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五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十五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答案 B 由材料“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可知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影响历史认识,故B项正确。 2.(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汉书·五行志》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发生过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到明末,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常将天象附会于人事 B.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 C.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 D.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 答案 C 材料内容未将天象与人事联系起来,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太阳黑子的出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发生过程的记录及明末时中国记录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太阳黑子的单纯记录,未体现对其的理论研究,故D项错误。 3.(2019江西宜春模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 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 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 答案 D 据材料可知徐光启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而A项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不合题意,故D项正确。 4.(2019福建福州模拟)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 D 司马迁认为,以古察今,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但由于古今历史环境不同,又不能照搬历史经验,故D项符合题意。历史不会重演,但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应当以古察今,以史为鉴,A、B、C三项错误。 5.(2019安徽合肥模拟)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 C 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题中诗句写出了妻离子散的悲哀,根据所学可知,诗人杜甫亲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故选C项。杜牧、孟浩然分别生活在晚唐、盛唐时期,且诗风与题干材料不符,A、B两项排除;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排除。 6.(2018河南安阳调研)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表中地名均为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 《旧唐书》 (115位) 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籍贯不明者19人 《新唐书》 (76位) 河南22人,河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安徽1人,籍贯不明者3人 A.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答案 C 通过材料无法得出A项,故A项错误;据表格无法判断唐代文学家的创作题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中,北方文学家在数量上占有着较大的优势,唐代文学人才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文学创作区域的相关提及,这属于明显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滨州二模)下面左图为明代描绘想象中异域人物的《三才图会》,右图为清代乾隆年间的《皇清职贡图》。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 A.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 B.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 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D.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 答案 D 根据题目中漫画的变化得出,从明朝到清朝国人对西方有了正确认识,而这种正确的认识是因为中外交流的拓展,故D项正确。 8.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甲 722 乙 287 丙 614 丁 96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C 1949—1978年,中国史学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呈现出颂扬革命、否定资产阶级改良的倾向,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研究较多,论文数量也多,戊戌变法主张改良,最容易受到史学界轻视的是戊戌变法,故C项符合题意。 9.(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了( ) A.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 B.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 C.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D.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实施 答案 D 结合材料给定的时间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高科技产业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故D项正确。 10.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该论断是( ) A.“向科学进军”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 D “向科学进军”是在1956年提出的,故A项排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在1977年提出的,故B项排除;“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在1992年提出的,故C项排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1988年提出的,故D项正确。 11.(2018海南八校联考)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 ) 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 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 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 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 答案 A 材料中“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说明当时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故A项正确;当时“双百”方针并未坚持贯彻下去,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毛泽东对此说”“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不等于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故C项错误;当时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2.“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 D.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 答案 B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与材料中“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不符,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材料中“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等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只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故C项错误;单边主义与材料中“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世纪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 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文学方面……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代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三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四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原因。(8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的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8分) 答案 (1)表现:“市”打破了时空界限;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或城镇);纸币流通。原因:宋代经济的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手工业、农业发展;人口增加) (2)文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 (3)宋代科技发达,活字印刷术被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程度高,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 (4)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的入侵。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教育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52年 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65所私立高校。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学科 1958年 全国高校从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23 500所 1966年 高校停止招生,大批青年上山下乡 1977年 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96年 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1999年 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 2000年 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半公半民(如独立学院)三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 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12分) 答案 示例一 特点: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政府办学;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任答一点即可) 原因: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计划经济的反映;“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任答两点即可) 示例二 特点:2000年以后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任答一点即可) 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任答两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