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30个选择) 1.甲骨文中的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 神权高于王权 B.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 王权源于神权 D.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是因为商王用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点,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高于王权,也无法体现权力尚未高度集中,排除A、B;通过材料不能得出王权源于神权,排除C。 2.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字的左边是监狱,下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下边都是一种武器)。这反映了周代 A. 受封诸侯的权利 B. 分封的对象 C. 受封诸侯的义务 D. 分封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封建”指的是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封建亲戚”,根据“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可知分封的对象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A,材料与CD无关。 3. 西周时期择立太子的标准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 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C.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 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立子以贵,用血缘关系亲疏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巩固统治,故B是最佳答案。A不是主要目的;C是宗法制的特点;当时没有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D项中加强君主专制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思想观念对后世的影响: (1)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2)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 (3)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忠孝之士。 (4)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5)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4.“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为中国所特有。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成为习俗和信仰的制度是“亲亲”、“尊尊”的宗法制,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汉等封建国家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中央集权制是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制度,三者均与普通人“祭拜祖先”无关,A、C、D三个选项错误。 【点睛】宗法制“尊尊” 、“亲亲”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 材料对秦国和东方六国的墓葬做了对比:秦国除君王墓葬外均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说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故选C项。A项和B项知识错误,D项“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太绝对,故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运用比较论证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分封制。 6.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7.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主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十三州刺史 D. 参知政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主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以看出,这名官员应该是秦朝的御史大夫,故选B;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排除;C是西汉设置负责监察地方,排除C;D是宋代的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排除。 8.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仅仅是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的特点,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无法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特点,排除A;材料未涉及对皇权的宗教性描述,无法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国家政事的决策方式,无法体现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C。 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 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 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 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和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秦始皇的‘始皇’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不难得知,秦始皇一方面是在强调自己对祖先功业的继承,另一方面又在彰显自己的开创性,“帝者之祖”要求后世帝王尊崇自己,这都是在强化新生秦帝国的合法性,故B项正确;“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皇帝制度”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C.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D. 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秦以后不断有政权分裂割据,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等,所以从此结束,说法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均是正确表述,排除。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1.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 消灭六国 B. 严刑峻法 C. 修筑长城 D. 制度创新 【答案】D 【解析】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在政治上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基本格局,故D正确;A、B、C不是秦朝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以“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2.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 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 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 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 D.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推恩令是用来解决王国问题的,而王国问题的解决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恩令能缓解王国问题但不能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推恩令也和宰相无关联,也不会便于削弱宰相权力,也起不到瓦解地方势力勾结的作用,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通典·职官》中记载:“(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这表明,刺史的职责是 A. 考察荐举优秀人才 B. 维护地方治安 C.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D. 监督皇帝言行 【答案】C 【解析】 “巡视所部”等字眼意在强调刺史行使的是监察的权力,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刺史是监察官员而非考察荐举优秀人才,也没有维护地方治安的职责,所以选项A、B均是不符合题意,排除;刺史监察的是官员但不能监察皇帝,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所以刺史的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14.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 地方势力的削弱 B. 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 决策中枢的转移 D. 外戚和宦官专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朝制度是汉代的中央官制。涉及的是中央权力机构的变革,与地方势力无关,故A、地方势力的削弱说法错误。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说法不符合史实;C、决策中枢的转移说法正确;D、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中外朝制度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汉代中外朝制度 点评: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专制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由尚书、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之职。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 15.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可以处死罪犯。宋代……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到明清中央集权的增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6.若要对北方突厥政权兴兵讨伐,唐朝中央机构从议事到实施的完整过程应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吏部 【答案】B 【解析】 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掌管政令草拟,门下省掌管审核;尚书省掌管执行,兵部具体负责执行,故B正确;其他三项顺序不符合。 点睛: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 17.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A.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 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 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可知,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钱穆提及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原则,未提及对君主集权的作用,故A项错误;德行和学识成为科举的主要依据,但并未体现出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项错误;德行和学识只是官员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18.