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福建省永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永泰县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除了商业性的目的外,也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展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以及发展的前景提供了平台。进博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这说明 A.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 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 哲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答案】D 【解析】A:进博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反映了哲学来源于生活,不反映哲学对生活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人生观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错误。 C: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C不选。 D:进博会展示了世界各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说明哲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D正确。 故本题选D。 2.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脑部病变引起的,但最近研究发现,它可能源于肠道细菌,证据显示,随着肠道细菌控制食欲,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为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源及其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病变的人脑产生了错误的意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帕金森病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错误意识,①说法错误。 ②④: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②④符合题意。 ③:真理在与错误的斗争中发展,但真理是经实践验证的正确认识,真理中并没有错误,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中说,今年是曼德拉先生诞辰100周年,他有一句名:“攀上一座高山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高山等着你去攀登”。这一名言的哲学启迪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永恒的 ②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会永不停歇 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攀上一座高山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高山等着你去攀登”。这一名言从哲学上启迪我们,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会永不停歇,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认识的反复性,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得益于煤化工和烟道气净化等先进技术,最新的火电厂已有能力解决煤炭清洁利用、污染物超低排放问题。只要研发出适当的设备和技术,千家万户的煤炉子同样不会成为空气的污染者。打开创新的天窗,只要能实现煤的干净利用,赋予煤更多工业价值,煤就可以洗刷“污名”,煤的黄金时代也远没有结束。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的历史性与人们对煤的价值判断有直接关系 ③煤自身的属性是煤由“污”到“净”转化的条件 ④煤的具体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实践的历史性与人们对煤的价值判断有直接关系,实践是人们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①②项符合题意;煤自身的属性是煤由“污”到“净”转化的基础,人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是煤由“污”到“净”转化的条件,③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类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对煤的认识和利用,不体现煤的具体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 5.生物钟运作机制一直是个谜,也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课题。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在分子层面较好地揭示了细胞内生物钟的工作机制,也以此解释了人类健康与生物钟的密切关系,这对增进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这说明 A. 生物钟工作机制的揭示改变了人类健康的规律 B.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开人类健康奥秘的前提 C. 探索生物体内的本质联系是认识世界的重要目的 D.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 【答案】D 【解析】人类探索生物钟运作机制的过程说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D项符合题意;人类健康的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A项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揭开人类健康奥秘的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开人类健康奥秘的重要条件,B项说法错误;认识世界的重要目的是为实践服务,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6.“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五代十国时期李煜的这首《长相思۰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对这首小令理解正确的是 ①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偶然联系 ②花开花残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一帘风月闲”表明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人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长相思۰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首小令表明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偶然联系,而“一帘风月闲”则表明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①③项符合题意;花开花残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②项说法错误;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实际的需求建立新的联系,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7.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奉行加法的时代,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无休止的加法往往让人不能承受其重。其实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减法哲学。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健康,减出快乐,减出幸福。这表明 ①“减法”作为关键部分,其功能关系人生整体的轻松和自在 ②要控制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③“加法”与“减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都能让人生更幸福 ④“加法”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减法”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加减法哲学表明,“加法”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减法”转化,因此要控制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②④ 项符合题意;加减法是人生的两个方面,“加法”与“减法”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不会同等重要,“减法”作为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存在,不能理解为是关键部分,①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双方既对又统一的关系。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 法 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8.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外因有时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坚持适度原则 ②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能引起事物质变的不是事物的量而是其内在本质 ④关键部分属性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属性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漫画告诉我们,关键部分属性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属性起决定作用,因此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把握住关键部分,②④项符合题意;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并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①项说法错误;事物的质变离不开事物的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9.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见图)。这一部署 ①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 ②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③表明事物的运动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量变得以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这一部署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①②项符合题意。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③项说法错误。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得以实现,④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5G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率、低时延、可靠安全的增强型移动宽带服务。5G手机将给用户带来哪些新鲜体验?又将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有人说,这些从4G手机中即可看出端倪。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①5G手机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远大的前途 ②5G手机会克服4G手机不足的方面,具有优越性 ③5G手机是对4G手机的颠覆性变革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5G手机依托于4G手机,会保留其合理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5G手机作为新事物,在4G手机的基础上产生,克服了4G手机存在的弊端,吸收借鉴了4G的优点,又融入了4G手机不具备的因素,其优越性会逐渐体现出来,从而逐步代替4G手机,②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5G手机和4G手机的联系,①项观点没有体现出这一点,不合题意;5G手机作为新事物,是对4G手机的“扬弃”,不是颠覆性变革,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点睛】关于新旧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 (1)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 (3)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事实上,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旧事物常以新形式出现。 11.