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可“双向”进行的是 ( )‎ A. 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 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碳元素传递 D. 垂体细胞与甲状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因此是单向的,A错误;‎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 C、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碳元素传递只能由兔子传给狼,是单向的,C错误;‎ D、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作用于垂体,因此垂体细胞与甲状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A. 若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 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 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D. 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b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出生率和迁入率使种群数量增加,A正确;‎ B、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 C、HIV可破坏T细胞,HIV数量增多使T细胞数量下降,C正确;‎ D、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错误。‎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模型,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现象Ⅰ: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现象Ⅱ:望梅止渴,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现象Ⅰ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有的 B. 现象Ⅱ一定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现象Ⅱ参与的神经元数量比现象Ⅰ少 D. 现象Ⅰ和现象Ⅱ都需完整的反射弧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是遗传物质决定的,与生俱来的,A正确;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一定有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即现象Ⅱ参与的神经元数量比现象Ⅰ多,C错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进行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 ‎4.如图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类似“J”型曲线 B. 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C. 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 D. 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 农户迁入南海某岛m年内,由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A正确;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题干没有体现岛上淡水资源缺乏),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加剧了种内斗争,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随环境阻力增加,曲线围绕n线波动,n线是该岛环境容纳量,C正确;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B.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环境的变化是不定向的,基因多样性低表明种群没有过多的性状,也就很可能被环境淘汰掉,所以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A错误。‎ B、由于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 C、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因为物种多,食物链或食物网结构复杂性增大,抵抗力稳定性较高,C正确;‎ D、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一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也会逐渐增加,D错误;‎ 故选C。‎ ‎6.下列各组高等动物产生的激素中,由同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C. 促性腺激素、雄性激素 D.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B项正确;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雄性激素是睾丸分泌的,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D项错误。‎ ‎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幼茎生长的影响。该植物幼茎表现出明显向光性,且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据图推测该植物幼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大于0小于g B. 大于f小于2f C. 大于g小于h D. 大于2f小于h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幼苗的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f,且促进生长的效应大于m,综合这两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小于2f,B正确。‎ ‎8.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其原理或预期结果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鱼类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 B.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 桑基鱼塘——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可知,当鱼类种群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时,鱼类增长速度最快,从而有利于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A正确;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主要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即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有利于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害虫的危害,C正确;桑基鱼塘的建立,实现桑树养蚕,蚕粪养鱼,其中蚕和鱼都能被人类利用,进而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D正确。‎ ‎9.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次 A.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答案】D ‎【解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 ‎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错误;‎ 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③正确; ‎ 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完成的,④错误; ‎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⑤错误; ‎ 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的参与的阶段有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两次,⑥正确.故选D.‎ ‎10.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数量将基本维持稳定 B. 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若曲线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 K值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 B.图中乙曲线上,时间越早,种群的数量越少,环境阻力越小,B错误;‎ 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可能是在取样时没有震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所致,而死亡个体会导致结果偏大,C错误;‎ D.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可能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A。‎ ‎11.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 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 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若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则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12.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而用CTK+ABA处理比用CT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NADPH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的速率慢,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13.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摄取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 田鼠粪便量包含在其摄食量之中 B. 田鼠摄食量减去粪便量和呼吸散失量即为同化量 C. 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D. 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0×109(J/hm2•a)‎ ‎【答案】B ‎【解析】‎ 田鼠粪便量属于其摄入量的一部分,A正确;田鼠摄食量减去粪便量即为同化量,而呼吸散失量属于同化量,B错误;田鼠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比例为(1.05×1010-3.5×109-4.55×109)÷(1.05×1010-3.5×109)=35%,C正确;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05×1010-3.5×109)×20%=1.4×109J/(hm2•a),D正确。‎ ‎14. 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 B. 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 C. 