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19.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A. 传达行政命令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防止地方割据 D. 扩大国家的疆域 【答案】C 【解析】 由“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表明行省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并非扩大疆域的措施,排除D。 【名师点睛】 本题容易误选D,材料反映的是行省设置“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元朝加强对全国统治。 20.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 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授爵制选官方式是军功,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方式是品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门第声望,隋唐科举制的选官方式是考试成绩,故D项正确,ABC错误。 21.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 【答案】A 【解析】 审题“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全国的佛教。 22.有人考据,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出身于贫寒家庭。据此可知,科举制 A.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强化君主专制主义制度 D. 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文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这表现出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地主阶级统治阶层,故选A;科举制并未扭转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故B错误;C是对选官制度实质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故D错误。 23.中国古代设置刺史、都察院、御史大夫、御史台等监察机构和官员的主要目的是 A. 监督皇帝的执政行为 B. 监督地方官员对刑狱的执法情况 C. 监督百姓的言行举止 D. 监督官员规范执法、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和官员充当皇帝的耳目,服务于专制皇权,排除A;B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和官员的具体职权,而非主要目的,排除B;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和官员主要针对封建官僚而非老百姓,排除C;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和官员的基本职权是监督地方官规范行政,预防贪腐,故选D。 24.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D 【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5.某班同学在看了《毛泽东点评历代名相》后,对丞相制度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是 A. 丞相制度的存废与皇帝制度同步 B. 丞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所限制 C. 丞相制度经历了一相—多相—废相的历程 D. 丞相制度废除,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高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是在明朝废除的,皇帝制度是在辛亥革命时期被推翻的,两者不同步,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丞相制度经历了一相—多相—废相的历程,丞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所限制,丞相制度废除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故BCD项正确,排除。 26.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探索。“内阁”是 ①内侍机构 ②君主专制产物 ③决策机构 ④制约皇权工具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是内侍机构,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故排除③④,排除BCD,所以选A。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根据题眼“内阁制”,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27.明太祖朱元璋曾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最腐败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权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体现君主权力的加强;而“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这是宦官专权的体现,这种现象的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C项正确。A项政治腐败会导致“司礼监太监成了真‘宰相’、‘皇帝’”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所以选C 28.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因此其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 独掌政务决策大权 B. 职官简练,事物清闲 C. 理政人员素质低下 D. 重视保密,较为封闭 【答案】D 【解析】 材料“军机处……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反映了军机处的保密性要求,故D正确;军机处没有政务决策大权,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军机处事物清闲,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军机处理政人员素质低下,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军机处的保密性要求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9.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 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军机处一日日程”可知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秉承皇帝旨意,上传下达,D 项符合题意;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的秘书机构,没有任何实际权力,更不可能参与决策,故排除AB项;军机处是政务机构,而非陪读陪写机构,故排除C项。 30.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A. 君主专制体制定型 B. 中央对全局管控加强 C. 国家重视边疆开发 D. 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清改土归流加强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故B正确。秦朝建立时君主专制体制基本定型,故A错误。元朝和明清采取不同的民族区域管理政策,都体现了对边疆开发的重视,故C错误。改土归流是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取代地方世代相袭的土官,并非民族自治模式,故D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答案】 (1)周初实行分封制,初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 (2)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基本结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可知,周初实行分封制,当时诸侯与周王的关系比较密切;由材料“后属疏远……周天子弗能禁止”可知,后来诸侯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开始互相争霸,而周王的权威也因此受到了挑战。 (2)特点:材料“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的特点;材料“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体现的是皇位世袭的特点。 基本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设立了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如此构成了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 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凡吏蠹民莫,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 提点刑狱使……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 ——《宋史》卷一六七《辞官志》 材料三: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四: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服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据材料二可知,宋代“路”的常设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构的特点。 (3)材料三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结合四段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答案】(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意见。 意义: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2)地方管理机构实行分权,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且直属于中央。 (3)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助理机构。 (4)主要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基本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门下即下尚书省”可以知,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意见。材料一反映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的知识可得出意义。 (2)根据材料 “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提点刑狱使……掌察所部之狱讼……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皆总其政令”可知,宋代在地方设置的各司,各有其职,分工明确,且不互相干涉,同时都听命于中央。 (3)根据材料三“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结合所学可以知,原因是朱元璋废丞相职位,政务统揽于皇帝一人,因此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根据所学,解决的措施是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助理机构,以缓解皇帝的压力。 (4)根据材料“乃大不然。……帝——省揽窜定……有不服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可知,内阁大臣只是皇帝的助理,所有事务都必须听命于皇帝,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皇权高度集中,从而得出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根据所学可得出基本矛盾有两组,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得出其发展趋势是皇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