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下列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论述蕴含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是 A.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B.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C.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D. “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答案】B 【解析】量变与质变关系表现为量变是质变的提前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项蕴含量变与质变关系;A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C项体现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项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选项为B。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2.中国古代经济学家范蠡有许多著名论断,如“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一贵一贱,极而复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该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价格贵与贱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供与求的矛盾决定商品价格的贵与贱 ③价格贵贱受供求影响向相反方向转化 ④应该在价格贵与贱的绝对对立中把握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范蠡“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著名论断表明价格贵与贱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价格贵贱受供求影响向相反方向转化,①③项符合题意;供与求的矛盾影响商品价格的贵与贱,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的贵与贱,②项说法错误;该论断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3.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一一留白。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下列说法与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②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有黑点 ③在绝对的光明中,就像在绝对的黑暗中样,什么也看不见 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蕴含的哲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在绝对的光明中,就像在绝对的黑暗中样,什么也看不见”蕴含的哲理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①③符合题意;“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有黑点”蕴含的哲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②不符合题意;“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原理,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4.“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树榜样、立标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宝贵经验。然而现实中,有的人相信“造几个盆景、写几篇材料”就能做出成果,有的人认为掺点水分、一哄而上就有工作亮点…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树榜样、立标杆”是基于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②“有的人”的观点表明人因为认识能力的限制导致认识的反复性 ③“树榜样、立标杆”体现了矛盾分析法 ④“有的人”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树榜样、立标杆”是基于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①项说法错误;“有的人”的观点表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主观符合客观,②项说法错误;“树榜样、立标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③项说法正确;“有的人”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D。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15.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过程—“大胆去尝试”,现状—“黄金无足色”,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关于改革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鼓励人民适度享受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解决主要矛盾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②说法正确。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克服困难,④说法正确。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共享发展成果,而不是鼓励人民适度享受,①说法错误。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解决主要矛盾,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16.中国画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画包含丰富的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讲求的是笔墨韵味,追求的是意境。在近代中国画的革新运动中,有人借西洋画改造中国画,提高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但也有人过分模仿西方绘画技法,秉承西洋画的观念,丟掉了中国画的灵魂。这启示我们 ①革新中国画需要坚持“扬弃”的观点 ②革新中国画应避免改变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联系 ③要将西洋画的特色技法融入到中国画的灵魂之中 ④要将借鉴西方绘画技法作为革新中国画的主要方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启示我们革新中国画需要坚持“扬弃”的观点,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要将西洋画的特色技法融入到中国画的灵魂之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①③项符合题意;革新中国画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是避免改变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联系,②项说法错误;革新中国画需要以保持中国画的灵魂为主要方面,而不是将借鉴西方绘画技法作为革新中国画的主要方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7.2018年7月25日,《学习时报)载文强调,创新发展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我们要突出“颠覆性技术创新”打破传统技术发展路线,产生颠覆性效应的技术。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①应以颠覆现有理论的理论创新为先导 ②敢于突破陈规旧说,超越客观条件 ③需要建立健全支持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④要立足实践前瞻性把握科技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要立足实践前瞻性,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建立健全支持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创设良好的环境,③④项符合题意;理论创新并不是颠覆现有的理论,①项说法错误;客观条件可以创造,不能超越,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18.2018年10月10日,我国首次进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大范围测产。专家和工作人员对海水稻试种做出专业测评,未来将在我国2.8亿亩盐碱地上推广,这有望使中国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海水稻”的研发推广 ①变更了农业认识的主体 ②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 ③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 ④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海水稻”的研发推广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有望为人类带来福音,②④项符合题意;农业认识的主体永远是人,不能更变,①项说法错误;“海水稻”的研发推广开辟了农作物增产的途径,而不是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19.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强调,面向未来,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努力实现持久和平;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说明我国 ①高瞻远瞩,善于用综合的思生方式认识事物 ②审时度势,树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 ③以人为本,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④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该项是从辩证法系统优化的角度作答,与题干“从唯物史观角度看”的规定不符,故排除; ②④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面向未来,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努力实现持久和平;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说明我国审时度势,树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③ 不符合题意,该项是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作答,与题干“从唯物史观角度看”的规定不符,故排除; 故选:D。 20.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体现了 ①根据矛盾主、次方面的变化,准确把握事物的性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把握主要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中国共产党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故不选①;题目讲的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故不选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③入选;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④入选。故本题答案选D。 21.2018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电子商务法》顺应了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实际,对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这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社会基本矛盾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对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 ②:法律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②不符合题意。 ③: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电子商务法》顺应了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实际,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正确。 ④: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领导干部要俯下身子听民意,心存敬畏。“群众满意”是制定方针、执行政策的初衷,偏离了这一点,执行力度越强,可能越有违“初心”。