如果图甲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 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图甲显示有相应抗体释放,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A错误;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短时间产生大量抗体,所以,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的特点,主要与细胞④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有关,B正确;C、细胞②为T细胞,T细胞失去后会导致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C错误;图甲中细胞②为T细胞,⑦为浆细胞,其中⑦浆细胞不可以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B。‎ ‎15.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 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 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 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B错误;‎ 阶段Ⅰ到阶段Ⅱ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 阶段Ⅲ为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 ‎16.下图为某湖泊中的食物网简图。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下列有关推算 正确的是 ‎ A. 若鱼甲的同化量为 M,则水蚤同化的能量为 10M B. 若鱼乙的同化量为 M,则鱼甲同化的能量为 10M C. 若一只河蚌捕食了一只水蚤,则水蚤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约 10%被河蚌同化 D. 鱼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鱼甲的残落物、粪便及鱼甲的尸体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能量之比,水蚤中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传递给鱼甲还有一部分传递给河蚌,A项错误;‎ B. 鱼乙的同化量为M,则鱼甲同化的能量为10M,B项正确;‎ C. 若一只河蚌描食了一只水蚤,则这只河蚌从这只水蚤中同化的能量占这只水蚤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的百分比远大于10%,C项错误;‎ D. 动物粪便中所含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项错误。‎ 故选B。‎ ‎17.为研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情况的影响,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小桐 子幼苗,结果如图所示。研究表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其 中,细胞分裂素能显著促进赤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抑制赤霉素降解基因的表达,据此推 测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侧芽的生长 B.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解除顶端优势 C.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芽细胞的分裂 D. 细胞分裂素通过降低赤霉素含量促进侧芽生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组侧芽均长于对照组,均能促进侧芽的生长,A正确;‎ B. 由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组侧芽均长于对照组,均能解除顶端优势,B正确;‎ C. 由题干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侧芽细胞的分裂,C正确;‎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赤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抑制赤霉素降解基因的表达,通过增加赤霉素含量促进侧芽生长,D错误。‎ 故选D。‎ ‎18.若在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给B点施加适宜刺激,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检测到的结果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导时,只能从C传递到D。当信号传导到C点时,引起C点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此时D点仍是外正内负;又因电流左进右出为+,所以此时电流为-;而当信号传递到D点,引起D点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此时C点已恢复为外正内负,所以此时电流为+;又由于信号在突触处传递时有时间延迟,所以记录仪检测到的信号有间断,因而D图正确,故选D。‎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 当言语区中H区受损时,患者将不会讲话 D.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 当人体言语区H区受损时,患者会写,能看懂也会讲话,就是听不懂别人的话。C错误。‎ ‎20.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①正确;‎ 当体内摄入或者产生酸性物质时,可以与HCO3-反应生成H2CO3,H2CO3分解产生的CO2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从而维持的血浆的酸碱平衡,②正确;‎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③正确;‎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排出更多的CO2,从而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④正确;‎ 内环境的酸碱缓冲物质在血浆中,不是食物中,⑤错误。‎ 依据以上分析,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21.下列属于对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 某草地上随机分布的蒲公英 B. 每毫升培养液中有10个乳酸菌 C. 某动物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D. 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蒲公英在草地上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A正确;‎ B.每毫升培养液中有10个乳酸菌表示种群密度,B错误;‎ C.某动物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C错误;‎ D.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D错误;‎ 故选A。‎ ‎22.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结构 D. 若此人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C液增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A错误;‎ B、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错误;‎ C、血浆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共5层膜结构,C错误;‎ D、若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D正确。‎ 故选D。‎ ‎23.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④过敏反应 A. ②③①④③ B. ④③②②①‎ C. ②①④①③ D. ④③②①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这属于海鲜过敏,即④过敏反应;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这属于③免疫缺陷病; (3)根据题干: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这属于②自身免疫病;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这属于②‎ 自身免疫病;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这属于①正常免疫; 故选B。‎ ‎24.某人工生态系统中碳流动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蘑菇作为生产者可为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有机物 B. 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离不开能量的驱动过程 C. 碳元素在各种生物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及CO2‎ D. ③、④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蘑菇是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A错误;‎ B、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个功能,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同时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离不开能量的驱动,B正确;‎ C、碳元素在各种生物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C错误;‎ D、过程③、④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不能提高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B。‎ ‎25.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是流入兔这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B、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C、最后动植物尸体的能量全部流入分解者,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不是最少,C错误;D、③是兔食草后未吸收的残渣,④是兔子的遗体,它们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故选D。‎ ‎26.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和2,下列对该实验及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 B. 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 C.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能感受单侧光 D. 实验1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 ‎【答案】C ‎【解析】‎ ‎【详解】实验1和实验2的自变量是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的位置,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知,生长素只能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A项、B项正确;实验不能说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不能证明感光部位在尖端,C项错误;实验1为自然状态下生长素运输方向,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D项正确。