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某历史博物馆关于孙中山生平的陈列专栏中有“振兴中华”、“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发展实业”等系列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 平均主义 B. 自由主义 C. 三民主义 D. 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振兴中华”、“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内容相符,选项C正确;平均主义在天平天国中提出,不是孙中山的主张,选项A排除;自由主义与题干中所列信息不符,排除选项B;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的理解。 2.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其思想的核心是 A. 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由此分析可知民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故选C,排除AD;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B错误。 3.1924年,孙中山指出:“土地之岁收,低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利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孙中山 A. 重视地方政府的建设 B. 旨在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 以民生改善为己任 D. 突出地方的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最具特色的部分,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地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即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材料的主旨不是要重视地方政府的建设,故A项错误。建立福利社会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由题干可知,民生主义解决的是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这说明孙中山以民生改善为己任,故C项正确。 题目强调的是地方政府财政税收应用于公共需要。故D错误。 4.“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 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C. 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D. 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孙中山晚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并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由题干中“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中国人民,对象为帝国主义。故答案为B项。革命的领导权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革命进程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革命道路发生变化,排除D项。 5.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 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 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表明毛泽东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阐述了农民问题的地位,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出发,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诗词既反映他的心路历程,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见证。下面哪首诗词最有可能印证了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的形成 A.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选项A正确;选项B涉及的历史事件是长征,这是党内左倾错误导致的战略转移,不是民主革命道路形成的开始,排除;选项C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此时民主革命接近胜利,不是民主革命道路形成时期,排除;选项D发表于1961年,此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 7.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这段论述出自 A. 《论持久战》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答案】C 【解析】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著作,三部作品内容都与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ABD;材料内容出自《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论述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的一段话,故C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只有《论十大关系》和社会主义建设相关。 8.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 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 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限制,延安13年是1936——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30年是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对应的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因此选择D. 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9.下图是小李同学的学习提纲。据此推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A. 马克思主义 B. 三民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中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南方讲话”是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共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科学概括;“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可以看出都是与邓小平理论有关,故答案为D;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0.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C 【解析】 【详解】C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是三者的本质特征。故C项正确。A、B项,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是三者的内在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者的共同内容但并非本质特征。故A、B项错误。D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但是并非本质特征。故D项错误。 1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趋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毛泽东时代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大跃进、改革开放后发展作用以及科学发展观,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C正确;A中不断变化说法错误,排除;B中质量与数量关系比喻不当,排除;D世界际局势不符合中国建设特点,排除。 12.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中国共产党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是(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A.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国企改革“一国两制” B.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C. 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D.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二大是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十三大;中共十四大是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是1997年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故A选项错误;改革开放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初级阶段理论与中共十三大有关,中共十五大是1997年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C选项错误。 13.下表1975~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表(单位:%) 时间 高等教育 中等技校 中等师范 中学 小学 1975 32.6 34.4 / 39.3 45.0 1980 23.4 37.2 260 39.6 44.6 1985 30.0 38.6 / 40.2 44.8 1990 33.7 42.4 52.4 41.9 46.2 对表的解读可知 A. 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 B. “科教兴国”推动女性教育进步 C. 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D. “双百”方针促进女性教育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75~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依据表格可知,各个层次上的教育女生总数都在增长,但是总体的比例不是很高,说明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故C选项正确;依据材料数据可知,这时期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总体上增加,但不能体现“大幅度”,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在1995年提出,故B选项与材料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 14.1956年后,我国涌现出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如贺敬之的诗歌《雷锋之歌》、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等。这主要得益于 A. “双百”方针的提出 B. 高考制度的恢复 C. 义务教育的实行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6年后”“我国涌现出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并联系所学可知主要得益于当时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答案为A;B是1977年,C是1986年,D是1995年,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CD。 15.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 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 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 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 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扫盲工作成为农村工作内容之一,很多农村妇女都去夜校学习,所以画家是依据该史实进行的艺术创作,并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它是有现实依据的,故答案为C项,D项错误。传统的文人画多为山水画,注重写意,其特点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材料中的画不具备这个特点,所以A项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流行画派是抽象派,表现为二战的伤痛,多用变形的表现手法,与题干内容不符合。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比较高。本题初看不难,考查各种画派的绘画特点,但仔细看它需要整合的知识点很多。首先它要求学生读懂图片题目《婆媳上冬学》的信息,尤其是重视的是“冬”字,它能表明图片的内容是扫盲教育。其次要明确扫盲教育的时间,与材料的时间相对照,看看是否符合。最后明确各种画派风格的特点。 1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翻译苏联新老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学计划。其中,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翻译。这表明当时 A “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B. 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工业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D. 照搬苏联经验蔚然成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这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从“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翻译苏联新老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学计划”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时期,为了改变我国重工业落后面貌,向苏联学习,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出现上述现象,故C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中国学习苏联科学技术,无法体现“照搬苏联经验”,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翻译苏联新老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学计划”“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联系所学我国一五计划的内容分析解答。 17.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 神 B. 自然 C. 人 D. 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8.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了古希腊的神具备人的情感也具备人的缺陷,这明显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雅典人文主义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B正确。材料内容看不出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意识淡薄,C错误。材料看不出神话的影响削弱了民主的进程,D错误。 【点睛】根据材料中可知古希腊的诸神形象实际上是具有种种人性,以人为基础形象而创造的,属于“人化的神”。