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该材料主要反映出 A. 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 B.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 C. 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 D.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答案】A ‎【解析】‎ 材料“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故 A 项正确; BC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点睛:材料“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是解题的关键。‎ ‎2.《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 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B.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 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D. 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筹划全国政务的是皇帝,不是丞相,故A项错误;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差失”“驳正”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功能,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故C项正确;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是清朝军机处的影响,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比较美国三权分立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①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②分权内容: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③分权部门: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权分立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④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下列那个是这类官员 A. 御史大夫 B. 尚书令 C. 内阁大学士 D. 参知政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是皇帝依据个人的关系任命,不是法定的官职,内阁大学士属于这一类,C正确;御史大夫、尚书令和参知政事都是当时正式设立的法定官职,A、B和D项不符合题意。‎ ‎4. 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行政长官必须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记录原告的请求、请求的原因、法官的任命及判决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后边有行政长官附加的事项。法官则要检查书状中所提出的事实,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并依据书状内容判断是否作出判决。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罗马 A. 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 B. 法官审理案件重视证据 C. 司法审查程序较严格 D. 法律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体现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法律程序问题,不是重视证据,故B项错误;材料中“记录原告的请求”“书状”“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判决”说明罗马法比较注重审查程序,故C项正确;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只是材料反映出的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是备考的重点知识之一,学生应重视。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罗马法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还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如疑罪从无、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有罪、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法官不得自动审判、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一目了然之事无须证明、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则对现代法律制度仍然产生重大影响。‎ ‎5.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其中“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 A. 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 B.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 D. 内阁如同第三院,地位重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故A正确。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长期逐渐的过程,故B排除。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故C排除。内阁对议会负责,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光荣革命 ‎6.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需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正确。‎ ‎7.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选举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主要原因是( )‎ A. 两者的根本利益一致 B. 美国法制健全 C. 两党相互牵制 D. 民主制度充分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中,尽管党派之争异常激烈,但其根本目的相同,即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两党都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虽有分歧,但没有根本矛盾,所以当国家利益受损或国家安全遭到威胁时,两党能很快达成共识,故没有造成政局不稳。答案选A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 年宪法·两党制 ‎8.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这一政治局面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 人民渴望统一 B. 各诸侯国改革 C. 外敌大肆入侵 D. 秦国逐渐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王统一六国时没有外敌的入侵,C错误,符合题意;由于战国时期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各国为了发展势力,纷纷进行改革,其中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故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9.汉代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选纳贤才;魏晋九品中正制靠德才与门第“计资定品”,隋唐科举制按年开科,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全国统一公开竞选。这一变化 A.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 提升了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 有利于消融社会阶级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全国统一公开竞选”体现出下层民众通过考试可以进入上层,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 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科举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A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选官制度的变化提升了官员的道德水平,B错误;虽然实行科举考试,但是并不能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的机会,C错误。‎ ‎10.“虽然(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但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服务。”这说明古代雅典 A. 确立了以法治国理念 B. 实际上“人治”政治 C. 公民大会缺乏行政权 D. 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答案】B ‎【解析】‎ 从“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服务”可知B正确。“让法律为其服务”说明了A错误。C不符合史实。D无法从材料中体现。‎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古代雅典的民主仍然是“人治”政治。‎ ‎11.“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或是程序方面都没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这句话说明罗马法 A. 涵盖了现代法制度基本内容 B. 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 C. 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D. 