‎ ‎27.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AB正确;玉米是一个种群,植株有高有矮,不是分层现象,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C错误;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产量,D正确。‎ ‎28. 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水位的升高使库区内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这些特有的物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迁地保护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严格控制污染 D. 就地保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进行保护,最有效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但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已不适宜在当地生存,故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应为迁地保护。故选:A。‎ ‎29.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B.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C. 为保护草原、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D.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不应将其天敌(外来物种)引入我国,A错误;‎ B、为美化城市环境,应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错误;‎ C、为保护草原、减少沙化,要控制危害草原的黄鼠的数量,C错误;‎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正确。‎ 故选D。‎ ‎30. 如下图所示。将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 A. ②和④ B. ③和④ C. ①和② D. ①和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照射单侧光,重力等其他影响茎生长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重力对幼苗生长方向的影响,所以蚕豆幼苗应该竖直放置。 故选B.‎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子吃了1kg的草,则这1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的能量一定有10%—20%流入狼的体内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即摄入1千克草的能量,但摄入的能量并没有全部都流入兔子体内,粪便中的能量没有流入其体内,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 C、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 故选C。‎ ‎32.下列不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 A. 生产者未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 B. 雄孔雀寻找配偶时经常向雌孔雀展示美丽的尾羽 C. 在车前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兔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 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产者未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可以被分解者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不符合题意;‎ B、雄孔雀发情找配偶时经常向雌孔雀展示美丽的尾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B不符合题意;‎ C、在车前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兔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符合题意;‎ D、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含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C. 蛇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D.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中只有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A错误. ‎ 具体分析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正确.‎ 按不同的食物链分析可知,蛇处占据了第四和第五两个营养级,C正确. ‎ 青蛙捕食蜘蛛,又都以蝗虫为食,所以是捕食和竞争关系,D正确.‎ ‎3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 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可能被绿色植物利用 D. 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时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20%‎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解者属于腐生生物,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微生物中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蜣螂是分解者,但蜣螂不属于微生物,所以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B错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可能被绿色植物利用,C正确;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时,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0%,D错误。‎ ‎35.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 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鲫鱼丰富度较高 C. 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 D. 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统计方法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 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是种群密度的比较,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特征,B错误.‎ 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往往不相同,C错误.‎ 物种丰富度即物种数目多少,D正确.‎ ‎36.下列所举实例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是(  )‎ A.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野兔 B. 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 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 D. 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猞猁捕食野兔属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A正确.‎ 群落中水平方向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属于群落水平结构,B正确.‎ 玉米是一个种群,其种群密度等特征是种群水平的,C错误.‎ 群落中不同动植物分层分布的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37.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在理想状态下甲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 B. 乙数量达到K值后其增长速率最大 C. 丙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 D. 丁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的形成不受无机环境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是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错误.‎ 乙是种群,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增长速率为零,B错误.‎ 丙是群落,包括区域中全部的生物,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正确.‎ 丁是生态系统,生态系多样性受无机环境影响,D错误.‎ ‎3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 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A错误。‎ 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K值提高,B错误。‎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 在“S”型曲线中,K/2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K/2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在K/2两侧,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D正确.‎ ‎39.如图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相互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的演替顺序就是生物进化的顺序 B. b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C. 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 D. b阶段为c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群落演替过程是优势种的替代过程,从地衣到苔藓再到草本植物过程存在物种的迁入,所以群落的演替过程不能等同于生物进化的过程,A错误; b阶段既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也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化过程,C错误; 据图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为a→b→c→d,每一个阶段都为后一个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条件,D正确。‎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 文明建设提到了崭新高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利用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防治害虫可减少环境污染 C. 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否则可能造成本地营养结构简单化 D.