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5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58张)(全国通用)
PART 3 第三单元 专题十一 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频考点探究 命题考向追踪 教师备用习题 · · · 考纲展示 1.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高频考点探究 图 111 【 核心透析 】 考点一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特别提醒 (1)Si 、 SiO 2 用途混淆: Si 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光电池和芯片; SiO 2 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石英玻璃和光学仪器等。 (2)HF 是弱酸,但能够与 Si 、 SiO 2 反应,其他的强酸都不能与 Si 、 SiO 2 反应: Si + 4HF=SiF 4 ↑+ 2H 2 ↑、 SiO 2 + 4HF=SiF 4 ↑+ 2H 2 O 。 (3) 硅单质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H 2 : Si + 2NaOH + H 2 O=Na 2 SiO 3 + 2H 2 ↑。 (4) 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但高温下碳可用于制取粗硅: SiO 2 + 2C Si + 2CO↑( 另两个反应为 Si + 2Cl 2 SiCl 4 、 SiCl 4 + 2H 2 Si + 4HCl) ;以及 SiO 2 能够与 Na 2 CO 3 反应: SiO 2 + Na 2 CO 3 Na 2 SiO 3 + CO 2 ↑ ( 工业制玻璃原理之一 ) ,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 ① 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 ② 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 SiO 2 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 CO 2 气体。 (5) 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典例探究 】 【 答案 】 C 【 解析 】 Fe 在 Cl 2 中燃烧生成 FeCl 3 , A 项错误; S 在 O 2 中燃烧生成 SO 2 , B 项错误; CaCO 3 高温分解生成 CaO 和 CO 2 , CaO 与 SiO 2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aSiO 3 , C 项正确; NO 与 H 2 O 不发生反应, D 项错误。 变式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2017· 江苏卷改编 ] 因为 SiO 2 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② [2016· 全国卷Ⅲ ] HF 与 SiO 2 反应,故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③ [2016· 江苏卷 ] 各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 SiO 2 SiCl 4 Si ④ [2016· 四川卷 ]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⑤ [2016· 海南卷 ] 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⑥ [2016· 上海卷 ] 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能分离 ⑦ [2016· 上海卷 ] SiH 4 的沸点高于 CH 4 ,推测 H 2 Se 的沸点高于 H 2 S A .①②④⑤⑥ B . ①③⑤⑥⑦ C .③④⑤⑥⑦ D .②④⑤⑥⑦ 【 答案 】 D 【 解析 】 ①SiO 2 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与光的全反射有关,与 SiO 2 的硬度无关,错误;②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SiO 2 , HF 能与 SiO 2 反应,因此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正确; ③SiO 2 不与 HCl 溶液反应,错误; ④ 硅胶能吸水,吸水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⑤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得到粗硅,再生产单晶硅,正确; ⑥ 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氧化铁固体,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过滤、洗涤、灼烧固体,得到二氧化硅,可以分离,正确; ⑦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正确。 D 项正确。 【 核心透析 】 考点二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图 112 特别提醒 (1)1 mol Cl 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是 2 N A ,也可能是 N A [ 与 NaOH 、 Ca(OH) 2 反应 ] 或小于 N A ( 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 ) 。 (2) 具有强氧化性的不一定具有漂白性。 Cl 2 可以用于漂白,但 Cl 2 不具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是 HClO 。 (3)Cl 2 具有强氧化性,但常温下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Cl 2 在点燃条件下与 Fe 反应,一定将铁氧化为 FeCl 3 ,而不是 FeCl 2 ,因为 Cl 2 具有强氧化性。 (4) ClO - 具有强氧化性,与 SO 3 2- 、 I - 、 S 2 - 、 Fe 2 + 等还原性微粒不能大量共存; ClO - 体现水解性,因 HClO 酸性很弱, ClO - 水解显碱性,如 Fe 3 + + 3ClO - + 3H 2 O=Fe(OH) 3 ↓+ 3HClO ,所以 ClO - 与 Fe 3 + 、 Al 3 + 均不能大量共存。 (5) 向 Ca( ClO ) 2 溶液中通入 SO 2 气体生成 CaSO 4 而不是 CaSO 3 ,其离子方程式为 Ca 2 + + 3ClO - + SO 2 + H 2 O=CaSO 4 ↓+ Cl - + 2HClO( 少量 SO 2 ) , Ca 2 + + 2ClO - + 2SO 2 + 2H 2 O=CaSO 4 ↓+ 2Cl - + SO 4 2- + 4H + ( 过量 SO 2 ) 。 (6) 氯水的主要性质 ①强氧化性 —— 作用微粒: Cl 2 、 HClO 氯水中有起漂白作用的 HClO ,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氯水的 pH ;氯水与还原剂发生反应并要求书写方程式时一般可只考虑 Cl 2 。 ②强酸性 —— 作用微粒: HCl 。 (7) 几个重要反应 ① MnO 2 + 4HCl( 浓 ) MnCl 2 + 2H 2 O + Cl 2 ↑ ② Cl 2 + H 2 O ⇌ HCl + HClO ③ Cl 2 + 2NaOH= NaCl + NaClO + H 2 O ④ 2Cl 2 + 2Ca(OH) 2 =CaCl 2 + Ca( ClO ) 2 + 2H 2 O ⑤ Cl 2 + 2NaBr=2NaCl + Br 2 ⑥ X 2 + SO 2 + 2H 2 O=2HX + H 2 SO 4 (X—— Cl 、 Br 、 I) ⑦ ClO - + Cl - + 2H + =Cl 2 ↑+ H 2 O(84 消毒液与洁厕剂不能混合使用 ) 例 2 S 2 Cl 2 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已知 S 2 Cl 2 中硫元素显+ 1 价,它不稳定,在水中易发生歧化反应,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 CS 2 与纯净的氯气制备 S 2 Cl 2 。反应涉及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 典例探究 】 实验室利用图 115 所示 装置制备 S 2 Cl 2 ( 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 。 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中 b 玻璃仪器的名称为 ________ ;写出制备 S 2 Cl 2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图 115 物质 CS 2 Cl 2 CCl 4 S 2 Cl 2 沸点 / ℃ 47 - 34.6 77 137 熔点 / ℃ - 109 - 100.98 - 23 - 77 (2) 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 ,再添加试剂。 (3) 实验中盐酸通常采用 36.5% 的浓盐酸,不用稀盐酸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 。装置 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 (4)D 中采用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 (5) 实验过程中,若缺少 C 装置,则发现产品浑浊不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该实验装置设计存在缺陷,你的改进建议及改进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1) 冷凝管 CS 2 + 3Cl 2 CCl 4 + S 2 Cl 2 (2) 检查气密性 (3) 稀盐酸的还原性弱于浓盐酸的还原性,不能被二氧化锰氧化生成氯气 MnO 2 + 4H + + 2Cl - Mn 2 + + Cl 2 ↑+ 2H 2 O (4) 使 CS 2 平衡汽化,避免产物 S 2 Cl 2 汽化 蒸馏 (5)2S 2 Cl 2 + 2H 2 O=3S ↓+ SO 2 ↑+ 4HCl (6) 在 D 和 E 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水蒸气进入锥形瓶引起产物 S 2 Cl 2 水解 【 解析 】 (1) 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装置中 b 玻璃仪器的名称为冷凝管; CS 2 遇 Cl 2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S 2 Cl 2 和 CCl 4 。 (2) 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再添加试剂。 (4) 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高低,为了使 CS 2 平稳汽化,避免产物 S 2 Cl 2 汽化,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 S 2 Cl 2 的方法是蒸馏,控制温度在 137 ℃ 。 (5)S 2 Cl 2 与水发生歧化反应,并有沉淀生成,应该为硫单质,则硫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应生成 SO 2 ,反应中还应有 HCl 生成,依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2S 2 Cl 2 + 2H 2 O=3S ↓+ SO 2 ↑+ 4HCl ↑。 (6)S 2 Cl 2 易水解,在 D 和 E 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水蒸气进入锥形瓶引起产物 S 2 Cl 2 水解。 变式 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 114 实验装置 ( 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 制备 Cl 2 ,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图 114 (1) 若 A 装置中固体药品为 MnO 2 ,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若 A 装置中固体药品为 KClO 3 ,则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Cl 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mol 。 (2) 装置 B 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装置 C 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 Ⅱ 、 Ⅲ 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设计装置 D 、 E 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但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够严密,他的理由可能是 _____________ 。 (5)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装置 F 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同学提出,装置 F 中改用过量的 Na 2 SO 3 溶液,乙同学认为此法不可行。