上述论断说明 ①我们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 ②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③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④制定和执行方针政策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论断说明制定和执行方针政策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②④项符合题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①项说法错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涉及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③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叫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23.某科幻作家分别到河北某贫困村的希望小学和北京一所重点小学,请同年级孩子想象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前者给出高楼大厦、卫生干净、有花草树木、科技很多、空气新鲜、没有打架、有公共秩序、美丽整洁、遵守规则、积极发言等10个答案,后者的答案包括机器人把食堂的饭端到课桌上、座位会移动,会飞到外面几千里去上课、上课会像5D电影一样……两个学校学生想象的差异折射出 ①不同主体所创造的理想世界会有不同的特点 ②我国社会现实环境与教育条件存在着城乡差距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而不同 ④不同社会意识对所处社会环境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两个学校学生想象的差异折射出不同主体所创造的理想世界会有不同的特点; ②符合题意,两个学校学生想象的差异也折射出我国社会现实环境与教育条件存在着城乡差距;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故与材料不符;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故选:A。 24.2018年,以“中国脊梁强国一代”为主题的“中国梦·大国工匠”公益大讲堂巡讲活动在全国展开。“做一个匠人,在坚守中修一颗匠心,怀揣一个梦想,在平凡中抒写峥嵘,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种共同特点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①做到持之以恒,在拼搏中走向成功 ②投身实践,服务人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③立足基层实践,只论奉献不求回报 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大国工匠的这种共同特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做到持之以恒,在拼搏中走向成功,①④项符合题意;投身实践,服务人民,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自我价值,②项说法错误;奉献和回报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但奉献是第一位的,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3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历时9年建设而成的“国之重器”正式走入普通百姓生活,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崭新未来。 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富豪胡应湘就提出了建设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广东的想法。不过这个想法由于投资巨大,一直没有实现。另外,因为利益关系,香港的富豪中也有不少反对者。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巨龙腾飞起步,对社会发展的迫切性更加显露,港珠澳大桥毕竟对人民有利,所以,建设大桥的想法得到了大部分香港富豪的支持。经过了一年多的讨论,最终官方在2003年确定建桥,2009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建。 (1)请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备受争议却最终得以修建的原因。 大桥的设计与建造兼顾了人类智慧与自然生态的融合: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豚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2)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造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条跨海巨龙已横空出世,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3)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 【答案】(1)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上个世纪80年代不具备建桥的条件因而被搁置,进入21世纪,巨龙腾飞建桥条件成熟。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因为利益关系,对于是否建桥存在分歧。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建桥符合三地经济发展需要,对人民有利,所以官方最终确定建桥。 (2)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港珠澳大桥施工前的观测研究和施工过程中对白海豚的保护,都做到了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主研制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三座各具特色的通航斜拉桥都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智慧结晶。 ③实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3)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而且带动了中南、西南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南亚。 ④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从整体的经济布局发出,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 【解析】本题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为背景材料,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备受争议却最终得以修建的原因。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等方面,说明港珠澳大桥建造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第(3)问可结合材料,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方面,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道理。 (1)本题要求请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备受争议却最终得以修建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上个世纪80年代不具备建桥的条件因而被搁置,进入21世纪建桥条件成熟,但因为利益关系,对于是否建桥存在分歧。建桥符合三地经济发展需要,对人民有利,所以官方最终确定建桥。可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备受争议却最终得以修建的原因。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造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材料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施工前的观测研究和施工过程中对白海豚的保护,自主研制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三座各具特色的通航斜拉桥等,都做到了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从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等方面,说明港珠澳大桥建造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 从材料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带动了中南、西南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南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方面,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道理。 【点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外吃饭扫一扫,路边买水果扫一扫,挂号缴費一键结算……非现金支付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假钞、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大幅减少。但在无现金支付大潮下,很多弊端也渐渐隐现,比如,商家拒收现金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和人民币的法定地位;移动支付诈骗逐年增长;年轻人过度消费,甚至大肆借款消费……为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2018年7月13日,央行重磅发声,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拒收现金;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禁止炒作“无现金”概念。 有人认为,非现金支付方式危害大,应直接取缔。请请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我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待非现金支付方式的积极作用,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非现金支付方式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中,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次要方面。因此央行重磅发声,引导市场主体正确对待支付方式,规范拒收现金、禁止炒作“无现金”概念,发挥其积极作用,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支付业的健康发展。题中观点不但割裂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 ③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有人认为,非现金支付方式危害大,应直接取缔。本题要求请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非现金支付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商家拒收现金的现象。因此央行重磅发声,引导市场主体正确对待支付方式,规范拒收现金,禁止炒作“无现金”概念,发挥其积极作用,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支付业的健康发展。可从矛盾即对立统一,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非现金支付方式的积极作用,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方面,对观点进行评析。 【点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要坚持重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2)、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形势,着眼于国际与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海南人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二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习近平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出发。党和国家在立足国情,着眼于国际与国内发展大局基础上再做出重要决策。(或可替换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0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也是社会基本规律。40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我们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立足国情,着眼于国际与国内发展大局,40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运用“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的知识,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等方面,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 【点睛】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基本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方法论: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