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措施能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态农业的建设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 B、可以利用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B正确;‎ C、外来物种入侵某个生态系统,往往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降低其稳定性,造成本地营养结构简单化,所以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C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能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41.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 ‎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时,其膜外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______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___病。‎ ‎(4)抗体是由________合成、分泌的,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答案】 (1). 负电位 (2). 神经递质 (3). 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 (4). 神经-体液 (5). 蛋白质 脂肪 糖原 (6). 1 (7).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8). 自身免疫 (9). 浆细胞 (10).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解析】‎ ‎【详解】(1)感受器兴奋后,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从图上可以看出,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所以是神经-体液调节。‎ ‎(2)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3)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该患者体内不缺乏胰岛素,所以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由于产生抗体攻击了自身的结构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4)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浆细胞在人初次接触抗原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而当人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是由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42.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湿地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法。‎ ‎(2)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戊是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表中R表示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 Pg Pn R 甲 ‎15.9‎ ‎2.8‎ ‎13.1‎ 乙 ‎870.7‎ ‎369.4‎ ‎501.3‎ 丙 ‎0.9‎ ‎0.3‎ ‎0.6‎ 丁 ‎141.0‎ ‎61.9‎ ‎79.1‎ 戊 ‎211.5‎ ‎20.1‎ ‎191.4‎ ‎(3)如上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分解者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E的量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____________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假设图中的成分构成了一条草→兔→鹰的食物链,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信息传递、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三大主要功能。‎ ‎【答案】 (1). 标志重捕 (2). 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 (3). 11.3% (4). B (5). 1.5 (6). 间接 (7). 基因和物种 (8).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 物质循环 (10). 能量流动 ‎【解析】‎ ‎【详解】(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动物活动能力强、范围大,所以要用标志重捕法。‎ ‎(2)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所以R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9/141≈11.3%。‎ ‎(3)除C以为,ABDEF都有箭头指向了B,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都有遗体残骸都要被分解者分解,所以分解者是B。‎ 根据分析图中食物链有两条:A→D→E→F和A→E→F。‎ 原来E取食A占1/5,由食物链可知原来E取食D占4/5,假设最终E同化1Kg物质,由能量传递效率10%可知:要进食10Kg,其中有A2Kg,D8Kg,而D的8Kg需要A 80Kg,所以A总共82Kg;‎ 现在E取食A的比例为二分之一,取食D也占二分之一。设最终E同化1 Kg物质,则要进其需要A5Kg,D5Kg,D的5Kg需要A50Kg,所以需要A共55Kg,因此调整后E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82/55≈1.5,所以现在E的同化量为原来的1.5倍。‎ ‎(4)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珍稀动物不被灭绝,所以是在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3.果酒以其独特的风味,泡菜以其酸甜香脆的口感,腐乳以其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问题:‎ ‎(1)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最好直接在果汁中加入_____________。进行酒精发酵时,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2)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微生物),发挥作用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酶(两种)。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______配制而成的卤汤。‎ ‎(3)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 色染料。‎ ‎【答案】 (1). 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2). 18~25 (3). 不能 (4). 毛霉 (5). 蛋白质酶和脂肪 (6). 盐的用量 (7). 酒和多种香辛料 (8). 除去水中的氧气、杀灭杂菌 (9). 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等 (10). 玫瑰红 ‎【解析】‎ ‎【详解】(1)由于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之间是竞争关系,所以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最好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进行酒精发酵时,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是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而醋酸菌是需氧菌,所以此时不能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它所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的物质;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应该控制盐的用量,如果用量高会导致腐乳变硬,用量太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卤汤是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3))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杂菌,除去水中的氧气进而制造无氧环境;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等;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4.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凝胶色谱法、电泳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等,不同的有机物所用的提取方法各有不同。‎ ‎(1)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中不可取代的原料,提取出的玫瑰精油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提取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提取玫瑰精油要在________期采收玫瑰花。‎ ‎(2)橘皮油,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主要成分是_______,主要通过________法提取。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__浸泡。‎ ‎(3)胡萝卜素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受到_______________,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_________等条件的影响。想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中含有β胡萝卜素,常用________法来鉴定鉴定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答案】 (1). 水蒸气蒸馏法 (2). 盛花 (3). (2)柠檬烯 (4). 压榨 (5). 石灰水 (6).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7). 原料颗粒的大小 (8). 时间 (9). 纸层析 (10). 胡萝卜素标准样品 ‎【解析】‎ ‎【详解】(1)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水蒸气蒸馏法;在盛花期采收玫瑰花。‎ ‎(2)橘皮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由于在高温条件下原料容易焦糊,有效成分容易分解,所以主要采取压榨法提取。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用石灰水浸泡。‎ ‎(3)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同时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想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中含有β胡萝卜素,常用纸层析法来鉴定;‎ 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样品作为对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