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的代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的代谢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的代谢 ‎ 一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细胞液浓度大小的测定 如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 )‎ ‎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 B.膜外一定是高浓度,膜内一定是低浓度 ‎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 ‎ 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应是固定不变的 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 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 第 8 页 共 8 页 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⑤‎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没有探索的问题是(  )‎ A.叶绿体色素的种类 B.叶绿体色素的颜色 ‎ 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 D.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O2释放量 ‎10‎ ‎8‎ ‎6‎ ‎7‎ O2吸收量 ‎0‎ ‎3‎ ‎4‎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第 8 页 共 8 页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 ②都需要酶的催化 ‎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⑥都能产生水 ‎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 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2011年莆田质检)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TP,细胞代谢就此终结 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 ‎ A. 温度 B. pH C. 水分 D. 营养 ‎ 一 ‎、填空题 下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 8 页 共 8 页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  ]__________的活性。‎ ‎(4)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两块马铃薯进行对照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时间(h)‎ 温度 ‎0‎ ‎0.5‎ ‎1.0‎ ‎1.5‎ ‎2.0‎ ‎2.5‎ ‎3.0‎ ‎20℃‎ ‎0‎ ‎+5‎ ‎+7‎ ‎+9‎ ‎+12‎ ‎+14‎ ‎+16‎ 第 8 页 共 8 页 ‎40℃‎ ‎0‎ ‎+0.03‎ ‎0‎ ‎-2‎ ‎-3‎ ‎-3.5‎ ‎-4‎ ‎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下马铃薯块质量增加,主要与细胞具有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在40℃时,随着时间增加,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造成的。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 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溶液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编号为A、B、C,D;‎ 第二步:取2块质量为10克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干,再分别放入A、B两烧杯中,C、D烧杯作为对照;‎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1.5小时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使烧杯中的溶液保持或恢复至20℃;‎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C、D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的代谢 答案解析 ‎ 一 ‎、选择题 C 解析:渗透吸水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和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一个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具备这样的细胞学基础的,所以当这样的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可以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就是靠渗透作用来实现的。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失水所致。‎ C D 解析 水稻幼根刚开始浸水时即Ⅰ阶段时,由于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有氧呼吸降低,有些细胞开始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Ⅱ阶段时,有氧呼吸越来越弱,而无氧呼吸强度不断增强;到Ⅲ阶段时,由于幼根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的积累,使得幼根变黑腐烂,呼吸速率降低。‎ 解析:据图能作出的判断是:加入某药物,溶液中24Na不再增加,加入ATP,细胞中的24Na排出,溶液中的24Na增加,某药物可抑制细胞产生ATP,即抑制细胞呼吸。由此只能推断出神经纤维排出24Na时需要ATP,而不能推断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C A 解析: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将不断失水,使得液泡变小,而细胞液中色素不能随水透过原生质层,因此颜色加深。由于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不断收缩,可看见③现象的出现。光镜下既看不清膜结构又辨不清蔗糖的成分。‎ 解析: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可通过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判断是否存在无氧呼吸,溴麝香草酚蓝和澄清石灰水都是CO2指示剂,酒精可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 答案:C D 第 8 页 共 8 页 解析:a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但没有乳酸;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的比为1∶5,c条件下,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条件下,有氧呼吸吸收的O2与产生的CO2体积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完成,不需要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催化;二者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都会产生ATP;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有氧呼吸生成水,无氧呼吸不生成水;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过程会产生[H];有氧呼吸是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吸是有机物的不彻底氧化分解。‎ 答案:C B ‎ 解析 利用膜的流动性的特点,将磷脂包裹的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制成的微球体与细胞膜融合,使药物进入患病部位的细胞中。‎ 解析: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有叶绿体的细胞也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比如夜间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ATP;有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也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D 一 ‎、填空题 解析:(1)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推测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2)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由图可知,盐分是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不需要能量,属于被动运输方式;(3)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该毒素不影响物质运输时的能量供给,Ca2+吸收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因此该毒素影响了运输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4)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需要能量,而能量主要是通过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的,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变量应是能否进行有氧呼吸,因变量是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 答案:(1)甲 磷脂分子 ‎(2)被动运输 ‎(3)乙 载体蛋白 ‎(4)①b.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第 8 页 共 8 页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2)马铃薯渗透吸水,则质量增加。渗透作用与液泡有关。‎ ‎(3)由第一、二步可知,A、B是实验组,C、D是对照组,以排除空气中CO2等对电导度的影响。实验中A、C置于一种温度下,B、D置于另一组温度下,通过比较两组的差值予以确定。‎ 答案:(1)温度 (2)液泡 ‎(3)第三步:A和C烧杯置于20℃下;B和D烧杯置于50℃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 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导电度减去D烧杯中溶液导电度的值大于A烧杯中溶液导电度减去C烧杯中溶液导电度的值(只要答案合理并与第三步的答案对应就可)‎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CO2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第 8 页 共 8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