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为早期的人类提供了寄托心灵和实现人文价值的港湾和渠道。人文主义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其核心是指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19.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会注意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20.在莎士比亚盼历史剧中,分裂叛逆者总要落得失败的下场。莫里哀(1622-1673)等作家在作品中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因为古典主义是在绝对王权的提倡与监护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求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两人的文学作品都 A. 打着复兴古典旗号 B. 反映资产阶级时代要求 C. 属于浪漫主义流派 D. 倡导民主、法治和自由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分裂叛逆者总要落得失败的下场”“古典主义是在绝对王权的提倡与监护下发展起来的”“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求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说明莎士比亚、莫里哀都维护国家王权和统一。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扩展时期的代表人物,莫里哀是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综上所述,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文学反映的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故答案为B项。A项,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其作品不是打着复古的旗号,排除;C项,浪漫主义流派的表述与材料中“作品中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不符,排除;D项,材料没有倡导民主、法治和自由的信息,相反强调的是遵从王权、国家利益,排除。 21.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其主张否定了( ) A. 罗马教皇的权威 B. 世俗君主的作用 C. 宗教神学的价值 D. 《圣经》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马丁路德灵魂依靠自己得救的原则否定了教会所宣言的因行称义的主张,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故选A。B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的权力,加强了世俗君主的权力。CD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并未否定神学的精神价值和《圣经》的地位。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名师点睛】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2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B. 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 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 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不同,但都促进了思想解放,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资产阶级文化,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A错误;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C错误;据上分析可知,D不符题意。 23.伏尔泰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康乾时期,因此伏尔泰对中国君主治理的社会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开明专制”是很不错的。由此可知,伏尔泰 A.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B. 对启蒙运动缺乏信心 C. 思想具有矛盾之处 D. 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清朝政治黑暗,而伏尔泰充分肯定这种“开明专制”是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答案为D;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且材料中他肯定中国的君主制,所以不会主张实行民主共和,A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启蒙运动,不能说对启蒙运动缺乏信心,B错误;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因此对中国君主治理的认识不存在矛盾,C错误。 24.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 A. 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C.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 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可知,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而且从小说的主题来看,其强调没有教会和国王,这正符合启蒙运动反对专制迷信的主张,选项D正确;材料中反对国王和教会,并不是追求人生享乐,选项A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新航路开辟时间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材料时间限定不符,排除C。 25.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遭到木星引力的吸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符合题意。日心说、电磁感应现象和生物进化论与材料无关,ACD选项排除。 26.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A. 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 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角度和方式 D. 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答案】C 【解析】 A选项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与爱因斯坦无关,故排除;B选项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是量子力学的影响,故排除;C选项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相对论的影响,符合题意;D选项与相对论的内容相悖,故排除。 27.“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当时的生物科学只能是对《圣经》的注释,是‘神学的婢女’”。材料所述状况获得改变得益于 A. 伽利略实验科学的建立 B. 生物进化论学说的提出 C. 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 D. 量子理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物进化论学说的提出把生物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使材料所述状况获得了改变,故B正确;伽利略实验科学的建立、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均未使材料所述状况获得改变,排除AC;量子理论属于物理学成就,与生物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无关,排除D。 2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遵循了写实原则 C. 突出了理性思维 D. 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 【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29.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哈姆雷特》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西风颂》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合题意。《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选项排除。《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选项排除。《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选项排除。 30.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 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 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体现的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属于干扰项,应该排除ABC。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的农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来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陈士榘《打土豪分田地》 材料三 可能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要注意,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是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中共成功探索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其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关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方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哪次大会确立的?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的思想精髓? 【答案】(1)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影响: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或井冈山道路)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保持稳步前进;坚持改革开放。 (4)大会:中共“十九大”。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得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影响:结合所学,可从调动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2)道路:根据“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结合所学可知,正确道路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根源:结合所学可知,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根据“稳这个字是需要的”得出保持稳步前进;根据“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得出坚持改革开放。 (4)大会: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九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结合所学可知,共同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2.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1)因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2)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 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解析】 【详解】(1)因素: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经济因素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化因素是意大利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2)主张:根据“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得出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根据“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得出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进步:联系所学宗教改革的意义,可从使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等角度分析回答。 (3)观点:根据“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得出卢梭主张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根据“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得出康德主张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价值意义:综合材料并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影响,得出启蒙运动最大价值是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答案】(1)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科技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影响: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变化:电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石油、电力等新兴工业出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解析】 【详解】(1)根据“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得出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根据“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得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科技因素:根据“1660~1789年”可知,欧洲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指的是启蒙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兴起的科技因素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影响: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可从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回答。 (3)变化:根据“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得出电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石油、电力等新兴工业出现;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