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北京市首师附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首师附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第I卷(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有些化合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化合反应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有些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解反应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有单质参加,有单质生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项、复分解反应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及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的过程中,锰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项、亚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的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项、氧化铜转化为铜的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项、硫酸转化为硫酸钡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 氧原子的得失 C. 化合价的升降 D.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原子重新组合时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B错误; C项、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C错误; D项、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即电子的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D正确; 故选D。 4.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 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 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 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选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③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做供氧剂 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红色的FeCl3 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不是白色的氧化钠,故①错误;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②错误; ③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故可在缺氧环境中做供氧剂,故③正确; ④氯气非常活泼,它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如铁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FeCl3,故④正确; ⑤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态Na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气态HCl,一个是白烟,一个是白雾,二者现象不同,故⑤错误; ③④正确,故选C。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氯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 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因为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D. 液氯比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项、新制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 C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故C错误; D项、液氯没有漂白性,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表现漂白性,故D错误; 故选B。 7.酸性氧化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与水反应生成酸 B.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C.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大部分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A错误; B项、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故B错误; C项、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即使和酸反应,也不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 D项、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8.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差异在于( ) A. 是否稳定、透明 B. 是否有颜色 C. 分散质直径是否介于1-100 mm D. 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则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选C。 9.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B.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C.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 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A项错误; B. 氯化钠溶液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会电离出Na+和Cl-,而不是电流作用,B项错误; C.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C项正确; D. NaHSO4可以电离出H+,但阳离子不全部是H+,还有钠离子,则不是酸,D项错误; 答案选C。 10.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常温常压下,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离子数为 C. 通常状况下,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中,含有个数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B项、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0.6g碳酸钠溶于水,碳酸钠在溶液中电离出0.02mol钠离子,即0.02NA,故B正确; C项、标准状况下,NA个二氧化碳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故C错误; D项、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0.5mol/L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溶液中氢离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B。 11.下列溶液中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溶液 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 A. ③②①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200mL2mol•L-1MgCl2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2=4.0mol•L-1,②1000mL2.5mol•L-1NaC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③30mL5mol·L-1KClO3溶液中存在钾离子和次氯酸离子,不存在氯离子,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0mL1mol•L-1FeCl3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3=3mol•L-1,则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故选C。 12.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紫色的MnO4—离子,故A错误; B项、溶液中Ag+与Cl-离子和SO42—离子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项、溶液中CO32﹣与H+离子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项、溶液中OH-、NO3﹣、K+、Na+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把盐酸滴在铜片上: B. 混合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 C. 把硝酸银溶液滴入盐酸中: D. 把少量溶液加入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铜是不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项、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B错误; C项、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硝酸和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AgCl↓,故C错误; D项、少量硫酸氢钠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Ba2++ SO42-+H+= BaSO4↓+H2O,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 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不分解,不能利用加热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A错误; B.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而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断存在碳酸钠,故C正确; D.二者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钠,故D错误。 答案选C。 