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学案

第18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 考点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外: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 ‎(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 ‎(1)前期:“一切为了前线”。‎ ‎(2)后期: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并在战争结束后进一步加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经济困难: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实行 ‎1921年3月,俄共(布)等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3.措施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上: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实践上: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斯大林体制 ‎1.过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特征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消极: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概念阐释]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①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这一政策②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③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④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 ‎——《全球通史》‎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果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 史料二:新经济政策的实 施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 发展生产 ‎③→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 ‎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提示: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根据史料二,概括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提示: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史论归纳 ‎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允许资本家和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强制劳动 按劳分配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 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一 ①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②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③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二 在那个时代,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的崛起》‎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及其影响 ‎①→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 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③→农业为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牺牲 史料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④→苏联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阐述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如何?‎ 提示:角色: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积累。‎ 结果:使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徘徊不前。‎ ‎(2)根据上述史料,归纳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提示: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公有制;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史论归纳 ‎ 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 ‎(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高投资。‎ ‎(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实行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俄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发展 B.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D [从材料“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 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说明实行的是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由此可见,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斯大林时期,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时期,故B、C两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 ‎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  )‎ A.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B [新经济政策结束了余粮征集制实行的固定粮食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商业……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说明列宁期望发挥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此时尚未开始农业集体化,法西斯势力也未兴起,故C、D两项错误。]‎ ‎3.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大危机中一片混乱。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  )‎ A.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 D [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在“二战”之前,故A项错误;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不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故B项错误;罗斯福借鉴的是苏联的国家经济计划,而非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这一体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的国家经济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逐步恢复,故D项正确。]‎ 考点2| 苏联的经济改革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 ‎“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 ‎(1)农业改革: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误区警示]       正确认识赫鲁晓夫的地位 说赫鲁晓夫是“掘墓人”,是指他是一个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说赫鲁晓夫是“守墓人”,是指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2.结果 ‎(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2.内容 ‎(1)改革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结果 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易混辨析]       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苏联经济改革的不足之处 史料一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①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②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史料三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③挥向党的脖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 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 ——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 ‎①→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其经济发展情况 ‎②→经济发展由迟缓到停滞 史料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③→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造成了党内思想混乱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提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提示: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3)根据史料三,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否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史论归纳 ‎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人……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赫鲁晓夫谋求政治体制改革 C.赫鲁晓夫试图改变农业的落后状态 D.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B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而且多数改革政策侧重于经济方面,戈尔巴乔夫谋求政治体制改革表述错误,故B项符合题意。]‎ ‎2.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B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在工业,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可知,勃列日涅夫政府意识到了计划体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依然是社会主义,所以政治倾向并未发生转变,故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依然没有打破斯大林体制,故D项错误。]‎ ‎3.《论苏联的改革》一文中说道: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  )‎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B [材料中并未体现改革的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具有随意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体现出政府制定政策的绝对性,并非是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农、轻、重的比例问题,故D项错误。]‎ 主题一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列宁时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主题立意]‎ 十月革命后,严峻的国内外局势迫使苏维埃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并未成功。‎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知识交汇]‎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由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当时苏俄国内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和战胜国内外敌人功不可没,但战后继续推行,其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要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规律,要符合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 主题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 ‎[主题立意]‎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有可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 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斯大林模式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而日益僵化。由于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知识交汇]‎ 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2016·全国甲卷·34‎ 苏联工业化取得成就 ‎“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5·全国卷Ⅱ·34‎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粮食产量与粮食出口 ‎“斯大林模式”‎ ‎2014·全国卷Ⅰ·34‎ 苏联在工业化初期的做法 新经济政策 ‎2013·全国卷Ⅱ·35‎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发展经济的设想 ‎2013·全国卷Ⅰ·33‎ 马林科夫关于谷物问题解决的报告 ‎“斯大林模式”‎ 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 真题实战 解题支招 ‎1.(2016·全国甲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需要考虑这一时间段苏联的经济建设与美国经济现状的关系,美国希望从苏联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或借鉴,而苏联在工业化中取得的成就是美国关注的核心 ‎2.(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以发展工业 ‎3.(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 ‎4.(2013·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 ‎5.(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地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 ‎【解析答案】‎ ‎1.B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2.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奉献,A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3.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4.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931年”这一时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 ‎5.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52年”这一时间信息。材料中的“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信息,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在当代俄罗斯历史编纂学中,对前苏联时期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争论激烈,提出了很多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视角。如新经济政策产生于尖锐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危机之中,它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作为狭义上的反危机纲领出台的还是广义上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怎样看待20年代新经济政策的性质?它与今天的改革存在怎样的联系?如此等等。正确理解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及其实施,在苏联史的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因为那些年代存在和经历过的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再现于今天的经济政治生活中。‎ ‎[运用点拨]‎ ‎[典例] (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 新经济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做法,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两国实行的政策相距半个多世纪,国内外经济状况尤其是国际经济状况明显不同,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前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为促进工业化取消了新经济政策,D项错误。‎ ‎[答案] B ‎[点拨] 多重角度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阶级关系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讲,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的产品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针对训练]‎ ‎1.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你认为属于“退却年代”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恢复私人小企业 C.实行单一公有制 D.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 [由题干“1921—1927”时间限定判断该时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于1918—1920年,A、C、D三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只有B项符合要求。]‎ ‎2.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  )‎ A.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 A [把握时间信息1922年,此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但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选择A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