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3-8《寡人之于国》 精品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3-8《寡人之于国》 精品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 7 ‎ 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示范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7 ‎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7 ‎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 7 ‎ 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 7 ‎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读c,密)‎ 发 ‎(1)百发百中 (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直 7 ‎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4)草木皆兵 (兵士)‎ 胜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