1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溶液,⑤加过量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④③①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②⑤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g2+、Ca2+、SO42-时,可以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过滤后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氢氧根,则顺序为⑤④②①③,故选C。 1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B. 某溶液中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 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D. 某溶液中加稀硫酸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未滴加稀硝酸酸化,不能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故A错误; B项、加入氯化钡溶液,未先滴加稀盐酸酸化,不能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故B错误; C项、氢氧化铜为蓝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故C正确; D项、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均能与稀硫酸溶液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排除碳酸氢根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C。 17.把2.1 g 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 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 2.1 g B. 3.6 g C. 7.2 g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固体增重部分就是对应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2.1克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最后固体增重就为2.1克,选A。 18.在反应中,若7 g 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 g C,则A、B、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B)=m(C),则m(B)=8.5g—7g=1.5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A和3molB完全反应生成2molC,则A、B、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8:2:17,故选B。 19.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C. 等温等体积O2和N2 D. 不同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根据n=N/NA可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应相等,结合n=m/M=V/Vm进行计算和判断。 【详解】A项、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在质量相等时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 B项、等压下,由于温度不一定相同,等体积的N2和CO2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项、由于压强未知,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不同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质量不相等,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等,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分子数目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20.在标准状况下,将VL气体A(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溶质质量, 溶剂0.1L水,即质量为100g,溶液质量为,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为 , 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第II卷(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21.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⑦碳酸氢钠固体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氢化钠⑩胆矾(C)晶体 (1)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⑦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和⑦混合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②④⑥⑨ (2). ①③⑦⑨⑩ (3). ⑤⑧ (4). ①③⑦⑩ (5). (6). 【解析】 【分析】①氢氧化钠固体是碱,属于电解质,氢氧化钠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②铜丝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氯化氢气体不能导电,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氢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电解质; ④稀硫酸为混合物,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气体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⑥氨水为混合物,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碳酸氢钠固体是盐,属于电解质,碳酸氢钠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⑧蔗糖晶体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⑨熔融氢化钠属于电解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⑩胆矾晶体是盐,属于电解质,胆矾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详解】(1)铜丝、稀硫酸、氨水熔融氢化钠能导电,故答案为:②④⑥⑨; (2)氢氧化钠固体、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固体、熔融氢化钠、胆矾晶体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①③⑦⑨⑩; (3)二氧化碳气体、蔗糖晶体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⑤⑧; (4)氢氧化钠固体、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固体、胆矾晶体属于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答案为:①③⑦⑩; (5)碳酸氢钠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 HCO3-,故答案为:NaHCO3 =Na++ HCO3-; (6)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2OH-= CO32-+H2O,故答案为:HCO3-+2OH-= CO32-+H2O。 22.(1)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黄色物质,而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溶液。则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四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四个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双线桥表示此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2)的反应④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若有5 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答案】 (1). 、 (2). 酸性、氧化性 (3). 酸性 (4). 氧化性、还原性 (5). 还原性、酸性 (6). (7). (8). 【解析】 【分析】(1)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黄色的氯化铁,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铁元素化合价都升高说明铁钉被氯气和氢离子氧化; (2)①反应Zn+2HCl=ZnCl2+H2↑中,HCl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②反应NaOH+HCl=NaCl+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③反应2HClH2↑+Cl2↑中,HCl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④反应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中,HCl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部分氯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MnO4是氧化剂,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是还原剂,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0e—; (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的KMnO4被还原,有10molHCl被氧化,转移10mol电子。 【详解】(1)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黄色的氯化铁,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铁元素化合价都升高说明铁钉被氯气和氢离子氧化,氯气和氢离子具有氧化性,氯离子的为氯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则氯气、氢离子和氯离子中具有氧化性的是氯气和氢离子,故答案为:Cl2、H+; (2)①反应Zn+2HCl=ZnCl2+H2↑中,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其氧化性,反应中生成盐,还表现酸性,故答案为:氧化性、酸性; ②反应NaOH+HCl=NaCl+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盐,HCl表现酸性;故答案为:酸性; ③反应2HClH2↑+Cl2↑中,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HCl即表现了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故答案为:氧化性、还原性; ④反应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中,HCl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表现了还原性,部分氯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盐,还表现酸性,故答案为:还原性、酸性;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MnO4是氧化剂,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是还原剂,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0e—,用双线桥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的KMnO4被还原,有10molHCl被氧化,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转移10mol电子,若有5 mol还原剂被氧化,转移5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故答案为:1:5;5NA。 