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实线为地层分界线,虚线为等地下水位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面四幅地层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沿甲、乙线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2. 图示区域内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为( ) A. 河流补给两岸地下水 B. 西岸河流补给地下水,东岸地下水补给河流 C. 两岸地下水均补给河流 D. 西岸地下水补给河流,东岸河流补给地下水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图例可知,从甲到乙,地层逐渐变新,且向同侧倾斜,应为背斜的右翼,结合选项可知,A项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河流的东西两岸都有支流汇入,说明东西两侧的地势比较高,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两岸地下水均补给给河流,C项正确。故选C。 南美白对虾原产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在温度为23~30℃、盐度为10~20‰、pH为7.5~8.5的弱碱水中生活较好。甘肃景泰县由于靠近河流,常年大水漫灌,土地盐碱化严重,县内部分耕地因高度盐碱化弃耕。近年来,景泰县因地制宜提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发展模式,在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同时,虾池附近的耕地也得到了恢复,实现了部分盐碱地“变害为宝、变废为宝”(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甘肃景泰“挖塘降水”,能够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决于( ) A. 劳动力丰富 B. 适宜的水质 C. 全年热量丰富 D. 市场需求量大 4. “抬田造地”后,虾池附近的耕地发生了变化是因为( ) A. 蒸发量减少 B. 降水量增加 C. 地下水位下降 D. 土壤肥力增加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知,南美白对虾适宜在7.8~8.5的弱碱性水中生长,甘肃景泰土壤盐碱化严重,县内部分耕地因高度盐碱化弃耕,经过挖塘降水,抬田造地,形成池塘和台地。池塘能够成功养殖白对虾,主要取决于适宜白对虾生长的弱碱性水质;而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不是成功养殖白对虾的主要因素;甘肃位于温带地区,仅仅夏季热量丰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抬田造地”后,虾池附近的耕地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土地抬高,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表蒸发量减少,土壤中的盐分随着灌溉水流下移,地表盐分含量减少,土地盐碱化程度下降。而当地的蒸发量、降水量、土壤肥力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前期天气 大雾时间 之后天气 1 1-13日晴 14日早 14日白天降水 1 17-19日晴 20日早 20-22日降水 1-2 1月23-28日晴 1月29日-2月1日 3-5日降水 7 26-30日雨 31日早 晴好 5. 该县1月主要受( ) A. 冷高压影响 B. 锋面气旋影响 C. 副高影响 D. 中纬西风影响 6. 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 A. 云层消散 水汽减少 B. 云层增厚 水汽增加 C. 水汽减少 云层增厚 D. 水汽增加 云层消散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我国北方,我国北方地区1月份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A正确。锋面气旋影响下雨阴雨天气较多,且多发在夏秋,B错误。 副高对我国北方的影响主要在夏季,C错误。中纬西风带主要影响大陆西岸,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1月受冬季风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久晴大雾雨”,说明晴天后,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大,容易产生降水。“久雨大雾晴”说明降水持续时间长,水汽含量减少,云层消散,天气转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为解决该地区某种环境问题所设计的排灌系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该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土地盐碱化 C. 环境污染 D. 地下水漏斗 8. 相对于 1995 年,2015 年的排灌方式( ) A. 施工简单且成本低 B. 制约了机械化作业 C.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D. 减轻了土壤的污染 【答案】7. B 8. C 【解析】考查土地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和盐碱化的治理措施,学生要区分土地荒漠化、土地污染、土地盐碱化的概念和不同土地问题的形成原因,解答时应充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7题详解】 获取左图信息,该地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引水灌溉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抬高,进而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更容易在土壤表层累积,导致的土壤盐碱化问题,B正确;土地荒漠化是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用水(过多取水)等原因造成的,A错;引水灌溉并不会造成土地污染、水污染等问题,C错;地下水漏斗是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图中地下水位高度总体相当,没有明显低于其他水位的地方,D错。 【8题详解】 在土壤深处埋放暗管,施工难度较大,A错;暗管在地下一定的深度,农用机械是在土壤表层作业,暗管不会制约机械化作业,B错;暗管埋设在地下,减少对地表土地的占用,同时通过暗管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对;土壤污染来自于农药、化肥、工业污染物等,改变灌溉方式并不能起到减少土地污染的作用,D错。 “北溪2号”是一条与“北溪1号”平行的,跨越波罗的海,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北溪1号”于2011年建成,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北溪2号”原计划2019年底投产,受到美国阻挠工程延期。目前,欧洲超过40%的天然气消费来自俄罗斯,其中约80%经由乌克兰输送,多年来俄乌危机对其安全构成威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的主要目的是( ) A. 缩短管道长度 B. 降低施工难度 C. 减少周边国家制约 D. 增加天然气输送量 10.“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对德国等欧盟国家的意义主要是( ) A. 提高能源利用率 B. 保障能源供给安全 C.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D. 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选择通过公共水域,减少穿过周边国家的领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周边国家制约,C符合题意;如果为了缩短管道长度,应选择直线路径,图中显示,“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在海洋中有明显的弯曲,排除A;“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通过地区往往是海洋中较深地区,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因此不是为了降低施工难度,排除B;管道选择波罗的海中部通过,不能增加天然气输送量,排除D。故选C。 