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认为不可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1)MnO 2 + 4HCl( 浓 ) MnCl 2 + Cl 2 ↑+ 2H 2 O 5/3 (2)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 C 是否发生堵塞 (3) 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4) 不能排除氯气对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的干扰 (5)Cl 2 + 2NaOH= NaCl + NaClO + H 2 O (6)SO 3 2- + Cl 2 + H 2 O=SO 4 2- + 2Cl - + 2H + , SO 3 2- + 2H + =SO 2 ↑+ H 2 O 【 解析 】 (1)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MnO 2 + 4HCl( 浓 ) MnCl 2 + Cl 2 ↑+ 2H 2 O ;若 A 装置中固体药品为 KClO 3 ,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O 3 + 6HCl( 浓 )= KCl + 3Cl 2 ↑+ 3H 2 O ,反应生成 3 mol Cl 2 ,转移电子 5 mol ,则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Cl 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3 mol 。 (2) 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用饱和食盐水可以吸收氯化氢;还可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 C 是否发生堵塞,若 C 中发生堵塞,则 B 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液柱。 (5) 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l 2 + 2NaOH= NaCl + NaClO + H 2 O 。 (6) 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3 2- + Cl 2 + H 2 O=SO 4 2- + 2Cl - + 2H + ,同时生成的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会生成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3 2- + 2H + =SO 2 ↑+ H 2 O 。 【 核心透析 】 考点三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图 115 特别提醒 (1) 体现 S 弱氧化性的两个反应: 2Cu + S Cu 2 S , Fe + S FeS 。 (2) 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 NaOH 溶液,还可以用 CS 2 ,但不能用酒精。 (3) 物质的褪色与漂白。物质被漂白一定发生了褪色,但物质褪色不一定是漂白,如 SO 2 使品红褪色是漂白;但 SO 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体现其还原性。 (4)SO 2 通入 BaCl 2 溶液无明显现象,原因是 BaSO 3 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沉淀 ( 或 H 2 SO 3 的酸性比盐酸弱,弱酸不能制取强酸 ) 。若继续向溶液中通入 NH 3 、 H 2 S 、 NO 2 等气体,可以产生相关的沉淀。 (5) 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酸的氧化性是指 H + 的弱氧化性,而氧化性酸是指中心原子具有的强氧化性,如 HClO 、浓 H 2 SO 4 、稀硝酸、浓硝酸中的 Cl 、 S 、 N 在反应中体现的强氧化性。 (6)SO 2 和 CO 2 作为酸性氧化物,性质极其相似,不能从酸性氧化物的角度区分。通常利用 SO 2 的漂白性和强还原性,鉴别或除去 CO 2 中混有的 SO 2 杂质。 (7)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 4 确定水 → 品红溶液确定 SO 2 →酸性 KMnO 4 溶液除去 SO 2 →品红溶液检验 SO 2 是否除净 → 澄清石灰水检验 CO 2 。 (8) 重要化学方程式 ① Cu + 2H 2 SO 4 ( 浓 ) CuSO 4 + SO 2 ↑+ 2H 2 O ② C + 2H 2 SO 4 ( 浓 ) CO 2 ↑+ 2SO 2 ↑+ 2H 2 O ③ Na 2 SO 3 + H 2 SO 4 ( 浓 )=Na 2 SO 4 + SO 2 ↑+ H 2 O(SO 2 的制备 ) ④ Na 2 S 2 O 3 + H 2 SO 4 =Na 2 SO 4 + S↓ + SO 2 ↑+ H 2 O 例 3 [2017· 北京卷 ] 根据 SO 2 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 典例探究 】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 HCl 、 BaCl 2 的 FeCl 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 有还原性 B H 2 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 有氧化性 C 酸性 KMnO 4 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 2 有漂白性 D Na 2 SiO 3 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 2 SO 3 >H 2 SiO 3 【 答案 】 C 【 解析 】 SO 2 与 Fe 3 + 反应时被氧化为 SO 4 2- , Ba 2 + 与生成的 SO 4 2- 反应生成 BaSO 4 沉淀,体现 SO 2 的还原性, A 项正确; SO 2 与 H 2 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 SO 2 作为氧化剂, B 项正确; SO 2 能够使酸性 KMnO 4 溶液褪色是由于 KMnO 4 被 SO 2 还原为 Mn 2 + ,说明 SO 2 具有还原性, C 项错误; Na 2 SiO 3 溶液中通入 SO 2 ,发生反应为 Na 2 SiO 3 + SO 2 + H 2 O=H 2 SiO 3 ↓+ Na 2 SO 3 ,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原理可知酸性 H 2 SO 3 >H 2 SiO 3 , D 项正确。 变式 硫化亚铁是一种黑色块状固体,常温下难溶于水,易溶于酸而生成能溶于水的硫化氢气体。硫化亚铁在空气中煅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烧渣。 (1) 实验室常用 FeS 固体与酸反应制取 H 2 S 。已知 10 ℃ 时, FeSO 4 · 7H 2 O 的溶解度是 20.5 g , FeCl 2 · 4H 2 O 的溶解度是 64.5 g 。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移动和产品纯度等角度分析,实验室制取 H 2 S 时最好选用的酸是 ______( 填字母 ) 。 a .浓硫酸 b .盐酸 c .稀硫酸 d .稀硝酸 实验室制取 H 2 S 时,从反应物与生成物 的状态、性质和反应条件分析,下列发 生装置可选用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 。 图 116 (2) 硫化亚铁煅烧得到的烧渣的主要成分为 FeO 、 Fe 3 O 4 和 Fe 2 O 3 等。利用该烧渣制备铁红和副产品无氯钾肥的流程如下: 图 117 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118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检验加入铁粉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 Fe 3 + 的方法是 _____ 。