问题的地位,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出发,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正确指出:“敌人乘我弱点之处,不但在军事,而且在政治,在我政治制度之不民主化,不能与广大人民发生密切联系”,“长期艰苦的抗日战争,一切须取给于民众,没有普遍发展的并全国统一的民众运动,要长期支持战争是不可能的”。这说明 A. 中共的抗日策略有所变化 B. 民众的抗日热情极大高涨 C. 坚持“持久战”成为国民共识 D. 民主政治与抗日战争不可分割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38年”“敌人乘我弱点之处,不但在军事,而且在政治,在我政治制度之不民主化” “长期艰苦的抗日战争,一切须取给于民众,没有普遍发展的并全国统一的民众运动,要长期支持战争是不可能的”中可以看出,抗战与民主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共抗战策略的改变,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众的抗战热情,故B项排除;成为国民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说法错误。 【点睛】“1938年”“敌人乘我弱点之处,不但在军事,而且在政治,在我政治制度之不民主化” “长期艰苦的抗日战争,一切须取给于民众,没有普遍发展的并全国统一的民众运动,要长期支持战争是不可能的”是关键信息。 19.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 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 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C. 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 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改造城市小商店”“改组公私合营企业”可以看出,社论讨论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慎重地”可以看出,社论认为工商业改造应当稳步推进。故答案为B项。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排除D项。 20.雅典人认为,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坏的政体,因为它剥夺了人民的自治权,抛开公认的法律,依自己的主观任性行使权力。这种权力是任性的、不负责任的、不受制约、不受监督的。这反映出古代雅典主张 A. 法律至上,杜绝人情 B. 平民政体,中央集权 C. 实行法治,防止人治 D. 权力平等,社会契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抛开公认的法律,依自己的主观任性行使权力。这种权力是任性的、不负责任的、小受制约、不受监督的”可知雅典人主张依据法律对权力进行制约,实行法治,故选C项;雅典人主张实行法制的目的是制约权力,而不是杜绝人情,故排除A项;古代雅典没有实现中央集权,也没有实行社会契约,B、D项不符合古代雅典的史实,故排除。 21.在第二次西航时(1493年9月),哥伦布率领的由17艘船所组成的舰队,所“装载的主要是人(总共2000名,有教士、军人、工匠、农夫)和农业用品(农具、种子、牲畜),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这表明,哥伦布这次远航的主要目的是 A. 开辟世界市场 B. 进行殖民征服 C. 扩大资本积累 D. 密切世界联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装载的主要是人和农业用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这次远航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殖民征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世界市场、资本积累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等,故ACD项排除。 22.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1624~1641年 1660~1685年 1689~1713年 1714~1760年 1760~1800年 年均召开天数 42 43 122 100天以上 100天以上 年均通过法令 5 15 67 77 209 A. 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 B.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C. 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D. 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议会召开天数、年均通过法令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联系英国的社会变迁特别是工业革命可知,当时英国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议会立法情况,非中央行政体系变化,故A项错误;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时间段为1640—1688年,且材料反映不出,故B项错误;国王授权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故D项错误。 23.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 A. 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 B. 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C. 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 D.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分析,西方服饰经历了从体现宗教关系到日益突出功能性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实现、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西方服饰的这种变化,故A项正确,CD项错误;宗教改革仍然以宗教为信仰,故B项错误。 【点睛】材料“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反映出服饰的改变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24.读下图,从中可以看出 1901~1999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不同时段的国别分布 (注:图中每组柱状图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A.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主导地位 B. 二战前后科学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 C.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心集中在欧洲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说法不符合1901—1925年间的史实,故排除A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926年后,美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说明二战前后科学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故选B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排除C项;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心集中在欧洲的说法不符合1926年后的史实,故排除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 ——摘编自闫红艳《明前期教化剧研究》 材料二 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祀神演剧因维持普通民众的生活安宁,成为民间社会的一种象征性秩序。……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间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 ——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材料三 光绪六年(1880年)《申报》报道:“香港华人近投禀于英总督铃辕,请准女伶在戏馆演戏。