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或是程序方面都没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的信息说明罗马法不仅适应于罗马,对于现代社会的所有权同样适用,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罗马法涵盖了现代法制度的基本内容,A错误;B中“全部可能性”说法绝对,排除。D中限于说法绝对,排除。‎ ‎12.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 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 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 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D. 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不能得出议会对内阁已失去约束力,排除A;由小威廉呈请国王解散议会可知,B错误;首相呈请国王解散议会是合法行为,排除C;英国代议制民主制规定,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可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同时首相也可解散议会,议会重新选举,首相和内阁的到新议会议员支持。材料中小威廉的做法符合规定,说明英国的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又继续发展,故选D。‎ ‎13.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需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正确。‎ ‎14.‎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最终以365票对173票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由此说明 ‎①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③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两党制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 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 封建礼教力量作用 C. 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 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研读材料,排除错误的选项:东周时期全国性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封建礼教更未出现,排除B、D。结合所学,经过西周的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已经形成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共同体。统一的华夏民族正逐渐形成。再根据题干“(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可以得出,周天子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精神上的天下共主。这种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并不需要周王,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表面上承认周天子的地位,这也是他们能把周天子的名号维持到前256年的原因。故A正确,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统一民族的形成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6.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 甲说、乙说 B. 甲说、丙说 C. 甲说、丁说 D. 乙说、丙说 ‎【答案】A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目的时间“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与中央官制,所以甲、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是元代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的。故选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初的集权措施、分权措施(枢密院)。‎ ‎17.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设有专职的国家公诉人,任何公民都可以提出诉讼和帮助他人诉讼,如果审理案件时需要奴隶的证言,那就要拷打他们,因为人们认为,不能相信奴隶自愿说出的口供。这反映了 A. 公民权利缺乏有效保护 B. 奴隶证言不能被采信 C. 雅典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D. 奴隶享有一定司法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专职的国家公诉人”“拷打他们”等信息说明罗马法崇尚公平公正的原则,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雅典的公民权利缺乏有效保护,A错误;材料中显然也相信奴隶的证言, B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奴隶没有司法权利,D错误。‎ ‎18.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D. 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说明这一规定保护了相邻人的利益,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19. 1872年,马克思提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些国家 A. 工人阶级力量比较强 B. 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C. 代议制政治比较完善 D. 工业革命进展迅猛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马克思认为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确立代议制,英国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马克思认为这些国家的工人运动基本以和平方式出现,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人阶级力量比较强,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政党成熟,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工业革命进展迅猛,排除D。所以选C ‎20.州独立的原则在组建美国参议院方面取胜,每个州都向国会选派两名参议员;而国家主权学说则在组建众议院方面占上风。如纽约州只有两名参议员,但有40名众议员;而特拉华州有两名参议员,但只有一名众议员。该政治现象 A. 是联邦主义与邦联主义相调和的产物 B. 反映出当时美国各州相互制约和平衡 C. 说明联邦政府结构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D 表明美国国会议员由州议会选举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联邦主义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邦联主义强调维护各州的权利,材料中的现象体现出美国联邦制度下妥协与平衡,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错误;材料体现出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原则,C错误;美国的议会议员是选民选出,不是议会选出,D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一 材料二: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都没有间断。近年一些地方宗族活动又兴,新建祠堂不少(见图二)。‎ 材料三: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礼记·丧服四制》‎ ‎(1)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特点? ‎ ‎(2)结合材料二(图二),分析宗祠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宗祠是否具有历史价值,为什么? ‎ ‎(3)材料三所反映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宗法制的影响?‎ ‎【答案】(1)制度:宗法制 ‎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父系血缘维系的政治等级制度 ‎(2)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关系 历史价值: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利于研究传统建筑,社会生活 ‎(3)含义:天、地、国、家连为一体 ‎ 意义:利用血缘关系巩固和发展王权 ‎(4)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巩固了统治;‎ ‎ 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解析】‎ ‎(1)体现的是主干和枝干的关系,由此判断是宗法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即可。(2)作用:主要从人际关系、凝聚亲族等方面回答;历史价值: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 ‎(3)含义:要从神权色彩方面分析;意义:直接回答宗法制的积极意义。‎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 论题: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行省既是朝廷的下属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示例二 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阐述: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示例三 论题:行省制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题目要求: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首先要做到观点明确,在准确解读三则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即可,如,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或者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者将二者合二为一;第二,围绕所述观点,结合材料相关史实进行论证;第三,做到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