该滤液加入 NH 4 HCO 3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 。 ② (NH 4 ) 2 SO 4 溶液加入 KCl 后得到无氯钾肥应进行的操作为 _____ 、 ______ 、洗涤、干燥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图 118 ③实验室煅烧 FeCO 3 (s) 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除了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外,还需要 ________ 。 (3) FeS 煅烧后生成的 SO 2 通入下列装置: 图 119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 。若将 SO 2 通入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请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实验方案: ______ 。 ( 提供的药品及仪器:蒸馏水, 0.1 mol · L - 1 的 NaOH 溶液, pH 计,其他仪器自选 ) 【 答案 】 (1)c bc (2)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 ~ 3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 Fe 3 + ,否则不含 Fe 3 + Fe 2 + + 2HCO 3 - =FeCO 3 ↓+ CO 2 ↑+ H 2 O ②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NH 4 ) 2 SO 4 + 2KCl=K 2 SO 4 + 2NH 4 Cl ③玻璃棒、坩埚、坩埚钳 (3) 比较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首先测定亚硫酸饱和溶液的 pH ,转化成氢离子浓度,然后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饱和溶液的浓度,若亚硫酸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则亚硫酸为不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 【 解析 】 (2)① 检验 Fe 3 + 的方法: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 ~ 3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 Fe 3 + ,否则不含 Fe 3 + 。② (NH 4 ) 2 SO 4 溶液加入 KCl 后得到无氯钾肥应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等;反应方程式为 (NH 4 ) 2 SO 4 + 2KCl=K 2 SO 4 + 2NH 4 Cl 。 ③ 煅烧 FeCO 3 (s) 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坩埚、坩埚钳。 (3) 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生成二氧化碳,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比较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 核心透析 】 考点四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图 1110 特别提醒 (1)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故 NH 3 转化为 NO 、 HNO 3 转化为 NO 等反应不是氮的固定。 (2) 通常收集气体方法中, NH 3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N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N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 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故与金属反应时都不能生成 H 2 ,但二者反应气体产物不同,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是 NO 2 ,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 NO 。根据铜与浓 HNO 3 、稀 HNO 3 反应的剧烈程度差异,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且一般硝酸的浓度越小,还原产物的化合价越低。 (4) 浓 HNO 3 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 2 [ 见光或受热分解产生 ] ,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Fe 3 + 。 (5) 实验室制备 NH 3 ,除了用 Ca(OH) 2 和 NH 4 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 ( 加 NaOH 固体或 CaO ) 制取,而检验 NH 4 + 需用浓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 NH 4 + 的存在。 (6) 收集 NH 3 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 NH 3 。 (7) 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 HCl 和 NH 3 的相互检验。 (8)NH 3 、 HCl 、 SO 2 、 NO 2 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溶性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 ( 如 CO 2 和 NaOH 溶液 ) 进行喷泉实验。 (9) 几个重要反应 ① NO x 尾气处理: 2NO + 2CO N 2 + 2CO 2 ; 2NO 2 + 2NaOH=NaNO 3 + NaNO 2 + H 2 O ; NO 2 + NO + 2NaOH=2NaNO 2 + H 2 O 。 ②有关 NO 计算的几个方程式: 4NO + 3O 2 + 2H 2 O=4HNO 3 ; 4NO 2 + O 2 + 2H 2 O=4HNO 3 ; 3NO 2 + H 2 O=2HNO 3 + NO 。 ③几种制备 NH 3 制备: 2NH 4 Cl + Ca(OH) 2 2NH 3 ↑+ CaCl 2 + 2H 2 O HNO 3 制备: 4NH 3 + 5O 2 4NO + 6H 2 O 、 2NO + O 2 =2NO 2 、 3NO 2 + H 2 O=2HNO 3 + NO 。 (10)Cu 与混酸 (HNO 3 与 H 2 SO 4 混合 ) 反应写成离子方程式再计算: 3Cu + 8H + + 2NO 3 - =3Cu 2 + + 2NO↑ + 4H 2 O 。 例 4 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图甲所示装置 ( 正放 ) 可收集 NO 气体 B .用图乙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 .