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阶段测试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必要性 B.宗法制的合理性 C.立嫡制的合法性 D.世袭制的重要性 2.(历史)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 A.推动了文化认同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孕育了宗法制度 3.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 )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 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 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 宗法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5.“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不可以 ( ) A. 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 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 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 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6.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7.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 强干弱枝 B. 分散军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8.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 ) A. 科举制度 B. 九品中正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察举制 9.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0.“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1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B. 君主专制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郡县制 12.“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 ) A. 选官制度的变革 B. 官僚机构的调整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儒家思想的发展 1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A. 汉代的尚书令 B. 唐代的尚书省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14.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些文字实质上反映了( ) A. 丞相权力的消弱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 古代礼仪制度的完善 1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17.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尺度。下列古代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A.说明古代农业的重大发展 B. 反映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 体现了汉代先进的生产技术 18.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19.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其中最深刻的变革体现在 A.礼乐崩坏,百家争鸣 B.追求功利,实力竞争 C.由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D.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革新和推 20.“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准负耒,征税煎迫难逃生……且救眼前贪人手,半供县官半胥吏。耕场磷磷稻芒垂,共道年丰慰宿期。那知获罢未入屋,已被商贾催纳速。”此唐诗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封闭性 B. 落后性 C. 自足性 D. 脆弱性 21.《景德镇陶录》载:“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人陶氏所烧造。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这反映唐朝时期的景德镇 A. 以生产白瓷名闻天下 B. 制瓷业以私营为主 C. 瓷器生产的规模较大 D. 制瓷业已具备较高的技艺 22.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农耕文明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促进商品流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历时有人指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安徽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由此可知明朝 ①商帮经济实力雄厚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③国家厉行盐铁官营政策 ④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 24.“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朝前期的洛阳 B.北宋的开封 C.南宋的临安 D.元朝的大都 25.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C.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D.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26. 有一位历史老师的板书设计了如下内容,据此判断,这位老师授课的主题是 A.文字狱B. 海禁政策 C. 重农抑商 D. 康熙收复台湾 27.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士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 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 C. 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D. 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 28.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特征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29.近年来,“晋商”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晋商( ) ①从明代开始出现 ②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 ③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 ④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 A.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 B.青瓷、丝路、夜市、高转筒车 C.素纱禅农、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D.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合计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写出四则材料各反映的中国古代相关的制度名称?(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这种制度的特点和作用。(6分)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除此之外统治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地方管理,试举两例,并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建制的认识。(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夫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恃也,则众力不足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明朝政府)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 ——《华夏货殖五千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重视农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统治者抑制商业的措施。(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府的哪些税收种类?试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和危害(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DD 6—10 ACABD 11—15 AADBB 16—20 BCBDD 21—25 DAABA 25—30 BACDB 二、非选择题 31.(1)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8) (2)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3)。 (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 (3)汉刺史,宋通判(4)。 认识: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历代统治者一直都注重加强地(2)。 32. (1)原因:农业是国家兴盛的根本;重视农业有利于安定人心和社会稳定(4)。 主要目的:发展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君主统治(4)。 (2)措施: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向商人征收高额税收;商人应入市籍且不得为官(3)。背景:农业破坏严重,社会经济凋敝(1)。 (3)税种:营业税中的市肆之税;流通税中的关津之税(2)。 目的:限制和打击私营商业的发展(2)。 危害: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与成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4)。(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