按此说殊不可解。香港既为英管辖,自当事事悉从西律。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则居港之华人,何须多次喋喋也。”……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以后陆续又有‘霓仙’‘群仙’‘女丹桂’‘云仙’‘玉仙’等女戏园开班”,沪上女伶渐多,女班遍地。——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化剧的主要功能,并分析教化剧着力塑造“忠臣、孝子、节妇、义士”这些形象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方禁毁部分戏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上海出现“女伶渐多,女班遍地”的原因。 【答案】(1)功能:娱乐,教化。 影响: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压抑了人自然欲求,禁锢人的思想。 (2)原因: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 (3)原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语与引导;妇女觉悟的提高。 【解析】 由“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可以分析出教化剧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和教化。第二问由“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可以从改良风气、维护等级秩序、压抑自然欲求等方面回答即可。 由“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可以分析出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由“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可以分析出表现人的情感欲望;由“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可以分析出世俗化。 由“香港既为英管辖,自当事事悉从西律。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则居港之华人,何须多次喋喋也”可以分析出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播;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报纸的宣传和妇女的觉悟提高角度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世纪地球“变”的认识.(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评分说明: 一等(10—12分):准确运用材料信息和史实依据论证观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二等(2—10分):结合材料信息和史实依据论证观点,准确提取信息和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理由充分。 三等(0—2分):围绕题目和材料提炼出观点,如果跑题,不得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观点: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理由: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跃发展,交通技术不断革新,加速了各地之间的联系,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启蒙思想的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成为近代社会基本准则,缩小了世界各地思想文化的差异。 论点:由此可见,16-20世纪,人类在科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的推动下,联系更加紧密、便捷、及时,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解析】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中的观点关于地球“变”体现了两个角度:一个是越变越“小”;另一个是越变越“大”。题目要求任意选择一个或者两个观点,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然后进行史论结合的论述。如果选择越变越“小”的观点,则需根据16-20世纪所学有关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从其世界各地加强联系的角度去分析变小的原因。如果选择越变越“大”的观点,则可以从科技、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多个角度的史实去说明世界发展的内容越来越广、越来越多。 点睛:开放性试题因为其开放性特点,更能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中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和个性表达。这一题考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观点,然后进行论述即可。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相关的史实进行合理论证,做到史论结合。所以归根结底,题目要求不必只拘泥于一个观点,只要做到自圆其说即可。关键是史实运用合理,有史有论。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举行的会议上,做了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演,于是,这场被蒋称作“精神方面的重大战争”的新生活运动全面推开。其主要内容是: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礼为四维之首,就是规规矩矩,不犯上作乱。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做起,规定要拔上鞋跟,扣齐钮颗;走路靠左,胸部挺起;和洽邻里,同谋公益等。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标准,在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之下,绝对统一,绝对团结,绝对服从命令。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特别是军事化为目标,随时准备捐躯牺牲,尽忠报国。这一运动声势浩大地推开,蒋自任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长。新生活运动横跨抗日战争,到1949年国民党因内战失利而暂停。 ——据刘利民《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等文改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生活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生活运动进行评价。 【答案】(1)特点:以传统儒家哲学为基础;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为目标;专注于国民生活,没有配合其他领域进行系统改革。 (2)评析:有利于重整社会道德,培养国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改变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治安及卫生状况的好转;提振了民族精神,鼓舞了民众坚持抗战的信心和斗志;实质上是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礼为四维之首”得出以传统儒家哲学为基础;根据材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做起”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根据材料“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特别是军事化为目标”得出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为目标;结合所学得出专注于国民生活,没有配合其他领域进行系统改革。 (2)评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道德的建设、国民习惯的养成、民族精神的振兴、为抗战准备等角度概括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