23.现用18.4 mol/L的浓来配制500 mL 0.2 mol/L的稀。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⑥托盘天平 ⑦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时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经计算,需浓的体积为________,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未加水至刻度线。 H.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定容 I.定容时有少量水洒在容量瓶外 对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______;偏小的有__。 【答案】(1). ②⑥⑦ (2). 500 mL容量瓶 (3). 5.4 mL (4). ① (5). AH (6). BCDE 【解析】 【分析】在实验室欲配制500 mL 0.2 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 (2)依据稀释定律计算可得浓硫酸的体积,依据量取最近原则选择量筒; (3)依据c=分析溶液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分析解答。 【详解】(1)配制500 mL0.2 mol·L-1的硫酸溶液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由题给仪器可知,在配制稀时不需要使用的有烧瓶、托盘天平 和药匙,还需要的仪器有500 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②⑥⑦;500 mL容量瓶; (2)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 mL,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V×10-3L×18.4 mol/L =0.5 L×0.2 mol/L,解得:V≈5.4,由量取液体最近原则可知应选用1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故答案为:5.4;① (3)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会会导致称量的NaOH的质量偏大,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会导致NaOH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将偏低;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造成浓度偏小;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使溶质NaOH物质的量减小,造成浓度偏小;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使NaOH物质的量减小,造成浓度偏小; 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因定容时需要加入蒸馏水,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若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未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无变化,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H、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定容,因溶解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会使溶液体积偏小,造成浓度偏大; I、定容时有少量水洒在容量瓶外,对容量瓶中溶液体积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则偏大的有AH,偏小的有BCDE,无影响的有FGI,故答案为:AH;BCDE。 24.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K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没有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固体混合物质中不能确定的物质(填化学式)____;检验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1). CuSO4、CaCl2 K2SO4 (2). BaCO 3+2H +=Ba 2++H 2O+CO 2↑ (3). NaCl (4). 取少量③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化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含有氯化钠,否则则不含 【解析】 【分析】①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无CuSO4;②取部分此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中可能含Na2SO4或Na2CO3,由于Na2SO4或Na2CO3可与CaCl2反应生成沉淀,而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所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aCl2;③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Na2CO3,一定不含CaCl2、CuSO4、Na2SO4,实验中未涉及到氯化钠的检验,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没有CaCl2、CuSO4、Na2SO4 ,故答案为:CaCl2、CuSO4、Na2SO4; (2)③为碳酸钡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Ba2++CO2↑+H2O,故答案为:BaCO3+2H+=Ba2++CO2↑+H2O; (3)实验中未涉及到氯化钠的检验,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检验氯化钠的方法是取少量③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化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含有氯化钠,否则则不含,故答案为:取少量③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化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含有氯化钠,否则则不含。 25.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1)所得混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 【答案】(1). 、 (2). 0.250 (3). 【解析】 【分析】由溶液中含有0.0500 mol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1)氯化氢和氯气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OH—+H+= H2O,Cl2+2OH—=Cl—+ClO—+H2O;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n(Na+)=n(Cl-)+n(ClO-),n(Cl-)=n(Na+)-n(ClO-)=0.1L×3.00mol/L-0.0500mol=0.250mol,则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故答案为:0.250; (3)根据Cl原子守恒可知,n(Cl2)=×n(NaOH)=0.15mol,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 mol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 mol,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0.15mol:0.1mol=3:2,故答案为:3:2。 26.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 (1)配平以下离子方程式,并在□中填上合适的微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血钙的含量:取2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并洗涤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后,再与一定量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解沉淀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稀盐酸,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消耗了的溶液40.00 mL,则100 mL该血液中含钙________g。 【答案】(1). 6 (2). 2 (3). 5 (4). 10 (5). 2 (6). 8 (7). (8). 不能 (9). 盐酸中具有还原性,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干扰的测定 (10). 0.02 【解析】 【分析】(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 (2)盐酸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钾、氯气和水; (3)由方程式可知,5Ca2+—5CaC2O4—5H2C2O4—2KMnO4,由此计算血液中含钙量。 【详解】(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2MnO4-+5H2C2O4=10CO2↑+2Mn2++8H2O,故答案为:6;2;5;10;2;8;H2O; (2)盐酸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钾、氯气和水,若选用盐酸溶解草酸钙,溶液中的氯离子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干扰钙离子的测定,故答案为:不能;盐酸中氯离子具有还原性,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干扰钙离子的测定; (3)由方程式可知,5Ca2+—5CaC2O4—5H2C2O4—2KMnO4,则2mL血液中Ca2+ 的物质的量为n(Ca2+)= 1.0×10-4mol·L-1×0.0400L×=1.0×10-5mol,100 mL该血液中含钙的质量为1.0×10-5mol×50×40g/mol=0.02g,故答案为:0.0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