用装置丙制取无水 MgCl 2 D .用装置丁蒸干 NH 4 Cl 饱和溶液获取 NH 4 Cl 晶体 【 典例探究 】 【 答案 】 C 【 解析 】 NO 的密度比 CO 2 小,无法收集 NO 气体, A 错误;氨气易溶于稀硫酸,可用硫酸溶液吸收多余氨气,但氨气与稀硫酸直接接触,无法防止倒吸, B 错误;加热氯化镁晶体时通 HCl 可抑制 Mg 2 + 的水解,最终可获得无水 MgCl 2 , C 正确; NH 4 Cl 受热易分解,无法获取 NH 4 Cl 晶体, D 错误。 图 1111 变式 [2017· 北京卷 ] 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NO x 排放。 (1)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 ) 工作原理: 图 1112 ①尿素 [CO(NH 2 ) 2 ] 水溶液热分解为 NH 3 和 CO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②反应器中 NH 3 还原 NO 2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SO 2 在 O 2 作用下会形成 (NH 4 ) 2 SO 4 ,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H 4 ) 2 SO 4 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NO 2 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 ( M = 60 g · mol - 1 ) 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 g 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NH 3 ,所得 NH 3 用过量的 V 1 mL c 1 mol · L - 1 H 2 SO 4 溶液吸收完全,剩余 H 2 SO 4 用 V 2 mL c 2 mol · L - 1 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 。 (2)NSR( NO x 储存还原 ) 工作原理: NO x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 1113 所示。 图 1113 ①通过 BaO 和 Ba (NO 3 ) 2 的相互转化实现 NO x 的储存和还原。储存 NO x 的物质是 ________ 。 ②用 H 2 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Ba (NO 3 ) 2 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 1114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 2 与 Ba (NO 3 ) 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 。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 (N 2 O)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 NO 有关。在有氧条件下, 15 NO 与 NH 3 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 NNO 。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NNO + □ H 2 O 图 1114 【 答案 】 (1)①CO(NH 2 ) 2 + H 2 O CO 2 + 2NH 3 ② 8NH 3 + 6NO 2 7N 2 + 12H 2 O ③ 2SO 2 + O 2 + 4NH 3 + 2H 2 O=2(NH 4 ) 2 SO 4 ④ 3 ( 2 c 1 V 1 - c 2 V 2 ) /100 a (2)① BaO ②8∶1 ③ 4 15 NO + 4NH 3 + 3O 2 4 15 NNO + 6H 2 O 【 解析 】 (1)① 反应物为尿素和水,产物为 NH 3 和 CO 2 ; ②NH 3 与 NO 2 反应生成 N 2 和 H 2 O ; ③ 根据产物 (NH 4 ) 2 SO 4 ,该反应原理可以理解为 SO 2 与 O 2 反应生成 SO 3 , SO 3 与氨水反应生成 (NH 4 ) 2 SO 4 ,或者 SO 2 与氨水反应生成 (NH 4 ) 2 SO 3 , (NH 4 ) 2 SO 3 再被 O 2 氧化为 (NH 4 ) 2 SO 4 ,类似于酸雨的形成过程; ④ 吸收 NH 3 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V 1 × 10 - 3 L × c 1 mol · L - 1 - V 2 × 10 - 3 L× c 2 mol · L - 1 × 1/2 = ( V 1 c 1 - 1/2 V 2 c 2 )×10 - 3 mol ,尿素的物质的量为 ( V 1 c 1 - 1/2 V 2 c 2 )×10 - 3 mol ,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V 1 c 1 - 1/2 V 2 c 2 )×10 - 3 mol × 60 g/mol] ÷ a g = 3 ( 2 c 1 V 1 - c 2 V 2 ) /100 a 。 (2)① BaO 与 NO x 反应生成 Ba (NO 3 ) 2 , Ba (NO 3 ) 2 再与还原性气体反应生成 N 2 ,则储存 NO x 的物质为 BaO ; ② 第一步是 H 2 与 Ba (NO 3 ) 2 反应生成 NH 3 ,第二步是 NH 3 与 Ba (NO 3 ) 2 反应生成 N 2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 2 与 Ba (NO 3 ) 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8∶1 ; ③ 根据产物 15 NNO 可知,普通氮原子来自于 NH 3 ,且与 15 N 物质的量相等,则 15 NO 与 NH 3 以 1∶1 反应,据此配平化学方程式。 1 . [2017· 海南卷 ] 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 Na 2 S 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 A . CO B . SO 2 C . HCl D . CO 2 命题考向追踪 【 历年动态 】 【 答案 】B 【 解析 】 CO 不与 Na 2 S 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 A 错误; SO 2 具有弱氧化性,与 Na 2 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 B 正确;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反应 2H + + S 2 - =H 2 S ,没有沉淀产生, C 错误; D 项中不产生沉淀,错误。 ① ② ③ 2 . [2017· 北京卷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由 ① 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 ② 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 .