【10题详解】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使得大量天然气可以便利地输送至德国等欧盟国家,缓解了输入地的能源紧张状况,保障当地能源供给的安全,B符合题意;“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对提高德国等欧盟国家能源利用率影响不大,排除A;“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输送的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因此天然气的输入不能提高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排除C;“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和投入运营可能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但不是“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对德国等欧盟国家的主要意义,排除D。故选B。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表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 B. 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 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 D. 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增加 12. 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 A. 耕地质量有所好转 B. 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 农民经济收人提高 D. 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耕地总面积明显减少,坡度小的、坡度大的耕地面积都减少,AD错误;果园面积增加了几倍,增加比例最多,B正确;林草地面积增加较多,C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比例减少,耕地质量有所好转,A正确;耕地总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能力可能下降;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农民经济收入状况,C错误;水土流失状况可缓解,但没有被遏制,D错误;故选A。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下图为“1987—2013年影响科尔沁沙地演变的部分因素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 ) A. 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大牲畜数 B. 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 C. 年降水量、总人口、大牲畜数、耕地面积 D. 耕地面积、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 14. 科尔沁沙地面积呈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退耕 B. 引入优良畜种 C. 人工降雨 D. 生态移民 【答案】13. C 14. A 【解析】本题考查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 【13题详解】 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耕地面积应大幅下降,丁为在耕地面积;年降水量应波动上升,丙为年降水量,C正确。 【14题详解】 由上题判断可知,丁为在耕地面积的变化,2002年有明显的减少,应为生态退耕,A正确。引入优良畜种和人工降雨材料没有说明,B、C错误。总人口在增加,D错误。 艾尔瓦河位于美国西北边陲,主干流长72km,流域面积约占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20%。位于该河流的艾尔瓦大坝、格林斯峡谷大坝分别建于1913年和1927年。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影响了鲑鱼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该地纳入美国国家电网系统后,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拆除了这两座大坝。下图示意艾尔瓦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修建艾尔瓦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 A. 发电 B. 防洪 C. 航运 D. 灌溉 16. 两座大坝运营后期,其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库区泥沙淤积严重 B. 周边区域用电量减少 C. 鲑鱼的渔获量减少 D. 奧林匹克国家公园的修建 17. 艾尔瓦河原两座大坝之间河段,在大坝拆除后( ) A. 河面宽度增加 B. 地下水位上升 C. 洪涝灾害加剧 D. 水体污染减轻 【答案】15. A 16. A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纳入美国国家电网系统后,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拆除了这两座大坝”,说明修建艾尔瓦大坝的主要目的是发电,为周边地区提供能源、促进经济发展,A正确。大坝兼有防洪、航运、灌溉功能,不是主要功能,否则最后不会再纳入美国国家电网系统后拆除,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两座大坝运营后期,由于水库拦水拦沙,库区泥沙淤积加重,导致蓄水量减少,发电量减少,经济效益降低,A正确。周边区域用电量应该增加;大坝建成初期影响了鲑鱼溯河洄游的通道,鲑鱼的渔获量已经减少;奧林匹克国家公园的修建对水电需求增加。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艾尔瓦河原两座大坝之间河段受上下游大坝拦水影响,水流缓慢,水质最差,大坝拆除后,河流更新加快,水体污染减轻,D正确。河流流速加快,侵蚀加强,深度增加、宽度减小,A错误。河流流速加快,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B错误。河流流速加快,洪涝灾害减轻,C错误。故选D。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 ) A. 华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西北、东北 D. 东南沿海 19. 与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因为( ) A 生态环境脆弱 B. 经济发展快 C. 耕地数量少 D. 耕地质量差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判断,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提取能力,结合我国占补平衡分布图进行判断,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可平衡的年限时间长,说明后备土地资源充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接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浙江、福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比例大,由于浙江、福建经济经发展快,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占补方面落实难度大,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浙江、福建两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B正确。故选B。 稀土是新材料制造和尖端国防技术开发的关键性矿产资源,储量稀少。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在冶炼、分离提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稀土产业的高端应用领城,我国仍属于“贫资源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我国稀土出口量大价廉,宝贵的稀土只卖了个“泥土”价。其主要原因是( ) A. 储量大、产量大 B. 稀土应用领域窄 C. 市场需求量较小 D. 产品技术含量低 21. 改变我国稀土产业被动地位最有效措施是( ) A. 