由 ③ 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 2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 答案 】D 【 解析 】 实验 ① 中的碎玻璃不与浓硝酸反应,但仍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了 NO 2 和 O 2 , A 项正确;对比实验 ② 和 ③ ,红棕色气体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红热的木炭与浓 HNO 3 发生反应生成 NO 2 ,也可能是浓 HNO 3 受热分解产生 NO 2 , B 项正确;实验 ③ 中,无论 NO 2 是浓 HNO 3 分解产生,还是浓 HNO 3 与碳反应产生, NO 2 均为还原产物, C 项正确; CO 2 可能是红热的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D 项错误。 【 答案 】 C 【 解析 】 SiO 2 不与 HCl 反应, A 项错误; SO 2 与 H 2 O 反应生成 H 2 SO 3 而不是 H 2 SO 4 , B 项错误;制备单质 Mg 应电解熔融的 MgCl 2 , D 项错误; C 项正确。 4 . [2016· 江苏卷 ]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 【 答案 】 A 【 解析 】 煤炭燃烧会放出 CO 2 ,导致大气中 CO 2 的含量增加, A 项正确。 5 . [2016· 江苏卷 ] 大气中 CO 2 含量的增加会加剧 “ 温室效应 ”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 CO 2 含量增加的是 ( ) A .燃烧煤炭供热 B .利用风力发电 C .增加植被面积 D .节约用水用电 【 答案 】 D 【 解析 】 SO 2 使溴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A 项错误;铁屑与稀硝酸反应产生 NO ,不产生 H 2 , B 项错误;若溶液中存在 HCO 3 - ,则加入澄清石灰水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C 项错误;乙烯能使 KMnO 4 酸性溶液褪色,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 D 项正确。 6 . [2016· 海南卷 ]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 A .将 SO 2 通入溴水中证明 SO 2 具有漂白性 B .将铁屑放入稀 HNO 3 中证明 Fe 比 H 2 活泼 C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 CO 3 2- D .将乙烯通入 KMnO 4 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7 . [2017· 全国卷Ⅲ ]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 KSCN 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 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 ( 带两端开关 K 1 和 K 2 )( 设为装置 A) 称重,记为 m 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 称重,记为 m 2 g 。按图 1115 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________( 填标号 )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 A 恒重,记为 m 3 g 。 a .点燃酒精灯,加热 b .熄灭酒精灯 c .关闭 K 1 和 K 2 d .打开 K 1 和 K 2 ,缓缓通入 N 2 e .称量 A f .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 x = _____ ( 列式表示 ) 。若实验时按 a 、 d 次序操作,则使 x ________( 填 “ 偏大 ”“ 偏小 ” 或 “ 无影响 ”) 。 图 1115 ①仪器 B 的名称是 ________ 。 (3) 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 (2) 中已恒重的装置 A 接入图 1116 所示的装置中,打开 K 1 和 K 2 ,缓缓通入 N 2 ,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图 1116 ① C 、 D 中的溶液依次为 ___( 填标号 ) 。 C 、 D 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___________ 。 a .品红 b . NaOH c . BaCl 2 d . Ba (NO 3 ) 2 e .浓 H 2 SO 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1) 样品中没有 Fe(Ⅲ) Fe(Ⅱ) 易被氧气氧化为 Fe(Ⅲ) (2)① 干燥管 ② dabfce ③76 ( m 2 - m 3 /[9 ( m 3 - m 1 ) ] 偏小 (3)①c 、 a 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② 2FeSO 4 Fe 2 O 3 + SO 2 ↑+ SO 3 ↑ 【 解析 】 (1)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将其溶于水滴加 KSCN 溶液时,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样品中无 Fe(Ⅲ) ,当通入空气后溶液变红,说明 Fe(Ⅱ) 易被氧气氧化为 Fe(Ⅲ) 。 (2)① 仪器 B 为干燥管。 ② 由于要防止绿矾被氧化,所以加热之前要先通 N 2 ,等反应充分之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 N 2 ,直至 A 冷却至室温,之后关闭 K 1 、 K 2 ,称量 A 的质量,所以实验操作顺序应为 dabfce 。 ③根据 FeSO 4 ~ x H 2 O 152 18 x ( m 3 - m 1 ) g ( m 2 - m 3 ) g x = 76 ( m 2 - m 3 /[9 ( m 3 - m 1 ) ] 若将 a 、 d 次序颠倒,则在加热时会使部分晶体被氧气氧化,固体质量 m 3 偏大,导致 x 值偏小。 (3) 根据实验后残留固体的颜色为红色可知,反应生成了 Fe 2 O 3 ,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化合价分析可知必有 SO 2 生成,同时会生成 SO 3 ,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SO 4 Fe 2 O 3 + SO 2 ↑+ SO 3 ↑。检验 SO 3 可用 BaCl 2 溶液,现象是 C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检验 SO 2 可用品红溶液,现象是 D 中品红溶液褪色。 8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 1117 所示装置制取 SO 2 ,研究其性质,并进一步探究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 SO 2 与 O 2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 G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 。 (2)B 、 C 、 D 分别用于检验 SO 2 的漂白性、 还原性和氧化性。则 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_____________ ,证明 SO 2 有氧化性的 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 (3) 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某同学设计装置 F 来代替装置 A 。与装置 A 相比,装置 F 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 写出 2 点 ) 。 (4) 若选用装置 F 制取 O 2 ,可选用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 预测 】 图 1117 (5) 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来检验 SO 2 与 O 2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已知: SO 3 遇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酸雾; 98.3% 的 H 2 SO 4 可以吸收 SO 3 和酸雾。 供选试剂:蒸馏水、 0.5 mol·L - 1 BaCl 2 溶液、 98.3% 的 H 2 SO 4 、 2.0 mol·L - 1 NaOH 溶液、 KMnO 4 溶液。 ① c 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____ , e 中试剂的 作用是 ______ , f 中收集的气体是 ______ 。 ②某同学提出用饱和 NaHSO 3 溶液代替 98.3% 的 H 2 SO 4 ,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 可行, 若可行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可 行,简述其理由: _________ 。 【2018 预测 】 图 1118 【 答案 】 (1) 分液漏斗 (2)SO 2 + I 2 + 2H 2 O=SO 4 2- + 2I - + 4H + D 中溶液变浑浊 (3) 不用加热 ( 或节约能源或药品 ) ,相对安全;易于控制反应进行;反应更充分 ( 任答 2 点 ) (4) 过氧化钠和水或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5)①0.5 mol·L - 1 BaCl 2 溶液 检验和除去 SO 2 O 2 ②不可行, SO 3 与 NaHSO 3 反应生成 SO 2 ,干扰对原混合气体中 SO 2 的检验 【 解析 】 (2)B 、 C 、 D 分别用于检验 SO 2 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 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2 + I 2 + 2H 2 O=SO 4 2- + 2I - + 4H + , D 装置用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发生了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归中反应,生成单质硫,因此证明 SO 2 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D 中溶液变浑浊。 (3) 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某同学设计装置 F 来代替装置 A ,与装置 A 相比,装置 F 中采用分液漏斗来滴加浓硫酸,且将药品铜片换成了亚硫酸钠,利用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装置 F 的优点是不用加热 ( 或节约能源或药品 ) ,相对安全;易于控制反应进行;反应更充分。 (4) 装置 F 为液固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若选用装置 F 制取 O 2 ,可选用试剂过氧化钠和水或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5)① 该装置中 a 装置为干燥 混合气体,控制气体流速, b 装置使 SO 2 与 O 2 反应, c 装置是验证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含有 SO 3 ,所以 c 中试剂是 0.5 mol·L - 1 BaCl 2 溶液, d 装置作用是吸收 SO 3 和酸雾, e 装置作用是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SO 2 而褪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SO 2 ,故 e 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和除去 SO 2 , f 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② 若用饱和 NaHSO 3 溶液代替 98.3% 的 H 2 SO 4 ,不可行,其理由是 SO 3 与 NaHSO 3 反应生成 SO 2 ,干扰对原混合气体中 SO 2 的检验。 1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FeBr 2 、 FeI 2 ,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溶液中的 Br - 一定被氧化 ②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 Fe 2 + 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 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 Fe 2 + ④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 4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 3 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 I - 、 Fe 2 + 、 Br - 均被完全氧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B 【 解析 】 经过分析,先反应的离子是碘离子,其次是二价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已经有 Fe 3 + 生成,所以碘离子已经反应完,而二价铁离子和溴离子不能确定,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Br - 也已经完全被氧化,④正确。 2 .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丙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实验 试剂甲 试剂乙 试剂丙 丙中的现象 A 浓硫酸 Na 2 SO 3 紫色石 蕊试剂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浓盐酸 KMnO 4 淀粉 KI 溶液 溶液变蓝 C 稀盐酸 CaCO 3 BaCl 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浓氨水 CaO AlCl 3 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 答案 】 B 【 解析 】 SO 2 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且不褪色, A 错误;常温下浓盐酸和 KMnO 4 固体反应生成的氯气,能氧化 I - 生成 I 2 , I 2 遇淀粉溶液显蓝色, B 正确;在 BaCl 2 的溶液中通 CO 2 不能生成 BaCO 3 沉淀, C 错误; Al(OH) 3 具备两性,但不能溶解于稀氨水, D 错误。 