延长下游产业链 B. 对稀土征收出口税 C. 减少稀土出口量 D. 提高稀土出口价格 【答案】20. D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在稀土产业的高端应用领城,我国仍属于贫资源国”可知,我国稀土资源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在高端领域应用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故我国珍贵的稀土资源只卖了个“泥土”价。故选D。 【2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在稀土产业的高端应用领城,我国仍属于“贫资源国”,珍贵的稀土资源只卖了个“泥土”价,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国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故选A。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72%。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面对困境,安吉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下图安吉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过去,安吉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短缺 B. 灾害多发 C. 生态脆弱 D. 交通不便 23. 推测安吉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 A. 大力开发森林 B. 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培育绿色产业 D.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可知,安吉县地处三面环山、中间凹陷的盆地内部,受地形阻隔,交通不便,限制了经济发展,故交通不便是安吉县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河流经过地区较为平坦;位于东部地区,海拔起伏不太大,平地较多,地质灾害不多、生态环境较好。故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安吉县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大力开发森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项错误; “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前安吉成为贫困县,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技术不发达,故D项错误。故选C。 下图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全国的区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自1935年提出胡焕庸线以来,我国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牢不可破”的基础是( ) A. 农业分布格局未变 B. 城市分布格局未变 C. 交通分布格局未变 D. 自然环境差异未变 25. 黄河流域的内河运输总量远小于长江流域,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航道通航能力差 B. 流域内人口少 C. 流域内经济欠发达 D. 下游流域面积小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自然条件是人口分布的自然基础,它为人类居住提供了空间场所,自然环境条件东优西劣的地域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社会历史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基础。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我国“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地形崎岖,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胡焕庸线”的东南半壁地形较为平坦,自然条件良好,是传统的农耕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相对密集。故选D。 【2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下游河流径流量小,航道不具备连通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能力,A正确。黄河流域中下游人口数量大,B错。并不是整个流域内经济欠发达,下游地区经济发达,C错。下游流域面积小不是运输总量小的最主要原因,D错。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共50分。 26.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区内、区外市场需求量大。 (2)当地采煤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引进煤生产设备制造业,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 (3)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1)读图,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因素角度分析,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区内、区外市场需求量大,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2)生产联系包括投入-产出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信息上的联系。当地采煤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引进煤设备制造业,可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有利于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 (3)从自然因素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湖泊蓄水量减少,导致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根据材料分析,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随着资源的开发,生产用水量增加,导致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进而导致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因湖水含氧量低、盐度奇高导致生物难以生存而得名。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湖面海拔-400米)。因入湖流量减少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海湖面正以每年平均约1米的速度下降。为逆转这一趋势,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三方政府签署了修建“红海—死海运河”的协议,拟每年从红海引7亿立方米的海水入死海。 (1)根据材料分析死海湖水“含氧量低”的原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推测“红海—死海运河”建成后,对死海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答案】(1)死海地处断裂下陷谷地,地形封闭,空气流动性差,湖面风力小,湖水搅动性差;入湖河流少而且水量小,汇入湖泊的氧气少;湖水盐度高,生物难以生存,水生生物产氧量少。 (2)补给量大于蒸发消耗,湖泊水量增大;补给水量增多,水位上升;补给水源的盐度低于死海的盐度,湖泊盐度降低;补给水量大,流速加快,扰动湖泊水体,水体含氧量上升。 【解析】本大题以死海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湖水性质成因、水循环原理、调水工程对源泊水文特征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意表明,死海湖水“含氧量低”的原因根据材料从地形、风力、水量、盐度、生物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湖面海拔-400米),因此死海湖区地形封闭,空气流动性差,湖面风力小,湖水平静,运动缓慢,不利于湖水与空气中氧气进行交换,因此湖水含氧量低;死海流域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加上人们用水量大,因此入湖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汇入湖泊的氧气少,因此湖水含氧量低;材料信息表明,死海湖水盐度奇高,生物难以生存,水生生物产氧量少,使得湖水含氧量低。 (2)题意表明,“红海—死海运河”建成后,对死海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应运用水循环原理从水量、水位、盐度、含氧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测。“红海—死海运河”建成后,大量海水经运河补给死海,死海水体补给量大于蒸发消耗,使得湖泊水量增大;“红海—死海运河”补给死海的水量增多,使得死海水位上升;原来死海的湖水盐度奇高,而通过运河补给的海水盐度相对较低,因此补给水源会稀释湖水,使得湖泊盐度降低;通过运河补给水量大,湖泊内水体流速加快,扰动湖泊水体,促进湖水与空气交换,使得水体含氧量上升。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位置见图一)主要种植水稻,梯田长年泡水,在雨季可利用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下图),是人地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 (1)运用生命共同体理论,说明元阳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是如何实现人地和谐的。 (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好处。 (3)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地理专家明确反对。试说出反对的理由。 【答案】(1)利用地形在山坡垒砌梯田,发展种植业,并可减少水土流失;山上种树,截留雨水,并可提供薪柴;修建沟渠从山上引水灌溉梯田,并实现自流灌溉;梯田种植水稻,通过蒸发、蒸腾补充水汽;当地气候湿热,村寨建在半山,凉爽、通风,便于劳作。 (2)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村寨牲畜粪和生活污水,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水汇入梯田,可满足水稻对肥料的需求,减少化肥施用量;有利于改善村寨环境卫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3)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使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损毁文化遗产,降低美誉度,减少旅游收入。 【解析】本大题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运用、土壤功能保护、农业区位因素、水资源合理利用、世界遗产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意表明,元阳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实现人地和谐的原理应运用生命共同体理论进行分析说明。材料信息表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元阳哈尼梯田利用地形在山坡垒砌梯田,平整土地,发展种植业,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可减少水土流失;图中显示,山上种树,截留雨水,涵养水源,既可以提供薪柴,还可以保存水源;山上森林涵蓄的水源通过修建沟渠从山上引水灌溉梯田,并实现自流灌溉,保证种植业的稳产高产;材料信息表明,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梯田长年泡水,通过蒸发、蒸腾补充水汽,调节当地气候;当地气候湿热,土地紧张,村寨建在半山,凉爽、通风,便于劳作,节约用地。 (2)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好处应从生产成本、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显示,山上有大片森林分布,高山森林区多枯枝落叶,半山处有村寨分布,村寨中会产生大量牲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在雨季时,利用雨水冲洗,将地表污物冲入梯田,形成丰富的有机肥料,可满足水稻对肥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大量地表污物被雨水冲洗入田,有利于改善村寨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3)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地理专家明确反对的理由应从气候、水资源、景观保护、旅游收入等方面进行梳理作答。如果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湿地)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使得空气中水汽减少,有可能使得局部地区降水减少,从而使气候变得更加干旱,水循环系统被打破,有可能加剧当地用水矛盾,破坏生态平衡;如果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改水田为旱地,会破坏梯田景观,损毁当地文化遗产,破坏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降低美誉度,从而影响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减少旅游收入,影响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和经济总量对比。 地区 人口占全省比重(%) GDP占全省比重(%) 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珠三角 29.70 45.46 65.80 77.46 粤东 31.12 27.76 13.80 9.10 粤西 20.85 16.15 10.54 7.67 粤北 18.33 10.63 9.86 5.77 材料二 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说明珠三角地区传统工业向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 (2)推测传统工业转入粤东M县对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3)说明珠三角地区专业镇的优势。 【答案】(1)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地价上涨;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增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工业化进程加快,促使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 (3)形成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利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的原因及影响等相关知识。 (1)珠三角地区传统工业向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劳动力、地价、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地价上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增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珠三角地区传统工业向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转移。 (2)传统工业转入粤东M县对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可以从劳动力转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传统工业转入粤东M县,使粤东M县的工厂增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工厂增多,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 (3)珠三角地区的专业镇相关产业集聚,产供销一体化,工业门类增加,使企业之间协作加强;有利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专业镇相关产业集聚,产供销一体化,使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