3 . 某小组以石膏 (CaSO 4 · 2H 2 O) 为主要原料制备 (NH 4 ) 2 SO 4 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气体 B 是 NH 3 ,可循环利用 B .操作 Ⅰ 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C .操作 Ⅱ 中,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 (NH 4 ) 2 SO 4 D .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aSO 4 + CO 2 + 2NH 3 + H 2 O=CaCO 3 ↓+ (NH 4 ) 2 SO 4 【 答案 】 D 【 解析 】 滤渣煅烧得到气体 B , B 是 CO 2 ,可循环利用, A 错误;操作 Ⅰ 是过滤,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漏斗, B 错误;铵盐加热易分解,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 (NH 4 ) 2 SO 4 晶体, C 错误;整个过程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总反应方程式为 CaSO 4 + CO 2 + 2NH 3 + H 2 O= CaCO 3 ↓+ (NH 4 ) 2 SO 4 , D 正确。 (1) 若欲利用废碱渣充分吸收 SO 2 ,则 “ 吸收塔 ” 内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 。 (2) 处理过程中,要通过检验 “ 吸收塔 ” 排放出的尾气是否含有 SO 2 来确定其是否达标。实验室中欲模拟检验尾气中的 SO 2 ,可以选用的试剂有 ________ 。 a .澄清石灰水 b .硝酸酸化的 Ba (NO 3 ) 2 溶液 c .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 d .品红溶液 (3) 常温下,向 “ 中和器 ” 中加入适量 NaOH 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 c (SO 3 2- )∶ c (HSO 3 - ) = ________[ 已知:常温下, K a1 (H 2 SO 3 ) = 1.5×10 - 2 , K a2 (H 2 SO 3 ) = 6.3×10 - 8 ] ; 4 . 利用废碱渣 ( 主要成分是 Na 2 CO 3 ) 处理硫酸厂尾气中的 SO 2 可制得无水 Na 2 SO 3 ( 成品 ) ,其流程如下: (4) 下图所示为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上述流程中的 “ 结晶 ” 方法是 ____________( 填 “ 蒸发结晶 ” 或“降温结晶” ) ,图中 a 点所示分散系类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仅用 BaCl 2 和 H 2 O 2 的混合溶液难以检出 “ 成品 ” 中的 SO 3 2- ,原因是 “ 成品 ” 中含有某种杂质阴离子,该杂质阴离子为 ________( 填化学式 ) ;实验室中常用如下方法检验 SO 3 2- : 已知 25 ℃ 时,部分钡盐的溶度积数值如下表: 若 “ 溶液 A” 中 SO 3 2- 浓度为 0.01 mol·L - 1 ,且为杂质阴离子浓度的 10 倍,则向其中加入等体积 0.01 mol·L - 1 BaCl 2 溶液充分反应后 c (Ba 2 + ) = ________ mol·L - 1 ,向 “ 溶液 B” 中滴入 BaCl 2 和 H 2 O 2 的混合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BaCO 3 BaSO 4 BaSO 3 BaS 2 O 3 5.1 × 10 - 9 1.1 × 10 - 10 8.4 × 10 - 7 1.6 × 10 - 5 【 答案 】 CO 3 2- + 2SO 2 + H 2 O=CO 2 + 2HSO 3 - (2) bd (3)0.63 (4) 蒸发结晶 ( 悬 ) 浊液 (5)SO 4 2- 7×10 - 4 Ba 2 + + H 2 O 2 + HSO 3 - =BaSO 4 ↓+ H + + H 2 O 【 解析 】 (1) 若欲利用废碱渣充分吸收 SO 2 ,生成 NaHSO 3 ,则 “ 吸收塔 ” 内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 3 2- + 2SO 2 + H 2 O=CO 2 + 2HSO 3 - 。 (2) 澄清石灰水与 CO 2 也产生白色沉淀, a 错误;酸性条件下, SO 2 被 HNO 3 氧化,生成 BaSO 4 沉淀, b 正确;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与 SO 2 不反应, c 错误; SO 2 使品红褪色,是 SO 2 的特征反应, d 正确。 (3) c ( SO 3 2- ) / c ( HSO 3 - )= K a2 / c ( H + )= 6.3 × 10 - 8 /1 × 10 - 7 = 0.63 。 (4) 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较高时析出 Na 2 SO 3 ,故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图中 a 点所示分散系类别为有晶体析出,即为 ( 悬 ) 浊液。 (5) 产品中有 SO 4 2- ,也会与 BaCl 2 生成沉淀;相同类型的离子,溶度积越小,溶解度越小,相同条件下优先生成沉淀, BaSO 3 、 BaSO 4 都属于同种类型的难溶物,可以直接根据它们的溶度积判断溶解度大小: BaSO 3 > BaSO 4 ,所以相同浓度时优先生成硫酸钡沉淀;设溶液 A 体积为 1 L , SO 4 2- 浓度为 0.001 mol·L - 1 ,生成 BaSO 4 沉淀需要钡离子为 n (Ba 2 + ) = 0.001 mol ,溶液中余下 n (Ba 2 + ) = 0.01 mol - 0.001 mol = 0.009 mol 。 Ba 2 + + SO 3 2- ⇌ BaSO 3 c 始 ( mol·L - 1 ) 0.0045 0.005 c 变 ( mol·L - 1 ) x x c 平 ( mol·L - 1 ) (0.0045 - x ) (0.005 - x ) K sp (BaSO 3 ) = (0.0045 - x )(0.005 - x ) = 8.4×10 - 7 ,解得 x 1 = 5.7×10 - 3 mol/L( 不合,舍去 ) , x 2 = 3.8×10 - 3 mol/L , c (Ba 2 + ) = (0.0045 - x )mol/L = 7×10 - 4 mol/L ;向 “ 溶液 B” 中滴入 BaCl 2 和 H 2 O 2 的混合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 2 + + H 2 O 2 + HSO 3 - =BaSO 4 ↓+ H + + H 2 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